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民代建議:邀蔣家人參與中正紀念堂「轉型」
臺灣民代建議中正紀念堂「轉型」邀蔣家人參與(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中國臺灣網3月10日訊 臺當局「文化部長」鄭麗君9日赴「立法院」報告業務。「立委」柯志恩質疑,中正紀念堂轉型推動諮詢小組成員過於單一,成員都是同溫層、「有太多政治算計」,擔心造成對立。鄭麗君回應說,該名單只是第一次出席的名單,未來成員會擴大領域。 「立委」徐永明建議邀蔣家後代參加諮詢小組,鄭麗君僅表示,關於中正紀念堂的轉型討論「社會各界都可參加」。
-
民進黨民代"創意"無限 欲將中正紀念堂改"立法院"
臺當局「行政院政委」張景森在臉譜網(Facebook)拋出中正紀念堂轉型構想,提議要把中正紀念堂改為「立法院」。(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中國臺灣網2月26日訊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當局「文化部」推動中正紀念堂轉型開第一槍停播「蔣公紀念歌」後,「行政院政委」張景森在臉譜網(Facebook)拋出中正紀念堂轉型構想,提議要把中正紀念堂改為「立法院」,一次解決兩個問題。
-
「中正紀念堂」轉型計劃難有共識 國民黨至今仍無具體方案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參觀「中正紀念堂」要趁早?臺「政務委員」林萬億30日稱,「行政院」對「中正紀念堂」目前正安排跨部會協調會議,預計農曆春節後召開,將邀請「文化部」及「促轉會」等相關單位參加。臺灣聯合新聞網稱,「文化部」去年年底提出兩套轉型方案,林萬億透露,方案中包含許多建議做法與細節,但沒有拆除「中正紀念堂」的建議。去年年底,「促轉會」公布進度報告。代主委楊翠稱,應該重新改寫園區內各種「威權」象徵意涵。如何處理「中正紀念堂」一直是蔡英文當局「轉型正義」的重點,但一直無法達成共識。
-
鄭麗君賦「中正紀念堂」轉型「新含義」 被轟:「文化'臺獨'」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中國臺灣網1月24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當局「文化部長」鄭麗君日前被臺灣資深藝人鄭惠中打了一巴掌,引發爭議。鄭麗君昨日(23日)受訪時未談是否接受道歉,但認為鄭惠中對「中正紀念堂」轉型有誤解。對此,臺灣安全主管部門前官員李天鐸直言,連一座歷史性的臺北「中正紀念堂」都能拗成「再民主」?
-
臺「文化部」再談「中正紀念堂」轉型
華夏經緯網12月30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去蔣or去威權化?臺北中正紀念堂未來會怎樣?臺「文化部」29日對外說明「文化部」推動中正紀念堂轉型進度。「文化部」自去2017年起展開中正紀念堂轉型社會討論工作,包括組成專家諮詢小組、建置轉型資訊平臺網站、藝術策展,並辦理12場審議式民主願景工作坊,共同討論中正紀念堂為何轉型及如何轉型。 臺「文化部」現已擬妥中正紀念堂轉型規劃報告,其中包含願景工作坊討論過程聚焦之幾個方向,以及「文化部」據以提出兩個可選擇的建議方案。
-
臺灣"獨派"青年在中正紀念堂潑紅漆 僅被罰不足500元
