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珍寶:乾隆故宮一半藏玉為其所有,精美絕倫

2020-12-07 華龍創藝

北京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皇帝居住的地方,也是一座舉世聞名的中國古代藝術殿堂和寶庫。許多都是難得一見的稀世珍寶,其中乾隆皇帝用過的玉石珍寶煞是光彩奪目。歷代皇帝擁有美人無數,乾隆也有佳麗三千,但相對于美人,他更愛美玉。

「控」有指人沉浸其中,似乎被物所役的意思。如果要用這個「控」字去給乾隆「貼一下標籤」,那他就是名副其實的「玉石控」了。故宮博物院藏玉三萬多件,其中一半為乾隆所藏,這足以道明乾隆對玉的極度沉迷。

乾隆皇帝玉石控

乾隆皇帝愛玉、賞玉、懂玉、藏玉,是歷史上任何一個皇帝都無法超越的,這直接推動了清朝玉作的發展。當時宮廷派遣軍隊和專家開赴萬裡之外的崑崙山脈探求和田玉,掌握了優質的玉材。由於集中了全國優秀的玉雕設計師、匠師和頂級玉料,加上宮廷造辦處的精湛工藝,將玉器的價值充分體現了出來,從而雕琢出大批精美絕倫的玉器。

清乾隆青黃玉龍鳳玉環

從乾隆二十五年起,新疆每年供玉兩次,每次二千斤,從此美玉源源不斷運進大內,乾隆自此成了天下最大的玉石富翁。

清乾隆 玉靈芝如意

乾隆時期的玉器大致以乾隆二十四年為分界點。乾隆早期的仿古器大多因料而制,造型和紋飾皆以法古為主,融入部分清代風格。直至乾隆二十四年,平定了新疆地區準噶爾部和回部後,和田美玉開始大量進入宮廷。

乾隆玉器三寶

《故宮乾隆三寶》——太上皇白玉璽,吉祥盤龍玉瓶,龍鳳薄胎玉壺,分別採用上等和田白玉、青白玉、青玉,完全秉承「乾隆工」不惜成本御製。

太上皇白玉璽

太上皇白玉璽

「太上皇白玉璽」是乾隆皇帝於登基六十年之時下旨御製,深受乾隆皇帝喜愛,地位極為尊貴。此寶璽為白玉質,重約380克,運用宮廷印璽製作技藝手工雕琢而成。璽頂陽雕象徵剛健中正的「乾」卦,與「隆」字同音的雙螭龍紋環繞周邊,璽璧四周陰刻乾隆帝《自題太上皇寶》御題詩,璽底陽雕篆書「太上皇帝」四字。

龍鳳薄胎玉壺

龍鳳薄胎玉壺

「龍鳳薄胎玉壺」為青玉質,含一把薄胎玉壺,四件玲瓏玉杯,運用痕度斯坦薄胎技藝手工雕琢而成。壺身主體圖案為「雲中祥龍」、「牡丹引鳳」:龍為瑞獸之長,鳳為百鳥之王,龍鳳齊飛於福海祥雲、富貴牡丹之間,象徵著和美富貴、吉慶祥瑞、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壺身上下邊沿處及壺蓋之上雕琢如意蓮花瓣紋飾,寓意吉祥美滿。

吉祥盤龍玉瓶

吉祥盤龍玉瓶

「吉祥盤龍玉瓶」為青白玉質,結合挖膛、鏤雕、淺浮雕、高浮雕等多種工藝手工雕琢而成,器型端莊,紋飾華美。此瓶配扁方型瓶蓋,瓶頸兩側鏤雕卷草如意紋為耳,瓶腹兩面於圓形開光內浮雕氣勢非凡的盤龍戲珠圖案,寶傘、盤長、法輪、法螺、華蓋、金魚、寶罐、蓮花八種佛家寶物分託雙龍龍爪之中,寓有吉祥隨身、平安永駐之意,瓶身刻纏枝蓮紋為底飾,與瓶身頸部圖案相互呼應,寓意福運連綿、吉祥不斷。

