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蔓蔓」田園綜合體:描繪鄉村振興新畫卷

2020-12-21 人民網

入夏後,巴彥淖爾市杭錦後旗三道橋鎮迎來了又一年的瓜香季,大田內西瓜苗長勢正旺,一顆顆翠綠的瓜結在瓜蔓上,6月底將全面上市。三道橋鎮積極探索「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路子,以打造西甜瓜小鎮為契機,高標準規劃建設「瓜蔓蔓」田園綜合體,全力推動鄉村振興。

夯實基礎 激活產業

「鎮裡面很支持,幫助協調貸款,鼓勵發展養牛業。養肉牛前景挺好,現在效益挺高。西門塔爾這個品種的牛長得快、效益好,我一次買了21頭。」41歲的劉建華是三道橋鎮和平村的村民,養殖奶牛、肉牛20多年,為適應市場需求,近日他從通遼購買回21頭西門塔爾母牛,準備走「自繁自育」養殖模式。

「牛、羊、瓜、葵」是三道橋鎮「瓜蔓蔓」田園綜合體的四大主題元素,已經形成了「北羊——中瓜——南葵」的產業布局,發展根基牢固。該田園綜合體涉及全鎮的8個村87個村民小組的10.2萬畝耕地,規劃成「一線一院兩場三站四區」的獨特布局。「一線一院」就是以省道311為軸線,發揮西甜瓜科技小院的指導作用,在西甜瓜標準化生產和提質增效上下功夫,真正讓三道橋西甜瓜產業成為具有競爭力的主導產業。「兩場」就是繼續發展壯大俊峰牧場和牧心農場的奶牛養殖規模,走一條農牧結合的新路子,同時,鼓勵全鎮農戶發展肉牛養殖產業,為拓寬增收渠道和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尋找更多的途徑。「三站」即落實好上級惠農政策,實施好惠民工程,建設農殘廢棄物集中回收站和糞汙集中堆漚站、完善農畜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站,為全鎮的農業生產提供便利條件。「四區」即以打造起點高、標準高、效益高的典型示範區為目標,在西甜瓜種植核心示範區實施「四區」共建模式。即:以提供種植技術服務為核心的科技服務區、以西甜瓜種植為內容的西甜瓜種植區、以環境宜居為保障的生活樣板區、以綠色生態為導向的農業「四控」示範區。

融合發展 助農增收

「瓜蔓蔓」田園綜合體以產業引領示範輻射全鎮,實現多業並舉,多輪驅動,共同發展,不斷帶動全鎮各項產業健康、快速發展,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在發展產業的同時,該鎮結合綜合體實際情況,多措並舉培育「庭院經濟文化+特色產業+旅遊經濟」的發展模式。鼓勵農戶以家庭為單元、以庭院為陣地,充分發揮黨員志願者和巾幗英雄志願者先鋒隊的作用,引領農戶在房前屋後大力發展庭院經濟。按照農戶自願的原則發展4種庭院經濟模式(即特色種植型、特色養殖型、休閒服務型、綜合發展型),形成了美化人居環境與產業發展齊頭並進的局面。

要建設美麗鄉村,打造鄉村振興樣板就必須大力發展鄉村旅遊。三道橋鎮積極融入烏蘭布和沙海湖旅遊線路,突出特色小鎮建設,圍繞慈光寺、黨建廣場、米倉縣舊址、梅林廟海子、三道橋西甜瓜核心示範園區等旅遊資源,打造「米倉旅遊閉合圈」發展觀光農業、體驗農業、休閒遊,主打「生態牌」,從點到線,成片立面,分步、有序、立體式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和鄉村休閒旅遊。以「海、農、林」旅遊要素為主題,立足「永躍海子、休閒養生、採摘農業、米倉文化」四大資源優勢,集「土、洋、雅、俗」於一體,把美麗新農村建設、生態種養殖基地和生態休閒體驗農業等一切與「農」相關的元素都串點成線,逐漸形成「既有個性又有共鳴」的格局,有力助推鄉村振興,最終建設成為「黨建紅鎮、產業強鎮、文化大鎮、魅力小鎮」。(汪巧枝)

(責編:劉澤、張雪冬)

