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心花鳥市場逐漸凋零,市民:網上買得到花,但買不到生活

2020-12-19 東方網

原標題:市中心花鳥市場逐漸凋零,市民:網上買得到花,但買不到生活

  7月1日,國和路493號五角場花鳥市場關閉,市中心又一花鳥市場走進了歷史。花鳥市場曾是上海市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今伴隨著城市管理越來越精細化,市中心租金越來越高,花鳥市場的陸續退出似乎成為一個必然現象。

  花鳥市場這種業態在上海真的留不住了嗎?帶著這個疑問,記者走訪了市中心那些已經關閉和將要面臨關閉命運的花鳥市場,聽聽生活在周邊的市民怎麼說。

  離開又回流——

  江陰路:昔日「滬上第一」成隱形批發街

  正值初夏時節,沿著成都北路一直走,聽到有規律的蟬鳴聲越來越響,就知道江陰路到了。這種在大城市中很少能聽到的聲音,是江陰路的標誌。


  江陰路花鳥市場是改革開放以後滬上第一個專業花鳥市場,上世紀80、90年代,市場一天人流量達10萬,除本地居民光顧,還有海外遊客組團來參觀,一些生活在上海的外國人選擇住在附近,就是看中這個充滿煙火氣的小市場。



江陰路花鳥市場舊照。

  2001年,江陰路花鳥市場整體搬遷到黃家闕路,曾經的「滬上第一」成為歷史,但如今十多年過去,花鳥愛好者還是認老地方,花鳥蟲魚的生意依然星星點點散布在江陰路上。


  老趙的「迷你寶貝」寵物店開在江陰路130號一處老建築裡,店門口是白色的石庫門拱形門樓,裡面擺滿了籠子,養著小倉鼠、小兔子等寵物。「我1998年就過來開店了,當時江陰路花鳥市場還在。」在老趙記憶中,江陰路一年到頭都很熱鬧。「臨街的花鳥蟲魚店把商品擺到街上,人們邊走邊看,窄窄的路上人頭攢動,周末人更多。」那時的花鳥市場內設有管理辦公室,為每家攤位劃定界線,並派專門管理人員每天早晚打掃衛生,商戶要統一向市場支付衛生費用。

  2001年,隨著江陰路花鳥市場關閉,老趙的店也撤走了。四年前,聽說江陰路上還存有花鳥生意,他又重拾老本行,把寵物店搬了回來。和老趙一樣「回流」到江陰路上的商戶還有16家。


  江陰路地處成都北路支路,連日降雨加上架空線落地作業,路上泥濘不堪,即使白天也見不到幾個往來的居民。江陰路曾經的繁華或許只存在過去的記憶裡,如今知道這裡的人並不多,就算是周邊居民也很少來逛。


  這條路上還有生意嗎?老趙說,這其實是個「隱形的批發市場」。由於缺乏人氣,這裡的商戶大多做起批發。老趙的店主要經營小型寵物批發,他的客戶就是上海其他花鳥市場裡的商戶,遍布松江、浦東、青浦、嘉定等地。每天五六時開始,商戶到江陰路來批發商品,再回到各自的市場經營。



  「江陰路上的店雖不多,但有賣花的,有賣小動物的,還有賣魚具、蟲具和海草的店,都是配套的,老客戶來這裡逛一圈就能買齊,少任何一家都不行。」



  從2017年開始,上海許多花鳥市場都陸續被列入關閉清單,江陰路上的批發生意也受影響,不少商戶都感受到了這種變化。「以前上海大大小小的花鳥市場很多,逛花鳥市場是人們一種娛樂消遣活動,現在市中心餘下的市場已不多了,附近還有一個『咪咪小』的萬商。」

  有關閉傳言——

  萬商花鳥市場:市場雖小五臟俱全,客人遠道而來

  走在西藏南路上,沿街是花鳥店和寵物店,還未到市場入口,花鳥生意已蔓延開來。走過這些興旺的臨街小店,就來到老趙口中「咪咪小」的萬商花鳥市場。



  走進市場,一條小路從入口開始延伸,狹窄的過道兩旁擠滿店鋪,這家是蔥蔥鬱鬱的花草,下一家就是吱吱喳喳的鳥兒,擠在一窩上躥下跳的是小倉鼠,裝在一串串小籠裡引吭高歌的是蟈蟈。