玉器之所以能引起全球性的關注,同時還有文化和思想層面的原因。就像馬未都所說:「人類最高境界的追求一定是文化上的,當文化追求可以用金錢量化時,也就達到了極致狀態。文化本來是不可以量化的,但通過藝術品可以實現,這其實也是藝術品收藏最有魅力的地方。」

相關焦點

  • 琳琅滿目,故宮珍寶館裡看奇珍
    故宮御花園旁邊,順著皇宮圍牆有一條松蔭滿地的平整通道,通往東北面另一片宮殿建築,這片獨立建築群是乾隆皇帝建造的太上皇宮殿——寧壽全宮,與故宮整體建築隔著一條長長的甬道,如今就是故宮珍寶館的所在。清代康熙二十八年康熙為皇太后頤養天年而修建寧壽宮。乾隆過60歲以後,開始著手為自己將來作太上皇準備一個舒適的養老之所。改造後的寧壽宮建築群從格局與體制可說是紫禁城的縮影,分為前後兩部分。前部是以皇極殿、寧壽宮為主體的前朝,規制分別仿中路的太和殿、乾清宮和坤寧宮。後部又分為中、 西三路。中路有養性殿、部又分為中、東、西三路。
  • 北京故宮珍寶館裡,到底藏著什麼寶?
    如今,涅槃重生於20世紀的紫禁城搖身變成了向國內外遊客敞開大門的故宮博物院,每天迎接著來自世界各國數萬遊客,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等三大殿,以及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再加上御花園都是故宮中軸線上遊客必經之地。在故宮博物院的東區,還有兩處藏有頂級珍寶的宮苑同時也是嗅覺靈敏的遊客必到之處,它們就是鐘錶館和珍寶館。
  • 400多件絕世珍寶都在這,來北京必逛的故宮珍寶館
    北京故宮皇城,大家都知道,每天都有五湖四海的遊客慕名前往。去故宮旅遊,除了看氣勢恢宏的皇家建築之外,還有一處地方,千萬別忘忘記打卡!那便是故宮珍寶館了。珍寶館從故宮博物院藏品中遴選了約400件(套)文物,在皇極殿兩側廡房四個展廳分別陳列了珠寶、金銀、玉石、盆景類文物。
  • 故宮博物院舉辦「故宮乾隆三寶」專家品鑑會
    9月19日上午,為紀念故宮博物院成立90周年,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精髓,展現故宮皇家存世珍品, 「故宮乾隆三寶」專家品鑑會在北京故宮博物院隆重舉行。
  • 臺北故宮博物院的稀世珍寶,件件價值連城
    臺北故宮博物院的稀世珍寶,件件價值連城 70年前 大陸的各種稀世珍寶 被帶去了臺灣
  • 「故宮乾隆三寶」專家品鑑會在故宮博物院隆重召開
    為紀念故宮博物院成立90周年,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精髓,展現故宮皇家存世珍品, 「故宮乾隆三寶」專家品鑑會於北京時間9月19日上午在北京故宮博物院隆重舉行。與會專家學者「故宮乾隆三寶」與故宮博物院成立90周年這一主題緊緊相連,具有深厚的歷史價值與文化內涵
  • 到北京看什麼——故宮珍寶館裡的田黃三聯璽
    到故宮,耀眼的琉璃瓦、朱紅的城牆、高高的大殿、漢白玉的欄杆讓人目不暇接。那麼如果鑽研到細節上,還應該看哪些小物件?視為珍寶。田黃三聯璽的重要工藝價值體現在其三聯設計。三枚玉璽是由石環組成的石環鏈聯結而成,石環鏈上的每一個石環均為完全閉合。這至少說明了如下3點:雕刻用的原石很大;雕工設計工藝難度很大;雕刻消耗工期很長。原石小的話,根本不可能雕刻出這些鏈子。石環採用鏈雕工藝,環環相扣、活動靈活,而且每個石環都光滑細膩,設計打造過程均非一日之功。
