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稱帝後,是如何報答當年「一地之恩」和「一飯之恩」的?

2020-12-27 小火說歷史

朱元璋作為草根出身、白手起家的窮苦皇帝,少年時代可謂是非常悽慘,甚至還差點餓死,最後被一碗「珍珠翡翠白玉湯」所救。就是在這種飢不飽腹的情況下,朱元璋坐上了皇帝的寶座,當中的艱辛外人無法想像。稱帝後,朱元璋對之前給過幫助的人都是有恩必報,如「一地之恩」的劉繼祖、「一飯之恩」的老婆婆。

劉繼祖的「一地之恩」,子孫享福三百年

元朝末年,天災人禍不斷,先後遭遇蝗災、旱災,隨後又是一場大瘟疫,當政者不但不賑災貧民,反而加大力度搜刮民脂民膏,貪官汙吏橫行,導致民不聊生。朱元璋當佃農的父母和大哥先後因爆發得瘟疫而去世,只剩下朱元璋和二哥朱重六相依為命。然而家徒四壁,連給父母買一塊墓地的錢都沒有。

兄弟二人面對親人屍骨,孤獨無助,幸好得同村地主劉繼祖可憐,給了一塊地,土葬了家人,雖然沒錢買棺材,但至少讓親人們入土為安,之後兄弟二人分開逃難。後來朱元璋做了皇帝後,追賜劉繼祖為第一代「義惠侯」,感謝劉繼祖當年贈予墓地的這一善舉。整個劉繼祖後人都享受著特殊優待將近兩百多年。

朱元璋的「知恩必報」,成為一段佳話。可以說朱元璋對窮苦人有著天生的親近,劉繼祖無意中動的一下善念,福澤子孫後代。這也告訴我們一件事,人要不帶功利性的多做善事,可能就有巨大的收穫。

當然劉繼祖送地換子孫榮華富貴近三百年並不是朱元璋做的唯一一次滴水之恩湧泉相報的事情,還有年少的朱元璋快餓死時,好心老婆婆的一飯之恩,讓老朱記在心裡一輩子。

老婆婆的「一飯之恩」,安享晚年

話說,朱元璋安葬了父母后,迫於生計就到皇覺寺裡混口飯吃。然後寺廟裡的日子也不好過,戰亂年代,添香油錢的人銳減,人們不再祈求菩薩佛祖保平安,而是四處逃難。所以皇覺寺的僧人都勒緊了褲腰帶,可是兵荒馬亂的時間比預計中的長太多,最終和尚們都得自謀出路,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化緣,說簡單點就是乞討,朱元璋自然也在其中。

這天朱元璋像往常一樣出門化緣,然而十室九戶都已人去樓空。他就這麼走著,堅持著,肚子的咕咕聲提醒著他,已經很久沒吃上一口糧食了。就在路途中因為太累,兩眼一發黑就餓暈在路上。睡夢中他流下了口水,也不知道是不是在夢中,老朱正在大口吃肉喝湯。第二天當他再次醒來的時候,發現自己在一間民宿家中。

就在這時,他聞到一股香味,肚子又在不爭氣的抗議,只見一名穿著很樸實,衣服上也有好幾個補丁的老婆婆給朱元璋端上一碗湯。朱元璋很不好意思,合著雙手說了句謝謝後,從老婆婆手中接過這碗湯,他喝了以後,覺得這就是人間美味。他問老婆婆這湯叫什麼名字,後者答道這個是「珍珠翡翠白玉湯」,也正是這碗湯,讓朱元璋在稱帝後念念不忘。

後來朱元璋登基後,雖然山珍海味吃著,國家治理著,但是難保不會有點小感冒發燒什麼的。然而念舊的朱元璋突然心血來潮,想起乞討時候老婆婆的那碗湯,於是讓御廚按照記憶裡中的食材去做,可是不管怎麼樣,總是不得味。越想而不得,搞得老朱十分鬱悶,群臣也都比較著急。

最終找到了當時的老婆婆,她比之前蒼老了許多,但臉上的笑容多了,儘管也眼睛花了,但還是認出了朱元璋。老朱說明來意,問老婆婆當時的湯是怎麼做的那麼美味。後者笑著告訴朱元璋:那只是用殘羹剩飯做的罷了。當時十分飢餓,自然會覺得美味。如果現在再按照當初那樣做的話,不會再覺得這個湯有多好喝了。其實也就是飢不擇食的道理,吃啥都香,這是人類的本性。

朱元璋悵然若失,回憶過去,歷歷在目,後來嘆了一口氣,感嘆時間過得真快,最後讓老婆婆安享晚年。

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何況是救命之湯呢?從另外一個方面來說,老朱也並非冷血的人。