  老人家在一排排鳥籠前停步,與老闆聊品種、聊養護心得,聊得忘了時間。孩子們蹲在籠子前出神地觀看小動物,媽媽們在各色盆栽間觀賞挑選。來逛市場的不僅限於周邊居民,還有許多人「遠道而來」。一位買到心儀盆栽的市民說,這個市場的特點就是品種齊全有「逛頭」,家住浦東三林鎮的他經常專門乘地鐵過來買花。

  如今這個熱鬧的小市場,也有著「年底就要關閉」的傳聞。「雖沒有下發通知,但整個市場都知道了。」鳥店老闆老丁說,一旦市場拆了,他不會考慮到別的地方經營,把鳥便宜賣掉,賣不掉的拿回家養。

  老丁是愛鳥之人,20年前曾是花鳥市場的熟客。「我家就住在附近,平時有空就來這邊逛逛,看多了,就萌生自己開店的念頭。」於是,他辭去原有的工作,專心在這裡開店,一開就是20年。「前幾年這裡總是人山人海,現在來的人少了,來的都是老客人。」

  市場總離不開人,有了人氣,自然就有生意。走出市場時,一位帶孩子的媽媽正與花店老闆談得甚歡,小女孩在市場裡跑來跑去,跟每家店主親切地打招呼。

  網購能取代花市嗎?市民:逛花市是一種生活方式

  2017年12月26日,位於普陀、靜安、長寧三區交界處的曹家渡花鳥市場關閉,這裡曾經是上海內環以內最大的花鳥市場。

  就在同一天,長寧最具規模的花鳥市場安順路花鳥市場正式停業,兩大市中心標誌性花鳥市場一天內雙雙走進歷史。

  2018年1月,被稱為「翻版」曹家渡的真博花鳥市場被列入「五違四必」整治區域而停業。

  僅僅兩個月後,2018年3月2日,經營了26年的曹安花卉市場也要說再見,這裡過去是華東最大的鮮花交易市場。

  2019年2月20日,徐匯的欽青花鳥市場A片區正式關閉,原因是當時辦理的規劃臨時執照已經到期。

  2019年3月,寶山楊行花木城因違法用地治理而面臨拆違甚至關停。今年初,早在2017年6月被關停拆除的廣粵路花鳥市場原址上建起了一座全新的運動公園。

  ……

  近年來,承載著老上海人記憶的花鳥市場一個個退出歷史舞臺。過去在網際網路不發達的時代,花鳥生意都是當面交易,顧客現場挑選花草,與賣花人交流養護心得,面對面的交易模式充滿著濃濃的溫度。而在網際網路電商出現以後,網上訂花、一周一次上門配送的「鮮花套餐」等雖然十分便利,但花鳥市場在許多人心中仍是不可取代的地方。

  家住曹家渡花鳥市場附近的江女士,過去每到周末都要去花鳥市場逛逛,然而市場關閉以後,她至今也未找到能替代的途徑。「離家最近的嵐靈花鳥市場,開車過去要半小時,還要找停車位,只為了買幾包魚食、一束花,太不划算。」於是她開始求助於網際網路,一直養魚的她通過網購下單,小魚就包裹在充滿氧氣的塑膠袋裡寄過來。「這種方式是很方便,但也失去了過去在花鳥市場走走逛逛,與人交流的樂趣。買花買魚不是一個純購買行為,而是一種休閒的生活方式。」

  有市民指出網上買的花草來自不同地區,溫度和溼度與本地存在差異,購買回來很難成活。從事社區花園實踐的社會組織「四葉草堂」經常要採購花木物料,大部分仍選擇現場購買。「網上買的物料質量不好,必須到現場挑選,但現在隨著花鳥市場逐漸變少,經常要跑到離市中心三十公裡以外的批發市場購買。」四葉草堂負責人說。不管是在花草質量還是活物運輸上,網購依然要面臨許多難以解決的問題。

  然而人們看重的,還有花鳥市場所寄託的生活氣息和城市記憶。「以前每個星期我都會帶著孩子就會去一次花鳥市場,買點花和綠植,讓孩子看看小鸚鵡、畫眉和小金魚。孩子想養魚的時候,我總是嚴肅的對他說養魚要負責到底,夏天買只蟈蟈掛在家裡,頓時就有了夏天的味道……」家附近的花鳥市場關閉了,一位居民回憶往昔時難掩失落,「花鳥市場對我來說是個非常奇妙的、我不想失去的地方。」

