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數字經濟融「灣」打造投資興業熱土

2020-12-17 中工網

來源:南方日報

11月19日「CCF YOCSEF——河源首屆數字經濟創新論壇」在河源高新區舉辦,論壇以「創新河源·數說未來」為主題,來自人工智慧和數字經濟產業研究領域知名學者和長江、傑青人才以及廣東省各大高校IT領域知名專家教授50餘人,深入對話和交流,在新形勢下,探討數字經濟技術相關科技前沿的發展,展望智能數字經濟產業的未來願景,探索河源如何利用粵港澳大灣區人才和創新資源發展數字經濟和培育新產業、新業態之路,致力於推動河源地區數字經濟相關新產業培育和新業態發展,促進當地企業家、產業界與國內知名專家的技術對接交流,加強政、產、學、研、用、金的全面合作,推進高新區招商引資、引智工作。

河源高新區正以更積極、更有為的姿態推動數字經濟融「灣」融「深」。河源高新區供圖

論壇活動現場。肖斌 攝

這是河源高新區舉辦的又一場盛大新產業、新業態經濟發展論壇。在剛剛過去的半個月前,以「創新5G時代 共贏智能未來」為主題的2020中國5G終端創新峰會暨第八屆中國手機設計大賽剛在河源高新區落下帷幕。

緣何河源高新區在新產業、新業態領域動作頻頻?透視該區的產業基礎、平臺建設、人才政策,可以發現以電子信息產業集群為基礎,以打造粵東西北大數據產業科技創新園區為目標,以廣納天下精英為人才戰略的河源高新區,正以更積極、更有為的姿態推動數字經濟融「灣」融「深」,打造投資興業熱土。

產業基礎

以「製造+服務」為驅動打造信息產業集群

河源高新區成立於2003年,是河源市工業經濟發展的主戰場,成立以來,河源高新區始終堅定不移地推動電子信息產業的集聚發展,逐步形成了以手機為主的電子信息產業集群,成為了廣東第四大手機生產基地,2019年1月被評為「中國首批電子信息行業重點推介產業園區」。目前河源國家高新區擁有良好的電子信息創新創業政策,擁有國家級通信終端產品質檢中心。

經過17年快速發展,河源高新區已落戶以手機為主的電子信息企業及產業鏈上下遊配套企業約90家。主要分為手機整機、手機核心部件、手機配套產品、通訊設備等,其中以生產手機整機為主的重點代表企業有西可通訊、美晨通訊、沃特沃德、溢旭電子等,手機年產量達1億臺以上;以生產手機顯示屏、手機玻璃等核心部件為主的重點代表企業有中光電通訊、巨恆光電、雄華光學、力友顯示等;以生產手機主板、攝像頭馬達、攝像頭線圈、手機電池等核心部件為主的重點企業有沃圖電子、友華微機電、皓吉達通訊、礪劍特電等;以手機耳機、喇叭、手機充電器等手機配套產品為主的重點代表企業有豐達音響等;以伺服器、交換機等通訊設備產品為主的重點企業有中興通訊、普天通訊等。

目前,河源高新區已入駐企業330多家,其中,規上工業企業111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65家、科技型中小企業100多家,聚集了一大批如華為、中興通訊、西可通信等電子信息產業鏈企業,2019年河源高新區實現工業總產值585億元,超過全市工業總產值的1/3。工業增加值超過全市1/3,2019年實現工業增加值122.1億元。其中電子信息產業實現產值397.0億元,同比增長4.1%;在「製造+服務」雙輪驅動下,一個千億級電子信息產業集群正初具規模。

平臺建設

以灣區為牽引打造數字經濟產業園區

以手機為主導的電子信息產業是河源高新區的主導產業,對大數據產業的發展具有天然的優勢。

近年來,河源搶抓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重大機遇,大力推進「示範區」「排頭兵」和「兩個河源」建設。大數據發展戰略,對河源高新區大數據產業發展提出更高要求。

在此背景之下,河源高新區對大數據產業園區提出了整體定位,立足河源、輻射粵東西北、面向全國,大力推廣「『雙區』總部研發設計+河源製造基地」等產業協同發展新方式,積極對接大灣區龍頭企業特別是「鏈主」企業,打造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重要拓展區。

