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社@四川|從雲端走來——大涼山孩子的足球夢與路

2020-12-18 新華網四川站

  新華社成都6月1日電  題:從雲端走來——大涼山孩子的足球夢與路

  新華社記者吳光於、沈伯韓

  大涼山的雨淅淅瀝瀝地下了三天,當11歲的阿作伍勒完成上午的射門練習後,雨終於停下,一片雲霧將瓦吾小學包裹得若隱若現。

  手機地圖至今無法準確定位的瓦吾小學,坐落在大涼山腹地海拔2700米的高山上,三年前才通路通電,一年多前才有了像樣的校舍。這裡一年四季雲霧繚繞,被人們稱為「雲端小學」。它所在的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昭覺縣阿並洛古鄉,曾是一片飽受毒品戕害的悲傷之地,也是我國深度貧困版圖上的一個小點。

 

  圖為2019年5月28日,瓦吾小學足球隊客場對陣四川省小學足球聯賽第二名——昭覺縣東方紅小學足球隊,教練曲比史古老師(右三)在場邊觀看孩子們的比賽。 新華社記者沈伯韓攝

  阿作伍勒的夢

  阿作伍勒從小跟著奶奶長大,他已記不清爸爸的樣子——在他4歲那年,父親撒手人寰。他也很難描述媽媽的模樣——那個溫暖的身影其實離得並不遠,但因為改嫁,一年只有一次母子團圓。

  瓦吾小學唯一的公辦老師曲比史古還記得伍勒剛入學時的模樣——瘦弱、矮小,總是低著頭,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直到有一天,曲比史古將一個足球遞到他面前:「來,小夥子,一起踢球!」

  圖為2019年5月28日,瓦吾小學足球隊員土比阿呷(左)在客場對陣四川省小學足球聯賽第二名——昭覺縣東方紅小學足球隊的比賽中。 新華社記者沈伯韓攝

  伍勒的眼裡閃現出從未有過的光芒。加入球隊700多天,他每天堅持訓練,校門口的小路是衝刺的跑道,校園背後的山坡是耐力的拉練場。

  兩年多的時光,他在一次次帶球奔跑、抬腳射門中長高了兩釐米。從家到學校,他要穿過密林,跨過小溪,黑黑的小臉總是淌著汗水,只要一碰到足球,就笑容明媚。

  在「雲端小學」,足球是孩子們最親密的夥伴,小小的皮球承載著他們無盡的精力和熱情,為靜默的大山帶來靈動的氣息。它也是溝通雲端與山外世界的一座橋梁,為孩子們打開一扇認識世界的窗。

  圖為2019年5月26日,學生們在瓦吾小學的足球場上訓練(無人機拍攝)。 新華社記者沈伯韓攝

  伍勒對2018年7月的南京之行記憶猶新。他第一次坐上了動車,親眼見到了課本裡描述過的繁華。他更忘不了中超賽場的綠蔭,在江蘇蘇寧對陣北京人和的比賽中場,從「雲端」走來的足球小將們與蘇寧U13梯隊踢了一場友誼賽。

  火塘邊的奶奶說,彝族兒女愛闖蕩,他們家卻沒有人像伍勒那樣去過那麼遠的地方。

  「等我長大,要當梅西那樣的球星,去很多很多地方,和不同的對手比賽,我想贏!」那次遠行後,伍勒第一次說出心中的夢想。

  圖為2019年5月29日,在瓦吾小學的足球場上,足球隊的創建人曲比史古老師(左一)、來自長春的支教老師崔洪明(右一)和足球隊隊員合影。 新華社記者沈伯韓攝

  曲比史古的路

  40歲的曲比史古是「雲端小學」的造夢者。

  時光倒轉回2003年。彼時的瓦吾小學只是一個隨時可能消失的教學點,「校舍」是一間牛棚,幾塊木板釘在一起,還沒刷上黑板漆。當大學畢業的曲比史古滿懷雄心壯志,從山下的老家深一腳淺一腳地走到這裡時,只迎來4個報名的孩子。

