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周克華到《邦妮與克萊德》

2020-12-19 網易財經

持槍搶劫、女友、大範圍的追捕、被警方擊斃。與周克華一樣,在上世紀三十年代的美國德州,也有一對搶銀行、開槍殺人的劫匪:邦妮和克萊德。以他們的故事改編成的電影,不僅贏得美國年輕一代的追捧,而且造就了日後幾位叱吒影壇的大導演的崛起。

在美國FBI的官方網站上,「邦妮與克萊德」( Bonnie and Clyde)一案的介紹是這樣開頭的:

Clyde Champion Barrow and his companion, Bonnie Parker, were shot to death by officers in an ambush near Sailes, Bienville Parish, Louisiana on May 23, 1934, after one of the most colorful and spectacular manhunts the nation had seen up to that time.

1934年5月23日,經過一場堪稱全國最壯觀、最跌宕的搜捕之後,克萊德·巴洛和他的情人邦妮·派克,於路易斯安那州邊維爾縣塞爾斯附近,被埋伏在那裡的警官擊斃。

1967年,亞瑟·潘恩(Arthur Penn)將這對雌雄大盜的故事搬上銀幕,並以這個開頭作為本片的結尾。

邦妮和克萊德犯罪的社會背景,是美國的大蕭條時期。而電影走紅的背景,是上世紀60年代年輕人對社會固有傳統觀念的反思和批判。影片上映之初,備受指責。影評家和受害人家屬不滿導演將兩個殺人犯塑造成年輕俊美、頗有正義感的人物。但影片恰巧觸碰到了美國年輕一代的神經,公映之後,在全球取得了1.2億美元的票房,而製作成本只有區區250萬美元。片中邦妮在搶銀行時候帶的貝雷帽,迅速走紅。像前幾年流行的雪地靴一樣,成為時髦女性的心愛之物。

電影的情節和真實的逃亡有不少相悖之處,我先來說一下電影的主要情節,然後再來說一下真相到底是什麼。你會發現,現實更加殘酷,相比之下,迎合觀眾的趣味是一件多少有點輕浮的事情。

影片的開頭部分是這樣的:

赤身裸體的邦妮焦躁不安,但是她鮮紅的嘴唇說明了一切。她拼命用拳頭砸床頭的鐵欄杆,眼神中流露出仇恨——好啦,這就是導演想告訴我們的關於邦妮踏上犯罪之路之前的一切:年輕、渴望刺激,對現實強烈不滿,恨不能用拳頭砸碎禁錮自己的一切。

這時,邦妮忽然發現,窗外有一個小夥子,想偷她媽媽的汽車。「嘿,小子,你弄我媽媽的車幹嘛?」這個小夥子就是剛剛因為持槍搶劫入獄之後被釋放出來的克萊德。

不打不相識,克萊德請邦妮去喝一杯可樂。為了向邦妮證明自己的膽量,他持槍搶劫了一家雜貨店,兩人慌慌張張地跑上一輛汽車,從此開始了他們為期兩年的犯罪之旅。有人說他們人生中的最後兩年,是公路上逃亡的羅密歐與朱麗葉。

克萊德教邦妮射擊的時候,一個落魄的農民闖了進來。他告訴這對年輕人,這裡原本是他們的家,但是,銀行把他們從家裡趕了出來,他們只能四處流浪了。在離開故土之前,他想來看一眼自己的家。克萊德對著銀行的牌子開了幾槍,然後把槍交給農民。農民痛快地衝自己的家開了幾槍,還叫來一個黑人夥計。黑人猶豫地開了槍,把自家的窗戶打得粉碎。這時,克萊德說了一句美國電影史上非常經典的一句臺詞,他握著房子主人的手說:「這是邦妮·派克小姐,我是克萊德·巴洛。我們搶銀行。」(」This here’s Miss Bonnie Parker. I’m Clyde Barrow. We rob banks」)。

電影中和現實中的邦妮:嘴裡叼著雪茄,手持M1918白朗寧手槍,站在偷來的福特汽車前

搶銀行並不想他們想像的那麼容易。他們第一次搶的銀行,已經在三天之前破產了。憤怒的克萊德用槍指著留守在銀行的一個瘦小枯乾的職員,氣哼哼地說:「你去跟我女朋友解釋!」邦妮聽說之後,大笑不止。

