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大潤發」這三個字,相信絕大多數的消費者都不陌生。然而,從去年開始,許多濟南市民發現在他們生活的周圍,開了許多疑似大潤發的社區店,這些社區店通常打著「大潤發惠民」「大潤發樂購」等字樣。然而,在這些店雖然掛著「大潤發」的牌子,卻無法使用大潤發超市的會員卡,買的東西也不能在其他大潤發店正常退換。
真假「大潤發」
「大潤發的會員卡不一樣的,我們這跟大潤發不一起,這是加盟的,加盟的會員卡不統一。」在大潤發購物,卻不能使用大潤發的會員卡。這就是記者在多家寫有大潤發惠民字樣的超市購物時所遭遇的情況。那為什麼多了「惠民」兩個字以後,會員卡不能通用,反而不那麼方便,不那麼惠民了呢?
「大潤發」惠民超市工作人員稱:「我們這『山寨』的。」
雖然工作人員輕描淡寫的承認自己是山寨的,但是記者在調查中卻發現,這些「山寨」大潤發卻做的十分用心。他們都把「大潤發」三個字放在最醒目位置。此外在購物車、購物籃、價格標籤、會員卡、購物袋等處也都使用「大潤發」的字樣。
「大潤發惠民」超市工作人員表示:「這和大潤發不是一回事,是那幾個老闆自己開的,你看著底下寫著惠民了嘛。他們是連鎖店,都是親戚開的,但不是一家。」
多家「李鬼」 大潤發被起訴
我們的記者在調查中了解到,這個事不只發生在濟南。從2016年下半年開始,全國各地都發現了「山寨」大潤發的蹤影,僅僅濟南的「山寨」大潤發就有10家之多,這也引起了正牌大潤發的總公司:康成投資(中國)有限公司的高度重視。
記者在調查中裡了解到,這些「山寨」大潤發加盟的是一家名為「大潤發投資有限公司」的企業。正牌大潤發在濟南目前只有5家超市,分別為歷下大潤發、歷城大潤發、山水大潤發、天橋大潤發和省博物館大潤發。大潤發代理律師徐先生表示,早在2016年12月,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就對大潤發投資有限公司侵害商標權及不正當競爭一案做出了終審判決,判決大潤發投資有限公司停止商標侵害並依法賠償。
「上海市高級法院最終審理認定,大潤發投資有限公司是一種侵權行為 判決大潤發投資有限公司停止使用『大潤發『這三個字,並且在名字裡邊也不允許使用大潤發三個字,賠償大潤發經濟損失300萬元。」大潤發超市代理律師徐以寶表示。
開這樣的一家「山寨」超市要冒著被起訴以及賠償的風險,為何還偏要在超市名中使用大潤發的字樣呢?這得算算背後的經濟帳。記者採訪了解到,這些超市使用大潤發惠民、大潤發投資有限公司的名稱,需要向商標所有人支付商標使用費十年共計15萬元。有業內人士透露,開這種超市的年利潤約為200萬元,相比每年1萬5千元的加盟費,這樣的投資可以忽略不計。
在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官方網站上查詢「大潤發」商標,能發現有189個結果,其中129個結果有傍名牌的嫌疑。這129個商標多數都有異議,有的正在駁回覆審,有的已被提起無效申請。但是記者在調查中了解到,商標有無效宣告並非不能授權,因為根據《商標法》規定,公司還可以向商標評審委員會申請覆審,覆審如果還是無效,還可以向法院起訴。不是最終的結果,還是可以加盟。大潤發投資有限公司又會給出怎樣的答覆呢?他們的侵權行為何時才能停止呢?
濟南「大潤發惠民」超市工作人員稱:「他這個牌子不能用了,所有相關的都得整一下。」
商標侵權之爭 是否影響百姓的正常生活
經查詢,濟南這些「山寨」大潤發在工商部門的註冊名稱各有不同,分別為「濟南市天橋區亮發超市」、「濟南槐蔭瞿葉超市」等,但對外都使用「大潤發」的標識。一些」山寨「大潤發的經營者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目前並沒有明文規定超市名稱必須與工商註冊一致。而他們的確抱著傍名牌、打擦邊球的心理。然而,記者在調查中了解到,這樣的商標之爭似乎對消費者並沒有什麼影響。
一位濟南市民表示:「管它一家不一家的,買東西無所謂。」
在大潤發超市已營業多年且有較高知名度的情況下,」山寨「大潤發為何還能屢屢出現呢?業內人士分析,開超市傍名牌侵權成本低,維權卻耗時長而且成本高。
大潤發超市代理律師徐以寶表示:「大潤發的態度是,只要有『山寨』存在,大潤發就堅決起訴到底。不允許『山寨』大潤發以冒用的名義,進行不正當的競爭,擾亂社會的經濟秩序。」
【編後】有人曾說,百姓維權難。看來,這企業維權也不易啊。提醒廣大市民朋友購買商品還是要選擇正規的品牌和店面,連名稱都是仿冒別人的,真出了問題,他們會管嗎?保護智慧財產權,應該從我們每個人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