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移動端區塊鏈技術應用場景的開發成為全球企業的一大訴求,而安卓系統、蘋果IOS下的中心化管理與區塊鏈技術本身的去中心化內核相背離,市場迫切需要一個能夠獨立於安卓、IOS之外的區塊鏈應用平臺。
這一市場空白被來自芬蘭的區塊鏈解決方案公司 Zipper挖掘並搶佔,十萬加財經獲悉, Zipper的核心管理層都來自芬蘭移動通信公司Jolla 。早在2016年,該團隊就已經開發出能夠兼容安卓系統的「Zipper」區塊鏈系統(Container),在同一手機中可以達到安卓系統與區塊鏈應用之間的任意切換。
十萬加財經近日專訪了「Zipper」顧問和中國區負責人Matthew(馬修)。從馬修處,得知「Zipper」團隊與諾基亞塞班系統的淵源,及其背後強大的開發系統基因。
據悉,Zipper此前隸屬於諾基亞塞班MeeGo系統核心團隊,繼諾基亞賣身微軟後,團隊核心成員組建了移動通信公司Jolla,並在五年時間裡成功開發出獨立於安卓和蘋果iOS的行動作業系統旗魚(Sailfish OS),該系統已被俄羅斯政府正式認定為官方作業系統。
從開發旗魚系統,到轉向Zipper的開發,這當中並不容易。一位區塊鏈資深技術工程師告訴十萬加財經:「這個系統開發起來的工作量巨大,難度也是世界級的,相當於再開發出一個iOS和安卓的工作量。目前,全球沒有幾家公司能短期內做出來。」
用戶可掌控數據變現的主動權
Zipper在設計之初,就將核心市場放在亞洲,而中國也是其戰略市場之一,因為安卓應用中中國用戶的規模佔據絕大部分。相對於市場上的區塊鏈各種應用來說,Zipper是一個可以更輕鬆接觸用戶的一個新窗口,因為傳統的iOS和安卓限制多,且收取交易費,商業模式是用戶數據變現模式。
馬修稱,Zipper的兩大特徵就是保護私鑰的安全性和讓區塊鏈應用更簡單。比如,
Zipper區塊鏈系統與手機端安卓作業系統可並行,但兩個系統完全隔離,保證在Zipper系統使用區塊鏈服務的安全性和隱私性。當用戶想要進入區塊鏈系統中,只需通過簡單的下拉或指紋進行切換。
馬修對十萬加財經表示,Zipper不會在未經用戶允許的情況下收集客戶的數據,用戶對分享的數據類型以及與誰分享該數據均擁有完全的控制權,用戶甚至可以選擇與瑞士數據公司合作將個人數據變現。
商業化價值
在Zipper中國區官網上,「Zipper」被定義為一個基於以太坊、針對區塊鏈App、協議和加密貨幣的移動平臺。由於Zipper的天然優勢是將區塊鏈作為底層技術,且面向B2B應用市場,這就為Zipper提供了商業化變現的多重途徑。目前,Zipper正式系統處於測試階段,Zipper團隊透露會儘快在官網提供下載方式。
據悉,阿里巴巴團隊此前與Jolla公司進行過洽談合作,而索尼已經成為了Zipper的第一個合作夥伴,索尼Xperia手機將搭載Zipper,並計劃於2018年3月正式發售。在於索尼的合作成熟後,Zipper將逐漸展開與其他OEM手機廠商的合作。這種先深度在廣度的市場策略對保證項目運行的成功也有很好的輔助作用。
但正是因為此,也給Zipper帶來了一些潛藏的商業風險。據一位區塊鏈技術工程師透露,Zipper系統在拓展上主要依賴手機設備供應商,而大部分手機設備供應商在安卓和蘋果市場上擁有了穩定的用戶,是否選擇與Zipper合作還需要看長遠利益。
另外,Zipper要擴大在區塊鏈應用的市場,還需要公有鏈的支持,比如以太坊、小蟻等,這些公有鏈是否合作也存在很大的主觀性。
Zipper的第一家合作廠商選擇了索尼,但就索尼在安卓市場的佔有率相比三星、華為等差距仍然很大。
在還未正式投放市場前,已有反饋能夠看出Zipper項目的商業化前景。十萬加財經了解到,近期,Zipper就啟動了一輪眾籌。最新消息顯示, Zipper預售已於1月3日提前達到硬頂成功結束,總募集3581個ETH,其中中國區貢獻額佔比1/6。
據馬修獨家透露,Zipper已經獲得韓國最大的加密基金Hashed投資。Hashed基金已投資包括Kyber, Qtum, OmiseGO, EOS, ICON和Quantstamp等在內的多家知名區塊鏈公司。此外,國內知名早期風投老鷹基金也正式投資Zipper, 並且其董事長劉小鷹先生將擔任Zipper的顧問。
關於融資費用,募集的資金將主要產品的繼續研發,比例將達到40%,其次是生態系統的拓展,達到33%。
文/十萬加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