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輪滑協會官宣:王一博為中國滑板運動推廣大使,正式授予他「中國滑板運動推廣大使」稱號,挺好的,在我看來,大使首先必須要懂這項運動及其文化,其次是名人,也會玩,有比較大的影響力,可以進行推廣。這兩條同時具備的藝人來說,本就不多,兩方面都突出的,好像他就挺合適的。至於說要求達到多高的水平,倒沒必要,專精一行尤其是極限運動小眾,能有個願意玩且玩的不錯的明星都挺難的,更何況這位是真熱愛,天天帶著滑板出鏡都推廣了不少了,學的也不錯的樣子。
真要玩到頂級高手,以明星來說,時間精力是肯定不夠的,能分享熱度,達到共贏就是個比較好的狀態了。怎麼說呢?明星做推廣大使的作用在於,用自身的強大影響力,把社會關注度提高到這個運動中來,進而引流,讓更多的人參與進來,這點沒什麼問題。至於引來的人能不能留的下,要看運動本身的魅力,加上極限運動有門檻,所以留不下的人離開也是常理,不可能人人都能呆得住。但關注的人多了,總會有人願意進來試試,大使的價值就在這裡。
這就是讓流量配得上正能量最好的詮釋,他的形象真的非常貼合這些有益、向上、拼搏的運動,喜歡他已經一年多了,從《陳情令》的入坑,到考古的躺平,現在依然是熱愛不減。我應該是欣賞他性格的媽粉,有時看到為了黑而黑的文章真想回罵,但更怕這樣為他招黑。粉絲的意難平我覺得他都知道,不過性格使然,他只會暗暗使勁,以後用實力打臉那些謾罵、嘲笑過他的人。我想那些品牌商或運動協會也是看中他這點,畢竟一個往好、往嚴管理粉絲的偶像在圈真的不多。
王一博的本職不是運動員,我從來不會糾結他滑板能跳多高、摩託車拿不拿獎,因為從他還沒有爆紅的時候起我就看過:在《極限青春》裡作為新手風馳電掣滑板下山,在金港摩託比賽時推著故障車下坡想助跑發動,被黑得最嚴重時默默地呈現了更好的舞臺,走紅以後被拍到練滑板摔倒也不會在意偶像包袱,街舞3開局尊重排名,但直接說後面一定要努力贏回來,運動最感人的不是結果,是無數次努力的過程,滑板one more try精神,練習一萬次仍然會摔倒,摔倒一萬次仍然會再嘗試,王一博做到了。
雖然王一博確實有努力練習滑板,這一點我們也都看到了,只是推廣的話,確實也沒人比他適合做這個大使。圈內大佬路人也沒多少認識的,但是我不想看到一些人通過這件事把他捧的太高,說他多麼多麼努力,作為一個藝人,能在百忙之中擠出時間練習滑板,確實算得上努力。但是放到普通人當中的話,他的努力程度真的並不算什麼,大概每個板仔都跟他一樣(or更加)努力吧,真不希望捧得太高,對王一博本人也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