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學風」院落 成都成華區楓景社區映象書屋獲居民點讚

2020-12-17 中國西藏網

  打造「學風」院落 成都成華區楓景社區映象書屋獲居民點讚

  人民網成都8月25日電 (王波)為滿足社區居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促進全民閱讀,營造書香社區,增強社區居民學習、交流、休閒、娛樂的人文空間。8月23日,由成都市成華區聖燈街道楓景社區打造的「映象書屋」正式向居民免費開放,「映象書屋」位於聖燈街道楓景社區東城印象A區內,是東城印象「學風」院落打造的重點文化工程之一,總面積約為200餘平方米。書屋內部分為茶吧休閒區、閱讀區、書畫練習區、親子閱讀區等多個區域。同時,書屋內有3000餘冊文學、藝術、歷史、地理、健康養生、兒童繪本、童話故事、唐詩宋詞、科普讀物等豐富多彩的書籍供居民閱讀,書屋的投用也讓居民們在炎炎夏日多了一個清涼閱讀的好去處。

  「書屋的環境乾淨整潔,氛圍很好,自從書屋建成試運行期間,我每天都要來這裡看書,也有越來越多的人喜歡上這裡,感謝街道和社區給我們提供了這麼好的環境。」書屋的常客吳春山老人高興地說。

  據悉,接下來聖燈街道還將以「學風」、「家風」、「社風」為主題,對轄區院落進行統一打造,真正為居民們提供一個有特色、宜居舒適的生活、學習環境。

(責編: 於超)

