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wangshang / 網商君 / 2018-10-10
摘要:據了解,杭州師範大學、杭州餘杭區檢察院、阿里巴巴集團三方將從各自的資源優勢出發,積極開展新型網絡違法犯罪預防及智慧財產權大講堂進校園活動。
「兼職刷單、高額獎勵、日賺過百……」這樣的廣告語,相信不少高校學子都不陌生,時常能在學校的海報、傳單、BBS上看見,可能身邊還有同學參與其中。然而,恐怕很多大學生都不知道,刷單行為已經觸碰法律的紅線,背後還隱藏著諸多詐騙陷進。
為了加強青少年網際網路法治宣傳與教育工作,10月10日下午,「青少年網際網路法治宣傳與教育」合作啟動儀式在杭州師範大學舉行,杭州師範大學、杭州市餘杭區人民檢察院、阿里巴巴集團宣布共建「青少年網際網路法治宣傳與教育基地」,將結合各自優勢和作用,在青少年網際網路法治宣傳與教育方面開展合作。
浙江省教育廳副巡視員吳水良、杭州市政協副主席馮仁強為「青少年網際網路法治宣傳與教育基地」揭牌。
青少年網絡犯罪呈低齡化、智能性、多樣性特點
據了解,杭州師範大學、杭州餘杭區檢察院、阿里巴巴集團三方將從各自的資源優勢出發,積極開展新型網絡違法犯罪預防及智慧財產權大講堂進校園活動。
當天揭牌的「青少年網際網路法治宣傳與教育基地」,辦公室設立在杭州師範大學,由浙江省法治教育研究中心負責日常管理,日後將面向大中小學生群體,根據不同的年齡特徵開展有針對性的法治宣傳和教育。
「我們順應時代潮流,在網際網路時代背景下,成立青少年網際網路法治宣傳與教育基地,相信一定能激發法治教育的活力、提升法治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功效。」杭州師範大學學副校長楊磊認為。
杭州餘杭區檢察院檢察長陳娟則指出,青少年網絡犯罪目前呈現出低齡化、犯罪行為智能性、犯罪手段多樣性的特點;預防青少年網絡犯罪,強化青少年網德教育,已刻不容緩;通過此次合作,要充分利用好各方的人才優勢、理論研究優勢和教育資源優勢及先進網絡技術,實現職能互補。
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孫軍工表示,阿里致力於用技術解決社會問題,希望能夠形成多元化參與社會治理的局面,為法治中國的建設貢獻一份力量,「杭師大、餘杭檢察院、阿里三方的戰略合作僅僅是開始,未來將通過每年入學時開展『網絡安全知識第一課』,引導青少年學習網絡安全知識、增強法律意識。」
「網絡安全知識第一課」揭示刷單危害
在揭牌儀式過後,青少年網際網路法治宣傳與教育基地的「網絡安全知識第一課」正式開始,多位專家以刷單等不法行為為例,向在場的杭師大同學普及網絡安全知識。
「刷單不僅誤導消費者,侵害誠實守信商家利益,也損害了整個網際網路行業的根基,破壞了良好的營商環境。」阿里巴巴集團法務部高級專家張譯文介紹。
近兩年,對於刷單行為,阿里一直堅持全鏈條打擊,運用多種手段打出「組合拳」:聯合工商、公安、司法力量,對刷單不法分子進行聯合懲戒,打掉傻推網、整點搶、牛刷刷、藍天碧水等多個大型刷單平臺;推動全國首例組織刷單者入刑,並將刷單平臺「傻推網」告上法庭;今年5月,全國首例電商平臺訴「刷手」案宣判,阿里打1元官司獲勝,通過訴訟的方式教育刷單參與者。
一組數據顯示,刷手群體中30歲以下人群佔據54.6%,大量在校大學生、剛剛步入職場的年輕人被裹挾參與;刷單甚至已從線上發展到線下,通過擺攤等方式走進高校,組織刷單者模擬真實購買行為,以規避線上監管打擊。
「不少大學生並沒有認識到刷單等行為的違法性和危害,實際上很多所謂網絡兼職的背後,都是詐騙團夥在運作,引誘青少年上當受騙。」阿里巴巴集團平臺治理部高級專家澄源表示。
根據《2017中國反通訊網絡詐騙報告》,打著「兼職刷單、高額獎勵」為幌子的刷單詐騙活動,已經成為2017年通訊網絡詐騙中的第一大類型;這一類案件中,18-25歲受害者佔到了整體的近6成,19歲是受騙的最高峰。
「一些大學生因缺乏網絡安全知識而掉進陷阱,甚至走在違法犯罪的邊緣而不自知。面對刷單等違法行為,廣大高校學子一定要堅決抵制,避免誤入歧途。」澄源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