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博士,精通多國語言」的南京偷車賊說:我被生活打敗了

2020-12-21 澎湃新聞
劉徵對民警說,他今年52歲,是一所名校的博士畢業生,目前在一家教育培訓機構做老師。他之所以偷車,是因為「沒錢」。

       「我可以拒絕採訪嗎?」

       劉徵(化名)看到澎湃新聞記者,說出第一句話。

       3月13日中午,家住南京棲霞區的劉女士,發現停車棚裡的電動車不見了。轄區的燕子磯派出所民警趕到現場,在監控視頻看到一名男子騎自行車進來,騎電動車出去。

       讓人意外的是,案發20分鐘後,那名可疑男子又返回來,被當場逮住——他想取回自己的自行車。

       這名被逮住的男子,叫劉徵。劉徵對民警說,他今年52歲,是一所名校的博士畢業生,目前在一家教育培訓機構做老師。他之所以偷車,是因為「沒錢」,「我每天都缺錢」。

       因涉嫌盜竊罪,劉徵目前被取保候審。

       這不是劉徵第一次偷車。在此前的3年中,他每年都偷一輛電動車,因案值太小,尚構不成刑事犯罪,劉徵每次都「得手」、每次又被「放過」。

       名校博士生竟淪為偷車賊?南京多家媒體對這一稀奇事進行了報導。江蘇一家電視臺是這麼報導他的身份的:南京大學畢業博士,精通英、日、德、韓等多國語言,正自學阿拉伯語,曾任大學講師……

       江蘇一家電視臺播出劉徵的節目時,儘管對他面部進行了處理,但「臉上的馬賽克太少」,他3個字的姓名也僅被去掉中間的一個字,這讓熟悉他的人很容易一眼看出他是誰。這讓劉徵有些惱火、難過,他說,自己一夜難眠,卻也無可奈何。

       他想拒絕澎湃新聞和南京另一家電視臺的採訪,「我對法律不是一無所知,公民有肖像權和隱私權」。

       在派出所民警鮑玉石「開導」下,劉徵最終同意和我們聊聊。

       「人在窘迫的時候,受生活的影響,可能會做一些違法犯罪的事。」3月25日,他對澎湃新聞記者說。

苦悶的「小縣城」生活

       眼前的劉徵頭髮油膩,鬍子拉碴,衣服沾著塵土,腳上一根鞋帶鬆了,軟塌在地上。

       1963年,他出生於蘇北農村。他有一個哥哥,兩個姐姐,都是農民。

       劉徵說,1983年,他考上大連外國語學院的日語專業,成為全家唯一上大學的人。他說,當年的《新華日報》甚至對他進行過報導,說蘇北一個年輕人通過自學日語考上了大學,「說的就是我」。回憶早年往事時,劉徵略帶自豪,迅疾又恢復了一臉平靜。

       一個全新的人生向他打開,大連的日俄建築,大學圖書館的書,都讓他「感覺特別好」。他讀的第一本書是《鋼鐵是怎麼煉成的》,「一開始我以為是煉鋼鐵的書」。這本書給他的啟發很大,「人碰到困境的時候,要想辦法自救,像保爾·柯察金那樣」。

       劉徵學習用功,還勤於投稿。目前能查到的兩篇小文章,都發表在《日語學習與研究》上。一篇是1983年10月的《請您辨別哪個正確》,另一篇是1984年12月的《你能準確譯出下列單詞嗎》。

       1987年大學畢業後,劉徵說,他原本有機會分配到大連的外貿公司做翻譯。不過,他聽了哥哥的話,回到了蘇北老家,當一名中學老師,教語文和英語。他對澎湃新聞說,在大學期間,他日語考過了一級,英語過了六級,還學了點韓語、德語。