版權聲明:凡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成都成華區龍潭街道「三式共建」破解社區治理難題
    近年來,成都成華區龍潭街道以「黨建聚力式共建、難題協商式共建、多元參與式共建」為目標,以「組織建設、需求收集、動員宣傳、共識達成和居民行動」為路徑,有效尋求群眾利益最大公約數,將黨的政治和組織優勢轉化為社區治理優勢,蹚出了一條龍潭老舊院落治理新路徑。
  • 成都成華區:「大熊貓 客家文化」開展社區營造 提升居民幸福感
    近日,都市熊貓村文創社區營造座談會在成都成華區舉行。據了解,座談會由成都市成華區白蓮池街道回龍社區居民委員會主辦,四川省大熊貓生態與文化建設促進會成都辦事處、川陝甘熊貓村鄉村振興青年服務站、成都市成華區約未來社會工作服務中心聯合承辦,旨在總結都市熊貓村「開課啦」在實施都市熊貓村文創社區營造計劃1.0中的理念傳播與居民動員成效。
  • 成都公園社區的成華實踐
    作為城市的最小單元,社區已不是簡單空間範圍,成為國家現代化治理體系落實到微觀層面的基層承載。近年來,成都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打造實現「人城境業」高度和諧統一的現代化城市。在社區這個「人」可感知的小尺度空間裡,成都如何做好「發展」與「治理」文章。今日(25日),「築夢新社區暢享新生活創造新價值」2020成都新經濟「雙千」發布會公園社區專場活動在成都成華區舉辦。
  • 拆除城中村邱家大院 成都這個社區讓居民安全「不湊合」
    始建於90年代的城中村「成華區萬年場街道老舊院落『邱家大院』」要拆了。紅星新聞記者從成都成華區萬年場街道相關負責人處了解到,4月3日前,住戶自行搬離;4月5日人員全部撤離;4月9日,由街道拆除邱家大院集體公房。此舉得到了邱家大院居民和周邊居民的稱讚:「拆了,安全隱患也就排除了。」
  • 成都成華區:規劃形成"一帶兩軸五區"格局
    成都晚報特邀成華區委書記劉光強和成都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汪小琦,就成華區的最新規划進行解讀。  挖掘「三大價值」潛力  打造「最萌」國際旅遊目的地  成都正加快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國家中心城市,成華區委書記劉光強表示,在城市發展的大背景下,成華區首先要找準定位,明確爭當排頭兵路徑。
  • 點讚!成華區11位優秀女性榮獲成都市「最美」稱號~
    點讚!趙義梅對於城市自然教育體系的思考來自於對自己生活在城市的孩子教育問題的思考,並擴展到圍繞美麗宜居成都建設進行城市自然教育體系的搭建實踐。從微觀入手,解決「自然缺失症」,提供自然教育;向宏觀擴展,搭建點、塊、面、體的城市自然教育體系;注入PBL自然教育課程,讓城市自然教育體系流動起來;開發雲棲自然教具包,讓城市自然教育體系簡單可操作。
  • 點讚!成華這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獲評全國優秀單位稱號
    點讚!華仔瘋狂點讚666~那,肯定有小夥伴要問啦~「基層醫療機構呼吸疾病規範化防診治體系與能力建設項目」是一個什麼樣的項目呢?,竭力為轄區居民提供優質、便捷、高效的雙向轉診服務。
  • 黨建引領居民自治 成都白果林社區30多年老舊院落煥發新活力
    「院落每天都有新變化,過去從來沒有想到,住了30多年的舊房子,現在可以變得這麼巴適。」一直住在該院落的劉家鈺老人開心地說道。而這些變化的背後,都離不開社區黨委、居民委員會、居民代表、黨員志願者們的共同努力。
  • 點讚!成都成華這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獲評全國優秀單位稱號|成華融媒
    這是今年2月19日,成華區融媒體中心推出的海報集《謝謝你 每一個成華人》中的一張。相信大家很熟悉這張海報,並且回首再看時,和華仔一樣,依舊思緒萬千……是熱淚盈眶,是肅然起敬,是鼓舞人心。這位背影的主人公是誰呢?他叫鍾傳懋,來自成華區龍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龍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你了解嗎?這是怎樣的一個醫療衛生機構?
  • 成都高新區石羊街道府城社區召開匯曦園院落壩壩會
    為積極適應新時代、新任務和新要求,進一步密切聯繫群眾,了解社情民意,2019年7月11日上午,成都高新區石羊街道府城社區組織匯曦園的居民開展院落壩壩會。    因為雨天,會議地址改為院落內樓棟大廳,居民們自發將自家的板凳帶來參會,所有人員圍坐在三棟大廳裡的板凳上,從院落自治角度,就院落設施、治安、環境、衛生等群眾所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展開了熱烈討論。居民們你一言我一語,紛紛對院落的打造和管理提出自己的想法。
