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的日常餵養上,家長們尤其要多用心,不只是讓孩子吃得多就能夠有助於孩子的成長發育。雖然時下大部分家長在孩子的飲食上都比較講究,但是不得不說,如果不是科學餵養的話,那麼也有可能反倒會妨礙孩子身體的正常發育。孩子們的腸胃嬌嫩,如果日常飲食習慣不健康的話,很有可能就會導致脾虛的情況發生。
五歲男童一年沒長個兒,醫生檢查後,氣急怒斥男童父母:沒有這麼當爹媽的
樂樂正在上幼兒園大班,在最近的體檢中,樂樂媽媽發現孩子居然一年都沒有長高。看著周圍和孩子同齡的小夥伴都要比樂樂高出一頭,樂樂媽這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於是樂樂媽和樂樂爸趕緊帶著孩子去醫院做檢查,希望孩子身上不要出什麼大毛病才好。
經過一通檢查後,醫生確定孩子身上出現了發育停滯的情況。在日常生活中發育停滯的情況並不多見,於是醫生便詢問起了樂樂的日常飲食習慣。樂樂媽想了想後說道,"孩子平時吃的都很正常,也沒有什麼特別的。不過就是我每天都會給孩子準備一道藥膳湯,大人也會喝,很滋補的!"
一旁的樂樂爸也趕緊跟著附和道,"咱家條件還挺不錯的,所以用的都是名貴的藥材!好藥材做出的藥膳湯很補的,一般的家庭都喝不到!"
聽到樂樂的父母這樣說後,醫生又詳細地詢問了藥膳湯的材料,最後醫生無奈地說道,"孩子正是在長身體的階段,保證日常的營養均衡就可以了,過度的進補反而有可能會增加孩子的腸胃負擔!"
雖然醫生這樣說,樂樂的父母卻不以為然。"還沒聽說藥膳湯不能給孩子喝呢?難道給孩子進補還進補錯了嗎?"聽到樂樂的父母如此說後,氣急之下的醫生說道,"這點常識都不知道你們到底是怎麼當爹媽的?進補多了,很容易造成孩子脾虛,反倒影響了孩子的正常發育。"
聽到醫生這樣說後,樂樂的父母才意識到自身的錯誤,再也不敢提給孩子喝藥膳湯的事兒。
孩子脾虛會有哪些症狀表現呢?
1.舌苔重,有口氣
細心的父母會發現,如果孩子脾虛的話,孩子的舌苔會表現出厚重感,甚至還會有些發黃。湊近聞一下的話,父母們還會發現孩子有口氣的症狀,從孩子口中呼出的空氣有明顯的酸臭感。
2.肚子脹氣,食欲不振
當孩子的脾胃虛弱時,大量的食物不能夠被充分地消化,這就使得食物在孩子腸道內停留的時間過長,這也就引發了腹脹的發生。與此同時,孩子的食慾也會受到影響,脾虛的孩子常常伴隨著胃口不好的症狀表現。
3.大便乾燥
脾虛的孩子通常還會出現大便乾燥的問題,沒有被充分消化吸收的食物囤積在孩子的腸胃之中,腸道蠕動慢,便秘的情況也就自然而然地發生了。
常見的兒童飲食禁忌有哪些呢?對孩子又會造成哪些傷害呢?
1.過度進補
家長們總是擔心孩子的營養攝入不足,於是便會想著辦法地給孩子進補,而對於孩子嬌弱的腸胃而言,過度進補很有可能會物極必反。比如說家長們比較青睞的骨頭湯,雖然傳說很補鈣,但是其實只會讓孩子攝入更多的脂肪,增加腸胃消化負擔。
2.晚上吃夜宵
為了不讓孩子晚上覺得餓,於是家長們便會有給孩子吃夜宵的習慣。但是殊不知吃完夜宵的孩子不僅睡眠質量會大打折扣,同時也增加了腸胃負擔。尤其是夜間腸胃功能本就比較虛弱,被迫營業的消化系統自然更容易受到損害。
3.過度餵養
在孩子明確表示自己已經吃飽了的時候,家長們通常還會勉強孩子再多吃一口。雖然家長們的初衷是擔心孩子吃不飽,但是不得不說這種再多吃一口的過度餵養方式,不僅很容易造成孩子積食,時間長了,還會引發脾虛的情況發生。
在孩子的日常飲食安排上,家長們不能夠想當然多了解學習一些科學的餵養方式,更加能夠保證孩子的飲食健康。同時,在日常餵養中,家長們更加需要遵循營養均衡的原則,過分油膩的食物很容易增加孩子的消化負擔,同時盲目進補反倒不適宜。大家對於孩子日常的飲食安排有哪些經驗分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