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下午
市委市政府召開
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企業代表座談會
省委常委、市委書記胡昌升,市長莊稼漢等市領導與企業家面對面交流,分析產業發展面臨的機遇和挑戰,研究精準扶持的辦法舉措,努力做強做大千億產業集群。
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逆勢成長,我市的企業和研發團隊表現搶眼。從口罩、護目鏡、防護服、測溫儀、負壓車等防護用品生產,到病毒檢測試劑的研發供應、抗病毒預防噴劑的試製等,我市擁有較為完整的產業鏈條,在統籌推進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中展現了硬核擔當。
胡昌升說
我市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快速發展、厚積薄發。可以預見,隨著我國經濟發展、生活環境變化、人們健康觀念轉變,生物醫藥產業還將持續增長,發展潛力巨大。希望各家企業聚焦主業、苦練內功,進一步加大科技研發和自主創新力度,努力推出更多有核心競爭力、市場佔有率、更高附加值的拳頭產品。搶抓機遇、前瞻布局,緊盯新需求,瞄準前沿領域,培育更多新增長點。以商招商、服務發展,立足自身優勢,完善產業上下遊配套,促進形成良性互動的產業生態圈。
胡昌升表示
市委市政府將大力支持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發展,不遺余力為企業發展壯大做好服務保障。我們將充分吸納企業家意見,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對標一流城市標準,不斷提高政策含金量;提升營商環境競爭力,更大力度查缺補漏,為企業提供法治化、市場化、國際化的一流營商環境;提高精準服務水平,為企業安心發展創造更加有利條件。
莊稼漢強調
要搶抓發展機遇,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發展前景十分廣闊,希望各企業堅定加快發展的信心,做強做大我市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要進一步明確發展方向,結合「十四五」規劃編制,突出發展我市有基礎、有優勢的醫療器械、生物製品、新型製劑和創新化學藥、中藥和天然藥物等重點領域,加強產業鏈上下遊協同配套,打造良性互動的產業生態。要強化改革創新,全力支持企業加快技術創新、產品創新、業態創新,積極搭建高校、醫院與企業對接平臺,加快新技術產業化和新產品應用。要完善服務保障體系,堅持問需於企、問計於企,全程提供「保姆式」服務,全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快檢測和研發平臺建設,全力推動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
市領導林文生、黃強、黃文輝、國桂榮參加座談。
企業家聲音
會上,13家企業代表暢所欲言,分析行業發展現狀,探討企業發展面臨的問題,就創新產品示範應用、完善園區開發運營機制、健全公共服務平臺等,提出意見建議。市領導當場予以回應。
未名生物醫藥有限公司總經理 丁學國
未名生物醫藥立足廈門21年,是北京大學和廈門市政府合作的結晶,從紮根廈門到取得如今的成績,很大程度得益於市委市政府以及相關職能部門的關心關懷與幫助。未來我們將繼續重點發展新藥研發、產品製造等,加快北大生物園的提升改造,建設國際生物經濟孵化器,通過實施「百千萬億」工程,成為世界知名生物醫藥集團。期盼我市相關政府部門能進一步綜合考慮該行業與新藥研發的特殊性,進一步支持企業開展創新研發工程,通過科技重大專項研發補助等政策,加大對企業開展新藥研發的資金支持力度,同時加大對企業融資支持力度,在土地擴容上進一步提供政策支持。
廈門中藥廠有限公司總經理 牆世發
全國有很多中醫藥老字號企業,我們是其中歷史最悠久的企業之一,紮根廈門已近50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我們的八寶丹等中醫藥被列入國家、省的中藥防治方案,目前我們與浙江大學即將開展一個新科研合作項目,期待我市能幫助企業站在更高角度制定產品戰略,真正將企業資源與政府資源、社會資源有機結合利用起來,讓中醫藥在「後疫情時代」發揮更大作用。我市目前已啟動了歷史文化名城申報工作,我們在沙坡尾建了一個中醫藥文化館免費開放參觀,期待也把中醫藥文化納入到歷史文化名城的申報工作中。
廈門艾德生物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鄭立謀
艾德生物經過在廈門十多年耕耘成為全國領先的腫瘤精準醫療分子診斷試劑研發生產企業,得益於廈門良好的創新創業成長土壤與產業優勢。我們在創業過程中,獲得了各級部門許多關懷與幫助,不少問題和困難得到解決。各相關政府部門十分用心於行業規劃、引導等,出臺一系列有力政策,企業抓住熱點、產品迅速佔領國際市場。因此我們對未來充滿希望,把與國際接軌當做使命與目標,努力打造來自廈門的國際品牌。希望我市能對生物醫藥產業的優勢進一步做好定位,將此作為戰略性規劃形成獨有特色,吸引更多人才資源;與此同時,在招商引資方面更精準地引進產業鏈上企業,補全完善全市生物醫藥與大健康產業鏈。
相關連結
廈門較早布局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2003年就將其列為重點扶持的三大新興產業之一,2012年在海滄設立廈門生物醫藥港,2015年、2018年連續出臺促進產業發展若干措施,累計兌現獎勵資金超過1.6億元。在政企合力推動下,我市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成長迅猛。
廈門生物醫藥港(資料圖)
1
產業持續高速增長
「十二五」以來年平均增長率在20%以上,2019年預計實現主營收入810億元,增長15.5%,產值665億元,增長15.7%。
2
集聚效應日益顯現
去年我市生物醫藥產業入選首批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廈門生物醫藥港等園區載體逐漸崛起,體外診斷領域已成為全國性的創新高地和產業集聚區。
3
創新能力不斷增強
已有4個國家級一類新藥實現產業化,在研一類新藥20多項,擁有全球首個戊肝疫苗、國產首個宮頸癌疫苗等創新產品,艾德生物獲評2019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和國家企業技術中心。
4
龍頭企業做大做強
共有高新技術企業297家;境內上市企業24家、其中主板9家,特寶生物成為全省首家科創板上市企業。大博醫療、艾德生物、金達威、奧佳華、麥克奧迪等都是各自領域的領軍企業。
廈門日報社新媒體中心出品
記者:藍碧霞 吳君寧 攝影/鄭曉東
編輯:盧婷雯 審核:楊佳音
廈門日報原創作品,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