       從大連回到蘇北小縣城,劉徵心理落差相當大:生活節奏慢,質量差,並且「老師講課都說家鄉話,就是土話。如果說普通話,還會被學生嘲笑」。

       這讓劉徵感覺格格不入,他自我封閉在宿舍裡看書,和同事的接觸也很少。「在一個小地方,如果你跟別人不一樣,別人可能指指點點,甚至說你壞話。」

       他想擺脫一眼到頭的無望狀態。「想改變人生的道路」,「唯一的辦法就是考研究生」。

       劉徵說,他邊教書邊準備,「當時老師考研究生,要教育局同意、蓋章才行。我磨了很久,很執著要考研。1991年沒考上,1992年艱難地考上了南京大學的研究生。」

       自稱考上「南京大學」的劉徵說,他一邊跟著導師學習,一邊做家教賺錢。但兩頭難兼顧,有時候只好「買一瓶水、五個饅頭,一天一夜啃掉一本專業書」。

       也是在讀研究生時期,劉徵開始接觸到彩票。靠兼職做家教的收入,他偶爾會去買些彩票,「一次買兩塊錢,一個月最多10次」。

劉徵的住處。

一場疾病突然改變了人生

       1996年碩士畢業後,他被分配到江蘇教育學院黨委宣傳部做幹事,並教一些課。1998年,正值「下海潮」,還在宣傳部的他,在外面辦了個培訓學校,教英語、日語。

       一場疾病突然改變了他的人生。1999年有一天,他在培訓學校還沒吃早飯,血壓又高,一頭栽倒在廁所裡。原來他得了「腦中風」。他在醫院昏昏沉沉躺了23天,才「一口鮮血吐出來醒了」。

       此後,劉徵感覺自己記憶力變差,反應力變差,語言能力下降,在課堂上會重複教一些東西。這讓他感覺很不好,再加上和領導相處得不太好,他索性辭職了。他繼續辦自己的培訓學校,但辦得並不理想,漸漸停止。

       「腦中風」之後,據劉徵稱,他在2002年到2006年,「在日本東京大學讀了個心理學博士學位」。不過,江蘇有媒體報導稱,劉徵是南京大學博士畢業生。

       劉徵說,他回國後,沒找到穩定工作,有時「在大學裡代課,教日語、經濟法等,一節課200元」,有時在培訓學校教中小學生語文、數學等,「一節課40~120元」。

       但機會並不太多,他日漸窘迫。

       他對彩票的痴迷也如日中天,先後共花了多少錢,已記不清了。他也曾「走運」過,彩票中獎最大的一筆是800元。

       「每天都買(彩票),十幾二十元,不超過一百元。除非特別忙的時候,一般不會忘記買。」他對江蘇電視臺城市頻道說,這次偷電動車,一是因為沒錢吃飯,二是想買彩票。

        在劉徵的住處,他的包裡存了一大摞彩票。彩票上畫滿了一串串數字,「希望找出點中獎規律」。

       為什麼喜歡買彩票?他說,「我對數字特別敏感,買彩票可以鍛鍊自己的思維」。另一個原因是,「有能中大獎的僥倖心理。」

       最近兩年,隨著年歲漸高,劉徵在培訓學校教書的生涯也岌岌可危。他教語文、數學,一個月有時候「一兩千元」,有時候「連500元都賺不到」,房租每月180元,他卻半年未交了,一天三餐都很難保證。

       和同學、朋友的聯繫,也少之又少了,「一個人生活上一旦接觸的群體小了,做事也可能會封閉、不切實際」。

       物質極度匱乏,他曾經試圖自殺過一次。「我忍受不了這種狀況,站在橋邊,準備要跳下去,一個乞丐拿出兩個茶葉蛋,說給我吃,還熱乎乎的,我們一人吃了一個。我就想,沒文化的人都能活下去,我為什麼不能。」

        「在南京這麼艱難,想回老家嗎?」澎湃新聞記者問道。

       「不回,回去就更難找工作了,在這邊起碼可以教課。也不好意思回去,混成這樣。這幾年電話都很少打回去,有兩年沒回老家了。」

       「物質上一直沒改善,精神上也很難改善,心有餘而力不足」。他知道盜竊有違法律和道德,卻走向了違法犯罪。

       燕子磯派出所民警鮑玉石告訴澎湃新聞,劉徵分別在2012、2013、2014年偷盜了一輛電動車,因為數額不大,僅僅行政拘留或批評教育,直到今年再犯,構成涉嫌盜竊罪。

