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14 22: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自2月14日10時起,市中區箭道街110號4棟1單元10戶24人各項相關指標顯示皆為正常,達到解除居家醫學觀察條件,結束了為期14天的「隔離期」。
這意味著目前24人無人攜帶「新冠」病毒,在做好防護措施的前提下,可以按照「社區為戰」規定的封閉管理辦法,辦理臨時出入證,出門採購日常生活必需品。
解除隔離當日上午,樓棟門口的值守點還沒有撤離,解除隔離的居民群眾紛紛來到帳篷下,對14天來奮戰值守點的街道和社區黨員幹部、志願者等工作人員表示感謝。
張玉貴緊緊握住丁力的手
其中,居民張玉貴還帶來了一份感謝信。「疫情無情,人間有愛,同舟共濟戰疫情,在此表示對社區的幹部、職工表示感謝。」寥寥數語,卻滿含熱誠。在1月30日對樓棟進行封鎖隔離時,張玉貴情緒波動很大。
感謝信
「我就是想到這樣隔離起,班也不能上了,收入哪裡來嘛。後頭在我們微信群裡面,社區幹部,心理醫生那些一直給我們普及知識,還是曉得問題的嚴重性了,也深深感覺到工作人員的辛苦。」張玉貴回想14天裡,值守點的工作人員為大家做了許多事情,感到愧疚又感動。
微信群
自1月30日,該樓棟被劃為居家隔離觀察點後,城東街道和箭道街社區的工作人員、網格員以及黨員志願者、醫護人員等超過50名人員分成三個組,分時間段值守,齊心協力,共克時艱,做好24小時內無縫銜接防控,積極履行各項防控工作。隔離期間,街道、社區建立起了「關愛生命(心理諮詢)內江」微信群,每天通過微信、電話詢問隔離人員身體和生活情況,通知重要事項,及時了解各類需求,通過心理引導、精神鼓勵支持,幫助排解精神壓力等負面情況。
送菜
據城東街道箭道街社區黨委書記丁力介紹,根據隔離人員需求,值守在此的箭道街社區黨委委員、副主任石希在每天8時至16時期間,都會負責聯繫整棟隔壁人員,採購、分配、送貨上門等工作,「雞蛋、青菜、蘿蔔......」每天換著花樣送生活物資,送所需常規藥品,協助醫務人員開展體溫測量......直到2月12日,解除隔離前兩天,身患糖尿病的石希深夜回家後,突感身體不適,被家人送往醫院住院治療至今。
面對疫情防控的嚴峻形勢,工作人員鞠躬盡瘁,凝聚最大合力只為得到居民群眾理解,保衛居民安康。
隔離期滿後,相關街道和社區也將繼續加強隨訪服務及管理,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