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做手術,哪種麻醉方法最好?

2020-12-08 麻醉MedicalGroup

生活中,磕磕碰碰在所難免。作為我們身體最靈活的部分——手,可謂是勞動模範:需要它幹髒活,它可以搓汗泥;需要它出力氣,它可以拎東西;需要它有才氣;它可以寫出漂亮的文字;需要它……,舉不勝舉。可以說,手幾乎就是無所不能的。但這位勞模就是因為太能幹了,也會經常受傷。

正是由於手太容易受傷了,因此急診手術中有大一部分比例都是手外傷。稍具規模的醫院,還會成立專門的手外科。

不打麻藥的手術,是難以想像的。那麼,手指做手術是怎麼麻醉的呢?

這得分手術類型:

1.如果是切割傷縫合手術,麻醉方法不受限。如,局麻、指根封閉、全麻均可。

2.如果是手指遠端位置的手術,麻醉方法也不受限。

3.如果是神經血管縫合等高精度手術,由於手術時間過長,全麻作為首選。

一般來講,局麻適合全身各處淺表的小手術麻醉需要。但手指有它的特殊之處:

1.手指痛覺神經敏感,對麻醉完善程度要求較高。

2.手指的皮膚及皮下組織緊張,留給打麻藥的空間較小,這也是局麻受限的主要原因之一。

3.手指屬末梢組織,用於延長藥物作用時間的腎上腺素不宜混入局麻藥,以防止遠端組織因血管收縮而缺血。

因此,綜合來看,局麻一般不適合手指的手術。

指根封閉作為手指手術的麻醉方式,幾乎可以用量身定做來形容它是如何適合手指手術的。為了搞清這個麻醉,來看看解剖:

人體解剖結構中,手是獨一無二的。手需要足夠靈活來控制手指和拇指。手的正常功能基於合適的力量。精細動作的完成也需要手的配合。手的各個部分正常排列和相互協調才能正常發揮手的功能。

由正中神經分出的指掌側總神經共3支,下行至掌指關節附近,每支分為2支指掌側固有神經(其中橈側的指掌側總神經分為3支),分布於拇指橈側緣和第1~4指相對緣及橈側3個半指的中、遠節指背皮膚。

尺神經的淺支除分出掌短肌的肌支外,再分為二支,一支指掌側固有神經,分布於小指尺側緣,一支指掌側總神經,在掌指關節附近分為2條指掌側固有神經,分布於第4、5指相對緣。

可以看出,人手指上的神經都是獨立的,且都沿著手指側面前行,這使麻醉定位變得非常簡單。因此,不論是外科醫師或者麻醉醫師,經過短暫訓練即可完成這個麻醉。由於神經位置很固定,因此麻醉效果也會非常確切。

指根封閉應用領域非常廣,尤其適合斷肢再植的手術。阻斷神經可以獲得血管的舒張,因此有利於遠端斷指的供血。由於其這一特點,指根封閉被單獨或者複合全麻中是常見的。同時,神經阻滯可以提供確切的術後鎮痛效果,這也是其一大優勢。

