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活水潤心田——臨澤縣「十三五」期間水利發展紀實

2020-12-20 中國甘肅網

  通訊員 李明

  寒冬時節,走進臨澤縣,一條條渠道蜿蜒延伸,一股股清泉流進萬家……呈現出一派人水和諧的喜人景象。

  水是生命之源、生產之要、生態之基。「十三五」以來,臨澤縣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治水思路,著力改善農村水利基礎設施,解決農村群眾飲水安全問題,提升城鄉水生態環境質量,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幸福活水」。

  興修水利惠民生

  迎著冬日的暖陽走進臨澤縣紅山灣水庫,悠然自得的天鵝在水面上翩翩起舞。據水庫負責人介紹,紅山灣水庫建成運行以來,與對面的張掖丹霞世界地質公園山水相映、融為一體,在滿足農業灌溉用水的同時,也促進了丹霞山的旅遊開發。

  臨澤是典型的農業大縣,更是河西走廊商品糧基地的重點縣區,現有有效灌溉面積57.18萬畝。對於水資源相對匱乏的臨澤來說,落後的水利基礎設施成為制約全縣農業發展的主要瓶頸。

  2014年12月開工建設的紅山灣水庫是「十三五」期間臨澤縣大力推進農田水利設施建設的一個縮影。水庫總投資5.52億元,在臨澤水利人和全體施工人員的共同努力下,僅僅用了18個月時間,一座庫容1700萬立方米的中型水庫就赫然屹立在人們面前。2017年7月,紅山灣水庫通過下閘蓄水驗收並正式下閘蓄水,解決了梨園河灌區30萬畝國家級玉米制種基地的灌溉難題。

  臨澤縣農田水利設施的改變不僅於此。為解決季節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難題,臨澤縣先後投入資金1.8億元,實施了梨園河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項目、黃家灣戈壁農業示範區供水項目、農業水價綜合改革項目以及暖泉渠渠首治理、黃家灣水庫維修加固、九眼渠塘壩清淤改造等小水工程,全縣幹支渠襯砌率達到62%、鬥農渠襯砌率達到50%、機井智能化計量設施安裝率達到96%,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提供了強有力的水利支撐。

  農村吃上放心水

  「以前吃的是梨園河地表水,對身體不好,自從新水廠建成後,水喝起來綿綿的、甜甜的。」臨澤縣倪家營鎮梨園村村主任邢宏說,「2018年縣上實施了水源地搬遷工程,全村人吃上了深層地下水,從此告別了吃『苦鹹水』的歷史。」

  飲水安全事關民生福祉。臨澤縣將農村飲水安全作為水利扶貧的頭號工程,積極爭取資金2640萬元,採取建大並小、管網延伸、擴容改造等措施,實施了鴨暖鎮小屯水源地搬遷工程、倪家營鎮上營水源地搬遷工程、平川鎮備用水源工程、新華鎮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等項目,將原有農村供水工程合併為11處,13萬農村群眾吃上了乾淨、放心的自來水。

  針對安全飲水工程運行不暢、監管機制不健全等問題,臨澤縣修訂完善了《臨澤縣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運行管理辦法》《臨澤縣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維修養護基金管理辦法》,嚴格落實「三個責任」和「三項制度」,有效破解了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監督難題。同時,建成縣級水質監測中心1處,配套完善農村供水廠消毒設備11套,定期對全縣農村水源水濁度、餘氯、總大腸菌數等常規指標進行檢測,從源頭上保障了群眾用水安全。

  做靚生態水文章

  初冬的臨澤縣農村水系綜合整治項目五眼泉河整治現場,一派繁忙景象。「盼望工程能早點建成投入使用,為我們帶來更加充足的生態紅利」。正在整理水系渠岸的群眾笑著說。

  據了解,臨澤是甘肅省唯一納入中央財政支持的55個水系連通及農村水系綜合整治試點縣,目前已修復生態水系17公裡,修建人文景觀湖8座、健身步道13.8公裡,營造生態涵養林近100公頃,為群眾帶來了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

  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大力推進水生態文明建設,是創新水利發展的內在要求。十三五」期間,臨澤縣實施了流沙河綜合治理、流沙河至雙泉湖溼地水系連通、14萬畝生態公益林綠化供水和農村水系綜合整治等生態治理項目,並對黑河小鴨至暖泉段、直河、銀洞子河進行了治理,治理河道48公裡,建成生態水系20多公裡,為鄉村振興發展描繪了壯美的水域景觀。

  不僅如此,臨澤縣還把推進河長製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舉措,全面整治河湖「四亂」問題,依法關閉入河排汙口12處、河道採砂場2處,關停養殖場4處,清理整治佔用河道1.86公裡,清理河湖管護範圍內垃圾廢棄物1200多噸,全縣水環境實現了由「髒亂差」到「清親美」的美好轉變,處處彰顯了國家園林縣城和文明縣城的魅力。

