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反映了什麼樣的學習觀?

2020-12-14 民俗文化與詩詞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這句話可謂家喻戶曉,意思是在年輕、精力旺盛的時候不學習,等年齡大了之後,就只能徒勞地獨自悲傷。旨在告誡我們年輕時勤奮學習的重要性。

這句話出自漢樂府詩《長歌行》,詩的原文是:「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年輕人就如同花園中的青色葵花,沐浴著陽光雨露,享受著生命中最美好的年華。然而隨著時間的變遷,生命就如同秋天的黃葉一樣,會慢慢衰敗。時光就如同奔騰而去的流水,再也不會回來。年輕人在精力旺盛的時期如果不發奮學習,等到步入老年後,就只能獨自傷悲,再也無法挽回逝去的時光了。

《論語》中,孔子登臨高處,看著湍急流過的江水,感嘆道:「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時間就如同這急速的水流,日夜不停地流逝。時間一旦過去,就再也無法回來。所以我們一定要珍惜時間,利用最佳的時間來進行學習。「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一個人最好的時間,就是年輕的時候,因為年輕的時候精力旺盛、記憶力好,如果我們能利用這樣的優勢,勤奮學習,積累知識,不僅能讓自己的生活過得更充實,還能為以後的人生發展做好鋪墊。相反,如果我們在年輕時虛度時光,貪圖玩樂,就會白白浪費掉人生最珍貴的時光。這樣當我們老去的時候,恐怕就只能「徒傷悲」了。

曾國藩是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之一,是一位文武雙全的人物。在清朝危難之際,他帶領軍隊平定了叛亂,為穩定時局立下了汗馬功勞。同時曾國藩又在學問上有著很高的成就,是傳統文化的集大成者,著有大量的書籍。曾國藩為什麼能取得這樣高的成就呢?並不是因為他擁有很高的天賦。史書記載,小時候的曾國藩是個資質一般,甚至有點愚笨的孩子,別人背一次就能背會的文章,他要好幾次才能背會。但是他極其勤奮好學,用大量的時間來讀書、背誦。通過不懈的努力,他變得越來越有學問,越來越會寫文章。可以說,這也是他能成為一代名臣的關鍵因素。

