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鈴薯冬種防凍災技術措施

2020-12-19 瀟湘晨報

2020年11月26日,武宣縣農業農村局成功調運回來121噸,可以種植1000畝的馬鈴薯種子。武宣縣東鄉鎮莫村、祿良村、華樂村等村委都有多年冬種馬鈴薯的成功經驗。今年,武宣縣農業農村局繼續免費將馬鈴薯種子送給這些村委的群眾,鼓勵大家冬種馬鈴薯。

目前,武宣縣冬種馬鈴薯大多數剛完成種植,未長出苗。少數地方冬種馬鈴薯種植較早,如已出苗,對於這類田塊管理。

1、關注天氣。各農戶要嚴密關注天氣變化,及時採取有效措施,預防霜凍危害。

2、以水防霜。在霜凍發生前一天,灌半溝水,並淋溼壟面,有條件的在霜凍來臨時噴水防霜。

3、覆蓋防霜。有條件的用農膜、稻草、草簾、蓆子、麻袋等遮蓋物全田覆蓋防霜保溫。

4、藥物防霜。在霜凍到來前1-2天,噴施400-500倍的植物防凍劑,如:天達2116等;或用12個雞蛋清、90克康壯素兌水45公斤噴施,減輕霜凍對馬鈴薯苗的危害。

5、預防病害

凍害過後,馬鈴薯個體抗性較差,容易感染病害,特別是疫病,要注意防治,可選擇晴好天氣,每畝用687.5克/升銀法利懸浮劑75毫升(或者72%克露可溶性粉劑100克)、加77%可殺得3000可溼性粉100克混合兌水50-60公斤噴霧,每隔7-10天噴一次,連續2-3次,預防病害的發生。