圖為中正紀念堂蔣介石銅像被潑漆。(來源:聯合新聞網)海外網7月21日電臺灣「獨派」青年一再向蔣介石銅像潑漆,行為愈發囂張。他們先是今年2月28日到慈湖陵寢向蔣介石靈柩潑漆,隨後又在該案開庭當天,於7月20日到中正紀念堂向蔣介石銅像再次潑漆。而臺灣警方僅對潑漆的兩人罰款2000元新臺幣(約合人民幣442元),臺當局對此竟解讀為「因社會各界對轉型正義有急迫感」。
-
臺灣中正紀念堂「去蔣化」 威權紀念品被下架
【觀察者網 文/李東堯綜合】每年2月28日臨近,臺灣不少地方總會掀起「去蔣化」行動,今年是蔡英文當局上臺以來的第一個「二二八」,當然更加不會例外,從在野到執政,「二二八」仿佛一直被認為是民進黨的一張狙擊國民黨的重要牌。 今年是臺灣二二八事件70周年,近日,蔡當局以「轉型正義」為名,對臺北中正紀念堂「去蔣化」,臺「文化部」宣布禁止紀念堂售賣有關蔣介石的商品。
-
臺「促轉會」:中正紀念堂不會夷為平地 但必須「轉型」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據臺媒10月1日報導,「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要如何處理被視為威權象徵的中正紀念堂,一直是外界關注焦點。「促轉會發言人」楊翠1日表示,威權的歷史記憶必須被保留及傳述,因此不會把中正紀念堂夷為平地,但中正紀念堂必須「轉型」。
-
走進臺灣中正紀念堂
臺灣中正紀念堂位於臺灣臺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21號。 中正紀念堂和自由廣場也是旅行者必到的地方。整個園區,包括中正紀念堂、音樂廳和戲劇院,還有外圍的公園。中正紀念堂是為紀念蔣介石而建造的紀念堂,造型仿北京天壇頂部造型和埃及金字塔的主體建築樣式,大廳中央放置蔣介石坐姿銅像,底座部份設有展覽室和放映室,陳列蔣介石的一些文物,供民眾參觀。現在紀念堂裡正殿每到整點都有駐守的儀仗隊交接儀式,一般來說,17:00關殿前那一班會比較精採。而一樓的常設展,則展出了各樣與蔣介石有關的文物資料,有時會有些藝文展演。
-
"獨派"稱中正紀念堂無藝術價值 叫囂"拆掉後種樹"
摘要:民進黨「立委」劉世芳早前明確指出,「促進轉型正義條例」有關「威權象徵」的主要目標是「中正紀念堂與桃園兩蔣陵寢」。就「中正紀念堂的存廢」議題,「臺獨」分子、臺灣建築師鄭自才近日受訪時聲稱,建議拆除「象徵威權」的中正紀念堂,拆除後可改建為公園或種樹。
-
「中正紀念堂」牌匾復位 施工過程零星抗議(圖)
臺當局「教育部」前天深夜起封園一天,昨晚將「中正紀念堂」的牌匾全部掛回。(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中國臺灣網7月21日消息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塵封一年半、被原陳水扁當局拆下的臺北「中正紀念堂」牌匾,昨晚八點半重新掛回,「自由廣場」牌匾則將維持現狀。 可能因為「無預警」行動,事先未公告,拆裝過程出乎意料平靜,只有零星的民代、民眾抗議,無流血肢體衝突,但警方仍是不敢大意,昨天派出上千警力、拒馬層層戒護。
-
臺灣「獨派」突襲中正紀念堂,蔣介石銅像遭潑紅漆
在開庭前不久,臺北的中正紀念堂又遭一劫。 據臺媒消息,今日(20日)上午,多名「獨派」分子前往臺北中正紀念堂,對蔣介石銅像潑灑紅漆。 視頻製作/觀察者網 範唯 現場圖(圖源臺媒)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今日上午9時,臺北市中正一警分局接到報案,有人在中正紀念堂向蔣介石銅像投擲紅色顏料彩蛋。
