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偉:今天下午交流的是工業4.0和兒童創造力的連接,我是來自尚思傳媒的陳文偉,今天有四位對於我來說的新朋友參與我們的交流,先請每一位介紹一下自己來自企業行業,還有個人的一些簡短的介紹
分論壇 工業4.0與兒童創造力的連結
宗匠:各位網友大家好我來自北京歪歪教育的宗匠,我們公司從事兒童早期教育產品自開發。
張永明:大家好,我是讀者新媒體發展有限公司的張永明,我們讀者新媒體公司是讀者出版傳媒股份公司的子公司,讀者雜誌是我們公司的代表,很榮幸和大家一起討論工業4.0和兒童創造力的話題。
陳文偉:之前和張總交流,讀者在天津動漫產業園有自己的大廈,也有投資、孵化、整合的過程。
曲歌:我是北京禮遊匯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的曲歌,我們公司主要做基於網際網路,O2O還有工業4.0做的創意禮品和個性化服務。
陳樹青:我來自福建泉州,我們公司主要從事兒童品牌文化研究和兒童的健康數據研究。
陳文偉:我來自傳媒領域,張總來自比較傳統的雜誌媒體,也有來自於專門的兒童數據研究的陳總,還有禮品行業的,還有教育行業的,可以這麼說,我們這幾個行業都可以圍繞著整個兒童產業發展,今天的話體是工業4.0和整個今天的大論壇的主題CDI的連接,在這裡請教各位對現在創造力與工業的看法,看看哪一位先表達一下,我們對工業4.0,因為這個新的概念是德國從兩年前才提出,我想對各行各業來說,他有一個吸收和引進的過程,哪一位先交流一下?
廣州尚思傳媒廣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陳文偉
張永明:從聽到工業4.0這個話題之後我從網上做了一些功課,因為剛開始接觸我不太熟悉,工業4.0在新聞媒體中也有不少的報導,4.0是從2.0、3.0演變過來的,這個是德國概念,2.0應該是叫電器化時代,一步步演變過來的變化說明什麼?從工業來講是步向自動化轉變,從社會的生活來講可能範疇就應該更廣泛,更有意義。
比如剛才談到CDI項目,這個項目我們公司在和騰訊兒童一直參與做這個工作,合作之後我才發現他實際從工業化的成批量的生產到個性化的生產的轉變,而CDI正好是一個個性化的展示平臺。這裡面我想到一個什麼問題?我們國家的教育,在我們國家現有的教育體制下,我們的教育不是填鴨式的,就是灌輸式的,我們孩子上學之後有一個教材統一進行灌輸,進行學習,拿出考卷進行評比,沒有孩子個性化的,CDI是把孩子的自我發展和追求體現出來了,無論是他的作文,還是他的漫畫創作,還是他對自我的一些需求,都可以現出來,正好把孩子創造力發揮出來,我認為CDI產品的出現,應該是我們改變我們教育模式的一種嘗試,也許對以後我們孩子的發展會提供一個很好的機遇。
宗匠:工業4.0的概念在教育領域和出版領域已經部分有了,比如前兩天開始的數字印刷就是按照消費者的需求按需定製,這樣的東西已經存在了,包括給我們客戶提供一些產品也是個性化的,比如我們為了培養孩子更好的行為習慣,我們把標準化的動畫用我們用戶孩子的頭像來替代,這樣形成新的視頻我們提供給孩子,孩子通過觀看,角色更容易代入,起到好的教育作用,我們可以理解為按需定製的,當然離我們今天說的工業4.0的概念還是有很大的不一樣,但是從一個方面來講是一個個性化的產品。
講到工業4.0,張總也講了,一個是智能化,從消費者到原材料,到生產的過程三者無縫的連接,這種連接完成了我們才能達到工業4.0。剛才我舉的幾個例子是講的工業4.0的第二個特徵,以消費者個性化的需求為前提。