同時,河源高新區堅持高起點、高標準、高效益,加快打造大數據產業園,打造成為粵東西北大數據產業科技創新園區、粵東西北大數據產業孵化中心、廣東大數據產業示範基地,全力推動深河特別合作區試驗區建設,進一步探索「飛地經濟」,為推動「深河特別合作區」建設提供科學、有效、可複製的成功經驗。

目前,河源高新區已建設了粵東西北首個國家級大型綜合孵化基地——深河金地創谷和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先後引進4個國家級企業孵化器和眾創空間,建設了國家通訊產品檢驗檢測中心、廣工大協同創新研究院、省科學院河源研究院、天津大學院士工作站、深圳大學灣區(河源)研究院、廣師大河源研究院、天和第三代半導體產業技術研究院等重大創新創業平臺。

此外,河源市政府分別與深圳鵬城實驗室籤訂「大灣區未來網絡實驗與應用環境」河源節點項目協議,與南方科技大學籤訂「河源數字經濟技術創新中心」項目協議。兩個項目將設在河源高新區,將為河源高新區探索數字經濟發展提供重要平臺支撐。

其中,「大灣區未來網絡試驗與應用環境」河源節點項目實施過程中,深圳鵬城實驗室將利用自身的學科優勢和河源的產業基礎,重點圍繞河源高新區社會經濟發展和產業升級需要,尤其是圍繞新基建催生的數字經濟發展布局,凝聚一批高端人才和創新團隊幫扶河源高新區。

南方科技大學支持河源建設「河源數字經濟技術創新中心」,充分利用人才、技術、成果和信息等方面的優勢,積極提供各種科技信息、科技成果及人才支撐,成為推進與粵港澳大灣區創新資源要素共享、創新體制機制對接、創新成果轉化承接、創新人才引進和培養的重要載體,以創新驅動河源高新區全面振興發展,助力河源高新區打造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重要拓展區。

人才政策

以高配置標準決勝未來人才戰略

實現跨越發展,必須搶佔人才先機。

作為2020年「河源人才月」系列活動的重要活動之一,CCF YOCSEF——河源首屆數字經濟創新論壇一方面促進當地企業家、產業界與國內知名專家的技術對接交流,推動政產學研用金全面合作,更旨在吸引更多國內外數字經濟領域的優秀人才、技術、項目和資本落地河源、投資高新區,加快創新創業資源的聚合效應,推動河源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

科技的競爭就是人才的競爭,為廣納天下精英,河源高新區先後出臺了《促進人才優先發展實施意見》《創新驅動發展實施意見》《港澳青年創新創業黃金「二十三條」》等政策,高新區人才除了享受國家、省、市政策以外,還可同時享受高新區額外獎勵。今天的河源國家高新區放眼全球,輻射國際,把遠大的目光投向了決勝未來的人才戰略,以至誠優厚待遇。

在引進高層次人才方面,對各類國家級、省級人才,給予50萬—200萬元以上的科研經費、生活津貼、住房保障等各類經費補助,並配備人才公寓或發放住房補貼,對柔性人才一視同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在引進人才團隊方面,對國家級、省級人才團隊,給予100萬—200萬元以上的工作經費補助。在人才培育和服務方面,對不同人才給予相應的平臺和精神、物質獎勵,營造良好的用人環境,確保人才引得進、留得住。比如,對引進院士,國家級科學家、技術帶頭人等國家級重要人才,採取一事一議的方式,給予200萬元以上的各類經費補助。對引進的博士、研究生、本科生或正高、副高級職稱、高級技工人才,除享受每年最高10萬元工作經費外,還可享受每月3000、1500、500元的住房補貼。

