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畫大師吳冠中,他的畫中是有詩意的!

2020-12-15 那些年裡的我們

吳冠中先生的畫作是非常有名的,我也有幸能夠瞻仰一二,感受藝術家的魅力。而吳冠中先生他的繪畫作品是比較抽象的,對於沒有受過藝術薰陶的人來說,要讀懂他的藝術作品是有一些難處的。他常常在作品中起簡單的幾個字當作畫的標題,讓人想要一探究竟,卻總是找不到準確的方法。因此我們需要去讀一些關於吳冠中先生的書,而他的這本《吳冠中畫作誕生記》是一個不錯的了解吳冠中先生的途徑。這裡面不僅有他的畫作,而且他在每個畫作方面都添加了關於自己創作的一些文字。看到吳先生的文字當時就非常的欽佩,他的文字非常的乾淨清澈,就像他的眼神一樣。吳先生是非常空靈乾淨而且富有詩意的。他把自己的這種思想融入了畫裡面,從而使得他的畫也非常的具有詩意。所謂的畫中有詩說的就是吳冠中先生。

為什麼吳冠中先生的畫是那麼富有詩意的?這與吳冠中先生的為人有關。要知道這種富有詩意的思想是古代的文化中經常會看到的。古代的那些隱士或者是官場上的人,在日常的生活中會去畫畫或者是練字,以此來修身養性。在文人們的思想中,詩意的人生是他們所嚮往的。吳冠中先生雖然是現代的人,但是內心卻嚮往著文人的那種淡泊。他一心一意搞創作研究,不想被世俗的功名利祿所煩擾,他始終懷著真誠的心去進行藝術創作。他認為對於藝術家來說,藝術就像是自己的一面鏡子。而吳冠中的心中就有這麼一塊兒明鏡,因此從他的畫作中,我們能感受到他的純粹和自然。

那麼富有詩意的繪畫,是什麼樣子的呢?我們來欣賞一幅他的作品吧!首先來看一幅吳冠中先生的抽象作品《獅子林》。我們可以看到畫中的內容很是豐富,但是並不是運用寫實的手法來進行創作的。關於獅子林,我們知道是蘇州四大名園之一。在這個園林中不光竹子多,而且石頭的形狀也是非常奇怪的。有的像獅子一樣,有的像是狗。關於吳冠中先生為什麼會去描繪獅子林,我想是因為獅子林太獨特了,所以說才引起了他的創作欲望,要知道獅子林也曾被歷代的名家所描繪過,但都不是用抽象的形式,而是非常逼真的寫實的具體的描繪出來,吳冠中先生想與前人的畫作區分開來,因此採用這種抽象的形式。

那麼吳冠中先生所採用的這種抽象形式具體是什麼樣的呢?我們需要從藝術的層面去詳細的解釋它,因為單單看吳冠中的作品,你會覺得摸不著頭腦,不了解畫家的創作理念,你也會無法解讀名畫。首先看他的藝術特色,他運用了大量的點和線組成了一個畫面。畫中的色彩淡雅而豐富,他把中國畫的筆墨以及水彩的色彩結合在一起,給人一種清新淡雅的感受。就像是吳冠中先生給人的感受一樣,這深刻的體現了畫如其人這一說法。吳冠中先生是學習過中國畫也接觸過西方畫的,因此他比較擅長把兩者結合,找到它們的共同點,形成自己的獨特風格。

吳先生的抽象畫,其實並不只是簡單的把線條、色彩和點進行堆砌。在他的作品中是既有物又有意有情的。在他的畫集中,我們可以看到吳冠中先生從具象到抽象的演變歷程。而看吳先生的畫變化的過程,亦是一種享受,如這幅油畫《水田》,作於1973年,這個時候還是比較的寫實的,景物還是很具體的,給人的感覺像一篇抒情散文。而發展到2002年下面這幅墨彩,景物就被抽象化了,變得簡單然但是卻意味無窮,仿佛一首優美的詩。畫家用優美的筆觸,流暢的線條,向世人吟唱著這首富有詩意的作品,那麼的生動,那麼的令人心醉。

以上是那些年裡的我們帶來的精彩內容,請多多支持!

