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代緝私警:從葵花籽、液晶屏、狂牛症疫區牛肉走私看國人消費

2020-11-30 上海觀察

海水不幹,走私不斷。在中國最繁忙港口上海,緝私更是沒有完成時。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走私有12個具體罪名,包括走私武器、彈藥罪;走私核材料罪;走私假幣罪;走私文物罪;走私貴重金屬罪;走私珍貴動物、珍貴動物製品罪;走私毒品罪等。改革開放40年來,這12種走私罪名案例,在全面開放的上海已全部覆蓋。

 

但相關監管手段同樣步步緊逼。1998年和1999年,廣東湛江特大走私受賄案和福建廈門遠華特大走私案震驚全國。1999年1月5日,海關總署走私犯罪偵查局揭牌。4天後,上海海關走私犯罪偵查分局宣告成立,並於2003年1月更名為「上海海關緝私局」,設立迄今已近20年。

 

如今在上海海關緝私局任偵查處處長的柳春生,便是1999年上海海關走私犯罪偵查分局成立後首批從地方公安選調的中國第一代緝私警,他曾多次被海關總署評為先進,更在2011年「8.25」特大走私槍枝案中榮立一等功。柳春生無疑是改革開放40年後半程的見證者,他所親歷的走私活動規模、地域、渠道、品種、方式之變,從某種意義上說,也恰是中國經濟格局和消費變化、升級的最好證明。

 

2017年4月,上海浦東國際機場海關查獲一起走私歐洲鰻鱺活魚苗案件。(蘇婷 攝)


 

「地下海關」嫌犯用鎖芯銅皮自殘欲保外就醫

 

柳春生記得,上海海關緝私局尚處「襁褓期」,就遇上一件團夥制假走私大案——「詹獻軍等人走私進口葵花籽案」。1999年3月,一份疑點重重的報關單引起海關關員警覺,一番順藤摸瓜之後,線索最終指向福建人詹獻軍。在搜查詹獻軍住所時,偵查員發現這裡簡直就是一「地下海關」,偽造的海關放行章和關長、關員姓名章等一應俱全,更有偽造的內地和香港貿易公司合同章33枚、20多本加工貿易手冊,以及數百份空白外匯核銷單等。詹獻軍到案後,連續多日拒不開口,佯裝睡覺,又趁辦案人員不注意,將桌子抽屜鎖芯內的銅皮抽出自殘,企圖保外就醫。「當時真把我們嚇出一身冷汗,連夜送醫,一路嚴密監控,好在醫生透露,詹獻軍的血壓比常人還穩定,這才讓我們舒了口氣。不過,這對當時還非常年輕的緝私警察隊伍而言是一個非常寶貴的提醒。」柳春生回憶說。

 

最後經查,詹獻軍幫助大量客戶偽造相關單據。如為陸少華等人偽造進口報關單,將報關單上進口美國葵花籽價格從原先的每噸740美元降到200美元,由此偷逃稅款。又如,另一犯罪嫌疑人陳金良,1996年以加工貿易名義保稅進口一批燈具配件,本應組裝成燈具後出口,但陳金良出價6萬元請詹獻軍「擺平」,通過辦理假單證實現假出口,實際貨物已在境內銷售。再如,1998年5月,詹獻軍偽造外商加工貿易合同,從保稅倉庫提取聚丙烯非法出售後,又偽造一份出口貨物報關單,謊稱已將原料加工後出口,以騙取核銷。


 

花梨木下藏象牙,液晶電視機偽報成「顯示屏」

 

不難看出,上世紀90年代,上海口岸走私案件以走私原料居多,不法分子利用部分原料境內境外兩個市場價格懸殊大做文章,從中牟取暴利。

 

不過2001年中國入世後,我國進出口貿易量開始連年攀高,進口貨物品種增多,國民生活水平和消費意識亦開始水漲船高,上海口岸走私貨物的特點也隨之發生變化。

 