第二次的搶劫對象,是一家雜貨店。沒想到克萊德差點被店主人用斧頭砍死,克萊德跳進汽車裡,飢腸轆轆的這對情侶又開始逃亡。

他們需要幫手,最好是修理汽車的高手。於是,一個叫C.W. Moss的人加入了他們。這樣,Moss負責開車,克萊德和邦妮負責搶劫。三人第一次合作,搶劫非常順利。克萊德還很正義地讓一個窮人收好自己的錢。可是,等他們倆人出來,立刻慌了神,車不見了。原來,Moss竟然規規矩矩地找到了一個停車位停車,等警察追出來的時候,他才剛剛發動汽車,在那裡前後錯車。於是,克萊德不得不開槍殺死了一名警察。

電影中邦妮搶銀行時候的裝扮風靡一時

被通緝的這對戀人去投奔克萊德的哥哥巴克和嫂子布蘭奇。五個人坐上一輛車,成了一個犯罪團夥,媒體把他們稱之為「巴洛幫」( 「Barrow Gang」)。最後,只有Moss和布蘭奇活了下來,並且在30年之後見到了銀幕上的自己。當然,他們都對自己的形象大為憤怒。邦妮死時只有24歲,克萊德25歲。巴洛幫被控殺死了9名警察和幾名平民百姓。

現實當中的這對雌雄大盜,可沒有銀幕上這麼風光。

邦妮是家中三個孩子中的老二。四歲的時候,她的父親,一個泥瓦匠,去世了。母親是個裁縫。高中時期,邦妮是學校裡最好的學生之一,喜歡寫作,贏得過一等獎學金。這點,可以從她後來寫的那首詩《The Trail’s End》看出來。詩裡面抱怨警方逼得他們走投無路,而且,只要警方破不了的案,就都會莫名其妙地推給「巴洛幫」。詩裡面還稱讚克萊德是一個誠實、正直、清白的人(But I say this with pride that I once knew Clyde, when he was honest and upright and clean.)在電影中,邦妮在克萊德的鼓勵下,把這首詩投稿給了一家報社。報社刊登了出來,邦妮把它念給克萊德聽。但實際情況是,在他們被警方擊斃之後,警方發現了這首詩,經過邦妮母親的同意,向公眾披露了邦妮寫的這首詩。

高中第二年,16歲的邦妮和Roy Thornton結婚。他們的婚姻很短暫,因為後者常常玩失蹤。但是,他們並沒有離婚。邦妮被警方擊斃的時候,手上還帶著Roy的婚戒。邦妮的另一個愛好是照相。

1933年3月的邦妮和克萊德。照片在兩人死後被警方發現。公眾對邦妮的嫵媚和時尚引發強烈反響

克萊德是家裡7個孩子中的老五。17歲的時候,第一次被捕。21歲的時候,在獄中打死了自己的同屋(也有說法是一名獄警),理由是那個人對他進行性虐待。克萊德是雙性戀,但在影片中,導演建議編劇對此進行了修改。他不希望因為克萊德在這方面的不同而影響觀眾對主人公的同情。在影片中,邦妮和克萊德的性愛場面處理得較為模糊。一位了解克萊德的人說,克萊德的人生目標並不是靠搶銀行發財,而是要報復德州的監獄體系,因為他曾經深受其苦。但是,在片中導演也並沒有提及甚至暗示這一點。

關於邦妮和克萊德的第一次見面,有很多種版本。比較可信的是他們在一個朋友家認識的,那時邦妮20歲,正在廚房做熱巧克力。兩人一見鍾情。

兩人曾經多次被捕,而不是像電影中描述的那樣,一次一次成功地躲避警方的追捕。邦妮抽駱駝牌香菸,但是不抽雪茄。

在家庭團聚一幕中,扮演邦妮母親的,是當時站在旁邊圍觀電影攝製的一位老人,她是一名教師。她的本色出演非常成功。

影片中,擊斃邦妮和克萊德行動的核心人物德州騎警Frank Hamer,並不像片中描述的那樣,曾經遭到邦妮和克萊德的羞辱。在擊斃兩人之前,他從來沒有親眼見過他們。他之所以成功發現兩人的行蹤,完全是因為他對兩人的行動路線做過深入的研究。影片公映之後,他的遺孀和兒子因為不滿影片中對他父親形象的塑造而起訴了影片的製作方,後來雙方達成庭外和解。