       這次偷了電動車,還敢回來拿自行車,劉徵自嘲他是「最笨的小偷」。

       劉徵聊起「戲劇性」的人生經歷,越聊越生動,細節歷歷在目,卻讓人有些疑惑。遇到一些關鍵細節(比如他的「博士學歷」)向他核實,劉徵自覺不自覺地從此岸滑到彼岸,越滑越遠,他通過一些信仰、道德、法律、法治、經濟、人性等大詞或概念,把簡單的事實描述蒙上一層灰。

把自己「包裝」成名校博士畢業生

       劉徵的出租屋坐落在半山腰的城中村,小平房,約6平方米,呈狹長形,堆滿各種破舊衣服,以及灰塵,一陣陣異味傳來。床上還是堆滿衣服、雜物,只有一小塊地方可以坐人。床的上方用晾衣架掛著一小塊臘肉。

       沒有衛生間、洗澡間,他說冬天2~3星期才洗一次澡,花20元去澡堂,夏天凌晨時分趁沒人在門口衝澡。

       一張桌子上堆了幾十本書,有中小學生教輔書,也有《西方社會學理論》、《觀念枷鎖》等。劉徵說:「這只是冰山一角。」

        「其他書呢?在皮箱裡嗎?」

       他說,「箱子裡都是書。」

        記者挪開雜物,打開積滿灰塵的箱子,裡面只是破衣服。

        「你的畢業證書、學位證書可以給我看看嗎?」

       他說,「雜物太多了,找不到。」

       再聊下去,劉徵大多以「不記得了」為由推脫,或者遊移話題之外侃侃而談。

       澎湃新聞記者查詢知網發現,1995年9月,「他」在《求實》上有篇文章《論鄧小平國家主權思想的特點》。再查萬方網,有篇碩士論文《論鄧小平的國際戰略思想》,湖南師範大學中共黨史專業。

       是同一人嗎?是冒充嗎?

       劉徵的戶籍資料顯示,他是蘇北某縣人,研究生學歷,嫌疑人身份。

       澎湃新聞從南京大學查詢獲知,該校畢業生沒有劉徵這個人。不過,在江蘇教育學院資料卻顯示,畢業於湖南師範大學的劉徵,1996年~1999年在該學院宣傳部工作,隨後辭職。

       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採訪時,劉徵一開始仍堅持自己是南京大學碩士生,東京大學博士生。過了會兒,他承認自己並非博士,也不是南京大學碩士生,而是湖南師範大學碩士生,並說出自己的碩士生導師。澎湃新聞撥打了其導師譚雙泉的電話,85歲的譚教授說,他印象中自己的研究生中是有個叫這麼個名字的人。

       至此,偷電動車的「博士」學歷露餡了。他並非畢業於南京大學,也沒有獲得什麼博士學位。而是畢業於湖南師範大學的碩士生。

       我問,「那你為什麼要假冒博士?」

       他說,「為了面子吧。只能說這是一種病態,頭腦有問題。腦中風之後,大腦受到極大刺激,有時候清醒,有時候顛三倒四,不像正常人那樣,我早就察覺了。」

       「你有申請低保嗎?」

       「申請過幾次,每次部門都說你四肢健全,可以幹別的。但我幹不來體力活。」

       3月28日,在劉徵所在的培訓學校,澎湃新聞記者再次看到劉徵。他正在一對一地輔導高三男生的語文,舉手投足為人師表,循循善誘。然而他已經是嫌疑人,暗暗擔心著自己被判刑,擔心著生活會越來越差。

       同事們說,他是「博士」,知識面廣,熱心教學,受學生歡迎。而鄰居卻說,他不愛說話,不打招呼,喜歡獨自呆著,很孤僻。

       劉徵呈現著多面性,一個小知識分子在時代浪潮中想著向前,惦記著「再辦培訓學校」,卻一再退步,一再困厄。

       他對高三男生說,你放鬆點,課堂上認真聽、寫,下課回家就不要再想,路上可以四處觀察,作文很快會提高的。海明威有句話,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你有沒有信心?

