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被評為中國有史以來的四大奇書之一,相信很多人對它不會太陌生。
《山海經》這本書據傳創作於先秦時期,完成於戰國後期,很多人初看這本都覺得它荒誕怪異,其實我們都不知道這本書創作背後的故事。此書是西周王室整理了大量的典故得來的,但是當時社會動蕩,一位貴族為躲避戰亂,防止因為戰亂導致書籍被破壞,就帶著這些書籍消失在民間了,之後有人根據書籍裡的內容整理出了《山海經》,書中的主要內容就是講述了民間的巫醫、山川、藥物、物產以及一些祭祀活動等,婦孺皆知的《女媧補天》、《精衛填海》、《夸父逐日》、《大禹治水》等一系列故事出於此書。
書中的內容荒誕怪異,很長時間以來一直被人們視為故事書,更不用說有人相信書中的內容,直至到了現代,人們的行動能力提高,才有能力去證實書中的內容是否正確。美國的一位學者見到此書後非常有興趣,為了查證書籍所描述的內容是否真實而去實地考察。他沿著這些路線和方向走去,發現書上的山脈都是真實存在的,並且還發現了曾經有中國的現任到達過美洲大陸,他因此斷定《山海經》絕對不是一本故事書,而是一本古代的人文地理書籍,但是裡面描述的怪獸是不是真實存在的我們現代人就不知道了。如果書中的內容一旦被證實,那麼中國的歷史絕對不是上下五千年了。
這樣一本書,在古代科技不發達的時候,能夠覆蓋如此廣泛的知識面,著實讓人吃驚
有人調查過,發現了當時山海經記載有很多重疊之處,所以很多人猜測有可能真的有這樣一個時代,但是距現代太遠無法考證。比如山海經中提到的某些生物,就在我們生活的世界被找到,雖然有些不在中華大地上,比如娃娃魚、企鵝、袋鼠、賽加羚羊、犛牛等。
而且有人發現山海經中描述的山脈與大峽谷,正是北美洲的落基山脈和科羅拉多大峽谷;描述的白色人面獸也很有可能就是埃及的獅身人面像,因為據史學家考證,獅身人面像的表面一開始是有白色的塗層的,而且尼羅河就在不遠處,這與書中的描述不謀而合。
這部似乎荒誕不經的書籍經過人們的考證後顯得真實了起來,書中存在了太多看似科幻的事物,我們要知道,因為戰亂或是其他原因,有些內容已經被損壞,剩下的也就是我們今天看到了。
對於這本奇書,我們不能完全相信這其中的描述,因為畢竟當時人們的認知有限,很多事物只是臆想出來的,但是也不能完全不信,因為有些事物他確確實實的存在於這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