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健身
小編能想到的是擼鐵瑜伽
而大爺大媽能想到可就多了
腦洞之大、路子之「野」
各種「硬核健身」方式讓人驚嘆
▲人體海盜船
▲哐哐撞頭
▲上吊式
▲四肢爬行
昨天,小編還看到一個,倒蹬共享單車健身法。
根據新聞報導,8月22日,湖南永州的街頭,有4名#大爺大媽把共享單車當運動器材鍛鍊# 。該行為引發網友討論,有人認為這種行為算破壞公物,也有人稱省了去健身房的錢。
年輕人:健身=辦卡
小編在被大爺大媽的「硬核健身」震撼之後,突然想起了自己掛在某魚上的健身卡,一看還是無人問津。
去年年底,小編在家附近上了一節「健身體驗課」之後,在健身教練的「活動辦卡半價」「你只需要再塑個形身材就完美了」等一系列「洗腦包」的攻擊下,成功辦理了一張健身卡。
如今,半年多過去了,小編除了辦卡那天,再也沒有去過一次健身房。只能說,健身的衝動來得有多猛,放棄得就有多快!
有多少人跟小編一樣,遊泳健身真的只是「了解」一下的?
根據《2017年輕人消費趨勢數據分析報告》顯示,2016年年輕人的人均運動消費1743元,其中佔比最高的是健身卡,人均消費達到1001元,但超80%的年輕人每年去健身房的平均次數僅有少得可憐的7次。
這種情況在幾年後仍然沒有改變,還記得去年年底的微博熱搜 #1億人在假裝健身# 嗎?很多網友也是交錢、辦卡,然後「轉卡」。
可見,跟小編一樣衝動辦卡的人還真不少。而健身房的大部分收入來源正是健身卡會員費。
所以,對於健身房來講,小編這類人群不正是待割的韭菜嗎?
10個健身房9個倒,還有一個準備關
全球健身房門店總數排名 / 來源:IHRSA
根據IHRSA發布的全球健身房TOP25排行榜顯示,樂刻以450家門店的數量位於第五名,而威爾仕則以145家門店位於19名(數據截止2019年年底)。
但小編也發現了,健身房增加的數量多,倒閉的也不少。
僅2018年,就有3099家健身房關閉,關閉率為4.36%,其中成立一年內關閉的就有528家。
今年受疫情影響關閉的健身房也不少,而健身房倒閉之後,對於辦理健身卡的會員來說,無疑成為最大「受害者」了,並且想要「追債」也比較難。
來源:網絡
連張文宏教授都吐槽說,自己報的健身房卷錢跑路了,最後索性佛系鍛鍊。
健身房「捲款跑路」,市場監管總局:推動立法管理
在消費保平臺,也有很多關於健身房「跑路」會員退款難的投訴。
來源:消費保官網
於先生投訴:「2020年7月21日在上海動嵐健身房辦了年卡1880元,一個月不到的時間2020年8月14日動嵐健身房突然關門,並未通知會員相關信息,作為會員不能享受應有的權益,要求健身房退卡退費。」
來源:消費保官網
姚女士投訴:「在武漢赫爾思健身會所中南路店辦了花了2800左右辦了兩年的會員卡,還有500天到期,前天通知我們要閉店,我們要求退還未到期的會費遭到拒絕。」
而面對這類健身房倒閉,老闆「捲款跑路」的情況,往往消費者充值卡的錢都是難以追回,很多時候只能自認倒黴。
來源:微博
但是,今天小編看到一則消息,#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回應健身房捲款跑路#,將積極推動預付式消費立法。
市場監管總局日前回應網民關於「老闆捲款跑路,充值卡錢難追回,預付消費該誰管」的留言。市場監管總局表示,將進一步加強部門間協作,積極推動預付式消費立法表現,共同營造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表示,對消費者預付款實施第三方管理,需要進一步完善預付式消費的相關立法,完善預付式消費管理的頂層制度設計。
相信未來我們的消費環境會越來越好,消費保也將繼續發揮自身能量,幫助更多消費者維護自身權益,共同營造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
聊一聊
你上一次放棄健身的理由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