從教育的角度來說我也做了一些思考,要實現工業4.0不是那麼容易的,為什麼那麼說?我們做了很多年的早教,接觸了很多的家長和孩子,每個年段的孩子的家長面臨的教育都不一樣,孩子每個階段情況不同,每個孩子之間情況也不同,我們有重要的工作,每周5×8小時的和用戶溝通,他有什麼問題我們幫他解決,我們結合他的需求生產出他所需要的東西,家長並不是都懂教育,他可能不知道他的需求,只知道他的問題,這樣就沒辦法說我們能夠把消費者、原材料增迅速的連接起來,需要一個中間的過程,這也是教育往下走,在4.0這個地方我們要深入思考的,怎麼解決這個問題。
陳樹青:我也是從事兒童文化有十幾年了,服務的大小兒童品牌有接近一百個,客戶主要集中在福建、廣州和浙江,06年開始做一個兒童的數據研究,數據裡面分兩塊,一個是兒童數據研究,還有兒童生命科學研究,當時做基礎的數據,國家還沒有提出大數據和4.0的概念,通過這麼多年的運作,從基礎的數據研究走過來,做了很多得產品出來,這裡面和目前的4.0比較結合的就是我們做很多的產品,比如一些醫療產品時發現兒童扁平足,內八、外八,兒童腳發病率達到25%,這個在世界上非常可怕,父母沒有關注到本身腳的問題,所以我們做普及時比較吃力,現在藉助網際網路時代,迅速普及這些知識,根據兒童定製一些醫療級和矯正的產品,誰長會非常好。小孩子原來是被動的,媽媽買一雙鞋給他,他不一定穿,我們現在藉助騰訊CDI我們他結構非常好的醫療性的產品,外觀由小朋友自己設計,他願意穿這個產品,這個是工業4.0,以人為本。
陳文偉:曲總您面對市場會開發什麼讓兒童互動參與,進入到你這個範疇。
北京禮遊匯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曲歌
曲歌:一個例子,現在大部分人都在用微信,裡面有孩子的父母喜歡拍孩子的成長,我們通過一些圖片和文學手段對整個成長做一個描述,有照片,有文字就是一本書,孩子的成長記,一個衍生點就在這裡,他成長的圖書,一個孩子的轉體。
陳文偉:我們和騰訊CDI合作主要是兒童定製的畫冊的一個定製出版,本身傳媒廣告行業比較早就有定製的,十幾年前我們就定製了,但是是B2P那端的,如果現在要突破的話要給每個消費者選擇的權利,尤其圍繞兒童的創造力,非常欣喜的看到,騰訊有很多的作品,我們如何對接,我理解騰訊兒童頻道是一個進化,我想精確的描述是一個移動網際網路+工業4.0,為什麼?以前這800多萬的註冊用戶在PC端去看,塗鴉,但是沒有微信端讓他們把作品分享出來,其實很難有變成落地的機會,畢竟支付端是在父母那裡,他們是使用者,不是消費的決策者,騰訊兒童把創意作品移動化、分享化、微信化的過程是對兒童創造之後,分享的能力是很大的提升。
今天早上有嘉賓分享了,現在家長最注重的認為兒童最需要培養的是溝通,而這個分享的過程也就是學習和其他人溝通的過程,我的這個是移動網際網路+工業4.0,有了這個才有後面生產機構的對接,我們本身是一個機構,我們也在發展過程當中要做一個網際網路+傳媒的模式,用技術推動行業的發展,所以我們公司設計了一些對接的ERP系統,我們通過移動端下單,然後給擁有4.0的廠家過來生產,把兒童的CDI連接起來。
談到剛才可能我們今天交流的幾位業內的老師也談得到4.0,談到CDI我們是在做跨界的工作,大家如何看待跨界的熱門,大家分享一下心得。
曲歌:我舉個例子,移動、聯通、微信,幾年之前移動、聯通會想到騰訊是他的對手嗎?現在他們慌張了,就像360剛出來,他來了一個免費,整個市場天翻地覆,我想借用今天上午一位嘉賓說的物化,我覺得跨界真的是跨界嗎?我覺得並不是在跨界,可能我們把我們所做的原子化,每一個點無限的放大,這個就是在一種跨界,或者變相的跨界,其實還是做自己,最終形成一個多相的生態系統。
北京歪歪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宗匠
