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以拒絕採訪嗎?」
劉徵(化名)看到澎湃新聞記者,說出第一句話。
3月13日中午,家住南京棲霞區的劉女士,發現停車棚裡的電動車不見了。轄區的燕子磯派出所民警趕到現場,在監控視頻看到一名男子騎自行車進來,騎電動車出去。
讓人意外的是,案發20分鐘後,那名可疑男子又返回來,被當場逮住——他想取回自己的自行車。
這名被逮住的男子,叫劉徵。劉徵對民警說,他今年52歲,是一所名校的博士畢業生,目前在一家教育培訓機構做老師。他之所以偷車,是因為「沒錢」,「我每天都缺錢」。
因涉嫌盜竊罪,劉徵目前被取保候審。
這不是劉徵第一次偷車。在此前的3年中,他每年都偷一輛電動車,因案值太小,尚構不成刑事犯罪,劉徵每次都「得手」、每次又被「放過」。
名校博士生竟淪為偷車賊?南京多家媒體對這一稀奇事進行了報導。江蘇一家電視臺是這麼報導他的身份的:南京大學畢業博士,精通英、日、德、韓等多國語言,正自學阿拉伯語,曾任大學講師……
江蘇一家電視臺播出劉徵的節目時,儘管對他面部進行了處理,但「臉上的馬賽克太少」,他3個字的姓名也僅被去掉中間的一個字,這讓熟悉他的人很容易一眼看出他是誰。這讓劉徵有些惱火、難過,他說,自己一夜難眠,卻也無可奈何。
他想拒絕澎湃新聞和南京另一家電視臺的採訪,「我對法律不是一無所知,公民有肖像權和隱私權」。
在派出所民警鮑玉石「開導」下,劉徵最終同意和我們聊聊。
「人在窘迫的時候,受生活的影響,可能會做一些違法犯罪的事。」3月25日,他對澎湃新聞記者說。
苦悶的「小縣城」生活眼前的劉徵頭髮油膩,鬍子拉碴,衣服沾著塵土,腳上一根鞋帶鬆了,軟塌在地上。
1963年,他出生於蘇北農村。他有一個哥哥,兩個姐姐,都是農民。
劉徵說,1983年,他考上大連外國語學院的日語專業,成為全家唯一上大學的人。他說,當年的《新華日報》甚至對他進行過報導,說蘇北一個年輕人通過自學日語考上了大學,「說的就是我」。回憶早年往事時,劉徵略帶自豪,迅疾又恢復了一臉平靜。
一個全新的人生向他打開,大連的日俄建築,大學圖書館的書,都讓他「感覺特別好」。他讀的第一本書是《鋼鐵是怎麼煉成的》,「一開始我以為是煉鋼鐵的書」。這本書給他的啟發很大,「人碰到困境的時候,要想辦法自救,像保爾·柯察金那樣」。
劉徵學習用功,還勤於投稿。目前能查到的兩篇小文章,都發表在《日語學習與研究》上。一篇是1983年10月的《請您辨別哪個正確》,另一篇是1984年12月的《你能準確譯出下列單詞嗎》。
1987年大學畢業後,劉徵說,他原本有機會分配到大連的外貿公司做翻譯。不過,他聽了哥哥的話,回到了蘇北老家,當一名中學老師,教語文和英語。他對澎湃新聞說,在大學期間,他日語考過了一級,英語過了六級,還學了點韓語、德語。
從大連回到蘇北小縣城,劉徵心理落差相當大:生活節奏慢,質量差,並且「老師講課都說家鄉話,就是土話。如果說普通話,還會被學生嘲笑」。
這讓劉徵感覺格格不入,他自我封閉在宿舍裡看書,和同事的接觸也很少。「在一個小地方,如果你跟別人不一樣,別人可能指指點點,甚至說你壞話。」
他想擺脫一眼到頭的無望狀態。「想改變人生的道路」,「唯一的辦法就是考研究生」。
劉徵說,他邊教書邊準備,「當時老師考研究生,要教育局同意、蓋章才行。我磨了很久,很執著要考研。1991年沒考上,1992年艱難地考上了南京大學的研究生。」