  「你走吧,我們不需要老師,讀書不如放牛羊。」村民的言語中帶著鄙夷。

  那一刻,心痛蓋過了氣憤。「一個連教育都不要的地方,未來還有什麼希望?他們是我的族人,我是有知識的大學生,如果我不站出來,還能有誰?」

  倔強的曲比史古留了下來,他修整了牛棚,架起了黑板,挨家挨戶地找回輟學的孩子,一個人撐起教學點所有的教學任務。

  16年來,他只遲到過一次——那是一場暴雨後,他失足滑入暴漲的河水中,踉蹌中鞋被衝走,回家穿上鞋後,又急忙返校。雖然遲到了半天,孩子們卻一個都不少地站在山坡上等他。

  2008年,校舍徹底成了危房,曲比史古偷偷挪用了家裡用來蓋房的5萬元,買來建築材料運到山上,和村民們一磚一瓦地蓋起校舍。他感動了無數鄉親,卻被老父親拿著鏟子追著打。

  教學之外,「雲端」的生活格外單調。看著放學後滿山亂竄的學生,熱愛足球的他靈機一動——何不把這項運動帶到村裡?

  圖為2019年5月27日,瓦吾小學足球隊的低年級球員在學校前的水泥路邊練習帶球。 新華社記者沈伯韓攝

  他找來足球訓練的資料,帶著孩子們邊學邊練。就這樣,昭覺縣第一支村小足球隊誕生了。他們在自己平整出的空地裡踢起了五人制比賽。放牛的大叔、捻羊毛的老媽媽、披著查爾瓦(彝族披風)的老爺爺成為這裡第一批球迷。

  2017年,在昭覺縣政府和一家深圳企業的支持下,投資120萬元的瓦吾小學新校區落成,孩子們搬進了明亮的教室。足球隊的故事傳得越來越遠,來自四面八方的愛心匯集到這裡,孩子們有了球場,穿上了舒適的球鞋,在「雲端」盡情揮灑汗水。

  5月28日,是瓦吾小學足球隊到縣城客場對戰四川省小學聯賽第二名——昭覺縣東方紅小學足球隊的日子。雨後的山路又滑又險,午飯後,孩子們穿著雨靴徒步8公裡抄近道下山,奔向縣城的青少年活動中心。

  進城前,曲比史古專門叮囑大夥洗淨了雨靴上的黃泥,「不要讓人覺得我們是鄉巴佬進城」。

  到達球場20分鐘後,比賽正式開始。長途跋涉的勞累並未影響他們一直壓著對方的半場進攻,然而由於技戰術配合上弱於對手,上半場0:2落後。下半場,瓦吾小將們加強了防守,接連追回兩球,就在準備反超的時候,對方再進一球,最終2:3落敗。

  圖為2019年5月26日,足球隊裡唯一的女隊員——14歲的俄木有洛(右一)與男隊員一起在瓦吾小學的足球場上訓練。 新華社記者沈伯韓攝

  輸了比賽,孩子們很落寞。曲比史古安慰他們,追夢的路上,只有品嘗了失敗的滋味,才能找準努力的方向。

  他的心中,有一個目標——三年內進入昭覺縣小學聯賽的前三名,八年內踢進全國小學業餘足球聯賽的頂級賽場。

  大涼山的療愈

  16年過去了,因為「雲端小學」,老師成了這裡最受歡迎的人。曲比史古再也不用挨家挨戶去找孩子了,瓦吾小學的學生從最初的4名增加到247名,有的考上了縣城最好的初中。這裡還走出了3名大學生,其中一人即將返鄉成為老師。

  圖為2019年5月27日,瓦吾小學足球隊員在學校前的水泥路上準備拉著用廢舊輪胎自製的裝備進行體能練習。 新華社記者沈伯韓攝

  足球的種子也在這裡生根發芽。如今,瓦吾小學每個年級都組建了足球隊,連幼教點裡的小不點也每天參加訓練。球隊還有了女隊員,當14歲的俄木有洛第一次去縣城打比賽時,被觀賽的女孩們團團圍住:「你真了不起,我們也想踢足球!」

  「一個女孩可以感染十個女孩,一個瓦吾小學也可以影響十所山村小學。足球也好,教育也好,就是要從一個個小的突破裡讓改變一點一點發生。」曲比史古說,讓山村小學成為一個有夢想的地方,一直是自己的初心。