本片的製作人正是克萊德一角的扮演者。票房大獲成功之後,他開始隨心所欲地拍自己想拍的電影。好啦,最好,我們再回到FBI開頭的那一天,說說真相是什麼。

早晨9點15分,埋伏了一天一夜的六名警察,本打算放棄的時候,突然聽到了克萊德那輛福特汽車的馬達聲。在警方的安排下,Moss的父親的卡車擋住了兩人的去路。但是,邦妮和克萊德並沒有下車。警方開火,第一槍命中克萊德的頭部,當時斃命。6名警察一共射出了130發子彈,兩具屍體上一共有50處傷口。他們打完了所有子彈之後,6名警察出現了暫時性的耳聾。

警察們離開現場,向各自的老闆報告這一好消息。等他們趕回現場的時候,被眼前的一切驚呆了。一群人聚集在兩具屍體周圍,一個婦女剪下邦妮的帶血的頭髮和衣服,後來作為紀念品賣了個好價錢。一個男的打算把克萊德的食指砍下來,還有一個哥們拿出水果刀打算把克萊德的左耳朵割下來留作紀念。

彈痕累累的福特V8

而影片中表現的是,邦妮和克萊德看見Moss的父親車壞在半路,克萊德下車去幫忙。這時,路邊的樹叢中一群鳥兒突然飛起,Moss的父親滾進卡車底部。克萊德知道大勢已去,向汽車跑去。這時,警方開火。

影片的結尾被稱為「電影歷史上最血腥的死亡場景之一」,同時,宣告了美國電影「新好萊塢時代」的到來。一批導演深受本片的影響,其中包括馬丁·斯科西斯(Martin Scorsese)、《現代啟示錄》的導演弗朗西斯·科波拉(Francis Ford Coppola)、《獵鹿人》導演麥可·西米諾(Michael Cimino)。