自稱考上「南京大學」的劉徵說,他一邊跟著導師學習,一邊做家教賺錢。但兩頭難兼顧,有時候只好「買一瓶水、五個饅頭,一天一夜啃掉一本專業書」。
也是在讀研究生時期,劉徵開始接觸到彩票。靠兼職做家教的收入,他偶爾會去買些彩票,「一次買兩塊錢,一個月最多10次」。
劉徵的住處。一場疾病突然改變了人生1996年碩士畢業後,他被分配到江蘇教育學院黨委宣傳部做幹事,並教一些課。1998年,正值「下海潮」,還在宣傳部的他,在外面辦了個培訓學校,教英語、日語。
一場疾病突然改變了他的人生。1999年有一天,他在培訓學校還沒吃早飯,血壓又高,一頭栽倒在廁所裡。原來他得了「腦中風」。他在醫院昏昏沉沉躺了23天,才「一口鮮血吐出來醒了」。
此後,劉徵感覺自己記憶力變差,反應力變差,語言能力下降,在課堂上會重複教一些東西。這讓他感覺很不好,再加上和領導相處得不太好,他索性辭職了。他繼續辦自己的培訓學校,但辦得並不理想,漸漸停止。
「腦中風」之後,據劉徵稱,他在2002年到2006年,「在日本東京大學讀了個心理學博士學位」。不過,江蘇有媒體報導稱,劉徵是南京大學博士畢業生。
劉徵說,他回國後,沒找到穩定工作,有時「在大學裡代課,教日語、經濟法等,一節課200元」,有時在培訓學校教中小學生語文、數學等,「一節課40~120元」。
但機會並不太多,他日漸窘迫。
他對彩票的痴迷也如日中天,先後共花了多少錢,已記不清了。他也曾「走運」過,彩票中獎最大的一筆是800元。
「每天都買(彩票),十幾二十元,不超過一百元。除非特別忙的時候,一般不會忘記買。」他對江蘇電視臺城市頻道說,這次偷電動車,一是因為沒錢吃飯,二是想買彩票。
在劉徵的住處,他的包裡存了一大摞彩票。彩票上畫滿了一串串數字,「希望找出點中獎規律」。
為什麼喜歡買彩票?他說,「我對數字特別敏感,買彩票可以鍛鍊自己的思維」。另一個原因是,「有能中大獎的僥倖心理。」
最近兩年,隨著年歲漸高,劉徵在培訓學校教書的生涯也岌岌可危。他教語文、數學,一個月有時候「一兩千元」,有時候「連500元都賺不到」,房租每月180元,他卻半年未交了,一天三餐都很難保證。
和同學、朋友的聯繫,也少之又少了,「一個人生活上一旦接觸的群體小了,做事也可能會封閉、不切實際」。
物質極度匱乏,他曾經試圖自殺過一次。「我忍受不了這種狀況,站在橋邊,準備要跳下去,一個乞丐拿出兩個茶葉蛋,說給我吃,還熱乎乎的,我們一人吃了一個。我就想,沒文化的人都能活下去,我為什麼不能。」
「在南京這麼艱難,想回老家嗎?」澎湃新聞記者問道。
「不回,回去就更難找工作了,在這邊起碼可以教課。也不好意思回去,混成這樣。這幾年電話都很少打回去,有兩年沒回老家了。」
「物質上一直沒改善,精神上也很難改善,心有餘而力不足」。他知道盜竊有違法律和道德,卻走向了違法犯罪。
燕子磯派出所民警鮑玉石告訴澎湃新聞,劉徵分別在2012、2013、2014年偷盜了一輛電動車,因為數額不大,僅僅行政拘留或批評教育,直到今年再犯,構成涉嫌盜竊罪。
這次偷了電動車,還敢回來拿自行車,劉徵自嘲他是「最笨的小偷」。
劉徵聊起「戲劇性」的人生經歷,越聊越生動,細節歷歷在目,卻讓人有些疑惑。遇到一些關鍵細節(比如他的「博士學歷」)向他核實,劉徵自覺不自覺地從此岸滑到彼岸,越滑越遠,他通過一些信仰、道德、法律、法治、經濟、人性等大詞或概念,把簡單的事實描述蒙上一層灰。