當病人不能配合局麻或者指根封閉時,全麻是較好的選擇。

相關焦點

  • 全身麻醉做手術的過程中突然醒了,會有多痛?醫生告訴你真相
    我們也都聽說過,所以做手術的時候通常會選擇麻醉這樣的話就會給我們減少很多疼痛,那麼大家知道,如果我們在做全身麻醉的時候在手術中途醒過來會發生什麼事情嗎?今天讓小編來帶大家了解一下。   全身麻醉簡稱全麻,麻醉醫生用藥之後,患者喪失意識,完全昏睡過去,沒有痛覺和其他任何的感覺,等你醒來之後
  • 有眼袋了怎麼消除,哪種方法去眼袋最好
    愛美的我們當然是尋找哪種方法去眼袋最好,眼袋的出現不僅讓我們的顏值減分,還顯得特別的老,給別人一種不精神的狀態。我們是不會與眼袋共存的,有眼袋了怎麼消除,哪種方法去眼袋最好,能不能還我們閃亮大眼!飲食作息不規律是導致眼袋產生的一個重要原因。
  • 做手術時,局麻、半麻、全麻,有什麼區別?應該怎麼選擇?
    局麻,就是對身體的某一個部位進行麻醉,只有一部分的身體會失去痛覺,人還是清醒的狀態。局麻一般依靠塗或者噴的方法,將麻醉藥上到人體皮膚表面或黏膜,一般用於皮膚表面等一些淺表的檢查。也要比較優劣,有些問題,採用半麻和全麻都是可以滿足需求的,但專業人員需要根據病人的身體情況,衡量哪種方式更有利,更安全。此外,病人自身的意願也非常重要,在進行操作之前,需要與其交談,了解過往的身體健康情況以及是否有麻醉過敏的情況,也要告知病人選擇哪種方式,是什麼樣的狀態、如何實施,才能便於更好的選擇。
  • 半麻是什麼麻醉
    在手術之前需要打麻醉,麻醉是用麻醉藥物使開刀部位暫時失去感覺,病人在開刀的時候不覺得痛,才能保證手術的順利進行。大家應該聽說過打麻醉有打半麻的,說是腰以下麻醉,腰以上是正常的,而且還是在腰背後打針,感覺很痛,會害怕手術。今天,我來向大家解釋什麼是半麻。
  • 全身麻醉會不會影響孩子智力?終於等到權威答案
    朋友很擔心——「孩子被人壓著手指過兩秒才知道喊疼。」全麻之後孩子會不會變傻?孩子會不會考不上大學?有這樣擔心的媽媽不在少數,但我也知道,這個問題一兩句話無法解釋清楚,於是,我採訪到北京兒童醫院麻醉科張建敏主任,為媽媽們答疑。
  • 狐臭做手術可以根除嗎?有治療狐臭的簡單方法嗎
    狐臭做手術可以根除嗎?有治療狐臭的簡單方法嗎?狐臭作為我們大家公認的一大皮膚頑疾,一般的方法是不能將它徹底去除的,面對如此眾多的去狐臭方法究竟哪一種才最有效呢,下面小編就來為大家揭秘去狐臭效果最好的辦法。
  • 為啥做手術時一定要全裸?別汙!真不是醫生有啥癖好,原來是為了→
    為啥做手術時一定要全裸?別汙!二是因為,手術必須做到嚴格的無菌,患者的衣物會有細菌病菌的存在,為避免患者切口感染,需要脫去從手術室以外的環境中帶來的衣物,醫務人員會用無菌布遮住身體,露出身體要做手術的部位。而且,手術需要廣泛的消毒時,如果患者穿著衣物會無法達到消毒要求,會增加感染的風險。
  • 進行「全身麻醉」的時候,醫生怎麼知道你睡著了?看完答案明白了
    現在很多疾病或許都是需要做手術才能完全治癒的。而在手術的時候肯定就離不開一件東西,那就是麻醉。而現在麻醉的方式有兩種,一種就是局部麻醉,而另一種就是全身麻醉。可以說麻醉的出現,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便利。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這樣一個問題。比如說有些時候去做手術,已經打了全身麻醉。
  • 對話解放軍總醫院麻醉手術中心主任米衛東:麻醉更是為了甦醒
    來源:新華網新華網北京3月26日電(羅國金 記者 張慶水) 一提到麻醉醫生,也許大家的想像,就是給患者打一針麻醉劑,讓患者做手術時減少疼痛。而中國醫師協會麻醉學醫師分會會長、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麻醉手術中心主任米衛東告訴記者,「麻醉是為了沉睡,更是為了甦醒」,維護患者術中生命安全,才是麻醉醫生職業的內涵所在。據了解,中國麻醉醫生與人口的比例僅是0.5名/萬人,而美國是2.5,英國是2.8。所以,麻醉醫生缺口還是很大的。麻醉科是醫院裡最為重要的臨床平臺科室。