【來源:廣西來賓市武宣縣農業農村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冬種馬鈴薯如何突圍持續金燦燦?
    惠東縣馬鈴薯產業協會會長蘇偉強告訴記者,今年春節前後是惠東馬鈴薯收穫時節,外地蔬菜運輸因疫情受阻,加之我市毗鄰深圳、香港、澳門的區位優勢,冬種馬鈴薯價格出現快速上漲。 為了保障馬鈴薯銷售,作為我市馬鈴薯種植大鎮的惠東縣鐵湧鎮「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生產供給」,落實各項防控措施,實現了馬鈴薯增產增收。
  • 廣東陽江市今年冬種大力推廣馬鈴薯種植
    因為適種地區廣,營養均衡全面等,農業部於2015年啟動了「馬鈴薯主糧化」戰略,規劃到2020年50%以上的馬鈴薯將作為主糧消費,種植面積逐步擴大到1.5億畝。  「廣東三個地方*適宜冬種馬鈴薯,分別是惠東、陽江和汕尾部分區域。」10月份,市農業局舉辦了一場冬種馬鈴薯產業研討會,與會專家和企業代表認為,陽江冬季氣候溫暖、無霜,非常適合發展馬鈴薯產業,但缺乏種植傳統和產業基礎。
  • 岑溪冬種馬鈴薯豐收
    本報岑溪訊 「一家三口都在家門口的馬鈴薯基地搶收,一家人每日工資150多元。春收馬鈴薯這段時間,全家有近4000元的收入。」3月15日,岑溪市三堡鎮車河村68歲的貧困戶黃光華一邊採收馬鈴薯,一邊算帳。當天,在車河村馬鈴薯高產栽培示範樣板基地,黃光華等130多名農民正有序進行除根、分揀、歸堆、裝袋、扎口等馬鈴薯採收工作,每天每人收入50多元。同時,基地提供的就業崗位,讓全村40多戶貧困家庭實現就近就業。
  • 臺山動員部署冬種生產工作 推廣馬鈴薯機械化種植
    與會人員觀摩馬鈴薯種植機械化演示江門日報訊 (文/圖 記者/陳方歡) 隨著晚造水稻進入收穫的最後階段,冬種生產也隨即開始。11月27日,海宴鎮石美村馬鈴薯種植基地一片忙碌的景象,臺山市2020年冬種生產現場會在這裡召開,會議對全市冬種生產工作進行動員部署。臺山市是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的「菜籃子」基地,冬種在全市農業生產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 冬種馬鈴薯「戰鼓」 即將擂響
    工人分揀薯種,為冬種馬鈴薯做好準備。  「稻—稻—薯」,即早造、晚造水稻及冬種馬鈴薯,這是近年來恩平種植戶最常態化的種植模式。自2005年以來,冬種馬鈴薯產業逐漸成為恩平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種植面積、種植戶逐年遞增。
  • 黃平縣掀起冬種馬鈴薯熱潮
    種植馬鈴薯熱鬧場面 「這兩天,我們村的黨員真忙,跑上跑下的,教我們採用地膜覆蓋栽培技術。該技術保溫、抗旱、禦寒,比傳統種植的洋芋要好上幾倍,出土時間提前,經濟收入是傳統種植洋芋的2倍。」日前,正在田間地頭種植馬鈴薯的黃平縣舊州鎮草蘆坪村謝家壩自然寨村民楊永勝高興地說。
  • 芒市冬早馬鈴薯種植忙
    軒崗鄉農民忙於種植馬鈴薯。今年她家除了在自家田地種了11畝馬鈴薯,還到風平鎮芒裡村、芒豪村租了30畝地種植馬鈴薯。「今年我家一共種植了41畝馬鈴薯,前段時間種下的馬鈴薯長勢良好,希望每家每戶、各村各寨都能有個好收成。」朗咩巖旺明說。軒崗鄉土壤肥沃,種出的馬鈴薯不僅品相好,口感也不錯。村民犁地、灌溉、採挖等機器一應俱全,基本實現了機械化耕作。
  • 靈山:冬種馬鈴薯 鞏固脫貧成效
    駐村工作組與群眾一起種植馬鈴薯。廣西新聞網通訊員 李鵬鈞 攝工作隊員給群眾分發馬鈴薯種。廣西新聞網通訊員 李鵬鈞 攝廣西新聞網靈山12月12日訊(通訊員 李鵬鈞 實習生 唐飛敏)近日,靈山縣太平鎮清水村引導群眾發展冬種馬鈴薯,提高土地產能,增加群眾收入,鞏固脫貧成效。清水村是十三五貧困村,2019年整村實現脫貧摘帽,今年77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實現脫貧。
  • 廣西靈山冬種馬鈴薯提高土地產能
    摘要:近年來,廣西靈山縣全面落實結對幫扶責任,提高駐村幫扶能力,引導群眾發展冬種馬鈴薯,增加群眾收入,鞏固脫貧成效。   近日,廣西靈山縣太平鎮清水村引導群眾發展冬種馬鈴薯,提高土地產能,增加群眾收入,鞏固脫貧成效。清水村是十三五貧困村,2019年整村實現脫貧摘帽,今年77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實現脫貧。
  • 冬早馬鈴薯栽培技術要點
