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粵大戰由來已久了,火藥味已經瀰漫了整整10個賽季有餘,看了幾十場京粵大戰,每次北京打廣東都跟打雞血了似的,尤其是馬布裡,且不管北京連敗或者輸了多少場比賽,跟廣東交手,都是下狠勁去打的,因此,雙方球迷都十分在意比賽的輸贏,這直接影響到了網絡上的輿論戰。
曾幾何時,烤鴨,其實還是一道名菜,現在點開一篇關於烤鴨的文章,我萬萬沒想到竟然寫的是籃球比賽!
說實話,昨晚(12月14日)的那場比賽,我算是頭一回看到首鋼隊在末節投降。到第四節,分差一直維持在雙位數,除了翟曉川,沒有人敢主動站出來得分,朱彥西6犯離場只拿到3分,方碩的三分球不再神準,球隊只有翟曉川和吉布森苦苦支撐,最後輸17分收尾,只是不想球隊輸的太難看罷了。從比賽就可以看出,北京隊已經沒有過去那些年的那種精氣神了。
老球迷其實都知道,京粵大戰去到第四節,是最最關鍵,也最最頭疼的。你也別管你領先多少分,就算是領先20分去到第四節,也是不穩的。北京隊一般去到這時候會放手一搏,馬布裡投進幾個三分球,球員們就嗷嗷叫了,再加上時不時的幾個偏幫哨,局勢一下就可以扭轉。當然了,這也是京粵大戰之所以激烈的主要原因,大家都不想輸,都想贏下比賽。
從數據上看,後馬布裡時代的北京,在與廣東隊的角逐中,是退步的。廣東已經多個賽季雙殺北京,也曾經大比分擊敗過北京首鋼。即使是本賽季北京首鋼隊重磅引援,廣東雙殺北京也沒有手軟過,這就涉及到了一個球隊的底蘊問題。
在球員更迭的過程中,廣東雖然少了朱芳雨、王仕鵬、陳江華這一批骨幹主力,但湧現出來了像趙睿、杜潤旺、徐傑、胡明軒這樣的年輕新秀,在新鮮血液的灌輸下,廣東重新煥發了生機,再加上外援的選擇合理,廣東連續拿到了2個總冠軍。
再看北京這邊,通過球員交易,北京確實拿到了人才市場上比較出色的球員,例如此前在山西的得分能手段江鵬,在上海打出身價的劉曉宇,還有後面的李慕豪和範子銘,球隊的輪換十分充足,但你看看替補席上,幾乎是沒有年輕球員,這一直是北京的死穴。毫無疑問,在年輕球員的培養上,北京最起碼已經落後了廣東5年。
從比賽中看,北京隊主教練帕亞加尼其實是有意想要提速,改變球隊的戰術打法,也希望球隊能夠打出一些很好的防守反擊,但他沒想到的是,長期執行陣地戰和延誤戰術的球員們根本「跑」不起來,吉布森每次想提速,想衝刺,但球員已經站到陣地戰進攻的位置上去了,沒有人願意奔到前線,或者直接空切籃下。
吉布森想打快節奏的進攻,但問題是球隊沒有人能夠很好地去處理球,去終結進攻。外線的投手相當不穩,朱彥西三分球5投1中,方碩8中2,劉曉宇2中0,惡霸2中1,只能自己去單打蠻幹。
相比之下,馬尚就舒服得多,同樣是砍38分,馬尚只花了24分鐘,而吉布森澤需要花44分鐘。
全場下來,北京出現了22次失誤,讓廣東拿到很多反擊得分,這也能從側面反應出來,北京在比賽時已經沒有過去那種高度專注了,尤其是第四節,好幾個三分浪投不進後,就直接放棄比賽,進攻打得零零散散,無組織無紀律,好像就在等時間過去一樣。毫無疑問,這場比賽,對首鋼來說,對首鋼的球迷來說,是一場煎熬。
作為一個老球迷,我也不希望廣東能夠這麼輕鬆地拿下比賽,毫無樂趣可言。
我更希望看到的是,那個能在第四節反撲的北京首鋼,廣東贏你,就要在你最強的時候擊敗你,堂堂正正的。
贏這種「划水摸魚」的首鋼,我覺得一點樂趣都沒有。
烤鴨之所以好吃,是因為那你辛苦烤出來的,有過程,有經歷,那才夠味,別人搞好送到你嘴邊的,吃幾口其實就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