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需要儀式感!

2020-12-21 雪過新芽

沒有儀式感的人生,是很難活得高級的。關於儀式感,《小王子》裡有過一段經典的對白:對於小王子的拜訪,小狐狸提議道:「你每天最好在相同的時間來。比如,你下午四點鐘來,那麼從三點起,我就開始感到幸福。時間越臨近,我就越感到幸福。到了四點鐘的時候,我就會坐立不安,我就會發現幸福的代價。但是,如果你隨便什麼時候來,我就不知道在什麼時候該準備好我的心情……應當,有一定的儀式感。」

小王子不解地問:「儀式感是什麼東西?」小狐狸說:「儀式感是經常被人們遺忘的事情。它能讓某一天與其他的日子不同,讓某一時刻與其他時刻不同。」

儀式感,從來都與矯情和刻意無關。它是對生活的尊重,是讓我們感受到生活獨特的意義所在,是讓我們充滿熱忱地去面對生活。每個人的生活,都該有一點儀式感,它讓生活成為生活,而不僅僅只是生存。儀式感,是讓我們放大每一種細微的小情緒,讓蜷縮在歲月角落裡的瑣碎零屑變成烙印在舊時光裡細水長流。就像王小波先生所言:「一個人只擁有此生此世是不夠的,他還應該擁有詩意的世界」。所以,王小波對於愛的儀式感,大概就是給李銀河寫過的情書裡,開頭永遠都是「你好哇」的深情,一如既往。

其實把生活過得有儀式感的人,又何嘗不是對生命抱著那份敬畏之心,只有認真地去發現美、去探索身邊的一切,細心感悟周圍的點點滴滴,那麼生活自然會以最高級別的VIP待遇來回報你。我想大家都聽說過近年來比較火的網紅達人李子柒吧,網上對她的評論有很多,但最讓人印象深刻的一句是:沒有熱愛就成不了李子柒,沒有熱愛也看不懂李子柒!眾所周知,李子柒拍過很多傳承中國文化的視頻,視頻裡的她真的是多才多藝,她的視頻沒有一個誇中國好,但卻講好了中國文化,講好了中國故事。如果不是對生活的那份熱愛與執著,又怎麼能成就如此優秀的她?

有句話說得好:生活虐我千百遍,我待生活如初戀!生活中增加點儀式感不就是為了讓那原本平淡無奇的人生泛起一絲漣漪,帶來些許驚喜嗎?生活過得索然無味,那是因為過它的人正灰頭土臉;生活過得風生水起,那是因為過它的人時時處處事事都充滿了儀式感。所以我的建議是,越是平凡普通的一天,就越要認真打扮;越是艱難痛苦的時刻,就越要昂首挺胸,大步向前!