  民生為上,治水為要。臨澤縣大力推進民生水利、生態水利、安全水利建設,對改善人民生活條件和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站在新的起點上,臨澤水利人將繼續保持慎終如始的初心和激情昂揚的鬥志,在「十四五」發展中展現水利風採。

相關焦點

  • 「十三五」期間將投入1500億元發展水利 貴州將新建14座大型水庫
    &nbsp&nbsp&nbsp&nbsp省政府近日批覆,原則同意省水利廳報送的《貴州省「十三五」水利發展規劃》(下稱《規劃》),該《規劃》由省水利廳印發各地、各有關部門和單位組織實施。
  • 當陽市「十三五」保障和改善民生紀實
    當陽市「十三五」保障和改善民生紀實發布時間:2020年12月01日 15:11 來源:中新網湖北   中新網湖北新聞12月1日電 題:當陽市「十三五」保障和改善民生紀實  作者 魏茜  城鄉低保補助水平連續提標、跨省異地就醫實現直接結算、居民可支配收入逐年上升……翻開近年來當陽的「民生帳單」, 數不清的暖心變化記錄著百姓不斷提升的獲得感,見證著人民持續上漲的幸福指數。
  • 【音畫坊】春風化雨潤心田
    【音畫坊】春風化雨潤心田 「輝煌『十三五』」系列短視頻之四:這是奮進的五年這是輝煌的五年回眸「十三五」感受中國的發展活力感受人民不斷增強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廣東「十三五」水利投資1800億 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90%以上
    原標題:粵「十三五」水利投資1800億 鄒錦華 攝 冬春之交,正是興修水利好時節。南方日報記者從22日召開的全省水利與三防工作會議上了解到,「十二五」期間,廣東水利投入達歷史最高,完成投資1144.9億元,是「十一五」的1.5倍。展望「十三五」,省水利廳介紹,全省水利預計投入1800億元,將再創新高。 「『十二五』是廣東水利史上投資規模最大、建設進度最快、綜合效益、防災減災效果最好的五年。」
  • 蒙城縣水利部門做活水文章
    薛廟村致富帶頭人周德軒說:「水利部門『點水成金』,幫助薛廟群眾實現了民富村美的夢想。」薛廟村地處茨淮新河北岸,以前由於地勢低洼,洪澇災害頻繁,因災致貧成了一個走不出的怪圈,2014年被蒙城縣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村,全村人口4821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60戶189人。
  • 「十三五」期間南通市新建高標準農田234萬畝
    「十三五」期間南通市新建高標準農田234萬畝 發布日期:2020-12-16 10:23 來源:南通市政府辦公室 字體:[大 中 小] 15日,南通市召開冬春農田水利暨高標準農田建設現場會,總結「十三五」工作,部署今冬明春及2021年任務。
  • 濰坊市「十三五」電力發展紀實:讓濰坊發展更有溫度更有亮度
    徐可 攝□濰報全媒體記者 王瑗通訊員 王曉龍 張昊東 賈聚光經濟發展,電力先行。「十三五」期間,伴隨著我國綜合實力躍上新臺階,電網發展也步入快車道。「十三五」期間,濰坊電網規劃總投資274億元,投產1座特高壓交流變電站,1座±800千伏直流換流站;投產3座500千伏變電站、9座220千伏變電站、25座110千伏變電站和1座35千伏變電站。
  • 江西水利工作成就新聞發布會在南昌舉行
    很高興以新聞發布會的方式,通過新聞界的記者朋友向社會介紹「十三五」期間水利改革發展成就以及「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規劃有關內容。請問脫貧攻堅期間,為保障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飲水安全,主要採取了哪些措施?「十三五」期間農村飲水安全取得了哪些明顯成效?
  • 「數」說「十三五」民政事業發展成就 | 讓百姓生活「幸福得像花兒...
    「十三五」期間「十三五」期間,全市各級民政部門堅持「四個導向」,加快「五個民政」建設,確保「四個領先」目標,聚焦重點強措施,改革創新促發展,全面完成「十三五」確定的各項任務,各項民政事業持續向好發展。「十三五」期間,銅陵市民政局圍繞「幸福民政」建設,逐步建立了「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我市成為第一批中央財政支持開展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的改革試點地區,入列全國第三批智慧健康養老應用示範基地,榮獲全省醫養結合示範市稱號。基礎設施質量有提升。
  • 江蘇南京印發「十三五」水務發展規劃通知(附重點項目表)