宗匠:跨界這個話題挺老的,我原來挺反對跨界這個說法,我們還是要專業化,但是現在再想跨界和專業化是不矛盾的,像現在技術發展這麼快,別說工業4.0,我們就說最近這幾年,很多發展完全出乎我們意料的速度,我們發現未來幾年可能那個東西才是真正顛覆式的,他包括了哪些東西?新的技術只是一種傳達的手段,他連通的是現實的物理空間,比如虛擬實境技術可以用在建材行業,可以用在旅遊行業,可以用在教育行業,我知道有一家歐洲的公司,我在上海和他們聊過,他們已經和一些高效合作,比如一些化學實驗不用再實驗了,電腦就可以完成了,這樣避免了危險了避免了物料損耗,這就是一個新的技術對於傳統的東西的應用,這裡面他基礎的東西還是傳統的。
比如說到兒童教育,現在有很多做兒童教育的公司,有的做投資出身的,有的做網際網路出身的,有的做傳媒出身的,大家基因不一樣,他們長大之後就會不一樣,教育要實現教育的功能,真正對孩子有用,這些東西都是最基礎的,是技術怎麼發展都拋棄不掉的,內容是擺脫不掉的,還是要抓這個東西,但是這些東西在新的技術手段前提下,在新的媒體下我們也會大大不同,我們不再只是繪本不再只是文字的書,我們的文字、圖象,音頻和視頻是完全融合的,這個是未來幾年會出現的,這些東西留在一起完全被消費者隨時可以調用的,現實空間和萬裡之外的虛擬的空間也是可以對接的,這就是我們講的工業4.0,他就是消費者提出需求,通過一個系統,原材料和生產的設備之間馬上就可以形成一個連接。這個就是我理解的跨界,需要各方面一起做,實際這個時代可能越來越要專業化,那麼越來越需要跨界,如果我們在一個小角落就什麼也做不好。
六合兒童創意產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樹青
陳樹青:跨界應該是跨界的思維,跨界式發展是更大的概念,和看企業本身,企業發展到什麼程度,從我做數據研究來講我們要紮實做好,這點在中國缺這種精神,要先做好本質的,否則還沒等整合別人先把自己整死了。
張永明:剛才幾位談到跨界的理解,我也受到了一些啟發,我是做出版行業的,我們在這個園區建了一個新的大廈,我們的目的一個是外向型發展,還有一個多元化發展,多元化發展我認為就是一種跨界的具體的行動,現在的出版行業已經走下坡路了,如果不多樣化發展,不跨界發展就會越走越沒有出路了。
我認為跨界發展實際是一種優勢資源的整合,我把這些邊緣或者和我相關的資源整合到一起,我形成新的產品,才能實現大的發展途徑,比如我們和騰訊合作的產品,他除了有我們做的出版物之外,我們還可以做一些文具,做孩子需要的其他的產品個實際做這些東西,你不跨界就沒辦法做,所以我認為跨界就是對優勢資源的整合。
陳文偉:接下來探討的是在新的互動消費模式之下,讓消費者、讀者變成內容的生產者、創作者,兒童最有創造力的群體,在這樣的環境下會給兒童的讀者網友們有哪些新的發展空間,對應的給鏈條上的企業帶來什麼樣合作的前景
宗匠:兒童是很有想像力的階段,張總也說了我們是填鴨式的教育,也是父母對孩子最大的擔心,經過學校教育之後想像力沒有了,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有的家長孩子上五天學之後,周末再讓孩子講一遍,等於5+2的模式,現在騰訊搞的CDI,他的功德就是我們怎麼激發孩子的想像力,進而來讓他迸發創造,對於做這個行業的人來說到底好是事還是壞事?肯定是好事,我們怎麼把孩子調動起來,在會場前面看到的抱枕坐墊是我非常喜歡的,那個是我孩子畫的,我們現在怎麼讓孩子的想像力不被扼殺,他的創造力被激發出來,這就是我們要做的事,我們這麼多年我們所做的東西一直和這個有關,我們做兒童教育時不管做的繪本,做的早教的動畫片等等各種形態的東西,我們不去硬性的灌輸知識,我們要起到教育作用的同時能夠讓孩子的想像力得到更進一步的發揮。