相關焦點

  • 特寫:走進吳冠中畫中的「點、線、面」
    這是吳冠中彩墨畫《吳家作坊》的自白。  近日,獲贈已故畫壇大師吳冠中多幅作品的香港藝術館推出「吳冠中——畫·舞·詩」展覽,精選20多幅作品,配合播放舞蹈、音樂等多媒體製作展現大師畫作精髓。  新華社記者日前專訪了香港藝術館虛白齋館館長司徒元傑,並在他帶領下觀賞展品。
  • 如何評價吳冠中的畫作?
    >「我在油畫中引進線條,煞費苦心,遭遇到無數次失敗,有一次特別難堪。 而給他在油畫寫生中帶來這樣觀察視角啟發的正是國畫 在不久前的樂山大佛的寫生中,他畫了下面這樣一張非常有意思的畫:
  • 吳冠中畫作 《柳塘雙牛》(名家賞析)
    當代畫壇,表現水鄉的作品不少,表現水鄉的名家也很多。最著名的有國畫大師李可染、旅美油畫家陳逸飛等。他們在水鄉風景畫上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然而,還有一位畫家,他用自己獨到的眼光去審視水鄉的風土人情,用特殊的手法去再現水鄉的柔美寧靜,將現代人文哲學融合在情境畫作裡,這就是國畫、油畫皆擅長的吳冠中。在20世紀中國繪畫史上,吳冠中是一位具有特殊意義的人物。他的藝術思想與藝術實踐不僅在同時代畫家中獨樹一幟,而且具有廣泛和深刻的影響。
  • 吳冠中畫一扇門賣7475萬,除了黑什麼都沒有,專家:這不是門
    秋瑾故居吳冠中,中國當代著名藝術大師,他一生中有許多畫作,他的許多作品都被高價出售。 2016年,他的油畫《周莊》以2.36億元的高價成交,有很多作品成交額超過1000萬,成千上萬的畫作更是眾多。實際上,有一個以上的「秋瑾故居」,吳冠中創造了兩個「秋瑾故居」,一個是水墨畫,另一個是油畫,第二個是由吳冠中在第一個完成後將近20年。在第一幅水墨畫中,圖畫主要由黑白組成,帶有寬闊的黑色門,鄭重地關閉了厚壁並延伸到兩端。
  • 吳冠中探張家界,20天創作出國畫傑作,轟動效應始料未及
    1979年夏,著名畫家吳冠中到湖南進行旅遊寫生。他找到潮南省林業廳,請他們介紹一個山青水秀、可供寫生畫畫的地方。林業廳的幹部說:如果您不怕辛苦,就到省「林業先進單位」張家界去看一看,或許能畫點什麼。第二天,吳冠中便踏上了旅途。
  • 大師的人文情懷——吳冠中1986年《三鵝圖》鑑賞
    吳冠中(1919~2010)是當代著名畫家,被列為近代十大名家之一。他以油畫開始,後半生將西畫技法與國畫表現形式、以及兩種文化深層的意境呈現等方面進行融合,為國畫的發展開拓出了新的方向。在這個方向上,他和林風眠很顯然是同行者,他們作品甚至已經突破國畫和油畫的界限,開創出了新的天地。這個方向其實就是中西方文化碰撞融合的結果,其核心思想就是不拘泥於具體形式,西方技法和國畫水墨共同使用,都為了一個終極目的——藝術的表達思想和情感。
  • 當代著名國畫大師,吳冠中水墨作品賞析
    吳冠中和其師林風眠一樣,領悟到中國傳統寫意繪畫與西方現代繪畫藝術的融通之處,在吳冠中看來,「西方現代派繪畫對性靈的探索與中國文人畫對意境的追求正是異曲同工。」他以超越中西的高度審視繪畫,以縱覽古今的深度定位自我。自上世紀70年代起,吳冠中便以自身創作不斷推動著中國現代繪畫觀念的變革和發展,他專注於油畫,藉助西方油畫的色彩和厚度表現中國的物象景觀,並在這一過程中實現了「油畫民族化」的理想。