相關焦點

  • 《生活需要儀式感》:真正有儀式感的生活是什麼樣的?
    今天,羅勒想和你分享的書是李思圓的《生活需要儀式感》。看到書名,不知道你的心中會不會湧出一股神聖感?不知道為什麼,看到「儀式感」這個詞,就會不自覺地想起婚禮儀式,畢業典禮等等。相信你也可能會有這樣的感受吧!
  • 生活需要儀式感,今天的儀式感是聖誕樹
    生活需要儀式感 牛油果聖誕樹 生活需要儀式感,平安夜平安,聖誕節快樂,大家今天都有吃平安果嗎?
  • 生活需要儀式感,就像生活需要一束光。
    其實,禮物也是儀式感的一部分,它在提醒你愛與被愛的感覺。 同事跟我說,結了婚之後哪有什麼儀式感可言?雖然自己心裡很期待也很嚮往會有那麼一個儀式感的場景,但所有的期盼都是妄想都是泡沫。每次過節前後聽到其他同事聊的那麼開心,她心裡就非常失落,後來,她告訴自己沒有希望就不會失望。
  • 為什麼說生活需要儀式感
    聽過一個很好的答案:為了讓生活成為生活,而不是生存。 《小王子》裡說:儀式感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時刻與其他時刻不同。 心理學家榮格說:正常的身心需要一定的儀式感。
  • 生活需要儀式感,廚房也是
    生活需要儀式感《小王子》裡有一段對話:小王子問:「儀式感是什麼呀」狐狸回答說:「它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時刻與其他時刻不同。」狐狸對於儀式感的理解,似乎就是我們的心聲。有一句話說的好,生活已經這麼難了,我們為什麼不讓自己開心點呢。生活的儀式感就是讓我們在勞累的工作中找到開心的點,讓我們在疲憊的生活中,找到自己的小樂趣,讓我們的生活充滿色彩。生活的儀式感存在與點點滴滴。
  • 再平凡的生活,也需要儀式感
    清晨,當陽光肆意揮灑於窗前,微風攜香入室,目光所及皆為綠意,每一次呼吸都伴隨著鮮氧的氣息,持一杯清茶或者咖啡,靜坐於窗前慢慢品味,新的一天就這樣被溫暖所喚醒,生活的藝術與環境的美感在陽光的映照下共同得到升華。 濰坊恆信 ,用沉澱多年的一番情懷,傾心點亮生活的每一處美,讓生活的儀式感因浸染於藝術氣息中,悄然發光。
  • 生活丨需要一些儀式感
    過年回家,就是我們對春節最大的儀式感。而父親,也在以他的方式多年如一日的去踐行對春節的儀式感。在我還不懂事時,原來父親就已經在默默地改變我對生活的看法。張愛玲曾說過:「生活需要儀式感儀式感能喚起我們對內心自我的尊重也讓我們更好的更認真的去過
  • 生活,需要有一點儀式感
    什麼是儀式感?《小王子》裡說:儀式感,就是使某一天和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刻與其他時刻不同。有時候,你會覺得生活太過粗糙,那是因為你沒有想辦法讓它變得精緻。只有儀式感,才能讓你放大積極的情緒,化解掉消極的情緒,讓繾綣在歲月中的日常瑣碎,變成愉悅身心、豐盈靈魂的細水長流。村上春樹說:「儀式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它在把本來單調乏味的生活,變得不一樣;它讓我們對所在意的事情,懷有敬畏心理。」
  • 我們的生活需要儀式感,感情更加需要儀式感,用心去對待才是關鍵
    我們的生活需要儀式感,感情更加需要儀式感,用心去對待才是關鍵原創 | 平臺:小彥情感解說 圖片來源:網絡 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生活需要儀式感」這句話相信大家經常可以在生活中聽到為什麼現在的人們會越來越重視這所謂的「儀式感」,除了在生活中對待生活的態度需要儀式感,實際上在感情中也是需要儀式感的。所謂的「儀式感」,更像是我們對於生活的一種慢性表達,它能夠傳達的是我們在一段感情中重視和被重視的重要展示方法。
  • 生活需要儀式感,人生需要節奏感!
    生活因為太普通所以創造了節日,讓我們的生活有了儀式感,一年有365天,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所以人生也需要節奏感!生活要有儀式感!吃麵要用大碗,吃大米就要用小碗,像電視劇裡一樣。」我聽了,覺得說得有道理,就把全家的碗都換成了一模一樣的小瓷碗,嗯,真的瞬間覺得有了不一樣的感覺,一下就高大上起來,這個就是儀式感的效果吧!不僅看上去好看,吃的也好像更香了點。其實飯還是平常的飯,為什麼擁有儀式感會感覺更好吃呢?
  • 生活需要浪漫,生活需要儀式感