       學生說,有。

       師生兩人揮手告別。

       劉徵轉過頭,對澎湃新聞記者說,「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

       「那你為什麼偷電動車呢?」

       「那就是被生活打敗了。」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無語言成績如何申請名校聲樂博士?|蔚藍韓國留學
    隨著國內考研考博的嚴峻形勢,越來越多的同學開始考慮出國讀研、讀博。那聲樂專業應該如何提前準備韓國留學?赴韓讀聲樂專業難不難申請?都需要什麼條件?但在沒有語言成績的情況下,把王同學送進名校,也不是0機會。最終在我們蔚藍留學老師和王同學的共同努力下,成功把王同學送進檀國大學。
  • 12歲比利時公主精通多國語言,這個4歲普通女孩竟然也做到了……
    最矚目的一次,是在一場「第一次世界大戰紀念日」上,當時年僅13歲的公主同時用英、法、荷三種語言進行演講,立刻贏得了荷語區人民的喜愛。年僅13歲就精通5國語言,可謂欲戴皇冠,必承其重啊!不過學多國語言只是其中一項技能,在即將到來的皇家軍事學院的學習中,她還要參加為期4周的軍訓,學習射擊、野外戰術訓練、跳傘、駕駛飛機等各項軍事課程……可能會有人覺得,作為比利時未來的女王,學習條件和環境自然是普通階級不能比的。
  • 慈禧的最美御前宮女:精通八國語言 清朝滅亡後嫁給了美國人
    那打交道一定需要翻譯,而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位女人,她可以說是慈禧身邊的最美御前宮女,精通八國語言,深受慈禧的喜愛。此人就是旅美作家裕德齡,滿州漢軍正白旗人。她的父親裕庚是清政府的外交官,曾擔任過清政府駐法使臣,裕德齡也跟著父親在法國生活了6年。這6年的生活,也讓她大開眼界。
  • 南京名校看鼓樓,鼓樓名校看龍江!龍江學區房有哪些?
    今天,我帶你提前實探了龍江學區房,走進聚福園、聚澤園、香榭裡花園、寧工新寓二期等精選社區。龍江板塊介紹南京名校看鼓樓,鼓樓名校看龍江,龍江板塊的教育資源在南京一直位於前列。芳草園小學、銀城小學、金陵匯文小學等,名小眾多,龍江匯集了南京一二三線各類名校。龍江小學基本都為南京一線名校的第一批直屬分校,目前已經躋身名校行列。龍江板塊位於河西北端,目前區域內整體發展比較成熟。
  • 精通八國語言很「牛」?巴金不僅會十五種語言 還翻譯不少外國文學...
    屠格涅夫和赫爾岑長期生活在法國,都是貴族,尤其是屠格涅夫跟莫泊桑這幫人感情非常好,法語都是一流的。比起託爾斯泰的厚重複雜,屠格涅夫更多接近西歐文學,那種浪漫的、抒情的,詩一樣的語言。這種語言恰恰跟巴金的教養、修養是吻合的。陳思和分析道。
  • 譚傑希新歌《吃檸檬》秀甜蜜 多國語言說我愛你
    總是充滿創造力的他,每首歌都向我們展示了他不一樣的特性,其中《吃檸檬》這首歌,譚傑希大秀語言天賦,用多國語言唱「我愛你」,清新甜蜜。總是充滿創造力的他,每首歌都向我們展示了他不一樣的特性,其中《吃檸檬》這首歌,譚傑希大秀語言天賦,用多國語言唱「我愛你」,清新甜蜜。在《吃檸檬》這首歌中,譚傑希將青春比作檸檬,因為檸檬有時清新甜蜜,有時酸得讓你不禁眉頭緊皺,如同青春的味道。而整首歌曲節奏輕鬆,配以非典型譚氏唱腔,漫不經心的吉他輕彈,加上別具一格的小號橋段。讓整首歌散發著淡淡檸檬香,格外清新提神,聽的人非常的愉悅。