2002年,上海發生了新中國成立後上海口岸最大一起象牙走私案。2002年8月,李文鍵以被吊銷營業執照的上海延熙工貿有限公司名義委託報關公司,向上海海關駐外高橋港區辦事處申報進口肯亞產花梨木板材,申報數量為22立方米。上海海關在對貨櫃查驗時發現,櫃內竟夾藏象牙3334.6公斤,走私分子企圖利用密度與象牙較為接近的非洲花梨木,通過偽報和藏匿手段非法走私象牙進境。本案涉及非洲象牙原產地剛果(金),內陸運輸為烏幹達,起運港為肯亞蒙巴薩,目的港為上海,中轉目的地為廣東、香港地區,橫跨亞非兩大洲,行程上萬公裡,可謂煞費苦心。本案涉及犯罪嫌疑人共5人,其中有父子組合、朋友組合,也有合夥組合,犯罪團夥呈現明顯的專業化和家族核心化傾向。對此案的偵破,一度引發國際象牙走私市場的震動,也引起肯亞野生動物管理局的高度重視,從而全球合力形成一張跨國境打擊走私象牙團夥的法網。

 

上海海關截獲的象牙鋪了一地。(王興建 攝)

 

象牙之外,有一定科技含量、涉及「歸類」的走私案,也在2002年之後開始增多。其中,2002年至2006年間,以偽報稅號進行液晶電視機走私的情況尤為突出。

 

柳春生告訴記者,當年,同為「液晶」,液晶電視機的進口稅率為30%,而液晶電腦顯示屏屬IT產品,其稅率僅為3.8%。「不法分子利用兩者外形頗為相似,也就動起了偽報稅號的念頭,一時間,以『液晶電腦顯示屏』為品名的報關單非常多,但以『液晶電視機』為品名的報關單則少之又少。這一情況很快引起海關審單關員警覺,並發出重點布控指令。」柳春生猶記,2002年夏,在杭州帝德數字設備有限公司的倉庫,緝私警察們頂著倉庫內超過60攝氏度的高溫,進行現場取證。當時對方一口咬定這批貨是液晶電腦顯示屏,但緝私警察們明白,光從尺寸來看就非常可疑——一般而言,家用的液晶電腦顯示屏不會超過20英寸,而這批貨卻都是40英寸以上的大尺寸。「另外,此前我們專門研究過液晶電視機背後的埠位置,與液晶電腦顯示屏還是有所區別的。因此,我們當場要求帝德公司將顯示屏背後的塑料板打開,一切很快真相大白……」

 


 

日本狂牛症疫區牛肉以水果火腿之名曲折入滬?

 

進入2010年之後,上海口岸走私案中,很大比例與「吃」有關。

 

今年7月上海海關截獲涉嫌走私燕窩近40公斤。(滬關宣 攝)

 

2010年10月到2016年3月期間,有上百萬瓶加拿大冰酒採用價格欺瞞方式走私入境,總案值高達2億元。據介紹,上海口岸的冰酒進口量及總價,僅佔上海口岸葡萄酒進口量及總價的1%,正因「小眾」,冰酒成為不少違法分子的目標。上海海關通過監控發現,部分企業冰酒申報價常年不變,部分申報價與國內電商平臺售價甚至相差幾十倍。2016年3月25日,海關緝私警在上海、深圳等5地同時行動,抓獲犯罪嫌疑人18人,立案偵查走私進口冰酒案4起,這4起全部都是以價格欺瞞方式實施走私。其中,一批被查獲的走私冰酒,其每瓶平均申報價僅數十元人民幣,而在加拿大產地市場的實際交易價折合人民幣則為300元-500元不等,兩者相差10倍以上。

 

與此同時,中國市場近年來對牛肉需求的持續增長,同樣給了走私分子以可乘之機。

 

數據顯示,2014年,上海海關關區進口牛肉6.8萬噸,同比增長23.5%,進口來源國為阿根廷、哥斯大黎加、烏拉圭、加拿大、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等國。由於日本屬狂牛症疫區,我國迄今禁止從日本進口牛肉,但2014年,滬上一些日料餐廳卻聲稱供應「神戶牛肉」,且每斤動輒就要賣到上千元。上海海關旋即開展調查,經數據追蹤,鎖定上海萬龍食品有限公司,其實際控制人是一個叫山內的日本人,正是他向上海日料餐廳供應來自日本疫區的牛肉。緝私聯合專案組經縝密偵查,發現在上海市場上銷售的日本牛肉並非從日本直運上海,走私團夥精心設計了一條進口路線——他們將疫區日本產牛肉先出口至柬埔寨,在柬埔寨將牛肉重新整理並貼換標籤後,運送至泰國清萊冷庫,並在泰國當地採購菠蘿蜜、山竹等水果作為「走私道具貨」,將水果與牛肉混裝,偽裝成進口水果,在雲南西雙版納磨憨口岸以「水果」名義申報進口,再以「火腿」名義從昆明機場空運至上海、廣州、杭州等地銷售牟利。截至案發,該團夥通過方式如此手段隱蔽、路線曲折、多重偽裝方式,涉嫌走私進口日本牛肉共計97噸!