邦妮和克萊德生前打算埋葬在一起,但是邦妮的母親不同意這樣做。邦妮的葬禮引來了萬人空巷,2萬人觀看了這場葬禮,以至於邦妮一家無法走到埋葬地點。

克萊德和他的哥哥埋葬在一起。墓志銘是他生前選擇好的四個單詞「Gone but not forgotten」。

本文來源:財富中文網 作者:grace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邦妮和克萊德:江湖大盜俏佳人
    初見1930年1月26日,克萊德在一個朋友家第一次見到了邦妮,那時邦妮正在廚房製作熱巧克力。彼時她19歲,他21歲。他們很快相愛了。邦妮身材嬌小,膚色白皙,頭髮金紅,就連伏擊他們的警官都曾在書中稱讚她的美貌。邦妮的成績很好,熱愛文學。
  • 閒聊電影雌雄大盜,邦妮和克萊德
    說到聊到這,想起一八卦,當時沃倫.比蒂的法國女友萊思麗.卡隆,也非常喜歡邦妮這個角色,並且毛遂自薦,但是比蒂並不認可。雖然費.唐納薇和沃倫.比蒂塑造的邦妮和克萊德這兩個角色,使得雌雄大盜的故事在當時成為了一個神話,但我估計沃倫.比蒂這個好萊塢的花花公子魅力無限的男人應該也非常鬱悶,為什麼這麼說?據可靠消息稱,雖然他們二人在影片中表現得如膠似漆,但女主角,費.唐納薇好像並沒有被沃倫.比蒂的魅力所迷惑。
  • 《邦妮與克萊德》:雌雄大盜瀟灑的一生,在槍林彈雨中完美謝幕
    從大眾所熟知的一個角度來說,任何事情當它到達頂峰的時候,接下來面臨的必然就是下降趨勢,這一規律適用於任何方面,例如今天小影子想談的電影《邦妮與克萊德》,它便是作為新好萊塢的開山之作而被載入影史的。今天小影子談到的這位創作了《邦妮與克萊德》影片的導演阿瑟.佩恩,其實他的代表作也就這一部,但是他的偉大之處就在於這是開山之作,這部電影還有一個譯名,叫《雌雄大盜》,當然小影子更喜歡《邦妮與克萊德》這個名字,因為你一看到便知道男女主人公,便能想起他們的經歷與結局。
  • 《邦妮與克萊德》——以暴反暴,與瘋狂中呼喚良善的回歸
    毫無疑問當屬《邦妮與克萊德》,這部電影可是後來眾多亡命公路電影跟風炮製的經典之作,絕對屬於精品中的精品。影片的故事來源於美國三十年代的一起真實新聞事件,就是一對現實中的男女組合大盜,曾經橫行美國德克薩斯州,沿著公路一路持槍搶劫銀行,但最終為警方擊斃的真實事件。
  • 從勞榮枝法子英淺談「斯德哥爾摩」症候群和「邦妮和克萊德」症
    很多女性被判刑的殺人犯所吸引,有的女性甚至嫁給了罪犯,她們痴迷於實施惡意犯罪的人們,對超級罪犯們崇拜,並由此獲得興奮感,醫學上把這種行為稱"邦妮和克萊德症"或者壞男孩控"。絕大多數與壞男孩控們搭檔的男性罪犯都具有反社會性格。
  • 重慶擊斃周克華兩民警升入領導崗位
    換句話說,周克華出現在這裡,就像是鑽到了警察的眼皮底下。  而大融城也不是那種易於隱藏的昏暗嘈雜環境,大樓出入口敞亮,四周並沒有複雜的弄堂,只有寬敞的馬路。  電影院就在大樓的六樓和七樓,要上到這裡,只有電梯和樓梯兩種選擇,出入口就在大樓兩側,可以躲避追蹤的選擇並不多。
  • 擊斃周克華警察:最初想活捉 緊急情況被迫擊斃
    此時一個緊急的電話打到了周縉的手機上,是所裡的領導通知稱周克華可能在附近作案,命令他們高度戒備。  「當時我上身穿了件T恤衫,下身穿的是短褲,腳上穿著一雙涼拖鞋。」身高176釐米的王曉渝說,他斜挎著的一個黑色包裡,裝著一把「五四式」手槍。他說,這副「輕鬆」的打扮是為了迷惑歹徒。搭檔周縉也是一身「輕鬆」打扮,不同的是,周縉是將「六四式」手槍放在褲子口袋中。
  • 《完美關係》:不一樣的邦妮,被強加的「扶弟魔」,從討厭到心疼
    《完美關係》從第一集到現在,我們看到太多的職場女性,她們有美貌有能力,她們在上海這個大都市工作、生活。該劇在追求職場鬥智鬥勇的時候也透漏著另一種信息:品質生活。上海把人分成兩種:一種是高品質生活的上海人(包括上海土著人和本身家庭條件很好到上海工作的人),另一種就是在努力追求過上高品質生活的一般人包括窮人。馬邦妮:一個代表性的窮人,通過自身的努力,多年來已經在上海立足。
  • 《完美關係》邦妮:灰姑娘的情感結局被薛義渣,林肯大膽接受