  上海需要怎樣的花鳥市場?國外花市或可借鑑

  在國外,有很多歷史悠久的花市不但沒有隨著城市發展而消失,至今仍是城市的地標。在荷蘭,辛格運河上的花市是世界上唯一的水上花市,小商戶每天上午用駁船把鮮花運至河邊搭建起來的店鋪兜售,除了買花,花市還可以淘得明信片、粘土娃娃等各式紀念品。800米沿河街道,如何做到環境衛生?荷蘭人對十分注重控制花品的乾燥程度,沒有太多溼的花草,有根的種在土裡,無根的在水桶裡。同時,只賣花,不賣鳥,也是國外花市與國內最大的不同。

  辛格花市裡很多經營者都是年輕人。

  世界上最大的阿爾斯梅爾鮮花拍賣市場也坐落在荷蘭,距今已有大約100年歷史,建築面積高達70多萬平方米,類似於120個標準足球場,世界各地的鮮花都會運到此處被拍賣,當被拍賣的鮮花滾動於螢屏上的時候,花商僅需要按桌上的按鈕就可以完成交易了,在這裡每天被拍賣的鮮花數量超過1400萬。大規模的集中市場經營,也是花鳥市場未來發展的一個方向。

  日本東京的大田花卉市場是日本最大的綜合花卉市場,內有花材拍賣交易中心,每周一、三、五是鮮花交易,周二、四是盆栽交易。市場內功能完善,融合了拍賣、批發和提供花藝物料的業務,還有教學和花藝圖書專區,以及對新花材品種的推廣區等。值得一提的是,大田花卉市場採用會員制,註冊會員後才能進入市場購買花卉,這對市場交易行為和環境的管理也更有保障。

  在韓國,最大的花卉市場就是良才洞花卉市場。與日本大田不同的是,這裡批發和零售兼營,整個市場劃分出幾個區域,包括拍賣市場、鮮切花批發市場、盆栽區域、花器區域,以及針對零售業務的花店區域,還有一些韓國知名花藝師的培訓教室也開在這裡。

  而對於花市佔用公共道路空間的問題,倫敦的周末「跳蚤市場」或值得借鑑。在周末的早上六點到下午五點,將固定一條道路圍起來作為花市,工作日則恢復正常道路功能,這樣的市場既方便管理,又不影響城市日常運行,對於寸土寸金的中心城區來說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在二戰時期,法國人即便面臨戰火,也不忘在窗前放一盆鮮花。花鳥魚蟲,是城市中人與自然之間最後的一點聯繫,逛花鳥市場也不僅僅是一種購買行為,而是人的生活方式和情感訴求。今天當人們討論花鳥市場該不該關掉時,或許更應該思考未來的上海在高樓迭起的城市建設中,該如何留住煙火氣息,留住城市的記憶。