  • 故宮攜手卡地亞,值得一看的「有界之外」
    小編前兩天為大家探路了哦!這次繼2009年「卡地亞珍寶藝術展」成功舉辦十年後,故宮博物院與卡地亞的再度攜手的展覽,真的讓招財大開眼界。悄悄告訴你,真的值得一看。展覽分為靈感中國、風範見證、時間技藝三個單元,以「精湛技藝」為主軸,沿著時間和主題兩條主線,進行多元視角的解讀。
  • 珍寶館內裝飾華麗,乾隆、慈禧曾住在這,現作為故宮文物展館!
    室內北廳中央擺放著大禹治水圖玉山,這是故宮所藏最巨大的一座玉雕。堂外走廊牆壁上鑲嵌著「敬勝齋法帖」刻石,都是乾隆皇帝臨寫法書名帖與經典語錄的墨跡。目前這三座宮殿被闢為了故宮珍寶館,館藏珍寶極其豐富,涵蓋佛教用品、飾品、日用器具和賞玩珍品等,這些珍寶大都選用金、銀、玉、翠、珍珠及各種寶石等名貴材質,並徵調各地著名匠師設計製造。竭盡巧思,不惜工本,其工藝代表了當時的最高水平。
  • 「故宮福文化珍寶」寧波博物館展出
    (記者周建平攝)  中國寧波網訊康熙皇帝的行書福壽康寧四字匾,清同治時期的吉祥如意款黃地粉彩歲朝百子圖大盤,鑄有福、祿、壽、喜、財字樣的清代庫銀旋螺紋銀元寶,慈禧書福字軸……133件(套)展示中華傳統福文化的文物藏品今日起將在寧波博物館一樓特展廳展出,由寧波博物館與故宮博物院共同策劃舉辦的「福滿甬城———故宮博物院館藏福文化珍寶展」將持續至2014年3月9日。
  • 宮廷宴、藏寶閣……接待川普的故宮院落藏著哪些秘密
    寶蘊樓,是故宮唯一現存的西洋小樓,在故宮乃至所有傳統中國古建築群裡,稱得上獨樹一幟。史料記載,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後,退位的宣統皇帝溥儀暫居紫禁城的後宮區,前朝的所有宮殿全部由北洋政府接管。1913年初,北洋政府內務總長呈報總統袁世凱,決定將瀋陽故宮及河北承德避暑山莊所藏文物運到北京。而當時京城缺少妥善保管文物的地方,所以臨時決定在紫禁城原來的鹹安宮舊址上建造一處庫房,用以存放國寶。
  • 故宮鎮館之寶:清乾隆金嵌永固杯,因何而聞名?工藝太精湛!
    24位皇帝中,乾隆時期留下的珍寶屬於最多的之一。對於乾隆的珍寶,近年來最火熱的應該是乾隆三寶(太上皇白玉璽、龍鳳薄胎玉壺、吉祥盤龍玉瓶),還有筆者在前篇文章介紹乾隆三聯璽外,這篇文章再介紹一種故宮乾隆時期的鎮館之寶金嵌永固杯。
  • 瀋陽故宮今日之壯乾隆皇帝功不可沒!
    乾隆八年(1743年)七月初八,清高宗弘曆(乾隆帝)離開北京,踏上東巡盛京(今瀋陽)的路途。10月8日,瀋陽故宮專家向記者介紹,「我們今天能看到瀋陽故宮的壯美建築,有不少都是乾隆皇帝東巡時完成的。」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至四十八年(1783年),在大清門東面移走三官廟建盛京太廟,在西所西面增建戲臺、嘉蔭堂、文溯閣、仰熙齋、九間殿等建築。這些建築為後來清帝東巡至盛京宮殿駐蹕,及舉行各種活動做了充分準備。
  • 故宮珍寶——中國十大名窯