    與江達林相比,邦妮的家庭背景不太好,從劇中可以看出,他原來的家庭很不好。家裡還有一個弟弟,他母親溺愛他的弟弟,所以他不在乎姐姐,連邦尼上大學時都自己掙學費和車費。對於他的弟弟,邦妮的母親太溺愛了,對於補習班來說,張口就像邦妮的10萬。還有美其名曰,他是你哥哥,你不給誰出。每次在電視上看到這樣的父母,我都要發誓。
  • 吸血鬼日記:那個總為人犧牲的邦妮,你要幸福啊
    邦妮有兩個最要好的朋友,埃琳娜和卡羅琳,她們都有著彼此的少女煩惱,每當這時邦妮總會在她們身邊勸慰她們,偶爾會帶上睡衣枕頭開一個派對,吵著笑著哭著度過不開心的時光。傑裡米可以看見邦妮,他們可以交談,可是鬼魂始終是鬼魂,他們接觸不到對方。邦妮的父親死了,她哭著和傑裡米傾訴,這一次她身邊有了傑裡米,可他卻不能抱著她為她取暖。
  • 《完美關係》兇猛的邦妮媽,溫柔賢惠的母親,高貴的氣質
    幾年前康群智終於利用樊勝美母親在《歡樂頌》到熱搜,這是一場小火災。她在劇中偏愛兒子,全家一直在向樊勝美要錢,網友戲稱她媽媽「吸血鬼」,還有網友貼出惡搞圖片。在《完美關係》,康群智再次憑藉她邪惡的母親角色扮演熱搜,在劇中飾演邦妮的母親,她認為封建制度和嚴重的男尊女卑。
  • 原子邦妮歌曲《無眠之夜》,爵士女伶彭靖惠驚喜獻聲
    原子邦妮歌曲《無眠之夜》找來許久未在歌壇露面的爵士女伶彭靖惠獻聲。曾入圍金曲獎最佳女歌手的彭靖惠,嗓音溫暖豐厚極富個人魅力,作品多為爵士,巴薩諾瓦,時常活躍於阿根廷探戈界,被認為是臺灣省最佳探戈女歌手,也擁有特定廣大樂迷,但近年淡出歌壇,也讓許多歌迷深感想念。
  • 海賊王:邦妮的身份會是什麼?貝加龐克的科技水平,恐怕超乎想像
    作為海賊王當中的超新星,大胃女邦妮可以說屬於那種能力格外強大的海賊了。因為相比起其他人的能力來說,能力看上去就和世界有關的邦妮在世界政府眼中的價值肯定和其他的海賊是完全不一樣的。那麼,邦妮究竟是什麼人呢?
  • 閱鄰上線互助任務平臺「邦妮星球」,從二手回收切入校園社交場景
    36氪最近了解到,二手回收平臺閱鄰推出了小程序邦妮星球,用於幫助有環保回收需求的商家快速觸達學生群體,完成圖書、衣物等二手商品交易。「邦妮星球」上線於2020年3月,是一款定位於大學生群體的互助型任務福利平臺,用戶可以在平臺上發布心願或利用技能幫助他人完成心願。上線一個多月,邦妮星球的累計用戶數已超20萬人,日活人數達3萬+。邦妮星球目前發布的任務分為B2C和C2C兩類。
  • 邦妮王子查理(Bonnie Prince Charlie)銀旅行餐具
    邦妮王子查理(Bonnie Prince Charlie)因在1745年的崛起中所扮演的角色而廣為人知。1745年8月,邦妮王子查理(Bonnie Prince Charlie)登陸蘇格蘭,試圖將流亡的天主教斯圖亞特王朝恢復。他的軍隊迅速抵達德比,一個距離倫敦只有100多英裡的地方。那是他們的高潮點。後來,他們被迫退回了蘇格蘭。
  • 原子邦妮「我在宇宙的邊緣」巡演首站臺北場 近千歌迷嗨翻全場
    演唱會全站席,現場入口處排起長隊,歌迷紛紛期待與原子邦妮見面!像邦妮般純真卻有著原子的力量,原子邦妮始終用著簡單的文字說著深刻的故事,沒有虛華的辭藻,只有每一種情感裡最真的樣貌。查查更補充到,一日邊緣人終身邊緣人,即使有一天變成了核心,也不會忘記曾經邊緣的感受,因此更加與眾不同。全場進入最勵志的時刻,療愈的字句話語也成為無數樂迷在演唱會後社群媒體分享的經典語錄。本場演唱會,邀請了舞蹈總監球球與蔡依林的舞者蕊蕊加入演出,讓歌迷們驚豔不已,除了開場時與舞者帥氣共舞,整場演唱會主唱查查也在臺上跟著節奏展露可愛地隨興舞步。
  • 這個女人很饕餮 海賊王POP邦妮將售
    這個女人很饕餮 海賊王POP邦妮將售 時間:2011-12-09 09:57:00   來源:   責任編輯:小T
  • 薛義有老婆孩子為何還跟邦妮搞曖昧:大部分已婚男最愛的是自己
    只因為衛哲對方打探,薛義之前有一個長得特別像邦妮的女朋友,衛哲希望邦尼能夠出馬約出薛義談談合同的事情。薛義與邦妮的相遇本身就是一場商業交易,薛義之前對DL傳播有誤會,他本來就不想跟DL合作,因為邦妮的出現,他忽然改變了主意。因為邦妮長得太像自己曾經的那個女朋友了。薛義為何要對邦妮那麼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