假如曾國藩在年輕時不努力學習、讀書,而是遊手好閒、玩物喪志,恐怕他也只能像一個普通人一樣,碌碌無為地度過一生,最後只能「老大徒傷悲」了。

學習中沒有捷徑可走,我們需要用自己的努力來不斷積累知識。而年少的時光是最珍貴的,所以我們要合理利用它,儘量不浪費它。

相關焦點

  • 【修身格言】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啟予國學《修身格言365》 175【格言】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樂府詩集》【譯文】年輕力壯的時候不奮發圖強,到了老年,悲傷也沒用了。【解讀】時間過得真快,轉眼就到了2019年的最後一個月。記得小時候,對那些感覺不可能實現的事情做出承諾時,就會說:「到2020年就好了。」
  • 【每日一習話】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每日一習話】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2019-06-22 08:05:00來源:央廣網
  •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努力是為了什麼,為了自己出人頭地,為了光宗耀祖,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質量,還是為了自己的虛榮心,不管為了什麼,努力都是值得的,人活著總想做點什麼,留下點什麼,不能來人間一世,什麼都沒落下。沒有誰的成功的是輕而易舉的,沒有誰的成功不需要付出代價,你付出了多少,不一定回報多少,但至少你努力了,不努力肯定沒有回報,我們吃過的苦,我們流過的汗水,在我們以後的人生道路上多多少少有點幫助,一項技能,一門語言,嫻熟的技術,機會永遠只會給有準備的人,書到用時方恨少,而在機會來臨時,這些可能就是你成功的關鍵,你擁有別人沒有的,這就是你的優勢。
  • 《樂府詩集》中的一首經典勸諭詩,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詩中由萬物的盛衰而感嘆人間事物的不斷發展變化,並運用春去秋來、流水不歸作比喻,說明光陰將一去不復返,指出人們應該及時努力奮發自勵,加倍地珍惜青春年華,勸勉人們注意把握時光勤奮進取,趁早打下學問與事業的基礎,以免老來空悲傷。
  • 少壯不努力的上一句是什麼?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全詩
    有些網友大約已經忘記了少壯不努力前一句是什麼了,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一、前一句是:何時復西歸?  這幾句選自漢知樂府詩《長歌行》,全詩如下: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人生正如園中葵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這首詩的最後兩句太有名了,以至於小學課本經常只選最後四句:「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大家一定要清楚,這首詩原本是有十句的。只有完整地把詩讀下來,才能知道最後兩句包含的情感與哲理是如何一步一步形成的。詩題叫《長歌行》。
  • 世人只知「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卻不知全詩,句句都是哲理
    相信我們每個人自小都被老師和家長說教過,不要浪費時間,要努力多做一點有意義的事情,而那個時候的我們又怎麼會聽得進去,滿腦子還是放學後和朋友去哪裡玩,或者是隔壁班的那個姑娘為什麼這麼好看等等,年少之時大抵如此,總覺得有的是時間大把揮霍。
  • 年少不懂詩中意,中年體會無限憾: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注】晞:天亮,此指陽光照耀。焜:形容花葉衰枯。這是所有人只要讀過小學就耳熟能詳的詩。全詩主旨在於規勸少年,珍惜時光,努力奮鬥,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詩的前四句寫一年之計在於春,園圃裡充滿了生機,春曦傳播著光和熱,施與萬物以德惠恩澤。五六句則就第二句進一步往相反的方面發揮,寫出大自然由盛而衰、由生長而消亡、由少壯而老大的另一面。
  • 你知道「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的上一句是什麼嗎?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此詩最後一句,很多父母都會對孩子說。這首詩選自《樂府詩集》,沒有具體的作者。這首詩和上面提到的那句經典語錄的意思如出一轍,都是勸人及時勉勵,不要浪費時光、虛度年華。這是很短小的詩歌,但是其中的意義卻是影響深遠的。
  • 【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第三場康震: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嘉賓康震點評:中國古代的文人五言詩是漢代發起的。《長歌行》這首詩從唐代的五言詩的發展往回看,顯得質樸甚至有些稚嫩。但是在漢代特別是東漢末年,這些詩歌普遍有一個主題,就是對人生苦短、人的生命、時光的流逝的特別關注。「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是我們現在的民間俗語。