相關焦點

  • 鋼城區棋山觀村:黨建引領 描繪鄉村振興「新畫卷」
    黨建引領聚合力,鄉村振興正當時。近年來,濟南市鋼城區棋山國家森林公園棋山觀村堅持黨建引領,以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為抓手,大力實施舊村改造,積極發展集體經濟,重點發展產業致富,著力培育淳樸鄉風,激活鄉村綜合治理,努力在探索實踐中描繪鄉村振興「新畫卷」。
  • 蘆溪紫溪村以田園綜合體撬動鄉村振興 打造鄉村振興創新樣板
    、現代農業、康養休閒等於一體的田園綜合體,在蘆溪縣銀河鎮紫溪村這方「希望的田野」上煥發出盎然生機,引領鄉村振興加速推進。 紫溪田園客廳(蘆溪縣委宣傳部供圖)  田園綜合體是集現代農業、休閒旅遊、田園社區為一體的鄉村綜合發展模式
  • 山東:加快田園綜合體試點 以「新六產」助推鄉村振興
    齊魯網10月2日訊山東以農民合作社為主要載體,建設集循環農業、創意農業、農事體驗於一體的『田園綜合體』,以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築牢鄉村振興產業基礎。就在陷入僵局的時候,寒亭區正好組織50名村幹部到浙江進行鄉村振興培訓,浙江安吉的做法讓他們眼前一亮。於獻法表示自己非常震撼,魯家村的田園綜合體是國家級的,他們村集體底子跟自己村的差不多,但人家引了大量的社會資本,鄉村旅遊發展的很紅火。前闕村決定借鑑魯家村的經驗,由村集體投入4500萬,並向社會公開招標入股。
  • 打造田園綜合體助力鄉村振興
    農業興、百業旺,鄉村才有活力。近年來,蓬江區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動農業發展方式轉變,發展了一批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動農民增收,促進了農業經濟與第二、第三產業融合發展。近日,記者在位於杜阮鎮松園村鳳山南側的養生谷自然研學基地了解到,該基地以智慧農場為著力點,大力發展休閒農業、觀光農業、特色農業等新型農業業態,正致力於打造田園綜合體,助力鄉村振興。
  • 惠城擬用3年時間在橫瀝蘆洲打造國家級田園綜合體推進鄉村振興
    漫步綠道欣賞田園風光、逛古村落體驗民俗文化、遊森林度假小鎮放鬆身心……在惠城區橫瀝鎮,一個投資超百億元的國家級田園綜合體已繪就藍圖,一幅鄉村振興的美麗畫卷正徐徐鋪展。
  • 濟南市鋼城區棋山觀村 黨建引領描繪鄉村振興「新畫卷」
    魯網12月4日訊(記者 張小南)黨建引領聚合力,鄉村振興正當時。近年來,濟南市鋼城區棋山國家森林公園棋山觀村堅持黨建引領,以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為抓手,大力實施舊村改造,積極發展集體經濟,重點發展產業致富,著力培育淳樸鄉風,激活鄉村綜合治理,努力在探索實踐中描繪鄉村振興「新畫卷」。
  • 魚米荷香中描繪美麗鄉村新畫卷
    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以來,鳳凰城街道依託建設生態經濟帶、田園綜合體、美麗和諧鄉村為著力點,進一步優化新農村生活布局,全力打造生態宜居的最美鄉村。黃河岸邊看生態,這裡風景怡人  夏日炎炎,驕陽似火。沿黃生態溼地生態融合打造,實現富民強村的終極目標,每年能產生1000萬元的效益,成為鄉村振興的一張文旅名片。  與此同時,「田園景區化,景村一體,旅遊全域化」的生態格局在鳳凰城街道初具雛形。
  • 西安周至:打造青山谷語田園綜合體 助力鄉村振興
    前來參加啟動儀式的各級領導及嘉賓6月28日上午,西安市周至縣青山谷語田園綜合體項目在周至縣司竹鎮金官村舉行啟動儀式,旨在通過打造田園綜合體,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助推鄉村振興。西安市原政協副主席王俊仁致辭打造新時代田園綜合體 體驗農耕樂趣中國牡丹產業協會副會長王化會,陝西省稅務局執行局局長馬樹乾、西安市秦嶺生態環境保護管理局執法局局長強兵會
  • 「鄉村振興」阿旗天山鎮:鍛造「金畫筆」 描繪鄉村振興新畫卷
    阿旗天山鎮始終堅持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動能,強力推進以產業為支撐、以宜居為目標、以治理為基石、以文化為根脈、以富民為根本的綠色發展之路,匠心描繪產業引領、全域提升、協調推進的鄉村振興美麗畫卷。創新發展模式,發揮產業引領效應。
  • 菏澤「尚苑牡丹田園綜合體」籤約儀式舉行 山東鄉村振興再添新銳
    12月11日,鑫座文旅(北京)有限公司與菏澤市金豐鄉村振興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在菏澤市牡丹區舉行「尚苑牡丹田園綜合體」籤約儀式。雙方就項目總體策劃、設計、投資、建設、運營達成全面合作協議。鑫座文旅(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長、世地鑫座文旅集團總裁齊麟,菏澤市金地土地開發投資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菏澤市金豐鄉村振興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陳景昌代表雙方在協議上簽字。
  • 江蘇兩地試點加快建設田園綜合體 探路鄉村振興