把自己「包裝」成名校博士畢業生劉徵的出租屋坐落在半山腰的城中村,小平房,約6平方米,呈狹長形,堆滿各種破舊衣服,以及灰塵,一陣陣異味傳來。床上還是堆滿衣服、雜物,只有一小塊地方可以坐人。床的上方用晾衣架掛著一小塊臘肉。
沒有衛生間、洗澡間,他說冬天2~3星期才洗一次澡,花20元去澡堂,夏天凌晨時分趁沒人在門口衝澡。
一張桌子上堆了幾十本書,有中小學生教輔書,也有《西方社會學理論》、《觀念枷鎖》等。劉徵說:「這只是冰山一角。」
「其他書呢?在皮箱裡嗎?」
他說,「箱子裡都是書。」
記者挪開雜物,打開積滿灰塵的箱子,裡面只是破衣服。
「你的畢業證書、學位證書可以給我看看嗎?」
他說,「雜物太多了,找不到。」
再聊下去,劉徵大多以「不記得了」為由推脫,或者遊移話題之外侃侃而談。
澎湃新聞記者查詢知網發現,1995年9月,「他」在《求實》上有篇文章《論鄧小平國家主權思想的特點》。再查萬方網,有篇碩士論文《論鄧小平的國際戰略思想》,湖南師範大學中共黨史專業。
是同一人嗎?是冒充嗎?
劉徵的戶籍資料顯示,他是蘇北某縣人,研究生學歷,嫌疑人身份。
澎湃新聞從南京大學查詢獲知,該校畢業生沒有劉徵這個人。不過,在江蘇教育學院資料卻顯示,畢業於湖南師範大學的劉徵,1996年~1999年在該學院宣傳部工作,隨後辭職。
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採訪時,劉徵一開始仍堅持自己是南京大學碩士生,東京大學博士生。過了會兒,他承認自己並非博士,也不是南京大學碩士生,而是湖南師範大學碩士生,並說出自己的碩士生導師。澎湃新聞撥打了其導師譚雙泉的電話,85歲的譚教授說,他印象中自己的研究生中是有個叫這麼個名字的人。
至此,偷電動車的「博士」學歷露餡了。他並非畢業於南京大學,也沒有獲得什麼博士學位。而是畢業於湖南師範大學的碩士生。
我問,「那你為什麼要假冒博士?」
他說,「為了面子吧。只能說這是一種病態,頭腦有問題。腦中風之後,大腦受到極大刺激,有時候清醒,有時候顛三倒四,不像正常人那樣,我早就察覺了。」
「你有申請低保嗎?」
「申請過幾次,每次部門都說你四肢健全,可以幹別的。但我幹不來體力活。」
3月28日,在劉徵所在的培訓學校,澎湃新聞記者再次看到劉徵。他正在一對一地輔導高三男生的語文,舉手投足為人師表,循循善誘。然而他已經是嫌疑人,暗暗擔心著自己被判刑,擔心著生活會越來越差。
同事們說,他是「博士」,知識面廣,熱心教學,受學生歡迎。而鄰居卻說,他不愛說話,不打招呼,喜歡獨自呆著,很孤僻。
劉徵呈現著多面性,一個小知識分子在時代浪潮中想著向前,惦記著「再辦培訓學校」,卻一再退步,一再困厄。
他對高三男生說,你放鬆點,課堂上認真聽、寫,下課回家就不要再想,路上可以四處觀察,作文很快會提高的。海明威有句話,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你有沒有信心?
學生說,有。
師生兩人揮手告別。
劉徵轉過頭,對澎湃新聞記者說,「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
「那你為什麼偷電動車呢?」
「那就是被生活打敗了。」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