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磕磕碰碰在所難免。作為我們身體最靈活的部分——手,可謂是勞動模範:需要它幹髒活,它可以搓汗泥;需要它出力氣,它可以拎東西;需要它有才氣;它可以寫出漂亮的文字;需要它……,舉不勝舉。可以說,手幾乎就是無所不能的。但這位勞模就是因為太能幹了,也會經常受傷。
正是由於手太容易受傷了,因此急診手術中有大一部分比例都是手外傷。稍具規模的醫院,還會成立專門的手外科。
不打麻藥的手術,是難以想像的。那麼,手指做手術是怎麼麻醉的呢?
這得分手術類型:
1.如果是切割傷縫合手術,麻醉方法不受限。如,局麻、指根封閉、全麻均可。
2.如果是手指遠端位置的手術,麻醉方法也不受限。
3.如果是神經血管縫合等高精度手術,由於手術時間過長,全麻作為首選。
一般來講,局麻適合全身各處淺表的小手術麻醉需要。但手指有它的特殊之處:
1.手指痛覺神經敏感,對麻醉完善程度要求較高。
2.手指的皮膚及皮下組織緊張,留給打麻藥的空間較小,這也是局麻受限的主要原因之一。
3.手指屬末梢組織,用於延長藥物作用時間的腎上腺素不宜混入局麻藥,以防止遠端組織因血管收縮而缺血。
因此,綜合來看,局麻一般不適合手指的手術。
指根封閉作為手指手術的麻醉方式,幾乎可以用量身定做來形容它是如何適合手指手術的。為了搞清這個麻醉,來看看解剖:
人體解剖結構中,手是獨一無二的。手需要足夠靈活來控制手指和拇指。手的正常功能基於合適的力量。精細動作的完成也需要手的配合。手的各個部分正常排列和相互協調才能正常發揮手的功能。
由正中神經分出的指掌側總神經共3支,下行至掌指關節附近,每支分為2支指掌側固有神經(其中橈側的指掌側總神經分為3支),分布於拇指橈側緣和第1~4指相對緣及橈側3個半指的中、遠節指背皮膚。
尺神經的淺支除分出掌短肌的肌支外,再分為二支,一支指掌側固有神經,分布於小指尺側緣,一支指掌側總神經,在掌指關節附近分為2條指掌側固有神經,分布於第4、5指相對緣。
可以看出,人手指上的神經都是獨立的,且都沿著手指側面前行,這使麻醉定位變得非常簡單。因此,不論是外科醫師或者麻醉醫師,經過短暫訓練即可完成這個麻醉。由於神經位置很固定,因此麻醉效果也會非常確切。
指根封閉應用領域非常廣,尤其適合斷肢再植的手術。阻斷神經可以獲得血管的舒張,因此有利於遠端斷指的供血。由於其這一特點,指根封閉被單獨或者複合全麻中是常見的。同時,神經阻滯可以提供確切的術後鎮痛效果,這也是其一大優勢。
當病人不能配合局麻或者指根封閉時,全麻是較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