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一家榨菜生產基地內,農民將穿好的青菜頭掛上架。 新華社資料圖
商報圖形 肖遵怡 制
重慶商報-上遊財經記者 譚柯 實習生 曹妤
納入國家名特優新目錄的農產品有81個,新認定重慶名牌農產品437個,培育農產品馳名商標29件、地理標誌商標227件……昨日,記者從重慶市加快品牌農產品建設新聞通氣會上獲悉,涪陵青菜頭、榮昌豬、奉節臍橙獲得農業農村部首批「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認定,潼南檸檬、江津花椒、巫山脆李、南川方竹筍等20個特色農產品區縣被認定為第一批「重慶市特色農產品優勢區」。據了解,涪陵榨菜2018年品牌價值達到147.32億元,多年保持中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價值第一位。
「重慶名牌農產品」達到437個
據重慶農業農村委副主任陳勇介紹,全市建成了以市級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巴味渝珍」為龍頭、區縣級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為支撐、國家級和市級農業龍頭企業產品品牌為主體的重慶農產品品牌體系。創建了全國首個省級層面、全品類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巴味渝珍」。
目前,全市首批製作了「巴味渝珍」商標及追溯防偽碼200萬枚,完成「巴味渝珍」線上平臺建設和線下店門頭改造31家,在江北機場、重慶西站、高速公路等重要地段落地「巴味渝珍」戶外廣告20幅。制定完善品牌運營推廣相關管理辦法;建立「巴味渝珍」商標授權合作機制,已對重慶小天鵝百福食品有限公司、重慶派森百橙汁有限公司在內的102家企業、181個產品品牌完成審核。
陳勇稱,全市引導農業經營主體開展2018年度「重慶名牌農產品」評選,共計收到37個區縣、200個企業、291個產品申報,經評選審定,石猿柑橘、西廂閣大米、「望帆」牌竹筍乾、旭豐雞蛋等257個產品被認定為「重慶名牌農產品產品」,全市有效期內的「重慶名牌農產品」達到437個。此外,我市將全力指導黔江、渝北、石柱等區縣打造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新增渝北鄉愁、源味石柱、山韻黔江三大區縣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
重點農產品品牌將整合推廣
「全市啟動了脆李、臍橙、龍眼荔枝、青菜頭、茶葉等重點農產品品牌整合工作,研究制定了品牌整合方案,明確了整合方式、整合範圍。」據陳勇介紹,由市農業農村委牽頭,通過申報農業農村部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形式,分別將涪陵、豐都、墊江、長壽、南川、武隆等6個區縣的青菜頭品牌整合形成「涪陵青菜頭」;將巫山、巫溪、奉節、雲陽、萬州、開州等6個區縣的脆李品牌整合形成「巫山脆李」;將奉節、雲陽、巫山、開州等4個區縣的臍橙品牌整合形成「奉節臍橙」;將涪陵、豐都、永川、江津等4個區縣的龍眼荔枝品牌整合形成「涪陵龍眼荔枝」;將永川、璧山等多個區縣的針型茶葉品牌整合形成「永川秀芽」。
與此同時,在全面完成去年啟動的88項農業地方標準制修訂基礎上,加快完善農業標準體系,今年制修訂農業地方標準100項,累計達到380項,力爭快速建成類別齊全、結構合理、覆蓋廣泛的農業標準體系。積極開展「三品一標」認證,有效期內的「三品一標」農產品認證數量達到3600個以上。同時,加強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技術、綠色生態綜合種養技術等一批先進適用技術的推廣運用,強化農業標準化示範應用,共建成17個國家級農業標準化示範區,創建「三園兩場」679個,面積達到160萬畝。
建成質量安全追溯點2010個
「完善農業行政執法機制,為安全優質農產品、品牌農產品保駕護航。」據陳勇介紹,目前,全市推進區縣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中心建設,強化鄉鎮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站建設,推進村級協管員延伸配備全覆蓋。繼續開展農產品基地準出和重點批發市場準入試點,把好質量安全檢測關口。制定追溯管理實施辦法,建設追溯管理信息平臺,推進鄉鎮監管機構和農產品規模化生產主體上線,始終保持高壓態勢,嚴管、嚴查、嚴處,全面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
「全市按照『2+1+2』架構體系大力推進三農大數據建設,完成了政務類、畜牧類、市場信息類、農經類、執法類等六個資源庫的系統設計開發,並歸集了11個系統共計3700萬條數據。」據陳勇介紹,我市深化全市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平臺建設,不斷完善重慶市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臺功能,建成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點已達2010個。
借「組合拳」打造10個全國知名品牌
據陳勇介紹,借力央視「國家品牌計劃—廣告精準扶貧」項目,我市將開縣春橙、石柱辣椒、巫山脆李、酉陽青花椒、城口臘肉、奉節臍橙等6個貧困區縣品牌農產品視頻廣告,成功在中央電視臺8個頻道進行免費展播。同時,還組織了全市20多個區縣百餘個品牌農產品參展,向外界展示了我市品牌建設成果。
與此同時,我市組織巫山、開州、石柱、黔江等11個貧困區縣的36家農產品經營主體參加了以「產品出村·助力脫貧」為主題的「2018年首場貧困地區農產品產銷對接活動」。黔江羊肚菌、巫山脆李、石柱土蜂蜜、彭水香椿等180個特色農產品籤下訂單、意向性合作協議8000餘噸,金額達到2.62億元;藉助「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組織農產品展示展銷、採購籤約和「重慶好貨節」等活動50餘場,實現農產品線上線下交易2460餘萬元;充分發揮「網際網路+」優勢,利用電子商務手段,全力開展品牌農產品線上營銷活動,前三季度實現農產品網絡零售額36億元左右。
陳勇告訴記者,藉助京東自營、商家店鋪及重慶特產館等「組合拳」方式,將重慶各區縣的品牌農產品在京東平臺上進行集中展銷、全面推介,明確5年時間內在京東平臺年銷售額達到100億元以上,打造出10個年銷售額達10億元的全國知名農產品品牌。目前,經過樣品評選、實地考察、深度對接、專題比選,最終篩選確定出首批上京東十大農產品品牌為涪陵榨菜(烏江)、匯達檸檬、奉節臍橙、永川秀芽、巴南銀針(重慶沱茶)、派森百、江小白、飯遭殃、嘟嘟兔、恆都牛肉等10個農產品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