今天騰訊做的CDI的大賽,為我們在趟一條路,什麼樣的路?我們看一看孩子們的創造力到底發揮到什麼樣的程度?我們去為孩子的創造力去發揮我們的作用,比如4.0下的出版,孩子的這些作品出來之後我們就可以把他變成商業化的東西,變成商品,這就是打通了閉合的商業鏈條,在這個過程中也可以反過來激發孩子有更大的創造力,這個是一個功德的事情,我們願意一起加入進來一起做好。
陳文偉:我個人也認為有大量的機構可以參與這個過程,讓孩子們的創造力更加激發起來,一個是全球有十幾個IP的大的企業參與,對於IP來說,他能夠在互動的平臺上把卡通、動漫形象傳播,比如漫微影業可以辦創作大賽,讓中國的孩子創造起來,另外一些玩具的生產企業,或者適合兒童的產業,可以通過這裡給潛在的消費者以決策的權利,可以做一些調研,讓他們參與創作,這個也是對他們的鼓勵,尚思傳媒非常歡迎國外和國內的企業參與到互動的過程。
曲歌:剛才說到IP,我是非常贊同進來之後讓孩子們充分的參與獨立的IP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也是非常好的傳播,騰訊搞了CDI的平臺,中間有孩子的傳播,不管是圖書還有出版,還有一些衍生的,這個對企業也是一個機遇,對於孩子來說技術層面是偏下,我們不要娃娃抓起,我們給他提供開放得空間,引導的空間,做到自己的個性。
陳樹青:工業4.0從我們國家從製造到創造,今天一進來看到小小創客家,這個非常好,中國人不缺創造,缺憾創造力,教育在於育字,父母不應該扼殺他們的創造力,我從騰訊產品開發看到很多平臺上面的作品非常棒,我們也拿了他的作品儘量轉化到商業的用上,這一代的小孩子創造力非常強,我們小時候一張紙寫完正面反過來再寫,現在小孩子不這樣,我們做了一些白色的鞋子給孩子一些彩筆讓他們自由發揮。
陳文偉:陳老師讓我們想起在製作工廠裡面出現這樣的場景,我們製作的工人其實看到每一個作品,因為他對應的是每一個創作,這個作品是有溫度的,不像過去的大規模生產,他是有溫度,有創意的,他們覺得每天工作都開心一點。
另外,定製化的生產對整個工業來說是一個資源優化的過程,減少了很多原材料以及產品的浪費,功德無量。
讀者新媒體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永明
陳樹青:我再補充一下,我來自福建,很多人理解目前中國還是處於人海戰術,原來大的工廠上萬人,現在人少了,上了很多無人機器替代原來五千人可能效益20—30億,現在隨著個性化定製,可能5個人引進一臺設備就可以創造一千萬。
張永明:展臺上的小鞋子和自己創作的東西,咱們談到了CDI這個平臺發揮了孩子自我的想像力,我們這個企業不管是從事什麼的企業,我們和這個平臺在一起合作,合作的目的一個是我們要把事做好,這個是功德無量的事,我們把對孩子的培養和教育的模式拓展了,把人性化的東西拿出來,原來孩子不愛學習,現在這麼一做以後他有了自我發展的機會,他願意學了。
另外,對我們這個來說,我們企業也做了一些轉型和改變,對企業發展也是有好處的,這個我認為是一個雙贏或者多贏的事。
陳文偉:我們借用一百年前的名言少年強則中國強總結一下今天騰訊兒童頻道CDI平臺為我們帶來更加具體的展現的平臺。
陳文偉:六一兒童節快來了,快樂要分享哦。
騰訊兒童頻道的CDI未來是創造出來的。
陳樹青:騰訊兒童CDI創造大未來。
全國的小朋友六一兒童節快樂。
曲歌:中國所有的小朋友們創造、創新、創未來,未來是你們的。
小朋友們,大哥哥也從小朋友時過來的,希望你們能夠健康、快樂、無憂無慮的成長,謝謝。
宗匠:祝小朋友們六一兒童節快樂。
創造力是一個民族的未來,CDI這個平臺給了我們孩子一個創造的平臺,希望更多的小朋友能夠通過這個平臺開發出自己的創造力和想像力。
張永明:CDI平臺是孩子們放飛理想的樂園。
六一兒童節祝小朋友們在CDI平臺上找到自己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