撰文:黃敏立 李曉

編輯:陳思南

相關焦點

  • 寧波前灣新區成為投資興業熱土
    &nbsp&nbsp&nbsp&nbsp原標題:寧波前灣新區成為投資興業熱土&nbsp&nbsp&nbsp&nbsp前天(8月6日),投資40億元的海昌文旅綜合項目落戶寧波前灣新區,至此,今年以來前灣新區已引進投資540億元,平均每天「吸金」超2.5
  • 桐鄉經開區:打造數字經濟強區做強接滬融杭「橋頭堡」
    尤其是有著桐鄉「南大門」之稱的桐鄉經濟開發區(高橋街道),這裡坐擁高速、高鐵「雙門戶」,是桐鄉接滬融杭的橋頭堡,成為投資興業、發展數字經濟的一方熱土。今年1~8月,完成合同外資3.19億美元,實際外資1.56億美元,引進市外內資31.5億元,其中註冊資本23.7億元。  打造數字經濟高地,賦能實體經濟新動力。
  • 219家世界500強在魯投資興業,山東成外商投資熱土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張阿鳳12月16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十三五』成就巡禮」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省商務廳介紹「十三五」時期山東開放型經濟高質量發展有關情況。青島、濟南、威海開展新一輪國家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淄博博山區、濟南齊魯軟體園、山東中醫藥大學被認定為國家文化、數字、中醫藥服務出口基地。利用外資結構明顯優化。一、二、三產業實際使用外資比重由「十二五」末的1.6:52.7:45.7調整為2019年的0.8:32.1:67.1,高技術產業實際使用外資佔比提高1.3個百分點。
  • 江西九江:數字經濟推動智慧經濟形態全面轉化
    央廣網九江5月16日消息(記者胡嘯 特約記者胡蕊蕊)數字經濟作為一種新的支柱型經濟形態,已成為推動我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引擎。江西省委、省政府在全省數字經濟創新發展大會指出,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是順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必由之路,是落實「作示範、勇爭先」目標定位的必然要求,是推動全省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的重要路徑。
  • 「一區、一谷、一灣」 打造創新產業引領區
    海珠「一區、一谷、一灣」的創新布局也進一步在《規劃》得以展現,為推動這三大功能區的產業空間高效有序開發,《規劃》量體裁衣進一步細化,並明確到海珠各街道層面。《規劃》呈現的海珠創新島的未來值得期待。  產業選擇▶▶以數字經濟為引領布局「5+3+4」產業體系  面對全球新一輪科技產業革命,海珠創新島將如何「突圍」?
  • 中共中央: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
    中共中央: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
  • ...政企銀」三方合作,推動重慶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 渝富集團這樣做
    7月16日,重慶渝富控股集團舉行重慶數字經濟產業創新合作聯盟成立籤約儀式暨數字經濟專題報告活動。開啟了「政、企、銀」三方在數字經濟方面的全面合作,為推動全市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渝富將如何打造數字經濟?
  • 巴南區「數智」產業推動數字經濟發展: 今年1-6月,數字經濟營業...
    9月14日,重慶市巴南區舉行2020年線上智博會巴南區新聞發布會,巴南區經濟信息委主任熊瓊介紹了巴南區參加2020線上智博會各項工作以及「數智」產業推動數字經濟發展方面情況。培育發展數字經濟,2019年,全區數字經濟營業收入近460億元,同比增長15%。今年1-6月,數字經濟營業收入291億元,同比增長24%,數字經濟增加值67.6億元,同比增長28.3%。 (一)智能產業激發數字經濟新動能。集聚發展「芯屏器核網」。
  • 麗江成立雲南省首家數字經濟專業投資公司
    原標題:「數字麗江」建設邁出堅實一步 麗江成立雲南省首家數字經濟專業投資公司  市政府與中翰國興實業有限公司、創新工業大數據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籤署戰略框架合作協議  3月26日,麗江成立雲南省首家數字經濟專業投資公司,市政府與中翰國興實業有限公司、創新工業大數據科技(北京
  • 廣東佛岡縣:打造成粵港澳大灣區旅遊服務休閒勝地