-
"綠委"叫囂改中正紀念堂為菜市場:幽默地去除威權
摘要:島內政客在推動所謂「轉型正義」方面可謂是語不驚人死不休。繼「臺獨」分子鄭自才叫囂「拆除中正紀念堂後可改建為公園或種樹」後,民進黨「立委」姚文智24日受訪時聲稱「中正紀念堂可以轉型成臺北故宮二館或菜市場」,讓「轉型正義」趕快實現,他還稱這是「最幽默的威權祛魅方式」。
-
蔡當局規劃撤出中正紀念堂「三軍儀隊」,還要臺防務部門配合「去蔣」
臺「行政院促轉會」今天(17)召開「半年任務進度報告」記者會,針對中正紀念堂未來要如何轉型,「促轉會」提出的建議中包括,應規劃撤出「三軍儀隊」。中正紀念堂「三軍儀隊」表演(來源:臺灣「中央社」)據臺灣《自由時報》12月17日報導,臺「促轉會」代主委楊翠稱,有針對撤出「三軍儀隊」問題規劃第三次會議,將與臺「文化部」進行討論後決定,「促轉會」另外也會與臺防務部門進行溝通,會一步一步「嚴謹進行」。
-
臺又搞「去蔣」 中正紀念堂當災
臺文化部長鄭麗君25日表示,中正紀念堂有必要「轉型」,紀念堂商店將停止販賣涉及「威權崇拜」文宣品,開、閉館將停止播放「蔣公紀念歌」。國民黨批評蔡當局重蹈扁時期覆轍,操弄過去引發社會對立,是不智之舉。 據中國臺灣網報導:25日上午,鄭麗君在宣布文化部「轉型正義」工作規劃時表示,中正紀念堂是威權統治時期,為紀念威權統治者而建立。她宣布將推動中正紀念堂「轉型」,並將提出相關草案。
-
中國臺灣中正紀念堂,值得好好看一看
過去,大陸遊客到臺灣旅遊的時候,中正紀念堂是一定要去打卡的景點之一。中正紀念堂所處的這處廣場,原本就叫做中正紀念堂廣場。2007年被臭名遠揚的阿扁倡導的所謂「正名運動」,硬生生地將中正紀念堂廣場大牌坊上的的「大中至正」牌匾拆下,掛上了「自由廣場」的名字。
-
臺灣民主紀念館今日改回「中正紀念堂」(圖)
「中正紀念堂」管理處今天將拆除「臺灣民主紀念館」匾,為防止意外發生,警察昨天入夜後即站崗待命,並淨空「自由廣場」內的民眾。「中正紀念堂」管理處19日晚間在「自由廣場」牌樓下張貼公告,警方20日凌晨出動百餘名警力,連夜架設路障;外傳是「中正紀念堂」牌匾掛回的前置作業。
-
"綠委"慫恿廢除中正紀念堂古蹟認定 洪秀柱:做點正經事好不好
17日表示,位於臺北的「中正紀念堂」只有37年的歷史,卻被臺當局列為古蹟,他建議當局應該廢止對「中正紀念堂」的古蹟的認定。 林俊憲17日上午在「立法院」召開記者會表示,對於「中正紀念堂」如何轉型,社會上已經有很多討論,未來一定要往「去威權化」、「去神格化」的方向進行,但是不論拆除、改建,或是保留原建築作其他用途,都無法避免「中正紀念堂是古蹟」這個問題。
-
「綠委」慫恿廢除中正紀念堂古蹟認定洪秀柱:做點正經事好不好
臺北「中正紀念堂」【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臺灣「中時電子報」3月17日報導,民進黨「立委」林俊憲又再提出「去蔣化」議題,他17日表示,位於臺北的「中正紀念堂」只有37年的歷史,卻被臺當局列為古蹟,他建議當局應該廢止對「中正紀念堂」的古蹟的認定。
-
臺「中正紀念堂」牌匾將掛回 「自由廣場」不變
中國臺灣網7月20日消息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當局「教育部」今天上午動工卸下「臺灣民主紀念館」牌匾,掛回「中正紀念堂」,至於「自由廣場」牌匾是否換回「大中至正」,該部門表示,維持不變,這項決定將有助社會和諧。據報導,臺當局「教育部」也決定重新規劃蔣介石文物展示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