  • 完美關係:邦尼說會8國語言江達琳驚掉下巴,原來是這層意思!
    邦尼說她會8國語言,江達琳驚掉下巴,邦尼真的有這麼厲害嗎?邦尼出生在一個農村家庭,受傳統「重男輕女」的思想,在家中並不被受重視,像極了《歡樂頌》中的樊勝美。她自小聰明,學習又很刻苦,考上大學後又依靠勤工儉學賺生活費和學費完成學業。碩士畢業以後留在上海打拼,專職工作是在一所培訓學校教老外中文,業餘時間兼職上私教課,還是一名帶貨的網絡女主播。
  • 關於科比你可能不知道的五件事:老大精通5國語言,叔叔也打過NBA
    這兩人曾曝出是彼此的初戀,但之後科比結識了瓦妮莎後稱跟布蘭迪只是朋友,可布蘭迪則說曾跟科比度過了很美好的一段時光。第三條通曉多國語言,科比6歲時就跟父親喬-布萊恩特在義大利生活,所以從小就會義大利語,喬與科比的母親在家中一直都說英語,所以英語也算是科比的母語,在義大利這個歐洲國家科比還接觸到了很多其他國家的語言,在義大利科比還學會了西班牙語,在湖人交易得到保羅-加索爾後科比時常用西班牙語跟大加索爾聊天,在場上聊戰術用西班牙語別人還聽不懂,除此之外科比還學習了法國,還向薩沙
  • 郎朗教妻子講普通話,吉娜精通多國語言,學中文卻遇到口音難題!
    著名鋼琴家郎朗,帶著妻子吉娜一起參加了《幸福三重奏》,也滿足了很多對鋼琴家私人生活的好奇,在節目中,郎朗對妻子貼心照顧,很是暖心,為了讓妻子更加了解中國文化,他還教妻子說中文。郎朗念完「我將」,問她將是什麼意思,吉娜回答「做飯的姜」,郎朗瞬間石化。不過郎朗並沒有不耐煩,繼續教他讀「總經理」,還解釋「總經理」的意思,他說「總」就是很厲害的意思,是「老闆」「頭」的意思,吉娜聽得似懂非懂,表情懵懵的。郎朗的活動將於九月二十八舉辦,他就教吉娜說「九月二十八」,結果吉娜「八」的發音總是「拔」,郎朗反覆教,吉娜反覆錯。
  • 熱能學博士每周南京街頭乞討 自稱想過簡單生活
    他木然的看著人來人往,可能沒有人想到,他曾是南京一所名牌大學的熱能博士!  博士:我只想過簡單生活  6月27日晚上6點,記者來到丹鳳街等候博士乞丐的出現。一名男子盤腿坐在丹鳳街交通銀行臺階下的路邊上,根據周圍人的描述,他應該就是記者要找的博士乞丐陳某。他穿著一件短袖襯衫,頭髮梳得很整齊。
  • 新加坡博士留學|新加坡國立大學(NUS)博士申請條件
    國大每年都會有大批的海外學生前來求學,其中就有不少中國留學生。國大擁有1700名博士、博士後專家與學者和500名研究人員。這些教職人員均畢業於世界著名的高等學府(主要是歐美名校),保障了教學內容的國際化和教學品質的卓越性。強大的教師隊伍使大學在國際上得到了普遍的認同和讚譽。博士申請條件是什麼樣的?讓我們來一探究竟。
  • 馬來西亞小姐姐會多國語言,還能用9國語言和男孩溝通!
    本文轉載自:馬來站長 前段時間,柬埔寨一小男孩因為會多國語言而在網絡廣泛被人熟知,眾人紛紛感嘆小男孩實在太強大了,小小年紀竟然有如此語言天賦,不得不令人佩服,簡直是語言天才,如果好好培養,絕對是個人才。
  • 來自英國名校博士的留學申請防坑秘籍
    英國曼徹斯特大學(泰晤士2020排名top18)化工博士、小灰鴿海外名校導師——董蕭專訪篇,名校申請最全技巧攻略分享! 海外名校導師介紹: 董蕭、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化工博士 申請條件: 畢業於雙非南京工業大學 決定出國時GPA74,申請時GPA84