  • 哪些因素會導致胎兒手指腳趾畸形
    汪洋:一般情況下我們建議6個月到1歲之間做,因為6個月以後麻醉比較安全,一歲之前做因為拇指的功能是在一歲之前開始進行發育,所以說這個時間做是最合適的。你現在可以多拉一拉孩子的手,讓他的虎口給他撐開一點,手術後一般情況下一個月到一個半月左右就可以恢復了。  3、4歲男孩,腳趾頭彎曲,老二壓著老三, 發現了有半年,去醫院看過,說是先天性畸形,讓動手術,我想問問必須動手術嗎?
  • 祛斑方法哪個最安全?揭曉祛斑哪種方法最好
    祛斑哪種方法最好?祛斑方法哪個最安全?美白祛斑一直是困擾各位女性的肌膚問題,每個女人都希望是擁有膚色乾淨澄透的白雪公主,是愛美的終極渴望。但是由於又要上班照顧家庭及孩子,有很多女性希望能夠在家祛斑就好了,因為去美容院做雷射不但有風險而且有花錢,那麼祛斑哪種方法最好呢?下面就為大家介紹祛斑方法哪個最安全的方法,讓你輕鬆擁有白皙美肌。
  • 麻醉可不僅是「打一針」還是「海陸空總司令」
    (原標題:麻醉可不僅是「打一針」還是「海陸空總司令」)
  • 麻醉的副作用到底有多大?會損害我們的智力和記憶力?
    沒病、不做手術、不為好玩,常州市一位名叫高操的年輕醫生,為了體會病人全身麻醉的感受,主動接受了一次無病麻醉。後來,高操詳細記錄了自己全身麻醉的經過,引起了網友的熱議。高操。
  • 關注「中國麻醉周」,致敬麻醉醫生,深入抗疫一線護航重症救治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曹萍 聶冬晗 通訊員 葉皓天3月30日至4月3日是中國麻醉周,今年的主題是「敬畏生命,關注麻醉——抗擊疫情勇擔當,重症救治我護航」。今年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很多醫護人員都衝在了抗擊疫情的第一線,這其中也同樣有很多麻醉醫生的身影。
  • 祛斑方法哪種效果最好,這些方法你試過嗎?
    色斑有很多種,黃褐斑、雀斑、日曬斑、妊辰斑等,斑斑點點在臉上嚴重影響自信心,甚至會造成自卑心理,不願和別人交流,那麼祛斑方法哪種效果最好呢,今天小編就解讀目前最有效的祛斑方法。  祛斑方法哪種效果最好,這些方法你試過嗎?
  • 手上做手術,為什麼要在脖子上打麻醉?
    這天,我負責骨科手術的麻醉。骨科手術又是錘子、又是鋸子,這分外引起了她的興趣。因此,我倆正好在一個手術間裡。第一臺手術是一個手掌外傷,需要做清創縫合術。病人進來之後,我和骨科醫生及巡臺護士核對了病人的基本信息。確認無誤後,護士開始給病人建立外周靜脈通路。
  • 一小時問診|孕期哪些因素會導致胎兒手指腳趾畸形?甲溝炎怎麼治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陳曉麗手指腳趾畸形是指手和腳和正常的有一定的區別,常見的手指畸形有拇指畸形,比如多長了一個或者幾個,或者拇指發育不良;並指畸形,兩個或者多個手指長在一起了不能分開;巨指畸形手指長的太大了,小孩子的手指長得和大人的手指一樣的大,還有指頭短了或者缺了等等。腳趾上的畸形和手指差不多。
  • 無痛腸鏡的麻醉流程
    無痛腸鏡,即麻醉狀態下實施腸鏡檢查或者治療,是一種無創的、侵入性檢查。該技術是隨著纖支鏡技術的進步才發展起來,是近些年才普及的一項醫療技術。在過去,人們想知道我們身體內部是否發生了問題,是沒辦法直接看到的。
  • 在手術,全身麻醉時醫生是怎麼知道你是真的睡著了?看完漲知識了
    在手術,全身麻醉時醫生是怎麼知道你是真的睡著了?看完漲知識了   不知道大家對以前的醫療技術有什麼了解在過去如果想要做手術,其實是一件風險非常大的事情。
  • 麻醉醫生親歷麻醉:過程不舒服但每人都能接受,鎮痛泵很奇妙
    我是陳雯雯,27歲,新泰市中醫醫院一名麻醉醫生,從事臨床麻醉工作六年。作為平時為患者進行麻醉的醫生,自己親身經歷了兩次麻醉,兩次都是椎管內麻醉。第一次沒有特別深得體會。第二次時,因有了充分準備,用心體驗和感受了麻醉全過程。總覺得有必要寫出來,讓大家了解和認識麻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