    人們喜歡追求「浪漫」,浪漫就是平靜而平凡的生活中加點作料,讓生活顯得更有味道,浪漫是在沒有準備和不確定的情況下產生的美感,怎麼製造浪漫呢?也就是如何製造「驚喜」?浪漫為什麼擁有這樣的效果,它需要滿足兩個條件,第一、每個人對於「驚」也就是「恐懼」的接受程度不一樣,如果「驚嚇」讓人嚇破了膽,那麼後面的好事也彌補不了這樣產生的憤怒,因為沒法修補恐懼,製造浪漫需要了解對方,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在人們能夠承受的恐懼範圍內就得到了好,如一個人每天回家都知道漆黑一片,屋裡亂糟糟的,突然有一天打開門發現屋子裡點亮了蠟燭還有蛋糕,場景也被布置過,也許人的第一印象是不會有鬼吧
  • 生日篇|生活需要儀式感
    有人說,生活需要儀式感,它會讓你在平凡又瑣碎的日子裡,找到詩意的生活,找到繼續前進的微光,找到不願將就的勇氣。當天是星期天,按往常我肯定是不到中午12點不起床的,但是考慮到自身手腳比較慢的原因,我提早起了床,滿懷激動地開始著手準備這個充滿儀式感的蛋糕啦!當我準備完所需要的材料之後發現時間還挺早的,所以臨時改變計劃,打算先做些雪媚娘,說幹咱就幹!先拿出事先買好的雪媚娘皮,打發好奶油(新手打發奶油不敢打太過,怕一不小心就成渣了),一頓操作猛如虎,白白胖胖的雪媚娘做好啦!
  • 生活需要儀式感|劉金(四川鄰水)
    張愛玲曾說過:「生活需要儀式感,儀式感能喚起我們對內心自我的尊重,也讓我們更好的,更認真的,去過屬於我們生命裡的每一天。」生活的儀式感,在髒亂差裡,發掘人性和人心的美好。農村就是一個源源不斷的寶庫,當然這不是醜化諷刺農村人,而是鄉村生活激起了大家的巨大好奇。在村裡簡陋儀式感,與城市裡的繁華儀式感,肯定存在一定的落差,這就容易造成喜劇感,但不是無釐頭,而是真真實實的,而非胡編濫造。很多的農村日常視頻就這樣被拍攝和傳播出來,贏得了點擊量並造出了「鄉村網紅」。你以為是段子,實質那也是現在和曾經幾億人的真實存在。
  • 生活需要儀式感,讓平凡的日子充滿感動!
    你要承認,生活是需要儀式感的。那些能讓你感受到幸福感的時光往往來源於此。最近在帥張的星球裡看到錢鈺大佬的分享:「儀式感的復甦」,同時今晚我又吃了一碗泡麵,有感而發!法國童話《小王子》裡說:儀式感,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刻與其他時刻不同。
  • 喝茶需要儀式感!村上春樹說:廣州人生活的儀式感離不開茶?
    都說喝茶需要儀式感,從賞茶、洗器、投茶、燒水、注水等,每一個細小的環節無不體現著愛茶之人 對茶的敬畏之心。村上春樹在自己的文章中說:儀式感是很重要的事情。儀式是什麼?它就是使某一天與其它的日子不同,使某一刻與其它時刻不同。把一件單調普通的事變得不一樣,它讓生活成為生活,而不是簡單生存。
  • 「小確幸」的生活需要儀式感
    面由心生願你熾熱歡愉也雲淡風輕生活是需要一些儀式感的,這跟矯情無關,而是關於你對生活的熱愛,對幸福的敏感,乃至有時候它是一種結束,也是一種開始在沒有看到這句話之前,我一直以為自己的生活是在裝逼。房間要收拾整齊,被子起床後要疊好,看書要泡一杯花茶,去健身房必須買好整套的運動服和瑜伽服……直到看到這句話,我才像豁然開朗,是驚訝,或者是釋然。這些並不是矯情,是熱愛,追求,是一種生活的態度。
  • 生活是需要儀式感的,就像此刻.....
    生活是需要儀式感的這的確的確還是需要勇氣滴!至少,對於我來說,是需要挑戰的。2020年9月27日周日
  • 公務員寡淡的生活,最需要的就是「儀式感」
    我們可能都有這樣一種體驗,在經過了艱苦努力,達到了某種目標,給自己了某種獎賞的時候,心裡會有一種莫名的感覺,這就是儀式感。我們讀書學習,如果先去洗個澡,穿上筆挺的正裝,坐在朝著窗戶的書桌旁,打開一本全英文的著作,你會發現,你讀的會更加深入,這就是儀式感。在我看來,儀式感,就是賦予平常的事物,以崇高的意義。
  • 生活需要儀式感,即使是一份速凍餃子
    餃子與醋,在普通人眼裡,仿佛一場盛宴,讓簡單的生活充滿儀式感,乍一琢磨,真講究可就是這份實實在在的大家圍在一起包餃子儀式,與醋的標配,就能一下子勾起味蕾的垂涎,原來我們不過是習慣了一種生活的儀式感。這種儀式感不需要你穿著高貴的禮服,走進西餐廳,慢條斯理的享受美食,它是對自己、對生活的一種用心,
  • 我們的生活需要儀式感
    這似乎是每個人起床都要做的事,像一種特殊的儀式,只要這樣做了,就會立馬清醒,並收穫一個好的心情。我們都知道,日本的居民在吃飯前都會說一句,我要開動了!難道是在嚇唬餐具裡躺著的那一塊快壽司嗎?是為了不讓它們害怕提前做好心理準備嗎?其實這是他們吃飯前的一種特殊儀式,一來是為了感激食物,已念食物的來之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