  • 蘇聯特工精通6國語言,蟄伏四年贏德國信任,卻因13歲小孩暴露
    在上個世紀,世界混亂不一,許多國家之間都互相虎視眈眈,尤其是蘇聯和美國,更是處於僵持的爭霸時期,不僅如此,其他強國之間也都會上演利益爭奪戰,可以說是當時只要是比較有實力的國家,都是以利益為主的,那時的通訊還不夠方便,而蘇聯為了掌握各個國家的第一手情報,在許多國家都安插了間諜。
  • 比利時公主12歲就精通5國語言,健身照曝光,穿的運動裝賣斷貨
    工廠甚至多招工人,加緊在生產這條褲子,如此看來,未來女王的帶貨能力不容小覷。而除了宣布伊莉莎白公主將進入布魯塞爾皇家軍事學院之外,比利時皇家帳號還聲稱小公主已經從英國大西洋世界聯合學院正式畢業。18歲就大學畢業,小公主的學業多麼緊湊大家應該可以想像了。
  • 非洲最富有的國家:擁有92個島嶼,當地人還會說3國語言!
    非洲最富有的國家:擁有92個島嶼,當地人還會說3國語言!聽朋友說非洲有著一個海島叫塞席爾,之前其實也去非洲旅行了很多次,但是一直沒有機會去他口中說的這地方看看,前端時間趁著放假便和他一起來到了當地,還真別說,要不是他一直和我強烈推薦我還不知道在非洲有著這麼一個「新大陸」。
  • 報紙拿倒,他也能直接讀出來,用50種語言都行,書法和同音文更絕
    數學、哲學、物理、心理學、中國音韻學、普通語言學、中國現代方言、中國樂譜樂調和西洋音樂欣賞等8個學科,他都很精通,先後在美國康奈爾、哈佛、耶魯、加州大學等世界名校任教。比如,他隨便編首歌就是名曲,其中他與劉半農一起創作的《教我如何不想她》,成為了傳世名曲,直到現在仍是很多藝術院校的保留曲目。
  • 多國語言大聲說「我愛你,中國!」|「親情中華•為你講故事」網上...
    多國語言大聲說「我愛你,中國!」本期夏令營由法國海外溫州鹿城聯誼會(海鹿會)、西班牙漢雅教育、智松華意學校、羅馬中華語言學校、大溫莎中國人協會中文學校、義大利華人中文學校、英國中文教育促進會、倫敦普通話簡體字學校、法國青田同鄉會、西班牙瓦倫便岷學習中心等17個海外僑團組織營員參營。來自美國、英國、法國、西班牙、義大利等15個國家的1955名營員積極報名參加。
  • 籤下兩名名校博士!還準備放大招……
    鍾捷昔日學神如今「回家」當老師「我只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博士,雖然媒體宣傳說是福州高中引進高層次人才,但對我來說,這個事情特別簡單,我就是回家了!」鍾捷把隆重的籤約場面,說得雲淡風輕。他說,2003年是福建省最後一屆根據估分填報高考志願,「我估了620多分,當時覺得報清華有戲,但可能專業不是太好,就放棄了填報計算機和生物科學這些大熱門。沒想到分數出來有640多分。我們那時對學業規劃沒有認知,對自己真正的興趣點也缺乏挖掘,只知道按分數報志願,挺遺憾的。」
  • 真相探求所:秦升真的不會八國語言嗎?
    同時,這也讓許多球迷堅定了一件事:秦升,還說你不會韓語!本場比賽後,一篇《秦升傳》開始在網上流傳。【外語日常】如果大家在網上搜索《秦升傳》時加上時間條件,會發現2013年時的版本與如今的版本是有所不同的,其中之一便是結尾處「升雖武夫,能通四國語言」中的「四國」被升級為了「八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