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6日刊
總第2345期
「大劇看總臺。」
在11月26日舉行的2021年電視劇片單發布會上,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喊出了這句頗有氣勢的口號。
就在這次發布會後不久,改編自茅盾文學獎獲得者陳彥的同名小說的電視劇《裝臺》登陸央視一套,「大秦帝國」系列收官之作《大秦賦》在央視八套開播。
一部現實題材,一部歷史題材,兩部陝味精品劇同時亮相,央視確乎向奪回電視劇播出第一平臺發力了。
有意思的是,《裝臺》與《大秦賦》都選擇了網臺聯動的播出形式。《裝臺》是央一與芒果TV之間國家隊與地方隊的聯動;《大秦賦》是騰訊視頻的版權劇,除了央八,網絡版權還分銷給了愛奇藝。
事實上,《裝臺》曾經以《我待生活如初戀》的名字出現在北京衛視2021年片單中,《大秦賦》接檔的《隱秘而偉大》一度是東方衛視片單中的「釘子戶」。
為何這些一線省級衛視相中的大劇,紛紛轉頭擁抱央視?
解碼「大劇看總臺」
期以來,央視首播劇的風貌,與「五大衛視」在畫風上涇渭分明。
除了政策指向性比較強的主旋律,央視還偏向於年代劇、抗戰劇、苦情劇、中等體量的古裝劇,整體上有一定陳舊感,與時代審美有一定距離。
如果把視頻網站出品的劇集作為一種風向標,那麼央視2020年播出的劇總算是時髦起來了。儘管央視過去兩年在《再創世紀》《破冰行動》兩部劇中已經開始與視頻網站互動起來,但2020年才算真的大跨步向前。
除了《隱秘而偉大》《大秦賦》,央八播出的有視頻網站基因的劇還有《絕代雙驕》《小娘惹》《大俠霍元甲》《戰火熔爐》《小大夫》《誰說我結不了婚》……如果放眼2021年,這個趨向會更加明顯。
在2021年電視劇片單發布會上,總臺共發布17部劇集,分為「原創之力·總臺出品」「生活之詩·五彩斑斕」「青春之歌·風華正茂」三大板塊。事實上,這其實是兩大類,第一類是自製劇,主要偏向於宏大敘事的主旋律劇;第二類是版權劇,搶佔了不少市場熱度較高的類型劇。
體來看,總臺2021年待播劇呈現出「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特點。
2018年3月,中央電視臺改組併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之後,由中宣部直接領導。
而省級衛視的主管部門,則是國家廣播電視總局。
2018年4月,總局開始推進電視劇選題規劃,《在一起》《光榮與夢想》《石頭花開》《功勳》《閩寧鎮》《大國擔當》等劇重點劇是其中的代表。而「總臺出品」顯然和「總局規劃」是兩個平行序列。
「人無我有」指的是像《跨過鴨綠江》《大決戰》這類其他社會製作力量望而卻步的重磅作品。事實上,總臺下屬的中國電視劇製作中心,一直是央視自製劇的承制方。在過去幾年,也創作生產了《激情的歲月》《希望的田野》《奮進的旋律》等獻禮劇。但很顯然,2021年的「總臺出品」將會佔領新的題材高地。
在中國電視劇製作中心的官網上,劇中心公司總裁張曉海在5月25日的一篇新聞稿中講到,「以電視劇《跨過鴨綠江》的創作生產為工作重點,全力以赴推進相關工作,同時抓緊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劇《偉大的母親》和向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獻禮劇目《紅船》的創作生產,力爭在重要時間節點按時保質完成拍攝任務,向總臺提供扛鼎之作。」
「人有我優」更不遑多論。《甜蜜》《生活萬歲》《理想之城》《叛逆者》《危機先生》《流金歲月》《王牌部隊》等劇都是視頻網站片單中的重頭戲。
而《流金歲月》則出現在湖南衛視的招商片單中。如果不發生意外,《流金歲月》將會是央視與湖南衛視繼2013年《咱們結婚吧》之後,再度聯手拼播一部都市劇。
由於黃金檔每晚可播3集,央八每年播出的電視劇約在25部左右;加上央一,總臺每年黃金檔首播的電視劇總數約有40部。而「大劇看總臺」主題發布會只公布了17部。
其實,還有一大類劇——古裝劇,選擇了一種微妙的發布形式,並沒有出現在片單中。
11月30日,就在《大秦賦》開播前一天,官博「CCTV電視劇」發布了一條微博,「《大秦賦》定檔央八,《天龍八部》《山河月明》《大宋宮詞》《長歌行》《雪中悍刀行》《鬥羅大陸》《武當一劍》《鏡·雙城》……同樣備受矚目的這些古裝大劇還會遠嗎?」
該微博還附上了一個帶有央八水印的片花合集,片尾「古裝大劇,等你共赴」的文案,也暗示這8部古裝劇很有可能在央視播出。考慮到古裝劇在當下影視生態中複雜的輿論環境,這種低調的發布形式可以理解。
這也意味著,總臺2021年的儲備劇目,比發布的片單更顯眼。
這8部古裝劇,有不少都曾出現在省級衛視的招商劇目中,央視對大劇的吸引力可見一斑。
內外驅動,王者歸來?