  • 這是一首詩也是一幅畫還是一支歌: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漢樂府《長歌行》講的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就是勸導人們要珍惜青春年華,發奮圖強,勤懇努力,不要等年老了再後悔,即「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三幅畫看完,詩人下了結論,「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如果在風華正茂的時候不奮發向上,有所作為,那麼,轉眼間雙鬢飛霜,就只有追悔莫及了。這首詩由眼前青春美景想到人生易逝,鼓勵青年人要珍惜時光,出言警策,催人奮起,難道不是一首詠嘆人生的歌嗎?一支青春讚歌!調動讀者思考,無疑比代替讀者思考高明。
  •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極富哲理的1首詩,很多人卻只知這兩句
    豫薦你|文【全文1172字,圖片7張】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極富哲理的1首詩,很多人卻只知這兩句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極富哲理的1首詩,90%的人不知道完整版有網友問我,我們為什麼要讀詩?我們又不打算當詩人!這是個很好的問題,我們不準備當作家,難道我們就不讀書了嗎?我們不準備當導演,難道我們就不看電影了嗎?讀再多書,我們也未必當得了作家,看再多電影,我們也未必當得了導演,讀再多詩,我們也未必成為詩人。
  • 一個大腦實驗證明: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小時候父親常警告,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想不到現在真的在大腦中看到這句話了。大腦在遠古演化時,文字還沒有出現,所以大腦中沒有處理文字的地方。當5000年前文字出現時,大腦已被視覺、聽覺等跟生存有關的功能佔滿,沒有多餘的空間給文字。
  •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別讓青春浪費在自己手裡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年輕時通過自己努力的學習,於24歲就畢業於北京醫學院(現在的北京大學醫學部)並留校任教。後又出國繼續深造,48歲被授予首批國家級有突出貢獻專家稱號,並於次年被指定為中央領導保健醫生,全國各種獎項拿到手軟,這些都得力於年輕時自己的努力。
  • 我們被騙了這麼多年:「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說的竟是他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中的這首《長歌行》是我們非常熟悉的古詩,幾乎人人都可以背上那麼一兩句。這是因為最晚也就是從小學時候起,我們就已經接觸到這首漢代樂府古詩中的名作了,初中課本中又收錄了這首詩。最常被引用的,就是這首詩的最後一句:「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 「少壯不努力」的上一句是什麼?她這樣回答,笑翻網友
    「少壯不努力」,出自漢樂府《長歌行》,是一句勸誡人們珍惜時間的名句。所以這句話經常會被家長們掛在嘴邊,用來教育孩子們珍惜時間。而且為了讓這句話的教育效果更好,家長們還常常會把它的下一句也一起跟上。於是我們經常會聽到家長對孩子說,「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這也經常會惹得很多老大不太開心。(PS:不知道老大們會不會有心理陰影?有沒有想過把老大換成老二呢?)因為「少壯不努力」這句話經常會被提起,所以很多人都知道它的下一句是什麼。但是如果問你「少壯不努力」的上一句是什麼,不知道你是不是還會記得呢?反正有很多網友是不記得了。
  • 釋延孜呼籲武林,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由於時代的變更,這些國學文化相繼受到人們的質疑,尤其是傳統武術,這兩年來被拳迷貶的一文不值。當然,拳迷朋友對傳統武術的誤解,也因為徐曉冬和太極雷雷,詠春餘昌華的一場比賽。實際上,傳統武術輸給自由搏擊並不見怪,其原因是,傳統武術主要以套路表演和養生為目標。而自由搏擊不同,它更傾向于格鬥實戰,兩者之間的訓練體系不同,而形成了武術在實戰中惜敗搏擊的尷尬現象。
  • 老大徒傷悲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老大徒傷悲,老大:年紀大;徒:徒然。年老了還一事無成只好悲傷而已。出自:南宋·郭茂倩《樂府詩集·長歌行》:「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近義詞有:老大徒傷,老大徒傷悲是貶義成語,可作賓語、定語;用於勸誡人。
  • 若不珍惜當下,肆意人生,結局就只得一番「老大徒傷悲」的哀嘆!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看吶,自然界的時序不停交換,轉眼春去秋來,青青園中的葵花及萬物都經歷了春生、夏長,到了秋天,它們成熟了,昔日奕奕生輝的葉子變得焦黃枯萎,喪失了活力。而人生不也是如此嗎?這是一個不可變更的自然法則,我們能做的,只有珍惜當下,努力追趕時光。「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而此時,一位鬚髮蒼白的老人,極目遠眺,看著那由西向東的無數條江河奔流入海,不禁思緒萬千:這流水呀,此番東去,又怎能再流回到西邊呢?
  •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有遠見的父母會讓孩子這些事上吃苦
    趙嬸曾說過,其實主要還是她捨不得,以前家裡窮,軒軒小時候沒少吃苦,現在條件好了,就希望他能快快樂樂的。前幾天軒軒考試成績下來,差的一塌糊塗,趙嬸跟我訴苦:「我讓軒軒學習,他就說我逼他做不願意做的事情,可這都是為了他好。前幾年他小,我想著再大大就懂事了,可現在還這樣,這不是毀了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