 

 

明年,上海海關緝私局將滿20歲,為此緝私局也專門精選出成立近20年來的十大緝私案例。除詹獻軍等人走私進口葵花籽案、李文鍵等人走私象牙案、貨值3億元冰酒走私案、走私疫區牛肉案之外,還有上海富潤包裝製品有限公司及汪潤樑走私紙張案、2008年「903」特大人體藏毒團夥走私案、2011年「8.25」特大走私槍枝案、2016年1.1噸全國最大古柯鹼走私案「藍天2018」第四次集中打擊「洋垃圾」行動,以及2018年萬捷國際物流涉嫌闖關走私進口香港雜貨案等。前路,還有更嚴峻的挑戰,共和國最年輕的刑警方陣,伴隨鍛打淬鍊、風霜磨礪,還將肩負更重使命,鑄就更多輝煌。

相關焦點

  • 上海市查獲狂牛症疫區牛肉 賓館借進口為名攬客
    上海查獲狂牛症疫區牛肉  早報記者 李禕  昨天,在上海市食品安全聯席會議上,針對近期部分高檔賓館和酒店以所謂「進口日本神戶牛肉」吸引消費者的情況,出入境部門提醒廣大市民:我國從未批准進口日本神戶牛肉。
  • 上海查獲近3噸疫區走私牛肉 來自日美加等地
    中新網上海五月十日電 滬上某些賓館、酒店最近打出「進口日本神戶牛肉」的招牌來吸引消費者。上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最新公布表明,上海日前累計共查獲近三噸來自疫區的非法進口牛肉。  上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近期檢查了位於滬青平公路的上海FD食品有限公司,發現該公司冷庫內除了倉儲國內肉品外,竟還有產自美國、加拿大的IBP牛肉(包括牛舌、牛柳、牛腩等),共二十五箱、計七百五十公斤,目前這批牛肉已在監管下被銷毀。  據悉,銷售美國、加拿大、日本等狂牛症疫區牛肉的並非個案。上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數日前在銅川路一舉查獲來自日本、美國、加拿大走私牛肉兩千多公斤。
  • 賓館借進口為名攬客 上海查獲狂牛症疫區牛肉
    上海訊 昨天,在上海市食品安全聯席會議上,針對近期部分高檔賓館和酒店以所謂「進口日本神戶牛肉」吸引消費者的情況,出入境部門提醒廣大市民:我國從未批准進口日本神戶牛肉。  自2001年日本發生狂牛症後,各級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已根據國家質檢總局的統一部署,重點加強對來自日本等狂牛症疫區國家的船舶、飛機等運輸工具的檢查,打擊肉類產品非法入境活動。上海檢驗檢疫局近期聯合多個部門對農貿市場、餐飲單位進行了聯合檢查。
  • 上海查獲近3噸疫區走私牛肉 來自日、美、加等地
    中新網上海五月十日電 滬上某些賓館、酒店最近打出「進口日本神戶牛肉上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最新公布表明,上海日前累計共查獲近三噸來自疫區的非法進口牛肉。   上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近期檢查了位於滬青平公路的上海FD食品有限公司,發現該公司冷庫內除了倉儲國內肉品外,竟還有產自美國、加拿大的IBP牛肉(包括牛舌、牛柳、牛腩等),共二十五箱、計七百五十公斤,目前這批牛肉已在監管下被銷毀。
  • 570斤巴西「狂牛症疫區牛肉」流入南京,售價與普通肉無異
    涉事牛肉攤位在牛肉被查封後依然正常營業 澎湃新聞記者 藍天彬 圖       繼江蘇連雲港、徐州等地被曝發現了巴西狂牛症疫區牛肉案之後,南京也發現了來自巴西的「未經檢驗檢疫」的牛肉,且極有可能已流入到市民餐桌上。
