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說滷煮和烤鴨是北京最具代表性的美食之一,很多人把滷煮列為最臭味美食之榜首,其實它是最有北京味兒的街頭美食,滷煮應該是什麼味道的?當地人有多喜歡?好吃的滷煮火燒不硬不爛,吃起來很有口感。
搭配滷煮的飲品是汽水,全國各地差不多都有自己喜愛的小品牌汽水,比如北京的北冰洋,瀋陽的八王寺,如果不喝一瓶汽水,怕是滷煮的味道上不來,一瓶汽水下肚回味無窮。記得小時候,周末逛北京城,經常會去東單夜市,兩人在街邊兒分一碗滷煮解個饞。
一碗正宗的北京滷煮裡面有火燒、油豆腐、大腸、豬肚、豬心、豬肺子、豬腸子、五花肉,現在都怕油膩怕鹹,很多人挑肥揀瘦,只喜歡吃火燒和豬腸,其實每一份食材都吸滿了湯汁,滷過的腸子有一種特殊的臭味。好吃的滷煮必須有味道,肺、肝、腸處理的十分乾淨反而沒了那種味道,天氣轉涼,吃一碗熱乎的滷煮,一整天都是暖暖的。
光是看製作過程就是一個享受,眼瞅著師傅麻利切滷煮,大腸小腸和肺頭切成小塊、火燒切成井字刀、豆腐切三角形狀的,各種食材吸足了湯汁,火燒透而不黏,最好再撒點豆腐乳,香菜碎,再來點蒜泥汁兒,鍋裡舀一勺老湯往碗裡一澆,熱騰騰的一碗端上來,一下勾起你的食慾,吃的時候可以再來點辣椒油、豆腐乳、韭菜花, 如果有段時間不吃碗滷煮就甚是想念那種味道。北京人對滷煮有一種特殊的美食情懷,對滷煮的熱愛是發自內心的關懷,如同瀋陽人鍾愛四季麵條和老四季一樣,絕對是各有所愛。
重油重鹽高脂肪的滷煮不能阻擋北京人對它的熱愛,每天一到飯點,進出滷煮店的食客絡繹不絕,食客們談笑風生,沒有座位的食客就自動拼成一桌,一碗滷煮拉近距離,吃得是一種情懷,一種特立獨行的生活方式。
吃滷煮配芥末墩,我吃不慣這個口味,但是老一輩人特別喜歡這個味兒。
五花肉和豬肺頭都是好東西。不少小吃改來改去,不是迎合食客就是為了利潤,很多滷煮湯都比較鹹,而且沒有五花肉的存在,滷煮就失去傳統的靈魂,湯底滋味很足,不齁嗓子才叫做正宗,吃完碗裡的乾貨,把湯一口氣都喝掉,一滴不剩才叫吃滷煮的終極目標。無論時代怎麼變遷,這些老祖宗定下的規矩不能變,我們用不一樣的視角看北京,京城美食之冠,當屬地道的北京滷煮。
遼瀋美食 圖文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