    中國經濟周刊一經濟網訊 近年來,廣東清遠市佛岡縣以打造成清遠「副中心」城市、「入珠融灣」的「南大門」,休閒養生的有福之地為目標,按照「兩山兩河一湖一泉」全域旅遊布局,高點規劃、一體推進。堅持「共建共融、共享共興」的思路,結合旅遊資源稟賦,攜手毗鄰的清遠市區和廣州市花都區、從化區、黃埔區等進行全域旅遊戰略合作,致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生態旅遊集聚示範區。近幾年來,佛岡成功引進了 20 多個旅遊項目,計劃投資總額超 200 億元,成為了全域旅遊發展的一片熱土。
  • 【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揭陽吹響「融灣建帶」進軍號角
    今年8月下旬,揭陽市委六屆七次全會召開,吹響了「融灣建帶」的進軍號角,動員全市上下,加快揭陽濱海新區開發建設,奮力把揭陽打造成為廣東沿海經濟帶新增長極。從走得了到走得快 構建融灣2小時生活圈粵東古邑揭陽,迄今已有2200多年悠長歷史,因地處古五嶺之一的揭嶺(蓮花山脈)陽面而得名。
  • 首屆寧波奉化招商雲峰會圓滿成功 融象諮詢助推區域數字經濟發展
    來源標題:首屆寧波奉化招商雲峰會圓滿成功 融象諮詢助推區域數字經濟發展3月23日,以「創新 智能 開放 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為主題的2020中國寧波奉化招商雲峰會在寧波奉化區拉開序幕。這場峰會從會場搬到了屏幕前,政府、企業和投資機構在線上共聚一堂,4家「明星」企業展開硬核「雲路演」。
  • 興慶區推動數字經濟加快發展
    本報訊(記者 肖夢琪)數字經濟是新興技術和先進生產力的代表,把握數字經濟發展大勢,以信息化培育新動能,用新動能推動新發展,已經成為普遍共識。記者從興慶區發展和改革局獲悉,今年以來,興慶區圍繞《中國銀川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實施方案》《銀川市關於加快推進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的意見》等,統籌抓好數字經濟、文化旅遊等特色產業,為推動興慶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 南海桂城:打造「三生」相融的產業城區
    接下來,桂城計劃將城市更新、村級工業園整治與招商引資三者緊密結合,高標準、高質量建設一批產業生態社區,實現「先生態、後生活、再生產」三生相融的一體化發展,並重點發展金融+總部經濟+科創文創研發產業,建設金科產融合創新基地,打造粵港澳大灣區高品質服務業集聚區。
  • 花約這一灣——香港興業|璟頤灣春日花藝沙龍活動優雅綻放
    3月27日,以「花約這一灣」為主題的春日花藝沙龍暨產品鑑賞會活動,在香港興業|璟頤灣的銷售會館裡,為到場嘉賓開啟一趟藝術的花香之旅,讓美好的公園灣居生活與高品位的美學活動一起恣意綻放。  花約這一灣,不負春光不負卿  在香港興業|璟頤灣充滿春意的銷售會館裡,可見各種斑斕的花藝作品。
  • 芬蘭投資1億歐元打造北歐數字信任中心
    據芬蘭經濟就業部網站報導,芬蘭國家商務促進局和芬蘭經濟就業部近日啟動了投資1億歐元的數字信任芬蘭計劃(Digital Trust Finland Program),將致力於基於數字信任的商業模式和解決方案的創新和研發
  • 投資超百億元文旅項目昨在前灣新區正式籤約開工
    總投資約50億元的海昌文化旅遊綜合項目籤約,總投資32.6億元的寧波方特熊出沒小鎮開工,總投資30億元的寧波方特東方欲曉迎來嘉賓體驗……為全力推動文旅產業繁榮發展、增強區域城市功能品質和集聚輻射力,11月30日,寧波杭州灣新區籤約開工一批重大文旅項目,並舉行寧波前灣文旅產業發展研討會共商前灣文旅產業發展大計。
  • 雷州華麗轉身成為投資「熱土」
    「熱土」。如今的雷州大地,湧動著大招商、大建設、大發展的熱潮,迸發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力。本報記者 張鋒鋒 攝    「大手筆」規劃,    打造招商引資新平臺    只有正視存在的問題,才能找準前進的方向。    工業是雷州市經濟發展的最大短板。
  • 數字經濟與可持續發展推動馬賽普羅旺斯「一帶一路」雄心
    馬賽在歷史上享有連結歐洲與北非橋梁的地理優勢,亦是傳統海運港口,如今則通過大力打造「歐洲地中海」項目,將傳統產業與智慧都市、綠色環保及數字經濟相結合,在大都市可持續發展的轉型基礎上抓住新經濟發展機遇。馬賽與中國的經濟、教育、旅遊、文化合作往來密切,馬賽普羅旺斯商務投資署也將參加於11月在上海舉行的第二屆國際進口博覽會,進一步加強與中國投資者的交流。
  • 激發產業新動能 民宿經濟推動河南旅遊進入發展「快車道」
    映象網訊(記者 阮海峰 文/圖  實習生 鬱晴)為激發民宿產業發展新動能,推動河南旅遊產業加快邁入高質量發展「快車道」,7月12日,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邀請省內外知名民宿創始人及運營團隊、民宿專家、旅遊投融資公司負責人等一行走進鞏義開展「民宿發展走進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