  • 上海破獲走私疫區牛肉案 大部分流入峰井等日料店
    圖片說明:上海峰井料理日料店(圖片來源網絡)  東方網記者蔣澤6月11日報導:由於日本為狂牛症疫區,我國早在2001年起就禁止從日本進口牛肉,但上海部分日本料理店仍有價格昂貴的「和牛」料理出售,這些牛肉從何而來
  • 寧波空港口岸首次截獲日本狂牛症疫區牛肉
    由於該旅客未主動申報且無法提供檢疫許可證和出口國官方出具的檢疫證書等證明文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止攜帶、郵寄進境的動植物及其產品名錄》規定,檢驗檢疫人員依法對該批牛肉截留並作無害化處理。這是寧波空港口岸首次截獲日本狂牛症、口蹄疫疫區牛肉。  據了解,該牛肉是旅客在臺灣購買。這批牛肉表面呈現大理石花紋,真空包裝,每袋牛肉均有日文標籤,標籤顯示為產自日本的和牛肉。
  • 兩年內百噸日本疫區牛肉途經五國走私入滬,涉案金額三千萬
    上海市面上究竟有沒有正宗的日本「神戶牛肉」?那些「入口即化」的頂級食材傳說,又有幾分真實?對於好此一口的滬上「老饕」來說,這一直是 「問號」。       日本素來是高檔牛肉的產地,但同時也是狂牛症和口蹄疫的疫區。為了保護民眾的健康安全,從2001年開始,中國全面禁止進口日本牛肉。
  • 味知香IPO:招股說明書缺斤少兩 或曾購買和銷售狂牛症疫區牛肉
    2013年,有一家叫做蘇州味知香公司購買了130.98萬元的狂牛症疫區巴西的牛肉,被發現後,該公司採購部經理胡某表示:未對檢驗檢疫證明認真核對,不知道國家禁止進口巴西牛肉。味知香:「缺斤少兩」的招股書作為一家擬上市公司,最重要的是向投資者提供一份準確詳實的招股書;作為一家食品公司,最重要的是向消費者提供安全、衛生的食品。
  • 江蘇破獲特大銷售狂牛症疫區牛肉案 涉案數十億
    法制網記者 馬超 法制網通訊員 蘇宮新  江蘇省灌雲縣,這個小小的縣城竟然出現了國家明令禁止銷售的,來自巴西狂牛症疫區的牛肉。  「難道這些是來自巴西的進口牛肉?」一個大膽的猜測立即浮現在檢查人員的腦中。原來,2012年底,巴西成為狂牛症疫區,我國明確規定,不得銷售來自巴西狂牛症疫區的牛肉及相關副食品,而這一禁令今年1月尚未解除。如果證實徐某和任某銷售的牛肉是巴西牛肉,那麼他們的行為就涉嫌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食品,要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
  • "神戶牛肉"不是假冒就是走私貨
    日本是高檔牛肉的產地,其中神戶牛肉香而不膩、入口即化,在世界上最有名氣。同時,日本也是狂牛症和口蹄疫的疫區。為了保護我國民眾的健康安全,從2001年開始我國全面禁止進口日本牛肉。但因廣受追捧而帶來的暴利,或真或假,10多年來「神戶牛肉」的幽靈仍一直在我國遊蕩。
  • 嚴禁進口的巴西「瘋牛肉」行銷中國?
    「狂牛症疫區」,聲稱中國禁止對巴西牛肉一切形式的進口。據某知名科普作家介紹,即使是在狂牛症最猖獗的英國,吃一餐牛肉而被染上狂牛症的機率是100億分之一,也就是吃100億餐牛肉,才有一例被染上病,在其他國家這個機率就更低了。但走私牛肉的主要問題,並不是來自人人談之色變的「狂牛症」,而是其缺乏對普通肉類通用的檢驗檢疫程序。
  • 雲南查獲走私凍牛肉10噸,你買的凍品可能來自疫區……
