湟中縣三面環圍西寧市,地理位置特殊,區位優勢明顯,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湟中縣委、縣政府審時度勢,準確把握縣域經濟階段性發展特點和規律,提出了依託優勢發揮特色,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加大項目建設和投資力度,狠抓園區建設的工作思路,縣域經濟保持了持續快速發展的良好態勢。
——縣域經濟綜合實力不斷增強。「十一五」末,全縣地區生產總值達到90.02億元,年均增長24.7%;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0.28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67.87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11.87億元,三次產業佔比由「十五」末的21:52:27調整為12:75:13,工業的主導地位進一步鞏固;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32.9億元,是「十五」時期的5倍;實現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7000萬元,年均增長16.8%;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4.57億元,年均增長11.4%;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781元,年均增長17.4%,比「十五」末增加了2633元。今年上半年,全縣完成地區生產總值64.4億元,同比增長17.5%;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7.45億元,同比增長36.3%;完成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7009萬元,同比增長17.1%;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72億元,同比增長16.3%;農民人均現金收入達到3823.77元,同比增長17.6%。
——農業經濟發展質量提高。按照現代農業發展的要求,全力推進西納川現代農業示範園區和青海湟中湟水源地生態養殖示範園區建設,近年來,累計投資近8億元實施設施農業、農田水利、土地復墾等項目86項,農業發展基礎進一步夯實,設施農業、循環農業得到進一步發展,初步形成了特色鮮明、布局合理的農牧業發展新格局。2012年底,全縣蔬菜、蠶豆、油菜、馬鈴薯等優勢特色農作物種植比例達到76%,溫棚總數達到1.63萬棟,蔬菜種植面積達到12.8萬畝,銷售蔬菜27萬噸,佔西寧市自產蔬菜銷售總量的41.5%。加快發展生態畜牧業,建成規模化養殖基地95個,飼草種植面積達12萬畝。2012年,全縣實現農業總產值25.18億元,較「十一五」末增加5.73億元,增長27.1%。
——工業經濟保持平穩運行。在支持甘河、南川工業園區建設,全力做好徵地拆遷、被徵地農民搬遷安置、村企矛盾糾紛排查等工作的同時,積極打造上新莊綜合產業園,園區內已入駐企業8家,年產20萬噸的祁連山水泥生產線等項目建成投產;注重培育以矽礦石開採加工、農副產品精深加工、旅遊工藝品研發製作等為主的特色工業產業體系,加大資金投入和技術改造支持小微企業發展,全縣規模以上企業達到13家、小微企業達到840家。今年上半年,全縣完成縣屬工業產值13.7億元,同比增長19.3%。
——文化旅遊產業融合發展。以塔爾寺旅遊景區為依託,深度挖掘旅遊資源,加強旅遊基礎設施建設,青海藏文化館、「吉祥八寶」等旅遊景點相繼建成,景區道路、供排水、電力等基礎設施日趨完善,遊客服務中心建成並投入使用,塔爾寺旅遊景區環境明顯改善,2012年成功躋身國家5A級旅遊景區。積極搭建文化旅遊融合發展載體,高標準規劃建設「八瓣蓮花」文化旅遊產業園區和陳家灘特色文化旅遊產業園區,全縣文化旅遊龍頭企業達到8家,年吸納農村剩餘勞動力2.5萬餘人,實現文化產業銷售收入3.8億元,「八瓣蓮花」被認定為全省第一個文化旅遊產業中國馳名商標。大力發展鄉村休閒旅遊業,全縣鄉村旅遊接待點達到170家,其中星級標準的8家。今年上半年,全縣接待遊客達到133.1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達到24868.42萬元,同比增長39.92%。
——城鄉建設穩步推進。加強規劃編制,《湟中縣城市總體規劃(2011-2030)》通過省政府批覆;完成了174個村新農村建設規劃和產業規劃。多巴新城建設順利啟動,《多巴新城控制性詳規》編制完成並已報市政府審批,落實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產業發展等項目16項,多巴職業教育新校區、湟庭盛世興業城、武警總隊後勤基地等項目開工建設。加強縣城基礎設施建設,先後完成了縣城供排水管網、塔爾寺排汙管網、塔爾寺景區周邊綠化等項目,縣城汙水處理廠、多巴垃圾填埋場建成運營,城鎮承載能力不斷增強。加快道路交通建設步伐,先後投資13.5億元完成了魯雲公路、西塔高速公路匝道口改造等一批重點道路工程,開通城鄉客運公交線路24條,支撐縣域經濟發展的公路網初步建成。
——民生保障水平顯著提升。統籌安排財力加大對民生領域的資金投入,全力提高民生保障水平,2011-2012年全縣用於民生方面的資金達到39.5億元,佔到財政總支出的86.5%,比「十一五」期間的平均水平增長6%。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先後投資2.22億元實施校安工程33個,改造校舍面積14.3萬平方米;投資5270萬元新建農村幼兒園22個。加快推進衛生計生事業發展,5個鄉鎮衛生院新建了業務用房,縣第一人民醫院醫技樓建成,縣級公立醫院改革啟動,衛生計生服務水平不斷提高。健全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全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率分別達到99.7%、80.7%。高度重視就業再就業工作,2011-2012年新增城鎮就業5000餘人,累計勞務輸出31.34萬人次,實現勞務性收入15.49億元。加大扶貧開發力度,先後在321個村實施了扶貧開發整村推進項目,完成易地扶貧搬遷21個村1042戶,24.8萬人實現脫貧。加快推進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累計改造農村困難群眾危房1.5萬戶,建設獎勵性住房2.2萬戶、廉租房350套、公租房850套,完成棚戶區改造374戶,群眾住房條件得到有效改善。
(西寧市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