  這一切,讓村民看到了教育改變命運的能量。這種能量,也影響著村裡的人。一名曾經吸毒的青年告訴記者,他戒掉了毒癮,在外打工多年,如今回鄉娶妻生子。回憶起那些荒唐的日子,他感嘆自己當初因為沒有讀書,所以才走上歧途。

  一位獨自拉扯4個孩子的母親向記者暢想著未來:「現在生活難一點沒關係,孩子把書讀出來就好了,沒有知識文化,人就像牛馬一樣。」

  圖為2019年5月27日,瓦吾小學足球隊員在學校前的水泥路上用自製的裝備進行體能練習。 新華社記者沈伯韓攝

  「雲端小學」門前的路上,每天都能看到卡車拉著建材駛向精準扶貧集中安置點,那裡有伍勒們未來的新居。村子裡的小不點們,沿著這條路前往幼教點,普通話一天比一天流利。走在這條路上的村民們,告別了被毒品、疾病和貧困傷害的過往,悉心耕耘著腳下土地。

  那一天,陪伴隊員下山比賽的曲比史古走在隊伍的最後面,看著生氣勃勃的孩子們,他說自己相信,足球會成為許多大涼山孩子改寫人生軌跡的契機;他也相信,足球是一種教育,讓孩子們意志堅強,學會為自己的每一步選擇負責;他更相信,足球是一種療愈,當悲傷漸行漸遠,小小的皮球會陪伴大涼山的子孫,告別貧困,走出陰霾,生生不息。(完)