    看似美味的凍牛肉很可能來自疫區,有潛在的重大食品衛生安全隱患!近日,雲南德宏邊境管理支隊姐勒邊境派出所查獲走私凍牛肉10噸,加工走私凍牛肉設備10臺。雲南毗鄰緬老越南三國,邊境線長達4000餘公裡,冷凍品走私現象不容忽視。
  • 你被騙了十幾年,狂牛症區牛肉其實安全又好吃
    過去十幾年,中國一直對狂牛症十分恐慌。但其實,所謂的狂牛症疫區的牛肉,不但能吃而且優質。中國怕的不是狂牛症,而是進口牛肉。2017年3月2日,深圳,廣東海警查獲的走私凍肉。
  • 我們愛吃的雞爪雞翅雞胗豬蹄凍牛肉 他們上百噸從疫區國家走私進來
    昨天,蒼南檢察院對一走私團夥提起公訴。這個團夥不走私石油,對手機、電腦也沒興趣,偏偏盯上了國人愛吃的雞爪、雞翅、豬頭肉。  更令人擔心的還在後面,這些美味全都來自我國禁止進口的疫區。  經辦檢察官表示,可想而知,走私這些利潤有多豐厚,尤其在疫區,正規途徑更沒有人買。  從國內近幾年查處的走私凍肉品類來看,也主要是豬等禽類的下水、肢蹄和牛肉為主。  那麼到底有多暴利呢?  廣西警方曾做過調查,一噸冷凍走私雞爪的進貨價僅4000多元,經過加工後,一噸售價高達2萬元。  今年9月,溫嶺法院開出了史上最大罰單。
  • 雞爪、牛肉…我省迄今最大宗走私凍品案告破
    我省迄今最大宗走私凍品案告破 涉案的雞爪、牛肉、牛副產品等來自疫區,貨值近億元,4個走私團夥被摧毀 湖南日報1月10日訊(記者 彭雅惠 通訊員 黃勇華)今天,長沙海關召開新聞通氣會宣布:1月6日,該海關緝私局展開「0106」打擊凍品走私集中行動,一舉破獲走私凍品大案,打掉犯罪團夥
  • 「瓷磚」變成疫區「牛肉」?巧立名目走私被查獲!
    7月28日晚,拱北海關隸屬港珠澳大橋海關連查三宗走私凍品案,查獲波蘭雞中翼23噸、德國火雞翼和阿根廷雞腳20噸、巴西無骨牛肉及牛舌20噸,共計63噸。這是港珠澳大橋開通以來貨運管道首次查獲的凍品走私案件。
  • 百噸日本疫區牛肉潛入上海豪華酒店
    圖說: 在近兩年的時間裡,至少成功將100噸疫區牛肉走私入滬,總涉案金額達人民幣數千萬元 周學敏 日本是高檔牛肉的產地,同時也是狂牛症和口蹄疫的疫區。為了保護我國民眾的健康安全,從2001年開始我國全面禁止進口日本牛肉。但因廣受追捧而帶來的暴利,或真或假,10多年來「神戶牛肉」的大名始終未絕於耳。 今天,上海公安與海關聯合召開新聞發布會,披露了上海首次全環節打掉一個走私和銷售日本和牛肉犯罪集團的經過。
  • 在售美國牛肉安全無保證 我國至今並未開放進口
    南方日報訊  (記者/歐志葵實習生/廖豐)  來自美國狂牛症疫區的牛肉可能出現在市民的餐桌上!昨日有媒體報導,在廣州番禺沙頭街凍品批發市場,多家檔口公開售賣國家違禁的美國肥牛。記者昨天從廣東檢驗檢疫局獲悉,自2003年12月以來,我國至今未對美國牛肉開放進口,一些不法分子鋌而走險,千方百計走私疫區的冷凍肉類產品牟利,檢驗檢疫部門提醒,要慎吃這些牛肉。   批發市場公開賣走私肉  據媒體報導,在番禺沙頭街凍品批發市場,來自美國IBP、萬福、NB等公司的牛肉成箱成箱地堆在店裡。
  • 廣州市場公開叫賣美國牛肉 冷凍牛肉存放時間超一年
    但大多數人都不知道,你所吃的牛肉,有可能是從「狂牛症」疫區走私而來的。IBP、萬福、NB……在番禺沙頭街凍品批發市場,這些來自美國的肥牛被公開大肆售賣。但事實上,自2003年美國出現「狂牛症」以來,我國已停止從美國進口牛肉產品,並停止企業進口美國牛肉類產品的進口審批。這意味著,這些肥牛隻能走私而來。  由於走私牛肉售價低於國產牛肉,因此大量流入飯館酒樓火鍋店,甚至從廣州流向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