    冬馬鈴薯由於生長期相對較短,薯塊適中,產量較大春馬鈴薯略低,一般能達到 1500公斤 左右,產品主要作商品用,也可作菜用、食用銷售。同時產品幾乎無農藥殘留,耐運輸和貯藏,能在4-—5月出售,銷路不成問題,經濟效益好。  1、精細整地  種植地塊耕犁深翻20cm以上,要求精細整地,打碎土垡,清除石塊等雜物,播種前做到土細面平,無雜物。
  • 聚焦丨芒市冬早馬鈴薯種植忙
    ,大家都爭取在最佳節令種下馬鈴薯。走進軒崗鄉丙茂村委會拉門村小組朗咩巖旺明家的田地裡,她和丈夫正忙著種植馬鈴薯。今年她家除了在自家田地種11畝馬鈴薯,還到風平鎮芒裡村、芒豪村租了30畝地種植馬鈴薯。「今年我家種植馬鈴薯41畝,前久種下的馬鈴薯長勢良好,希望每家每戶、各村各寨都能有個好收成。」朗咩巖旺明說道。
  • 聚焦:芒市冬早馬鈴薯種植忙
    ▲採訪朗咩巖旺明在前往芒市軒崗鄉的公路兩旁,放眼望去,田壩裡,都是農民忙碌的身影,有些種植較早的馬鈴薯已經破土而出,農戶們頂著烈日正在忙碌地種植,大家都爭取在最佳節令種下馬鈴薯。走進軒崗鄉丙茂村委會拉門村小組朗咩巖旺明家的田地裡,她和丈夫正忙著種植馬鈴薯。
  • 滇產冬馬鈴薯全國最早上市
    石屏冬馬鈴薯上市了。昨日,石屏縣高家灣村民高照旺家的2.2畝冬馬鈴薯開始收穫,並運往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成為全國最早一批上市的鮮薯。由於使用了新技術,高照旺家創下了畝均4.562噸的超高產,3.8元的市場價,淨收入近3萬元。和他一樣利用冬馬鈴薯科學栽種致富的,在雲南省並不算少數。
  • 博白鎮中江村:冬種千畝馬鈴薯,帶動村民喜增收
    ▌博白鎮中江村:冬種千畝馬鈴薯 帶動村民喜增收博白鎮中江村毗鄰南流江,地勢開闊平坦,耕種條件優越。今年,該村充分利用秋收後的閒置稻田種植馬鈴薯1000多畝,有效帶動了村民增加收入。連日來,在中江村的廣袤田野上,每天都有100多名村民緊張開展馬鈴薯播種工作,埋種、培土、覆膜、施肥,大家分工合作,一派熱火朝天的冬種景象。中江村位於南流江北畔,距離縣城14公裡,下轄59個村民小組,2200多戶9000多人口,耕地面積298公頃。
  • 雲城區思勞鎮搶抓農時忙冬種計劃 種植馬鈴薯1000多畝
    雲浮日報訊 (特約記者 張英達 通訊員 劉雅) 日前,在雲城區思勞鎮布裡村委的田間地頭上,農戶們正抓住有利的晴好天氣播種馬鈴薯,全鎮馬鈴薯冬種工作正在穩定有序開展中。據悉,今年思勞鎮共計劃冬種馬鈴薯1000多畝,由思勞鎮布裡馬鈴薯種植專業合作社牽頭並負責對接經銷商,銷往珠三角及周邊地區。其中,該鎮布裡村委作為牽頭地區,共種植馬鈴薯450多畝,種植面積較去年增加100多畝。「為進一步提高播種效率,我們合作社投入5臺打田機協助生產種植。」
  • 廣西合浦縣農機中心舉辦2020年馬鈴薯冬種生產機械化現場會
    為推廣馬鈴薯生產機械化種植技術的應用,11月25日上午,合浦縣農機中心在閘口鎮閘口村委榕樹坡村惠東農機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種植基地舉辦了2020年馬鈴薯冬種生產機械化現場會,縣農機中心幹部、各鄉鎮農業和扶貧服務中心分管領導、種植大戶共30多人參加了此次現場會。
  • 德宏冬馬鈴薯豐產增收
    本報訊(通訊員 肖素梅 萬雲麗) 當前正值冬馬鈴薯收穫季節,在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的田間地頭,小型馬鈴薯收穫機穿梭其間,一個個碩大的馬鈴薯被刨起,農戶們正在裝箱打包,一輛輛滿載著馬鈴薯的大貨車在路上疾馳。據悉,德宏州今年的馬鈴薯豐產又增收,目前芒市大薯收購價為每噸2400元,盈江大薯每噸2800元。
  • 廣西馬鈴薯有了「當家品種」
    原標題:廣西馬鈴薯有了「當家品種」  院士專家評價「桂農薯1號」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日前,由廣西專家自育的馬鈴薯品種「桂農薯1號」優先使用權及其配套種薯繁育技術授權給南寧市一家農業公司使用,這標誌著廣西馬鈴薯有了自己的「當家品種」,填補了無本地馬鈴薯品種的空白。
  • 馬鈴薯高產栽培管理技術措施
    馬鈴薯就是我們生活中所說的土豆。馬鈴薯在我國是非常受歡迎的,不僅是蔬菜,也是一種主要的糧食作物。有著比較廣泛的種植面積,現在馬鈴薯的產量越來越高,競爭壓力也越來越大。很多種植戶都想提高種植效益卻不知道該怎麼做。
  • 平潭:節水灌溉設備上崗「護田」 助力冬種馬鈴薯實現增產增收
    機械化作業助力平潭冬種馬鈴薯實現增產增收  望著1000餘畝長勢喜人的馬鈴薯種植田,農戶陳和好滿臉喜色,心裡樂開了花。同陳和好一樣,今年初春,實驗區的馬鈴薯種植戶一起迎來了增收增產的豐收季。18日,記者來到君山片區昆湖村,感受種植戶豐收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