    為謀劃好「十三五」時期水務發展工作思路、總體布局及目標任務,全面提高全市水務綜合保障能力,根據《南京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的有關要求,特制定《南京市「十三五」水務發展規劃》。一、「十二五」水利發展成就「十二五」期間,全市水利工作緊緊圍繞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積極踐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新時期治水方針的有關論述,認真貫徹落實2011年中央、省委一號文件和市委、市政府關於加快水利改革發展意見的有關要求,以基本實現水利現代化為目標,以《南京市水利發展「十二五」規劃》和《南京市水利現代化規劃》為指導,加快重點水利工程建設、強化水利管理能力
  • 管好「田間」 保障「舌尖」——臨澤縣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紀實
    日前,在臨澤縣優質農產品首次「牽手」盒馬鮮生平臺發車儀式上,張掖誠坤戈壁農業有限公司生產的克瑞森無核葡萄從臨澤直銷上海盒馬鮮生總部,實現直供,公司總經理李勇喜上眉梢。  小葡萄打贏了「翻身仗」,除了葡萄本身品質過硬之外,也得益於近年來臨澤縣創建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的系列舉措。
  • 「照亮」民生幸福路 ——蒙自市「十三五」成就巡禮(上)
    美麗的蒙自城 李星/攝一筆筆「真金白銀」、一個個人才政策、一項項為民舉措……「十三五」時期,蒙自市加快補齊「3+1」保障短板,創新「2225」扶貧脫貧模式(住房產業補助兩到位、交通水利建設兩集中、金融扶持小額信貸兩支撐
  • 十三五期間 從福泉到都勻擬建城際輕軌
    (原標題:十三五期間 從福泉到都勻擬建城際輕軌) 多彩貴州網訊 記者昨日從福泉市獲悉
  • 「十三五」期間西藏堅持新發展理念 推動綠色發展
    中國日報網拉薩12月24日電(記者 達窮 華旦尼瑪)記者日前從西藏自治區政府新聞辦召開的發布會上獲悉,「十三五」期間, 西藏堅持新發展理念,推動綠色發展。在推進綠色建築發展方面,「十三五」期間,西藏自治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先後出臺了《綠色建築設計標準》、《綠色建築評價標準》等一系列技術標準。在此基礎上,開展年度綠色建築認定統計工作,2019年,西藏全區新增綠色建築面積810.84萬平方米,城鎮綠色建築面積佔新建建築面積比例達55.26%,較2018年增加20個百分點,綠色建築工作邁上新臺階。
  • 「十三五」時期青島市金融業實現跨越發展
    12月16日,市政府新聞辦召開青島「十三五」成就巡禮第四場發布會,介紹「十三五」時期我市金融業實現跨越發展情況,市地方金融監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錦玲;中國人民銀行青島市中心支行黨委委員、副行長張朝暉;青島銀保監局黨委委員、二級巡視員徐強;青島證監局黨委委員、副局長萬景初出席發布會並回答記者提問
  •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十三五」期間推進全面深化改革紀實
    潮頭掌舵逐浪高——習近平總書記舉旗定向、掛帥出徵,引領全面深化改革在「十三五」期間取得歷史性突破金秋時節,南海之濱,浪激潮湧。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要振興,就必須在歷史前進的邏輯中前進、在時代發展的潮流中發展。回望「十三五」,全面深化改革無疑是最鮮明的時代特質。
  • 幸福康巴什的「十三五」城市建設精美答卷
    「十三五」期間,康巴什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持續加大城市基礎設施投入力度,加快構建功能完備的基礎設施體系,進一步夯實高質量發展基礎,交出了一份城市建設的精美答卷。
  • 「十三五」期間新增減稅降費累計將達7.6萬億元左右——為企業減負...
    核心閱讀「十三五」期間,減稅降費持續加力升級,稅收營商環境不斷優化,為企業發展減負。多次優化調整鼓勵創新的政策,新動能加速成長;不斷降低辦稅繳費成本,優化管理服務,釋放市場主體活力;全國「銀稅互動」範圍擴大,為不少企業引來資金「活水」。稅費優惠政策直達市場主體,企業獲得感實打實。
  • 【回眸十三五】恩平:水利工程保江河安瀾 ,築牢根基惠民生
    「十三五」期間是我市水利發展改革的重要時期,市水利局以全面推行河長制為契機,積極推行可持續發展治水思路,繼續實施防洪減災工程
  • 樂陵:文化潤心田 幸福奔小康
    郭家街道的365暖留中心「十三五」期間,我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將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紮實推進各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廣播電視「村村通」、農家書屋、「文化進村入戶」、農村數字電影放映、文化信息共享等各種文化惠民工程,公共文化服務實現「從無到有」「從有到優」「從優到精」的轉變,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不斷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