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北京市發展改革委獲悉,北京市燃氣集團天津南港天然氣應急儲備項目已經開工建設,項目一期計劃2022年完工。
「隨著北京市燃氣集團在天津南港工業區的天然氣應急儲備項目建設進程加快,以及新移交國家管網集團的天津LNG接收站擴能、中國石化天津LNG二期工程的順利推進,這三大LNG接收站合計設計接收能力有望在2023年達到2385萬噸,令天津成為國內最大的進口LNG接收中心。」金聯創天然氣分析師張濱告訴記者。
在張濱看來,天津港之所以加快LNG接收能力建設,是由天津作為京津冀天然氣供應樞紐的位置所決定的。
據張濱介紹,自2018年以來,為滿足華北地區冬季激增的用氣需求,中國海油氣電集團已連續兩個供暖季在新移交國家管網集團的天津LNG接收站租賃FSRU船,這艘來自挪威的FSRU為天津額外增加了17萬立方米(約7.2萬噸)LNG的儲存能力和1400萬立方米/天的氣化外輸能力,相當於天津冬季單日最高峰天然氣需求量的三分之一。該接收站外輸管線——天津LNG聯絡線作為中國海油蒙西煤制天然氣外輸管線的支線,在天津LNG臨港分輸站與中國石油陝京一線實現互聯互通。在蒙西管線與陝京一線互聯互通段建成後,可在供暖季每天為華北地區增供天然氣800萬立方米,供暖期增供總量將達到68萬噸左右。
目前中國石化天津LNG接收站則通過配套管網,與中國石化山東天然氣管網、中國石化青島LNG接收站、鄂安滄天然氣管線及中原文96、文23儲氣庫群相連通,構成氣源互補、統一調度的中國石化華北供氣管網。
「據了解,到2021年京津冀地區天然氣需求量總計將突破600億立方米,2024年將突破700億立方米,其中北京市佔比約33%。因此作為主供北京天然氣需求的北燃天津LNG接收站,其建設必要性不言而喻。」張濱表示,北京燃氣天津南港LNG應急儲備項目外輸管道途經天津、河北、北京,項目擬與沿途多條管線互聯互通,對提升京津冀地區天然氣保供能力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