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掛在沙田村鍾亮公祠,道光皇帝恩賜「祥開五葉」的牌匾。
沙田村青磚黛瓦的老屋。
庚子年國慶兼中秋之夜,涼風習習,月亮從雲層探出圓圓的臉蛋。看!這輪明月升起的地方,就是我魂牽夢縈的家鄉——沙田村!
時間的腳步匆匆忙忙,轉眼間,我離開故鄉漂泊了幾十年。歲月的痕跡,流年的滄桑,已悄悄爬上了臉龐,心底沉積了厚厚的羞澀,好想傾聽一聲久違的直呼我乳名的鄉音。
我的歲月中擁有生活的五味雜陳,酸甜苦辣鹹都成了溫柔的味道。驀然回首,鄉愁,是一首最深沉的歌,是遊子心靈的歸宿,是刻骨銘心的思念,是異鄉漂泊的滄桑,是萬籟俱寂的長夜,是憑窗而立的悠然遐思……
我的鄉愁,是懸掛在沙田村鍾亮公祠道光皇帝恩賜「祥開五葉」的牌匾。這牌匾是我太祖父五代同堂、道光舉人、奉政大夫的歷史見證。滄桑斑駁的牌匾就像一位慈祥長者,庇護著沙田村的兒女勇闖天涯!
山風輕輕地舔舐著我疲倦的心靈!鄉愁猶如避風的港灣,溫馨與詳和。
我的鄉愁,是一滴匯入南流江裡依然清澈見底的沙田溪水,是一棵傲然挺立在和尚寨頂峰的馬尾松,是丅形村巷烙滿我兒時腳印的灰砂路,是從層層疊疊黛瓦升起的嫋嫋炊煙,是古老祠堂裡迎親娶婦的歡聲笑語,是年夜飯桌上美味飄香的大碗扣肉,是村前廣場舞獅擺鳳的亢奮鼓點……
鄉愁是一份童年的記憶,每當夜深人靜,回憶起故鄉的一花一葉一草一木,總有股淡淡的鄉愁揮之不去,耳畔總會響起奶奶在老屋呼喚我回家吃飯的溫馨一幕。
鄉愁是一壺老井湧泉蒸成的醇厚米酒,甜甜中帶著柔柔的酒香讓人陶醉;鄉愁是一座兩幢兩橫青磚黛瓦的老屋,那裡有我孩提時的搖籃,我好想聽著奶奶古老的童謠和溫柔的催眠曲,在搖籃上再甜睡一覺……
鄉愁是祠堂前心形聚寶池,是金雞衝的潺潺山泉,是筆架山上紅荔滿園,是村前古城的灰砂圍牆,是沙田江畔的茂林翠竹,是村頭戲臺高腔晚唱,是大門退籠的清代遺韻,是祠堂牆上的百年家訓,是花廳壁畫上的仙風道骨,是伯父書屋的文房四寶,是發黃族譜上的文字激揚……
鄉愁,是一份不老的情結,一生一世抹不去的記憶;是家國情懷,是文脈延續,是忠孝的傳承;是故土的眷戀,是親人的想念……
鄉愁裡散發著難以割捨的親情,鄉愁裡有淡淡的憂傷,歲月無情亦有情,給予我智慧和勇氣。當燈火闌珊時,我總要回眸尋找在歲月中等待我的親人。
鄉愁,是一種思念,那裡包容著我對家鄉的愛戀;鄉愁,是一種掛念,那裡裝載著我對親人的思戀;鄉愁,是一種記憶,那裡珍藏著我童年的歡樂。其實,鄉愁是一縷曙光,託起我人生的風帆!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回到故鄉,我只是一個客人。佇立在老屋的門口,那一縷嫋嫋的炊煙,那一聲鄉音的呼喚,那一座老牛過冬的禾桿棚,那一群兒時玩耍的夥伴和那隻卷尾的大黃狗都不見了蹤影……
當我思念故鄉的時候,就抬頭望明月,總有一縷月光來自故鄉。我吟誦著「天高氣爽桂芬芳,更有菊花呈吉祥。八月中秋明月夜,離家遊子倍思鄉」的詩句遙望故鄉。
這綿綿的鄉愁,是一首思念之歌,更是流淌在我心中沉澱已久的詩情,鄉愁是一根線,一頭系在遊子身上,一頭栓著故鄉,無論你走多遠,始終有一種力量會把你牢牢拽回。
夜已深,遠在異鄉的我何處為家?歲月帶走我滄桑的容顏,卻帶不走我對故鄉深深的眷戀!故鄉何處是?唯有廣西玉林市福綿區沙田鎮沙田村!
原標題:沙田村 我不能忘卻的鄉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