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是在北方待久了,格外中意南方小城的秋日街景。
秋意漸濃的北京無不氤氳著金黃清冽的氣質。滿目眺望,層林盡染的林葉如羅盤星點分布在城中大街小巷間,宛如濃墨重彩的畫卷,極為賞心悅目。清涼通透的空氣流蕩於每一處街角,深呼吸,沁人心脾的舒爽自鼻腔蔓延至心尖,一股凜然浩氣直抒胸臆,一掃夏末餘躁之氣。不禁讓人渾然清醒,一時心曠神怡。如此善解人意的秋,讓人喜愛又貪愉,好想就這樣沉浸在它的懷抱中,怡然自得。
可是在美好靜謐的北國之秋中,於我這個的北漂遊子心中還不甚完美,隱約覺察少了一味。到底少了什麼?我開始局促不安。某天路過專櫃時,聞到了一抹摻雜有桂花濃香的香水,不淡不濃,亦帶有桂花專屬的蜜甜香,久久未曾散去,甚是好聞。那股味道就像是冬日陽光,穿透了厚重的寒氣,帶來暖意。我心中一凜,忽然驚覺北方的秋不正是少了這一抹迷人的桂花香嗎?
或許沒有在南方長待過的北方朋友,不會理解我們南方遊子的內心對物景的渴望和依戀。因為我們似乎可以從某場雨、某頓飯菜、某株植物中窺見到故鄉的身影,一解鄉愁。對我而言沒有桂花的秋天是沒有靈魂的時節。
秋之味,是時常縈繞在我腦海中一抹桂花香。那股清可蕩滌,濃可致遠的香氣,亦是我心中珍存許久的白月光。
故鄉是南方的一座小城,常年被陰雨所籠罩,中性憂鬱的灰白是它底色,常年陰雨不斷,頭頂那片灰濛陰鬱的天空讓人心生慵懶閒適的姿態。「少不入川,老不出蜀」是對故鄉風土人情很風趣的寫照。所幸小城秋日總是被燦若星辰的桂花簇擁著,在蕭瑟疏離中平添一股溫潤氣韻。這些天的成都也算是最迷人且飽含風韻了。
密集濃馥的桂香充盈在城市每一個角落,無論你愛或不愛,你都逃不了迷離的香之盛宴,一場秋雨悄然掠過,滿城皆是桂花香,當真是霸道風雅至極。
聰明勤勞又懂吃的南方人,當然是不會放過如此有風物感的食材。更可貴其花秋季採,能治散寒破結、化痰止咳,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每每到此時節,很多人都拿著竹編簸箕跑到桂花樹下去採摘,若是閒採摘太慢可在樹下鋪一層薄膜,一兩人上前抱住桂花樹就猛地使勁搖。桂花紛紛飄落,如同下了一場桂花雨,頃刻間周身就被濃鬱香甜的花香包裹,恍惚間如同掉進了蜜糖罐一樣幸福。桂花香也隨風飄出,大老遠也能聞著,頗有十裡香的氣派。
桂花的吃法和玩法簡直不要太多。最常見的就是洗淨晾乾,可混入白米粥中一同熬煮,不消一會兒粥熟了,緩緩揭開鍋蓋白粥自有的稻米香包裹著幽幽的桂花清香隨著蒸騰的熱氣撲面而來,如沐春風,還未品嘗就已心生溫暖。
再者還可以用桂花製成桂花糕。香甜膩軟的糯米因桂花的點綴更加錦上添花,輕輕蘸上甜膩的桂花糖,舌尖與牙齒一同感受到桂花感的溫熱,細細咀嚼後「咕隆」一聲便吞咽下肚,那一刻滿滿的幸福感從心腹之中徐徐升起。
還可以放入清酒中,靜等時間發酵,便化為桂花美酒,與友人在溫黃的月光下一醉方休;可厲害的桂花還能同各類茗茶一同摻雜、拌和、最後二者一同融為桂花茶,閒情時刻,用沸水衝泡此茶,丹桂飄香,只需靜待熱氣散去,便可端杯吃茶。還有太多太多的方法可以製作出各式精妙絕倫的吃食,就不一一細說了。如此小小的桂花卻蘊含著大大的魔力。讓人不喜愛都難呀。
年少不懂此美,許是也見得多了,聞膩了,就視其為平常之物。後來外出求學、工作,從南到北,換了一個又一個的陌生城市,感受了一季又一季的時節變化,看的事物多了反倒愈發的思想心切起來。我是一個懷舊的,倘若讓我斷舍離,那當真是萬萬不能的。偶然憶起故鄉物景頗有「頗有當時只道是尋常」恍惚惆悵之感。這麼多年了對記憶中的肥梔子、瘦桂花的深情仍不減。
北國風光雖旖旎,卻獨獨少了那一味魂牽夢繞的秋香。那股可十裡飄香的桂花香,如同迷離幻境,在盤旋在鼻頭,心尖,腦海中揮之不去。可能是年少不識愁,也就感知不來那種日漸凋零的美。慢慢年紀大了,說不上情有獨鍾,倒是對秋日時節的風物感,竟有種不舍離去的悲憫臻希
雖世間萬物多且美,唯初夏梔子,中秋桂香得我心之偏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