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有了大棚,反季節蔬菜的種植不是問題了,同樣的,通過大棚種植,可以流通到市場上,可以獲得比較高的經濟收益。那麼,反季節蔬菜好種植嗎?
種植無小事,反季節種植仍然需要注意很多方面,比如溫溼度,光照,水肥,病蟲害等。而排在第一位的,應該就是地溫的問題。冬季氣溫低,土壤溫度更低,不利於根系和植株生長,所以要想種好反季節蔬菜,就要在保證良好的地溫的基礎上,做好以下幾項工作,這樣才能獲得高產優產。
1、鋪塑料布
大棚外的地溫肯定是比大棚裡低很多,那麼,為了低溫傳到大棚內,我們可以在大棚前沿外側薄膜和地面連接的地方,向外下方鋪發泡塑料布,以此來隔絕大棚裡外地溫傳輸,保證大棚內地溫合理。
2、加蓋棉被薄膜
傍晚放棉被後,在棉被上再蓋一層薄膜,周圍用編織袋壓實,增加棚內溫度的同時,又能減少雨雪等打溼棉被,即便是下雪了,也很好清除,十分有用。
3、反光膜增光
大棚北牆內側掛反光膜,即便就是陰天,也能增加大棚內光照,同時將室內溫度提高2℃左右,也能讓光線分布的更加均勻,保證之前沒有光線的地方見到光。對於茄果類蔬菜來說,有利於果實轉色。
4、填充麥糠
在行間先挖土,然後培土在兩側,保持了根系溫度同時加大光照面積。之後,行間也不能就此空著,可以在行間填充10釐米左右的麥糠或碎稻草,不僅可以增加地溫,同時可以很好地吸收棚內水蒸氣,降低大棚內溼度。
5、預防病蟲害
很多病害都喜歡高溼,低溫的環境。只是,冬季大環境本身就是這樣,低溫不好改善,所以我們工作的重點可以放在降低室內溼度上。為了減少病蟲害發生,可以用煙霧劑,粉塵劑來進行控制,不僅有利於防治,同時也不會增加室內溼度。
6、陰雨天不澆水
水肥是植株生長的必要因素,其他季節都好說,冬季需要特別注意。儘量不要在連續陰雨天澆水,晴天上午進行時最好的,澆水更不能大水漫灌,容易造成田間溼度過大。施肥時,可以隨水衝施生物菌肥,必要時葉面噴施其他肥料,再加1%葡萄糖液,補充養分供給,減少生理病害發生。
7、去除無用葉片
為了降低棚內溼度,保持良好通風透光條件,我們還需要對植株進行處理。及時摘除沒用的葉片和側枝,減少營養消耗同時保持環境良好。等果實到了青熟期,摘除果實以下全部葉片,為了確保萬無一失,噴灑一次廣譜性殺菌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