相關焦點

  • 城市管理精細化,能否給花鳥市場留一席之地
    讀者來信種花養草,市民購買難覓去處今年7月,楊浦區五角場花鳥市場被列為拆遷對象,市中心又一個花鳥市場成為歷史。過去,申城大大小小的花鳥市場很多,逛逛花鳥市場、買點花鳥魚蟲是市民一項娛樂休閒活動。但如今市中心花鳥市場紛紛拆除,在網上搜索,尚存不到20家,其中市中心或靠近市中心的僅剩五六家。花鳥市場曾是市民生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這些年城市管理精細化程度不斷提高,中心城區租金越來越貴,花鳥市場無奈只能退出。
  • 上海市中心最後一家花鳥市場今日關閉,我們見證了最後時光
    上海市中心的最後一家花鳥市場關閉了。近日,澎湃新聞記者實地探訪了位於西藏南路的萬商花鳥市場,記錄這家營業20年的花鳥市場最後的影像。萬商花鳥市場與8月1日零時正式關閉。對於花鳥市場的拆除,王大爺感到十分不舍。今後去哪裡買蟲?王大爺也沒確切答案:「其他花鳥市場太遠,冬天可能跑一次也就跑了,夏天這樣跑一趟可能要中暑的。」受疫情影響的市場關閉進程也有一些店鋪去路未定。
  • 上海市中心的這家花鳥市場要關門了,甩賣背後是留戀
    新民晚報「上海時刻」出品【新民晚報·新民網】夏至將近,走到西藏南路和會稽路路口,萬商花鳥市場裡的蟲鳴分外熱鬧。這家在上海市中心開了20年的市場將在7月31日關閉。清倉甩賣進行中,市場人頭攢動細數滬上花鳥市場,江陰路花鳥市場名氣最響,曹家渡花鳥市場規模最大,而萬商花鳥市場則因「第一鳴蟲市場」聞名。新民晚報記者看到,販賣蟈蟈的攤位前都用卡紙寫上「清倉甩賣」,一隻20元,市民就能把夏天最熟悉的聲音帶回家。
  • 市區好逛的花鳥市場難找?別急!這裡還能買花買魚淘古玩!
    花鳥市場 是很多上海人心裡的一塊寶地。 買花、買魚、買寵物, 甚至只是閒暇時間去兜兜轉轉, 已經成為茶餘飯後的一大樂事。
  • 上海市中心開了20年的萬商花鳥市場即將關閉,甩賣引發懷舊潮
    萬商花鳥市場位於西藏南路,是上海中心城區一家擁有了20年悠久歷史的花鳥市場,許許多多的市民在這裡留下了美好的記憶。近日,關於萬商花鳥市場即將在7月31日關閉的消息在網上流傳,吸引了許多懷舊的市民前來淘貨,商家也紛紛提前進行了打折甩賣。
  • 再見了,盤門花鳥商行!蘇州人想買花鳥還能去這些市場…
    皮市街花鳥市場    對蘇州人來說,最熟悉的還要數皮市街花鳥市場。   皮市街花鳥工藝品市場始建於1998年,作為蘇州幾個市場中人名聲較大的一個,是古城區鬧市中心唯一集花鳥、工藝、古玩於一體的專業市場。每到周末,很多人會來這邊,淘些花花草草裝扮家裡。
  • 周末蘇州皮市街花鳥市場火爆 人流量多五成
    她說,市民以往節假日才會買花,可現在把花花草草也當成了一種生活必需品。小程說,除了家庭用花,有的市民也喜歡在辦公桌上擺放一些,以前大多要到節日,訂單才多一點,現在的顧客一周會買一次,或者幾天買一次。  皮市街花鳥工藝品市場則出現了和花店完全不同的火爆場景,不少市民趁著好天氣出門逛逛,把花鳥市場擠了個滿滿當當。
  • 上海:結束20年悠久歷史,中心城區最後一個花鳥市場關閉!
    上海,上海市中心最後一個花鳥市場即將關閉。這個擁有20年悠久歷史的上海萬商花鳥魚蟲市場,曾給廣大市民帶來許多生活的樂趣。它的謝幕,令人十分惋惜。位於上海市中心西藏南路上的萬商花鳥市場於8月1日正式關閉,7月31日是它營業的最後一天。上海,上海市中心最後一個花鳥市場即將關閉。這個擁有20年悠久歷史的上海萬商花鳥魚蟲市場,曾給廣大市民帶來許多生活的樂趣。
  • 記者探訪武漢三鎮花鳥市場(圖)
    楚天金報訊 □本報記者黃振琳  春天的腳步近了,到花卉市場轉轉,買一些喜歡的花兒或綠色植物,成為不少愛花族的選擇。隨著武漢城市改造加速,一些原先位於徐東、中北路等市中心的花鳥市場已搬遷,本報記者特探訪三鎮,為市民繪製出一幅最新的買花地圖,感興趣的讀者可按圖索驥,到就近的花鳥市場,把春天帶回家啦。  1。武漢花卉市場  地址:雄楚大街元寶山  特點:屬於市區規模較大的花卉市場,佔地約3萬平方米。各種花卉盆景都比較齊全,門口有鮮花市場,還可以滿足婚車扎花需求。
  • 芳村花鳥魚蟲市場暫時不會搬