    在南京市江寧區橫溪街道,做酒、賣酒幾十年的村民吳能春有了新身份——溪田田園綜合體12作坊街的酒坊老闆,每月固定收入3000元,一手釀酒技藝有了更大的施展舞臺。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載體,去年開始試點的田園綜合體建設正悄然改變兩地百姓的生活,村民們的獲得感越來越強。
  • 《麥香》:一幅鄉村振興的新畫卷
    《麥香》聚焦退伍軍人返鄉創業的時代主題,弘揚奮鬥精神,刻畫典型人物,描繪了一幅鄉村振興的時代畫卷,代表了農村現實題材創作的新收穫。  現實主義精神與時代主題  「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現實主義文藝創作要善於傳達時代之先聲,勇於揭示時代面臨的現實問題。電視劇《麥香》之所以受到廣泛歡迎,正在於它以現實主義精神展現了時代主題。
  • 藍城首入成都 以田園度假啟幕鄉村振興大美畫卷
    中國天府農博園 供圖 新津縣委宣傳部  國際在線四川報導(劉世光):2019年,藍城集團攜手新津縣文旅投資集團打造的首個田園度假村——藍城·沐春風正式落子中國天府農博園核心區。作為一個產業內容多元化的農商文旅融合項目,藍城·沐春風項目總體規劃佔地面積約550畝,投資總額約3億元,規劃建設以農業為基礎、以川西林盤為載體的一站式鄉村度假田園綜合體。  該項目所在的中國天府農博園核心區是四川省委、省政府著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動四川由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跨越作出的重大部署。中國天府農博園正積極推進13平方公裡的核心區建設。
  • 「五個振興」「三步走」——沂蒙鄉村振興三景
    臨沂市按照「在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中走在前列」的目標定位,全面實施有沂蒙特色的鄉村振興戰略規劃,統籌推進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五個振興」,努力打造成為長三角中心城市農產品供應基地、休閒旅遊「後花園」和產業轉移「大後方」,實現鄉村振興「三步走」,各項工作取得新進展、新成效
  • 店下繪就鄉村振興美麗畫卷
    店下萬畝洋水稻種植基地 店下鎮供圖盛夏時節,走進店下鎮,只見千裡沃野,成片的綠色稻田生機盎然;鄉村樓房鱗次櫛比,房前屋後整潔衛生。田地裡,樸實的農民們辛勤躬耕;碼頭旁,身著工服的工人們正加緊作業;園區內,一座座鋼構廠房拔地而起,運輸車輛穿梭往來,繁忙有序……一幅鄉村振興的美麗畫卷正在這裡徐徐鋪展。
  • 新疆昌吉:葡萄田園綜合體 促進三產融合 助力鄉村振興
    葡萄田園綜合體就是一個有效載體。 據介紹,田園綜合體集現代農業、休閒旅遊、田園社區為一體,借旅遊助力農業發展、促進三產融合,實現可持續發展。 2017年2月5日,田園綜合體建設作為鄉村新型產業發展措施被寫進中央一號文件。
  • 布局「兩核三區」,泗水鄉村振興示範片區繪就美麗鄉村新畫卷
    2019年8月2日,泗水縣龍灣湖示範區獲批創建省級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示範區。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成立了泗水縣鄉村振興暨龍灣湖示範片區建設指揮部,由縣委書記、縣長任指揮長,並抽調10名精兵強將成立龍灣湖鄉村振興示範區工作專班,聘請浙江大學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鄉村與歷史空間規劃中心,精心製作了《泗水縣龍灣湖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省級示範區規劃》 。
  • 寧河千年古鎮東豐臺打造田園綜合體!「中國豐鄉」振興發展規劃
    來源:瀾德斯國際規劃設計院導讀田園綜合體作為鄉村新型產業發展的亮點措施被寫進中央一號文件,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與市場前景。但在田園綜合體實操中,我們常常看到一些「亂像」,如一味地圈地,破壞土地資源或因缺乏正確的產業植入而導致運營失敗的案例,本文為您介紹瀾德斯國際近期參與的天津市寧河區豐臺鎮「中國豐鄉」東西趙村田園綜合體鄉村專項規劃情況。
  • 田園綜合體為泰安「新農民」謀幸福
    那片田間的青山綠水、那些城裡人好奇新鮮的眼光、那些日子正越來越好的當地村民,生動展示著田園綜合體對於鄉村振興的帶動作用。  有著「中國水蜜桃之鄉」之稱的無錫市惠山區陽山鎮,擁有全國第一個田園綜合體實踐項目——無錫田園東方,名字聽起來浪漫而唯美,讓人頃刻想投入鄉村。陽山鎮歷來以水蜜桃種植為主產業,全鎮擁有各類企業近500家。陽春三月,萬畝桃花漫山遍野,桃熟時節,碩果纍纍乍點紅唇,要發展旅遊,一切仿佛剛剛好,恬然、舒適、放鬆。省文明鎮、省衛生鎮、省新型示範小城鎮……各類榮譽,也昭示著小鎮「新農民」的幸福。
  • 臨沂泉莊:有機農業大有「錢」途 田園綜合體助力鄉村振興
    尹家峪田園綜合體項目  大眾網臨沂10月19日訊(記者 劉元迪 通訊員 劉華)這裡,被評為國家AAA旅遊區,是全省首個鄉鎮整建制的全域景區。這裡,總投資20餘億元的田園綜合體項目正紮實有序推進,一幅壯美畫卷正徐徐展開。10月18日,大眾網記者帶您走進「全國最受歡迎的自駕遊目的地」——山東沂水泉莊鎮,探索鄉村振興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