  • 把傳統山水畫和西方風景畫融合在一起,吳冠中繪《黃土高原》
    黃土高原的地質形態多變,有山地區,丘陵區,塬區,大家對黃土高原的印象大多是位於陝甘寧境內的塬區地形。這幅吳冠中畫的《黃土高原》,描繪的就是這裡的景色。畫中用線條勾畫出黃土高原的輪廓,用濃重的墨色表現高原上縱橫的溝壑,斑斑點點的色塊表現出高原的質感,一片黃土之下還隱藏著無數生機。從作品風格來看,《黃土高原》屬於吳冠中藝術成熟期的作品,在創作過程中使用國畫元素,表現有油畫特點的壯美風光。
  • 吳冠中筆下的漫天春色
    原標題:吳冠中筆下的春天,美到陶醉! 吳冠中(1919—2010),江蘇宜興人,當代著名畫家、油畫家、美術教育家。2010年6月25日,吳冠中先生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1歲。
  • 吳冠中畫一扇門賣7475萬,除了黑什麼都沒有,專家:這不是門!
    吳冠中,我國當代著名藝術大師,一生畫作甚多,很多作品都拍出過天價,其中2016年,他的油畫《周莊》拍出了2.36億的天價,千萬以上的成交作品也非常之多,至於上百萬的畫作就更加不計其數了
  • 著名畫家吳冠中家人向香港藝術館捐贈多幅畫作及生前用品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年永剛):22日,香港藝術館再獲捐贈著名畫家吳冠中的珍貴畫作予永久收藏。藏品由吳冠中家人捐贈,包括吳冠中上世紀七十年代畫作《山下人家》,以及多幅經典的素描寫生原稿,包括《寧波水鄉》《漢柏寫生》和《蘇州水巷》等,不但能與早年已入藏藝術館的油畫、水墨作品相呼應,也展現了大師藝術創作全貌。這次捐贈還包括吳冠中生前常用的印章、留學法國證件以及法國政府頒授的勳章等珍藏,呈現吳冠中的藝術歷程。
  • 他靠畫「假畫」成為國畫大師,有人不理解,專家:真跡都沒有他的好!
    說到國畫大師,相信很多小夥伴們都會想到齊白石、徐悲鴻等人,在他們的畫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國畫大師的魅力,而且他們的畫至今都是大家爭先恐後想要得到的佳作,不過在中國卻有一個靠假畫成為國畫大師的人。他靠畫「假畫」成為國畫大師,有人不理解,專家:真跡都沒有他的好!
  • 吳冠中:用一生摯誠,凝練畫中風景!
    吳冠中的作品給人帶來耳目一新的同時,也刷新了市場的拍賣紀錄。今天小編在這裡不是要講他的生平,也不是要對他進行剖析,而是要欣賞他的作品。這幅畫畫的是吳冠中生他養他的地方,也是吳冠中記憶中的家鄉的樣子,筆墨揮毫,筆尖婉轉的勾勒,黑白灰、點線面的運用,讓這幅畫賦予了江南風景詩一樣的意境。
  • 吳冠中百年誕辰~欣賞他的經典作品來紀念他!
    吳冠中~在藝術節振振有聲的名字,一直折服於大師的江南水鄉,線條流暢,生動傳神。2019年8月29日,是吳冠中誕辰100周年紀念日。吳冠中是20世紀最重要的中國畫家之一,在藝術上,他敢於創新,獨創的「彩墨畫」獨樹一幟;倍受中外人士的喜愛。
  • 吳冠中百年誕辰展——60幅精品「回」故裡
