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經典的5部電影:《這個殺手不太冷》上榜,第1不看會後悔
5.《瑪麗與馬克思》
一個發生在兩位筆友之間的非常簡單的故事。瑪麗·丁克爾是一個居住在墨爾本市區的胖乎乎的有些抑鬱和孤獨的小姑娘;馬克斯·霍爾維茨是一個居住在亂糟糟的紐約的肥胖的,患有亞斯伯格症(自閉症的一種)的44歲猶太人。 兩個人的通信跨越了兩個大洲,持續了20年。這份筆友之間的友誼隨著一封接著一封的書信,就這麼保留了下來。影片把觀眾帶入了一場關於友情、自我和對自我的剖析之旅,向人展示了兩個人的精神世界、訴說了人類的本源。三年前不懂事,看的時候沒什麼感覺。只記得最後莫名的流淚了。現在我能看懂了。世界上最偉大的友誼,莫過於此。沒有一絲虛情假意,you are my best friend,my only friend.錯過這部電影,毫不誇張的說,你錯過了,人生的三分之一世界。
4.《機器人總動員》
故事講述了地球上的清掃型機器人瓦力偶遇並愛上了機器人夏娃後,追隨她進入太空歷險的一系列故事。影片的全球票房累計超過5.3億美元,曾獲得第81屆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獎。最好的電影,不用煽情的臺詞和華麗的陣容,而基於真誠給人以驚喜、為愛感動,同時為世界和未來有點期待和啟發——此片正是如此。
3.《教父》
原意是指為嬰兒或幼兒洗禮並保證接受宗教教育的人,或是在制訂或闡述教義方面有權威的神學家。該片改編自馬裡奧·普佐的同名小說,講述了以維託·唐·科萊昂為首的黑幫家族的發展過程以及科萊昂的小兒子邁克如何接任父親成為黑幫首領的故事。1973年該片獲得第45屆奧斯卡獎最佳電影、最佳男主角、最佳改編劇本獎。2007年被美國電影協會選為「百年百佳影片第二位」。另外,《教父》是1969年美國出版的長篇小說,是美國出版史上的頭號暢銷書,在七十年代初拍成電影三部曲,發行世界各國,受到普遍歡迎。 除此之外,還有以《教父》為名的遊戲。
2.《這個殺手不太冷》
一部電影,一次震撼。經典就是不論多少次重溫,內心的那份觸動不會改變,《這個殺手不太冷》的導演是法國著名的呂克·貝松,影片當中充滿著藝術的氣息,甚至殺人的現場也象那藝術品一樣的獨特和唯美。導演在影片中更多的表達了對現實中的一些醜惡事物的批判,為了利益警察可以成為殺人的匪徒,他們在正義的大旗下肆意屠殺。還有Mathilda那毫無親情可言的家庭,最終因為他們的貪婪而葬送了性命。當然,更多地是講敘了陌生人之間的友愛,呵護,交融與為愛獻身的東西。每當shape of my heart的旋律縈繞耳邊,便會想起這個殺手,不太冷。
1.《肖申克的救贖》
監獄作為故事背景帶有寓意性,以安迪、典獄長、獄警和囚犯們所構成的這個世界,本身就是錯謬、混亂的。安迪是一個無罪的好人,卻被關進監獄接受改造。肖申克的幾任典獄長沒有一個是清白的,但他們卻在那裡頤指氣使,教化訓導著無罪的安迪。在這樣一個錯謬、黑白顛倒的世界,現代派作家筆下的人物通常會自甘墮落或精神崩潰,而史蒂芬·金塑造的安迪卻像一隻浴火後重生的火鳳凰,健康自信地飛出了煉獄的火坑。這樣的結果同樣寄託著作者要使荒原上的人們堅守善良人性並"振奮"起來的創作主旨。這部作品告訴我們,在這個社會裡,剛開始你牴觸制度,然後慢慢習慣了制度,最後你離不開這種制度,然而只有永遠懷著希望,展開雙翅飛向藍天才能獲得自由。論實力,不論任何排名他都當屬第一,他所帶來的註定出凡脫俗。人性的救贖,但往往過於完美的作品,卻往往給人以缺憾,無法超越的尷尬。隨著時間的過去,留給我們的不是感動,不是勵志,不是順從,亦或者救贖。唯一帶給我們的只是一句口頭禪:「我知道這是一部好電影。」最終留下的或許只剩下那一縷希望!人生很長,我們要走的路也會很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