「您好、請稍後」「祝您一路平安」……當你驅車行駛在高速公路上時,每到達一個收費站或者服務區,都會有服務人員,面帶微笑地為你貼心服務。她們,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路姐」。
歷時三個月的提名推薦、網絡投票和專家評審,中國公路學會主辦的第五屆「最美中國路姐」評選活動落下帷幕。日前,中國公路學會下發文件,遂寧市境內高速公路內遂高速收費員陳靜文榮獲「最美中國路姐」 榮譽稱號。她也是遂寧今年唯一獲得此項殊榮的路姐。
陳靜文(左三)在第五屆最美中國路姐表彰現場
每天微笑500次送溫暖
「您好!」一聲親切的問候,一張青春的臉龐,微笑勾勒出溫婉的線條。
陳靜文愛笑。長達數小時的採訪裡,她臉上不時閃現的笑容讓人印象深刻。「這是我的標配。」21歲的姑娘在這個冬天笑得很甜美。2016年,陳靜文應聘進入中國葛洲壩集團公路運營有限公司內遂高速。她上的第一堂培訓課,就是如何微笑著面對每一位過路人員。口型要露出8顆牙,眼神要注視對方的眼睛,表情要像陽光般溫暖……經過幾百次上千次反覆練習,標準化的收費微笑服務被她拿捏有度。
成功通過所有培訓後,陳靜文被分配到內遂高速安嶽收費站,成為一名基層的「路姐」。這是內遂高速線車流量最大的收費站——安嶽收費站,地處四川百萬人口大縣,單日平均車流量4800餘車次,月均稽查綠通免費車輛1000多輛,每天,陳靜文要用500餘次的標準「文明服務」和「微笑服務」迎來送往,為駕乘人員奉獻愛心、傳遞祝福。
這只是保守計算。如遇到春節等大假,陳靜文微笑次數要直接往上翻3至4倍。第一次輪值春節白班時,這個愛笑的姑娘終於理解到,書上所寫的「臉都笑僵了」原來不是誇張手法。然而第二天,她又帶著親切標準的笑容,準時上崗了。
兩年來,陳靜文的微笑,溫暖著奔波在內遂高速公路上的無數匆匆旅客,成為內遂高速公路的一道靚麗風景線。
被罵受委屈是常有的事
雖然下面還有一個妹妹,性格乖巧的陳靜文也依然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我家家風是以理服人,所以我和妹妹從來沒被罵過。」陳靜文沒想到,成為路姐後,遇到的第一次故事,就被罵得狗血淋頭。
2017的國慶大假,高速免費7天,陳靜文當天值夜班,即8日凌晨到早上8點。距離凌晨12點過去不到10分鐘,一輛轎車駛入內遂高速安嶽收費站。按規定,12點一過,高速公路免費就結束,必須按裡程數繳費。
得知要繳費,司機不幹了,他認為自己當天12點前已上高速,就應免費,並且剛過12點還不足10分鐘,「收費應松鬆手」。陳靜文耐心地和師傅溝通,但司機始終拒絕繳費,並提高聲調罵出許多不堪入耳的話。
生平第一次被人指著鼻子罵,陳靜文「懵了」。幾秒後,迅速反應過來的她忍著臊意和眼淚,耐心地為司機解釋有關政策。半個多小時過去,司機自知理虧,使勁甩了錢到收費口。陳靜文找回零錢,微笑著對司機說:「請您拿好票據,請慢走!」司機愣住了。他可能沒想到陳靜文竟然這麼耐心隱忍,始終保持微笑,沒有說一句責怪的話。車子發動前,他對陳靜文比出了點讚。
這個點讚的手勢,一下就紓解了陳靜文心中的委屈。「大家互相理解,」此後,在基層工作兩年的她也曾遭遇過惡語相向,還碰見過下車揮拳敲窗。每當這個時候,她就會想起那個點讚的手勢,讓自己始終保持微笑,與每一位司機耐心溝通。
最美路姐選擇「留下來」
18歲那年,中國葛洲壩集團公路運營有限公司在成都招聘內遂高速公路收費員,出生於射洪、長在涼山的陳靜文去應聘了。「當時就試一試,結果就考起了。」一直打算找機會回遂寧的姑娘,高高興興地去上班了。
時至今日,當初一起「過五關斬六將」的小夥伴,如今留下來的只剩幾人,陳靜文是年齡最小的一名。小夥伴離職的原因很多,單調枯燥的三尺崗亭,黑白顛倒的作息時間,嚴格苛刻的工作要求……
「阿靜,你要不要一起走?」當小夥伴這樣問時,陳靜文拒絕了。這個性格開朗活潑的姑娘,始終記得爸爸說的「金子在哪裡都會發光的」話。她給自己定了一個個小目標:將繪畫重新拾起來,自考行政管理專業,爭取當更高一級的收費管理員……「每一步走踏實了,後面的路才會更好走。」雖然偶爾也眼饞著同齡人的每天漂亮時裝、指甲上的繽紛多彩,但一穿上工作服時,陳靜文的心情就立即平靜下來了。
她還做過很多事:為司乘免費提供飲水、行車指南等;為迷路的老人提供溫暖的食物和方向;自製一套文明服務培訓教程……業務上精益求精,生活中樂觀向上,陳靜文在中國葛洲壩集團公路運營有限公司這樣一個大家庭裡茁壯成長,「服務明星」「形象大使」「演講比賽冠軍」等。她在捍衛這些榮譽稱號的同時也在努力擺脫這些稱號,因為她還在「最美中國路姐」的成長之路上不斷努力著。(全媒體記者 胡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