相關焦點

  • 圓孩子的運動夢 四川優必選公益行走進大涼山
    封面新聞記者 陳羽嘯12月8日,城市足球集團暨四川優必選攜手上海真愛夢想公益基金會走進四川大涼山的西昌市和昭覺縣,正式啟動了「運動夢想課」公益項目。作為城市足球集團在全球開展的城民關懷疫情恢復項目的一部分,「運動夢想課」項目將通過向四川大涼山的若干所學校捐贈體育運動器材和裝備、為體育教師提供培訓等形式,使當地的孩子們獲得更好的運動環境,為孩子們們今後的身心發展打下更加健康、堅實的基礎。2020年6至9月,城民關懷疫情恢復項目進行了第一階段的慈善募捐。
  • 情系大涼山,夢之藍公益愛心守護學子們的夢和遠方
    在中國西南邊陲的大涼山腹地,有一群樸實的彝族孩子,他們雖然大多缺少父母的陪伴,卻無比熱愛學習、樂觀向上,他們知道上學是家裡的希望,也是實現夢想,抵達遠方的希望……這是夢之藍公益助學小隊在四合鄉中心校看到的情景。
  • 讓更多孩子愛上足球
    本文轉自【人民日報】;足球是一項充滿快樂、激情和團隊精神的運動,娃娃們盡情在綠茵場上奔跑,能揮灑汗水、收穫快樂,能增強體質、錘鍊意志 「足球要從娃娃抓起」,正在越來越多地方成為現實四川大涼山,「運動夢想課」公益項目12月7日啟動,通過向當地學校捐贈體育運動器材和裝備、為體育教師提供足球青訓課培訓等形式,讓當地孩子體驗足球運動,為他們打下健康、堅實的成長基礎。 雲南保山施甸縣,大山深處的莽林小學,一群女孩從「擁有一個自己的足球」的小夢想開始,在支教老師的指導下接觸足球。
  • 成都「微光」照亮大山女孩的足球夢
    這條路,是她回家和離家的必經之路。△布拖縣拖覺鎮拖覺鎮亞河村,日各就在這裡長大。接觸足球之前,日各和同村的孩子們一樣,坐公交車去十幾公裡外的鎮上的小學上課。放學後就幫著家裡幹活,閒暇時,圍坐在篝火邊,看老牛犁地,看羊兒迴圈,看漫天繁星在夜空中眨眼。
  • 觀察|大涼山國際戲劇節,為大涼山帶來什麼?
    很長時間,「大涼山」一直是新聞裡的高頻詞,而大多數時候,它始終和「深度貧困」綁在一起。但就在不久前的戲劇節舉辦期間,涼山州的普格縣、布拖縣、金陽縣、昭覺縣、喜德縣、越西縣、美姑縣7縣被批准退出貧困縣序列,四川的貧困縣也至此清零。大涼山,真的很大。要概括這麼大的一個地方,顯然不可能、也不能只有一種形容。
  • 四川大涼山整體擺脫貧困
    至此,被稱為「中國最貧困角落」之一的四川大涼山整體擺脫貧困。涼山彝族自治州,是中國最大的彝族聚居區,也是我國最後消除奴隸制的地區之一,當地少數民族被稱為「直過民族」。加之交通不便、氣候惡劣等各種因素交織,涼山州17個縣市中一度有11個縣為深度貧困縣,貧困人口達97萬人。
  • 「書路計劃」走進大涼山與彝區學生共享數字閱讀新體驗
    4月26日,亞馬遜中國、中國扶貧基金會、接力出版社走進大涼山,共同探訪位於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鹽源縣梅雨鎮的多所「書路計劃」公益項目受益學校,通過剛剛建成的Kindle電子書圖書館與當地學生一起分享數字閱讀的新體驗。
  • 四川大涼山的吉子日果收到了來自漯河的「愛心包裹」!
    2月13日,來自漯河市的攝影師楊忠剛,參加了一次四川大涼山攝影採風活動。在昭覺縣日哈鄉,楊忠剛等人遇到了吉子日果一家,小姑娘今年讀小學二年級,父母都不在了,她與奶奶、弟弟三人相依為命,日子過得很苦。「四川大涼山有些地方的人們,生活還是異常的貧困,相信國家會在2020年讓他們全部脫貧。希望更多的愛心人士去幫助他們!」記者看到,不少網友也紛紛留言點讚,並呼籲更多愛心人士能夠幫助這些貧困山區的孩子。來源:大河客戶端 編輯:沈晨
  • 四川大涼山的石榴熟了
    金風送爽,榴果飄香的季節,走進四川會理大涼山中,從山坡上遠眺,全是大片大片的石榴園,連綿成片,紅彤彤的石榴果掛滿枝頭,十分壯觀。正是石榴成熟豐收時節。果園裡,果農們正在石榴樹中採摘、裝筐、稱重、裝車。青春紅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示範基地董事長劉歡在會理縣青春紅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示範基地裡,董事長劉歡正在指揮果農們採摘,這位來自河南滎陽的小夥子,大學畢業後,不貪戀都市生活和舒適的工作,來到兩千多公裡外的大涼山上
  • 四川大涼山貧窮現狀:7歲娃從沒洗過澡沒見過衛生紙