  • 探訪:成華區老舊小區「舊貌換新顏」
    四川在線消息(劉建波 記者 鍾帆)作為成都曾經老工業基地的成華區,面對老職工宿舍多、老家屬院多、早期安置小區多的實際,近年來,該區在積極推進舊城改造、老舊院落改造的同時,充分發揮群眾在社會治理中的主體作用,依靠群眾智慧和力量,大膽探索社區治理創新,在社區自治體系建設、居民生活環境改善、自我服務意識等方面取得明顯變化。
  • 宣傳標語少了,「豬圈咖啡」開了……2019年成都社區變化,你看到了嗎
    2019年,成都大力開展農商文旅體、特色鎮(街區)和川西林盤品牌推介宣傳活動,撬動社會資本參與項目202個,合計籤約項目31個,籤約總金額1117.35億元。其中,成華區採取 EPC+O(工程總承包+運營)商業模式引入萬科,集成打造和運營望平國際化社區,「望平坊」已由老舊街區變身為市民休閒目的地。
  • 成華區推動社會治理體系和服務能力現代化
    社區服務創新如何辦?尤其是對於成華區這樣一個老工業基地中心城區來說,正處於社會轉型的加速期,不僅城市發展日新月異、城市居民生活、城市管理方式也正經歷著跨越式變化。在此方面,成華提出:以依法治區的理念為「魂」,加強社區治理、社區發展、社區服務和社區思政有機融合,以推進社會轉軌為保障,全力打造「改革發展領先區」。
  • 成都高新區合作街道:推進公園城市建設之院落微更新天驕樣本
    好的院落不在於打造得好,更在於維護得好;「樂享其中」不在於一時之快,更在於天長地久。可持續性發展是天驕西路社區始終踐行的宗旨。為此,社區運用「投入——產出——回報」的循環思路,讓「公園的美留得住、讓綠色的畫存得久」。
  • 成都祥和裡社區這個美食節讓居民大飽口福……-祥和裡...
    祥和裡社區美食節現場四川新聞網成都11月16日訊(記者 漆奇 攝影報導)啤酒兔、香辣魚肚、魔芋燒鴨、三星雞片、手衝咖啡、鍋盔……11月16日,成都市成華區猛追灣街道祥和裡社區2號居民大院內香味撲鼻,一百多名社區居民排成一條長龍依次品嘗著擺放在院落當中的幾十道色香味俱佳的美食,而一杯咖啡,一口甜品,更是讓居民們感覺到了一絲愜意,而這就是「老成都·祥和味」2019第四屆社區公益美食節為轄區居民帶來的一場美食盛宴。
  • 200多萬次點讚!成都「善治小區」優秀案例前十名揭曉
    四川在線記者 吳亞飛從11月30日至12月6日,「『善治小區 為Ta點讚』成都市城鎮居民小區治理優秀案例展示」活動在四川在線上線,截至12月6日23:59分,該活動引發強烈關注,已獲得城鄉居民「點讚」總計220餘萬次。
  • 成都市青羊區光華街道浣花社區茶文化活動獲居民點讚
    四川新聞網成都12月14日訊 北宋文學家詩人蘇軾曾在詩中寫道:「從來佳茗似佳人」。中國是茶的故鄉,擁有歷史悠久,底蘊深厚的茶文化,而成都更是處茶馬古道途經地。為豐富青羊區光華街道浣花社區轄區居民文化生活,增加居民對茶的認識和了解,日前由青羊區光華街道辦事處、浣花社區居委會主辦,青羊區綠色浣花社區文體綜合服務中心承辦的浣花社區「悠悠茶香濃」—茶藝文化活動系列活動在浣花社區二樓順利舉行,獲得了居民的喜愛和點讚。
  • 成都武侯一社區打造「智慧社區」
    人民網成都11月21日電 (王波)查菜價、找車位、繳費用、志願者報名、社區商家信息……成都市武侯區漿洗街街道蜀漢街社區圍繞天府智慧小區試點和「天府市民雲」智慧應用場景建設工作,打造居民需求響應、居家安全防護、鄰裡協商互助、社區商家聯盟、在線家政服務等多種智慧智能應用場景的社區服務平臺,受到了居民一致認可與好評。
  • 成都東郊又迎來一處「潮流聖地」,這還是我們認識的東郊嗎?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鍾帆)11月15日,以「消費升級夜成都·煥發城市新動能」為主題的第一屆成都夜間經濟發展大會暨花YOUNG成華生活節在成華區啟幕。打造東郊「太古裡」頂著「美食潮玩街區」標籤的天薈·萬科城市廣場,總體量七萬方,採用獨特的半開放式「川派天井院落」空間布局,還原成都特有的「院壩」生活方式。和春熙路邊上的太古裡格局一樣,天薈·萬科城市廣場無論是業態還是建築風格都和太古裡有異曲同工之處,被稱為東郊的「太古裡」。
  • 成都第一批「社區微方志館」掛牌
    四川在線記者 郝勇 鍾振宇11月6日,「愛成都·迎大運」——方志文化進社區暨「成都社區微方志館」(第一批)集體授牌儀式在成華區萬晟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舉行。授牌儀式上,成都市地誌辦黨組書記、主任高志剛介紹,建立社區微方志館,打造微方志館集群,就是要在服務最基層人民群眾方志文化需求的同時,不斷以高品質的方志文化成果傳播、建構、強化人們的正確地域認同,不斷將愛國、愛鄉、愛家的優良傳統根植於社區的一方厚土之中,讓每位社區居民都成為天府文化的形象代言人、中華優秀文化的最美傳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