自上世紀80年代末到本世紀初,國產新劇的播出平臺主要有二:
一是中央電視臺,傾向於宏大敘事的作品;
一是各地方的地面頻道,傾向於商業性濃厚的作品。
如今觀眾喜聞樂見的衛視頻道,當初多以重播劇、二輪劇為主,主要承載新聞傳導的功能。
彼時,央視所播電視劇的影響力,足以與所有地方臺影響力的總和分庭抗禮。從內容價值來看,其當時播出的歷史劇、革命劇,如黃鐘大呂一般,取得了非比尋常的社會反響。
但隨著「一劇四星」政策的發威,央視購劇的競爭力一路下滑,優勢縮小,直至優勢不再。
今年央視春晚上專門騰出14分鐘,安排了由電視劇《父母愛情》的原班人馬共同演出的小品《父母愛情》。這部2014年2月2日(大年初三)在央視黃金檔播出的老劇,是近年來央視首播劇少有的,能夠取得「長尾效應」的一部。
《大宅門》製片人俞勝利在接受影視獨舌採訪時,曾經分析道,「央視的電視
劇觀眾數量下滑是因為缺失頂尖的好劇。
如果有品質特別突出的劇,觀眾仍然能回來。
2018年1月29日,中央電視臺改組前夕,在全國電視劇合作交流會上,央視曾經發布五大購劇新政,意在切割大劇好劇市場。其中最重要的一條便是:重大時間節點播出的劇目,不管是央視一套黃金檔,還是央視八套黃金檔,收購價格都將大幅提升。
2020年,總臺影視劇紀錄片中心制定了全新的「創精品、佔高地、塑品牌」三大總體目標,實現從電視劇播出平臺到製作平臺的華麗轉向。「大劇看總臺」主題發布會,便是2020年總臺調整電視劇戰略發展目標的成果。
總臺影視劇紀錄片中心召集人莊殿君在發布會上表示,「總臺電視劇創製正奮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按年度原創自製3-4部重點劇目規劃,精益求精、一絲不苟、追求完美,且更加注重電視劇策劃、立項、創作、生產播出和市場營銷的全過程,從而進一步強化總臺電視劇國家隊的引領作用。」
除了總臺在電視劇發展戰略上的調整,大劇回流央視的誘因還在於整個行業的生態系統發生了重要變化。
五大衛視中,湖南衛視實力最強,一直選擇獨播戰略。其餘四大衛視則選擇大劇拼播,經典組合是:東方與北京聯合,浙江與江蘇攜手。而到了今年下半年,情況開始發生改變,四大衛視紛紛單打獨鬥起來,要麼選擇腰部劇、積壓劇獨播,要麼「先網後臺」與視頻網站聯動,要麼與二線衛視拼播。
以在播劇為例,北京衛視的《了不起的兒科醫生》與深圳衛視拼播,江蘇衛視獨播青春劇《與晨同光》;浙江、東方衛視在播《只為那一刻與你相見》,接下來還會拼播《大江大河2》。北京與江蘇看上去似乎並沒有拼播的意向。
在2018年發布的「五大購劇新政」中,「央視確保及時付款」也是很吸引人的一條。
下衛視
普遍
困難
,付款不及時是常有的事。
一不欠款,二沒有收視重壓,這是央視能
好劇的重要優勢。
用一位資深從業人士的話來說,「四大衛視加起來,
力比不過一個央視。
目前來看,央一播出的劇政策導向性很強,而央八在劇目選擇上則更加多元化。對於視頻網站出品的劇,與央八聯動,各方面都會靈活得多。如果與衛視做「網臺聯動」,就會又生出很多變數。
2021年,湖南衛視聯合芒果TV將推出主打短劇的「季風計劃」,取代「青春進行時」的周播劇場。這又讓古裝劇失去了一大播出平臺。除此之外,央八黃金檔、次黃檔均可排播古裝劇。此消彼長之下,古裝大劇自然麇集央視。
可以預見,央視首播劇不久將會呈現出一番新氣象,劇集市場的分化也與大環境中的看齊意識保持一致。
都說「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影視行業的這場「劇變」僅僅不過十年。
【文/楊文山】
影視獨舌
由媒體人李星文創辦的影視行業垂直媒體。我們的四項媒體主張:堅持原創,咬定採訪,革新文體,民間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