    四川大涼山,這幾天因一篇被稱為「世界上最悲傷的作文」——《淚》,再次引人矚目。  一直以來,貧苦是涼山彝族自治州給外界留下的最深印象之一,貧窮、吸毒、愛滋等殘酷字眼揮之不去。「大涼山」對於多數人來說也許就是陌生又熟悉的「另一個存在」。  真實的現狀往往是複雜的,需要長期的、整體的觀察。
  • 藏在三裡屯的寶藏餐廳,四川大涼山的彝族菜,還有超甜軟籽石榴
    和朋友一起來三裡屯,尋找一家來自四川大涼山的彝族菜—阿斯牛牛。阿斯的意思是我們,牛牛是歌謠,合在一起就是歡聚。這一定是個帶給人快樂的地方。這家在三裡屯的彝族餐廳,不僅是一家餐廳,它是把大涼山獨特彝族風情展示給我們的地方。
  • 足球世家的足球夢!走進玻利維亞塔維奇足球學校
    ​​在南美的腹地,玻利維亞的聖克魯斯,有一所因少兒足球教育蜚聲國際的足球學校——塔維奇足球學校,被國際足協譽為國際少兒足球運動的先驅。讓我們一起來了解這家少兒足球學校的魅力吧。​緣起:足球世家的足球夢塔維奇足球學校現任執行主席是羅利·阿吉萊拉,他出生於足球世家。
  • 足球少年:是誰「扼殺」了我的足球夢?
    圖註:這些孩子是令人羨慕的,他們可以進行享受足球的快樂編者按:收到一名熱愛足球孩子的來稿,看後令人無比痛心,聽聽孩子發出的聲音:「足球是我的生命,你們,扼殺了我生存的權利,足球是我的夢,你們,狠狠地把它摔破了;足球可能是我的前途,而你們,把我的前途轉為學習,學習和學習!」。
  • 「圖刊」「雲端上的小學」 足球架起走出大山的橋梁
    瓦吾小學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被稱為「雲端小學」。為了豐富孩子們的課堂,該校熱愛足球的老師曲比史古找來足球訓練資料,一邊摸索一邊帶著孩子們練習,昭覺縣第一支農村小學足球隊就這樣誕生了。圖為瓦吾小學的孩子們正在觀看學校舉行的一場足球比賽。航拍瓦吾小學的足球隊員們進行比賽。
  • 第八批「中國夢」主題新創作歌曲出爐 四川兩首歌曲入選
    原標題:第八批「中國夢」主題新創作歌曲出爐   「母親啊,我聽見/谷穗堆,風在吹/星星在,家的北」四川大涼山音樂人吉胡這一首抒情色彩比較濃的民謠音樂,以「長子」視角描述一個彝族男子的成長故事,感動了無數人。
  • 南海走出扶貧新路!糖心蘋果、風味野菌……大涼山特...
    本文原標題:《南海走出扶貧新路!糖心蘋果、風味野菌……大涼山特色農產品周五開賣!》7月17日至20日,市委常委、南海區委書記黃志豪帶領南海黨政企代表團赴四川省涼山州開展扶貧協作工作調研。
  • 跟晚報GO商城預售四川大涼山露天冬草莓 時間:12月17日10時—12月...
    本期「跟晚報GO」優選好貨是來自四川大涼山德昌的露天冬草莓。它們是享受過日光沐浴,也經受過雨水衝刷,在千錘百鍊後才誕生的一批為數不多的草莓「精英分子」,它的美好,只有親自嘗過才知道。1冬草莓個兒大、飽滿、紅豔德昌位於四川大涼山南部,遠離城市汙染,年均氣溫17.7°,無霜期300天以上,常年日照2147小時,造就了德昌「陽光城」和「天然溫室」的美譽。
  • 踐諾大涼山
    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雷波縣箐口鄉白巖溝村,36歲的第一書記曾柱銘又開始入戶家訪。  脫貧攻堅進入決戰決勝最後階段,涼山州尚有7個貧困縣、300個貧困村和17.8萬貧困人口。  上萬名來自中直、省直、東西協作、省內其他市縣、涼山本地州縣、國企民企、社會力量的幹部,正奮戰在大涼山深處沒有硝煙的戰場,踐行著脫貧路上「一個也不能少」的莊嚴承諾。
  • 阿魯阿卓曲比烏力等17個彝族孩子用純淨童聲,點亮這個夏夜的夢
    自帶微光的螢火蟲就像夜空裡掉落的星辰當它們聚集在一起,就能照亮前方的美好在《經典詠流傳》的舞臺上阿魯阿卓和一群來自四川大涼山的孩子身穿彝族服裝,以極具民族特色的演唱為大家帶來一首童趣小詩《詠螢火》「小小的我,是微亮的螢火,化作一個又一個的夢。」
  • 苦蕎花開大涼山
    (資料圖片)茫茫大涼山,苦蕎是人們賴以為生的主要口糧,滋味清苦,細品之後亦能回甘。當前,四川脫貧攻堅進入決戰關頭,最後的貧困堡壘全部位於大涼山腹地。「感覺離上大學、當教練的夢越來越近了。」他說。大涼山,夢想起航的不僅是阿傑。8月初,已搬到昭覺縣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沐恩邸社區3個月的沙馬作葉,回了一趟龍溝鄉金野以匹村的老家,收割苦蕎和土豆。他的新居周邊已建起了服裝廠、口罩廠、塑鋼廠,城外還有四川攀西地區最大的農業產業園,去往廣東佛山的勞務輸送專車,帶著年輕人的夢想奔向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