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了一個多星期,覆蓋全國大部分地區的霧霾天氣帶火了口罩,北京、杭州等地出現口罩脫銷情況。昨天,記者來到膠州市膠東街道大店村——剛剛被評為唯一的國家級口罩生產基地採訪,這裡300個口罩加工廠正開足馬力加班加點進行生產,一天360萬隻口罩下線仍難滿足訂貨商的需求。
記者 趙 傑
探訪
往年閒今年忙生產
昨天上午,記者來到大店村時,口罩加工廠負責人孫偉剛剛給一個外地客戶發走了一批訂貨,顧不上休息,就返回生產車間察看新下線的產品。半個小時後,工人陸續抽空趕回家吃午飯,孫偉才得以抽出空閒來和記者交談幾句。
「其實從9月份開始,機器和人就一直沒閒著,一直到12月份都是口罩行業傳統的旺季。而進入1月份本來是該閒下來忙年的季節,但因為嚴寒、霧霾等因素的影響,目前仍然要開足馬力一刻不停地生產。 」大店村是浙江義烏小商品城口罩的主要供貨商,今年義烏11月至12月口罩銷量增長5.4%,進入1月則出現爆發式的增長,令商家措手不及,對於大店來說,就是雪片式的訂單不斷傳來。
按照平均一個加工點4臺機器算,一臺機器開足馬力生產,一天大約有3000隻口罩下線,300個加工點一天有360萬隻口罩下線。 」膠州口罩協會會長姜秀彬告訴記者。
地位
10隻口罩8隻「青島產」
姜秀彬告訴記者,大店村共有村民700餘戶,2100餘人,改革開放初期,村民主要從事農業種植、畜牧養殖工作,儘管能夠解決溫飽問題,但眾多家庭依然是囊中羞澀。
自從從事口罩製造以來,目前全村共有近300家口罩加工及配套企業,年生產口罩5億隻,實現產值14億餘元。其中有純棉不變形口罩、純棉高彈口罩、純棉繡花口罩、純棉印花口罩等4大系列、180多個品種。 「目前我們大店村的口罩已經佔據了全國80%的市場。 」姜秀彬說。
姜秀彬告訴記者,口罩的主要銷售區域最初只在「三北」地區,即冬天嚴寒的東北、沙塵較多的西北、汙染較重的華北,主要功能是保暖和防塵,但是最近幾年,人們對空氣品質和健康的關注越來越強烈,口罩的銷售範圍越來越廣,現在口罩的銷售遍布全面,並從義烏等地走向了世界。
意外
訂單猛增沒推動價格
「此次大範圍霧霾天氣對於口罩消費的拉動,完全出乎意料。」姜秀彬說,這個市場波動還沒有非常迅速地反饋到原料、人工、銷售價格等生產環節,所以口罩的出廠價格沒有大的波動。但是,這種情況對於未來口罩的需求是否產生影響,還有待觀察。對於防範霧霾天氣的口罩,大店村也開始展開研究,將使用新技術,滿足市場新需求。
大店村國家級口罩生產基地是中國輕工業聯合會授予的,是國內唯一的國家級民用口罩生產基地。獲此殊榮,不單單是因為口罩的產量、產值大,一個重要的原因是,這裡還代表了口罩樣式、功能、時尚設計最新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