    越和花鳥魚藝大世界推广部負責人也表示,拆遷計劃暫時沒有提上日程,日後有任何規劃將會第一時間通知大家。同時,萬科方面回應稱,目前未有規劃何時收回花地灣地塊。走訪檔主稱沒有收到搬遷通知從花地灣地鐵站C出口或D出口出站,沿著喜鵲街一直往前走,便可以看到「越和花鳥魚藝大世界」大大的老式招牌。
  • 陪伴了老廣18年的花地灣花鳥魚蟲市場……
    近日承載著老廣童年回憶的花地灣花鳥魚蟲市場已經正式開拆目前開拆位置的是東漖北以東、喜鵲路以北的地塊(原廣信地塊荷花苑、牡丹苑、碧桃苑)的違建部分,而花鳥魚蟲市場內合約未到期的商鋪仍正常營業但有綠植檔主表示新市場地段交通不太方便,出於客流的考慮,他們選擇在花地灣附近租鋪繼續營業,或搬往位於滘口的嶺南花卉市場。
  • 花鳥市場搬新家了
    一座花鳥市場往往交融著一個地方的詩意和煙火。對不少市民來說,從搬新家,日常裝點到孩子上幼兒園、小學需要觀察小動物,首先想到的就是,逛一趟花鳥市場。不過,目前正有買花打算的市民,可別認錯了門,原位於金魚灣小區的花鳥市場已整體搬到了石獅商貿城,而且萬事俱備,就等顧客上門了。
  • 芳村花鳥魚蟲市場,買花的新市場就在……
    不僅有花鳥魚和寵物還有著奇石、仿古紅木、木雕、根雕等商品這個「大觀園」般的地方就是不買東西,小布也喜歡來逛一逛在拆遷前,不少街坊趕來清貨採購在市場大包小包買買買買回家的不僅僅是便宜好貨還有專屬的童年記憶
  • 杭州擬再出招限制活禽 花鳥市場裡或見不到啾啾小雀
    浙江在線03月22日訊在杭州主城區,以後不光在農貿市場買不到活雞活鴨了,說不定,以後逛花鳥市場,也見不到觀賞禽類交易了。  日前,市有關部門制定了《杭州市限制活禽交易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二)》,其中就擬規定:本市上城區、下城區、西湖區、江幹區、拱墅區、濱江區範圍內禁止設立活禽零售市場、活禽批發市場,花鳥市場不得設立觀賞禽類交易區。
  • 夫子廟花鳥市場謝幕 被列南京非物質文化遺產
    邊拎花邊遛鳥,一路逛到夫子廟花鳥市場逢人便閒扯幾句,這是多少老南京人早已習慣的日常生活。上溯至明末清初,售賣花鳥蟲魚便成了夫子廟的一景,這種文化傳統在夫子廟一帶沿襲了約400年。而這片市場,還被列入過首批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花鳥市場一隻土生土長的小貓咪花了30元,但沒人願意買
    難道土狗不能看家,土貓抓不到老鼠嗎?當然不是,只是因為我們養寵物的目的改變了,我們過去注重實用性,現在更注重外部性顏值。在許多人心目中,土生土長的狗是醜狗,而土生土長的貓是醜貓。事實上這個地方性的特徵意味著地方性。
  • 好宜買新型眼鏡超市合肥首家店開業 花一副的錢買三副
    好宜買眼鏡強勢入駐合肥花一副眼鏡的錢配三副眼鏡,誰能榨乾成本,保證品質,公開透明地把價格做到更低,誰就能贏得消費者。然而,合肥眼鏡界幾十年銷售模式能打破嗎?2014年,終於有人站了出來。
  • 三聖鄉花市整改 買花不妨到這些地方來
    三聖花鄉花市整改期間,市民可以去哪裡買花?看這裡,成都的這些花卉市場,依然能滿足市民需求。萬福花卉部分市場處於關閉狀態青石橋花卉市場成都老牌的花鳥市場,現在生意雖沒有以前那麼紅火,但是因為靠近市中心,交通也方便,市場內的花卉品種豐富,還兼有賣寵物的場所。
  • 呼和浩特:蔬菜水果網上買
    「有新鮮的青芒果賣,特價呢,你們買不買,西雙版納農場直供,完全有機產品。」張慧在辦公室裡大聲匯報著,立刻就有同事響應,不到10分鐘,5件青芒果就訂購完畢,同時還訂購了一件青檸檬。「咱們這兒還有賣青芒果的嗎?在哪兒買啊?」看到記者的疑問,張慧笑著介紹,從網上買啊,網上什麼水果都有,廣西百香果、海南木瓜、泰國青檸檬……而且都從原產地買,味道確實好呢。
  • 在皮市街花鳥市場,撞見蘇州最活色生香的冬天!
    這時,鑽進生機勃勃花鳥市場尋找溫暖,或許是調節心情最好的方式了。說起蘇州的皮市街花鳥市場,蘇州人應該沒有不知道的吧。作為古城鬧市中心唯一具有悠久歷史的花鳥、工藝、古玩的專業市場,每周都會有很多人來這邊,買買花兒、淘淘一些小玩意裝飾家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