    吳冠中是20世紀後期中國美術史上的代表人物,致力於油畫民族化和水墨畫現代化的努力與探索,其畫風獨特,成就卓著,影響深遠,是當代中國具有國際聲譽的傑出藝術家、教育家。江蘇宜興是著名畫家吳冠中的家鄉。吳冠中始終堅持對藝術本真的探索,不忘初心,為國家美術事業的發展培養了一代又一代藝術家。在教學理念上,他不斷向學生講授現代藝術的思想和觀念,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培養獨立人格。
  • 濃濃故鄉情,吳冠中江南水鄉題材油畫作品欣賞
    對於長期漂泊在外的遊子,故鄉更是生命中的重要牽掛。吳冠中出生於江蘇宜興,自從他小學畢業後就離開了家鄉。他一路漂泊,從無錫到杭州再到重慶,而後他又去了法國。自1950年起,吳冠中長期定居北京。不能重回故鄉生活,吳冠中只好把思鄉之情融入創作之中。故鄉民居的白牆黑瓦成了他作品中常用主題。一座石拱橋,一鏡清澈的河水,一群歡快的大鵝,代表著吳冠中的濃濃思鄉情。
  • 吳冠中其人(組圖)
    他喜歡簡括對象,以半抽象的形態表現大自然音樂般的律動和相應的心理感受。既富東方傳統意趣,又具時代特徵,令觀者耳目一新。  作為美術教育家,吳冠中注重學生藝術個性的培育。作為善思考的藝術家,他又勤於著述,立論獨特,而且文字生動流暢。其中關於抽象美、形式美、形式決定內容、生活與藝術要如風箏不斷線等觀點,曾引起美術界的爭論。  他的油畫代表作有《長江三峽》、《魯迅的故鄉》等。
  • 吳冠中把同一題材畫2遍,水墨畫價值5000萬,油畫價值1.1億
    吳冠中把同一題材畫2遍,水墨畫價值5000萬,油畫價值1.1億。吳冠中是了不起的繪畫藝術大師,他的繪畫功名在國內首屈一指,在國際獨領風騷,是一位畫法貫通中西的大手筆,像他這樣的大藝術家在當代畫壇是非常少見的,可以說他的繪畫藝術造化無人能與之匹敵。
  • 最具有收藏價值吳冠中油畫
    在2009年中國美術館舉辦的「耕耘與奉獻——吳冠中捐贈作品」中,有其精神父親魯迅的形象與野草共生出現在作品《野草》中。但受到「批黑畫事件」影響,此次創作最終夭折,吳冠中根據寫生素材畫了一幅畫稿,由於是稿子,便畫在了紙上。之後,吳冠中搬了幾次家,此畫稿輾轉遷徙也被逐漸淡忘。直到2004年春節,吳冠中長子吳可雨從新加坡回來,無意間在床下閒置的雜物抽屜中發現了一個舊信封,裡面有一卷沒有落款、沒有題名的油畫,他拿著畫忙去詢問父親,才知道這就是被認為已丟失多年的《一九七四年·長江》。
  • 一代大師吳冠中部分過億的作品鑑賞
    在吳冠中的巧妙安排下,畫面中的兩座橋並不是純然的對景寫生:前景的橋樑宛如連接了觀者與畫中的世界,中景右側的橋樑位居畫面邊緣,在我們對於未知的臆測中,成為了通往的另一想像空間的樞紐。1972年周恩來指示集中一些畫家讓它們創作作品用於裝飾賓館,這些畫也被成為「賓館畫」,《長江萬裡圖》就是這樣背景下的產物。1973年吳冠中受國家委派為北京飯店新東樓大堂設計、創作大型壁畫《長江萬裡圖》。20世紀70年代是吳冠中油畫的成熟期,這一時期他的油畫代表性作品數量較多,具有「凝重、沉鬱」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