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裝通常指成年女性穿著、消費的服裝,並根據不同年齡段客戶在著裝風格上的顯著差異,可大致分為少淑女裝、成熟女裝與中老年女裝三個子領域。其中,少淑女裝與成熟女裝因巨大的消費需求,構成了成年女性服裝的主體市場。公司 四個女裝品牌均主要定位於成熟女裝,其中「玖姿」以 35-45 歲為核心客戶年齡 層,並通過較寬的產品線覆蓋 28-49 歲的消費者,「尹默」、「摩薩克」及「斐 娜晨」則主要定位於以 25-35 歲範圍內的成熟女性。行業內通常將「玖姿」等重 點定位於 35 歲以上女性的成熟女裝稱為「大淑裝」,「尹默」等重點定位於 35 歲以下女性的成熟女裝稱為「中淑裝」。
從產品價格的角度,女裝大致可分為低檔、中檔、中高檔、高檔四檔價格區間。少淑女裝與成熟女裝雖在四類價格區間均有分布,但因各自主要客戶群在可支配收入與消費水平上的差異,相應的品牌服裝常呈現出不同的主導價格帶。少淑女裝主要以學生與剛工作不久的年輕女性為目標群體,其有限的經濟實力,使得品牌少淑女裝通常定位於中檔價格帶;同時,也不排除少數品牌選擇差異化的經營策略,定位於較高的價格區間。品牌成熟女裝主要面向具有一定經濟基礎、工作經歷與社會地位的成熟女性,通常以中高檔價格為主導價格帶。位於高檔價 格區間的則主要是一些進入國內市場的國際一線時裝品牌,如為 Chanel、Dior、 Prada、Burberry、Gucci、Louis Vuitton 等。該類品牌雖然同樣以成熟女性為核心目標客戶,但具有明顯的奢侈品消費功能,主要面向於對品牌歷史、文化內涵、 地位象徵具有較高訴求的精英、富裕階層。 綜合考慮客戶年齡與價格定位兩方面特徵,品牌女裝呈現出了三個層次相對分明的細分市場,分別是以定位大眾、中檔價格為主的「少淑女裝市場」,以中高檔價位為特徵的「成熟女裝市場」,以及佔據高檔價格區間、具有奢侈品消費特徵的「奢侈女裝市場」。三大細分女裝市場之間既相互聯繫,又呈現出不同的市場結構與競爭格局。對於少淑女裝所面向的年輕女性,隨著年齡的增長、社會地位與收入水平的提高,她們會逐漸晉升至定位中高檔價格的成熟女裝市場;另一方面,當財富規模與品牌訴求進一步提高時,以消費中高檔女裝為主的成熟女 性,將會增加對奢侈品牌的購買次數。
(1)少淑女裝市場競爭格局 在我國少淑女裝市場,國際大眾時尚與快時尚品牌佔據了主要的市場優勢。
少淑女裝所面向的年輕女性,對產品的性價比、時尚度具有較高的要求,追求緊貼市場潮流、凸顯自我個性的服裝風格,但對品牌忠誠度不高。由此,憑藉前沿 的時尚設計與成熟的供應鏈體系,ONLY、VERO MODA、ZARA、H&M、 UNIQLO、ELand、Teenie Weenie 及 Etam 等國際大眾時尚與快時尚品牌迅速佔 據了國內少淑女裝市場的巨大份額。以 2015 年全國重點大型零售企業的女裝銷售情況為例,市場綜合佔有率前十大品牌中有四個為少淑女裝品牌,分別是 VERO MODA(第 1 名)、Only(第 2 名)、拉夏貝爾(第 4 名)、Ochirly(第 7 名)。行業具體排名情況請詳見本節之「三、發行人在行業中的競爭地位」之 「(一)行業競爭地位」。 與此同時,我國少淑女裝市場也湧現了一批知名的國內自主品牌,與強勢的國際大眾時尚與快時尚品牌展開激烈的競爭。其中如赫基國際集團旗下的 「Ochirly」和「Five Plus」、上海拉夏貝爾服飾股份有限公司的「La Chapelle」、廣州市格風服飾有限公司的「歌莉婭」、浙江印象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的「秋水伊 人」與「COCOON」等。
(2)成熟女裝市場競爭格局 在我國成熟女裝市場,與少淑女裝市場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國內品牌獲得了 消費者的廣泛認同,佔據了市場的主要份額。以 2015 年全國重點大型零售企業的女裝銷售情況為例,在進入市場綜合佔有率前十名品牌的六個成熟女裝品牌 中,瑪絲菲爾(第 5 名)、雅瑩(第 6 名)、玖姿(第 9 名)、玫而美(第 10 名)均是發展於中國大陸的國內自主品牌,哥弟(第 3 名)與阿瑪施(第 8 名)則是發展於中國臺灣的女裝品牌。行業具體排名情況請詳見本節之「三、發行人 在行業中的競爭地位」之「(一)行業競爭地位」。國內成熟女裝品牌之所以能夠取得較高的市場佔有率,首先在於其所面向的中產階級成熟女性,在注重產品品質與舒適合體的版型裁剪的同時,具有較高的消費能力與品牌忠誠度,國內品牌本土化的研發設計與中高檔的品牌定位可更好地滿足這類需求。其次,進入國內市場的國外女裝主要是一些少淑品牌及國際一線品牌,未對定位中高檔的成熟女裝品牌形成直接競爭。在國外具有相同市場定位的二線高端品牌主要服務於歐美市場,對於國內消費者來講,既缺少本土化的研發設計與文化認同,又難以像國際一線品牌那樣能夠滿足炫耀性、象徵性的奢侈品消費需求,進而缺乏大規模進入國內市場的客戶基礎。此外,我國成熟女裝 市場起步稍晚,成長於 2000 年之後的消費升級過程,這一時期國內服裝行業的研發設計水平與品牌運營能力已初具形態,於是迅速崛起的國內品牌有效地填補 了這一市場空白,成為了國內成熟女裝市場的主要參與者。
(3)奢侈女裝市場競爭格局
我國奢侈女裝市場為國際一線時裝品牌所壟斷,並呈現較為集中的市場格 局,代表品牌如 Chanel、Dior、Prada、Burberry、Gucci、Louis Vuitton 等。該類品牌普遍具有悠久的品牌歷史、深刻的文化內涵以及鮮明的設計風格,並通過高檔的價格定位與經典的品牌標示,塑造了頂級奢華的品牌形象。由於需要長時期的品牌沉澱,迅速成長的國內服裝市場尚未出現可與國際一線品牌相競爭的奢侈品女裝品牌。奢侈品女裝以一、二線城市高檔百貨商場的一樓專賣店為主要渠道,重點面向位於國內收入金字塔上層的精英、富裕群體,以及非經常性購買的部分 中產階級。
隨著國內富裕人群與中產階級的逐步形成,以及對奢侈品消費需求的不斷增強,國內奢侈女裝市場將保持穩步增長,並已成為國際一線品牌的重要戰略區域。儘管由於定位於市場金字塔結構的上層,國內奢侈女裝整體市場規模低於少淑女裝與成熟女裝市場,但較高的市場集中度與進入壁壘,仍保證了各品牌較強的盈 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