    >汝窯,北宋五大名窯之首,據傳源自宋徽宗夢裡的天青色,北宋宮廷專供瓷,盛行北宋20年,1127年靖康之變後衰落失傳,傳世品稀少,全世界現僅存67件半,故宮所藏國寶汝窯三足樽;官窯,歷來就有「宋瓷之集大成者,中國陶瓷史之頂峰」的傳世美名,其薄胎厚釉工藝已失傳近千年,故宮所藏官窯國寶青釉蒜頭瓶;
  • 來臺北必遊景點,素有「北京故宮看建築,臺北故宮看文物」的說法
    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各類文物珍寶約65萬件,素有「北京故宮看建築,臺北故宮看文物」的說法。文物來源於抗日戰爭時期,當時將北京故宮博物院、古物陳列所、頤和園和國子監的重要文物南遷與此。來到故宮博物院,映入眼帘的「天下為公」很有氣勢。
  • 瀋陽故宮復掛乾隆御筆「紫氣東來」匾
    瀋陽故宮鳳凰樓。 於海洋 攝中新網瀋陽4月23日電 (沈殿成 韓宏)因清理、保護收藏於瀋陽故宮「匾額館」展廳的乾隆御筆「紫氣東來」匾,4月23日重新掛回瀋陽故宮風凰樓正門,恢復歷史原貌,實現樓匾合一。瀋陽故宮是世界文化遺產,其別具特色的皇家建築與宮殿上懸掛的各式匾額,已成為瀋陽故宮的重要文化標誌。「紫氣東來」匾是懸掛於瀋陽故宮最高建築——鳳凰樓正門的金漆九龍鬥匾,由清高宗乾隆皇帝親筆御題,見證了清代盛京皇宮、盛京城乃至清王朝的興衰歷史,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乾隆御筆「紫氣東來」匾。
  • 故宮博物院「五大珍寶」,件件珍品,極其珍貴,有專人看守!
    【故宮博物院「五大珍寶」,件件珍品,極其珍貴,有專人看守!】 1.清乾隆金嵌寶金甌永固杯用八成金製成。杯為圓形口,口邊刻有回紋。杯口邊鑄有「金甌永固」 、「乾隆年制」篆書,通體鏨刻纏枝花卉,金甌永固杯共鑲有大小珍珠11顆,其中兩顆主珍珠色澤乳白光潤,堪稱金甌永固杯稱珍珠中的極品,金甌永固杯共鑲嵌紅、藍寶石21顆,均選用上等緬甸紅、藍寶石,金甌永固杯共鑲嵌碧璽4顆,呈紅色到粉紅色。2.《平復帖》為晉代陸機書法作品,牙色麻紙本墨跡,9行84字。
  • 故宮最神秘禁地即將開放,封塵百年的「乾隆花園」,隱藏諸多辛密
    這個無論在國內外都十分知名的古代宮廷遺蹟,即使是被作為地標景區面向所有外來人開放,但出自於對其歷史文化價值等的保護,除了對遊客們觀覽行徑的密切規範之外,必要的還將其中價值極高的區域給劃分隔離了起來,百年來杜絕外人的踏入。
  • 臺北故宮博物院:以假亂真的紅燒肉還有翡翠大白菜,精美絕倫
    臺北故宮值得參觀的珍寶實在是太多,一定要注意好掌控時間。中學課文《核舟記》中的核舟、肉形石、慈禧太后墳墓中的翠玉白菜、象牙球等等珍寶都在三樓。Tip:作為臺北最熱門的景點之一,旅行團的數量也是不容小視的(尤其上午)。
  • 故宮乾隆花園修繕工程啟動
    新華網北京3月2日電 故宮博物院日前宣布,將與美國世界建築文物保護基金會一起對故宮寧壽宮花園(乾隆花園)進行整體保護修復。這一保護修復工程預計將歷時10年,耗資1500-1800萬美元。  綜合《北京晨報》、《京華時報》報導,整個保護工程將分4個階段,包括恢復園中建築、室內裝潢、園林假山藝術和樹木花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