相關焦點

  • 海賊王894集,阿玉的一飯之恩路飛會拿什麼報答?
    對於路飛而言,能夠請他吃飯的人都是好人,哪怕僅僅是一頓飯,路飛也會銘記於心,拼盡全力去報答他們。在最新一集的海賊王動漫中,阿玉為了報答路飛的救命之恩,將自己辛苦一年勞作才能購買的米飯全部做給了路飛吃,那麼路飛會如何報答阿玉呢?在娜美剛出場時,娜美為了奪取小丑巴基的財產,想要與路飛聯手,但是被路飛拒絕了。
  • 朱元璋餓暈在路上被老婆婆一碗湯相救,稱帝後他是怎麼樣報答的?
    朱元璋的父親在元末時期只是一個辛勤勞著的普通人,那怕朱元璋的父親再辛勤勞作和節儉依然解決不了一家人的溫飽問題,全家人基本上都是一年到頭很少吃上一頓飽飯。當時貧苦底層的人都有多子多福的觀念,朱元璋的父親也是如此,朱元璋雖然兄弟姐妹很多,可是由於當時朝廷的稅賦眾多,反正一家人交完稅賦就少有餘糧,遇到天災什麼的直接讓這一家人的生存面臨著挑戰。
  • 朱元璋父母雙亡,地主劉德拒絕借地安葬,稱帝後如何對待他?
    從一位放牛的落魄窮小子,再到小和尚,再到起義軍的一員,最後登基稱帝,朱元璋一生的經歷不可謂不傳奇,他簡直就是勵志的楷模和典範。 中國人自古重視身後事,作為孝子,朱元璋自然也想好好安葬父母。但是朱元璋哪有錢呢?父母雙亡的朱元璋,只好求助於地主劉德。但是地主劉德是個慳吝自私的人,他拒絕借地給他安葬雙親。
  • 朱元璋父母雙亡無地安葬,劉繼祖仗義送地,幾十年後獲萬倍報答
    不過,也正因為出身低微的原因,朱元璋的少年時代過得特別悽慘。吃不飽,是他少年時代的生活常態。父母雙亡,他也無地安葬。為了討一口飯吃,他甚至拋下了「身體髮膚,受之於父母」這一傳統道德束縛而出家當了和尚。不過,朱元璋之所以能夠在幾十年後成為大明的開國皇帝,除了他本身的能力和氣運之外,也少不了貴人相助。朱元璋在當乞丐要飯的時候,曾經被餓得暈在了路邊,恰好有兩個身著紫衣之人路過,出手救了他。此事在《明史》之中亦有記載:「逾月,遊食合肥。道病,二紫衣人與俱,護視甚至。病已,失所在。」
  • 朱元璋餓暈在路上被老婆婆給了碗湯相救,稱帝後是如何報答的?
    就是在這樣的天災人禍中,不到半個月時間,朱元璋的父親、母親、大哥相繼去世,家裡就剩下他和二哥,以及大嫂和年紀很小的侄兒。此時的朱家可謂是一窮二白,既沒錢買棺材,也沒有一塊地下葬親人,還是同村的地主劉繼祖,給了他們一塊墳地,兄弟兩人找了一些破衣服,把父母和大哥的屍體包裹起來,葬在了劉地主的土地裡。
  • 朱元璋餓暈在路上被老婆婆給了碗湯相救,稱帝後是如何報答她的?
    可是,此時這場饑荒幾乎是波及全國的,皇覺寺沒了糧,百姓也幾乎斷了糧,誰還會有多餘的糧食,施捨給朱元璋這位小和尚呢?因此,在化緣的時候,朱元璋常常是一整天討不到一口飯吃。這不,有一次,朱元璋就一連三日都沒討到一口飯吃,是又餓又暈,在街上昏倒了。或許朱元璋真的是命不該絕,上天註定要讓他日後成就一番事業。
  • 或許是因一飯之恩!
    於是,殷洪在逃亡的路上,就像韓信那樣,遇到了所謂的一飯之恩之事!或許,殷洪被封為「五穀星」,就有可能和這個一飯之恩有關!對此,在書中第八回《方弼方相反朝歌》中,是這麼寫的:話言殷洪上路,淚不能幹,悽悽慘慘,愁懷萬縷。況殿下年紀幼小,身居宮闕,那曉的跋涉長途。行行且止,後絆前思,腹內又飢。
  • 金書奇談:是報答養育之恩還是貪圖榮華富貴?還原真實的楊康!
    金書奇談:是報答養育之恩還是貪圖榮華富貴?還原真實的楊康!第17期眾所周知,楊康和郭靖作為郭楊兩家的後代,成長的環境和人物的性格也是完全不一樣的。單從家庭環境的因素考慮,無疑楊康的條件會更好一些,但楊康卻成了書中臭名昭著的反派之一,不過在翻看一些書友評論的時候,很多朋友認為楊康雖然為非作歹,認賊作父,其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完顏洪烈對於他的養育之恩,以及一直將其視如己出的感情,導致楊康對完顏洪烈無法下手。
  • 一飯之恩永不忘!浙江女孩援助3名小乞丐,20年後收到100萬支票
    3名小乞丐作為改革開放的橋頭堡,浙江也成了年輕人打工的重要目的地。1993年初春,22歲的浙江女孩戴杏芬如往常一樣下班回家,走了一段路後發現了不對勁,她用餘光看到3個衣衫襤褸的小乞丐跟著她。這聲怒吼將3個小乞丐嚇了一跳,帶頭的何榮鋒支支吾吾的把他們的身份和來歷說了出來,讓戴杏芬聽得一陣失神。步行17天到浙江打工何榮鋒和另外兩個同伴都來自重慶,這次來浙江就是打工的,但在安徽轉車的時候錢包被偷了,他們在火車站乞討了半個月都沒湊夠車費。
  • 俗話說:滴水之恩以湧泉相報,學會報4種恩,人生能越過越好運!
    俗話說,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人生一輩子,我們會遇到很多的好人,我們會遇到很多對你很好的人,我們應該努力的去珍惜。那些曾經給予過你幫助的人,那些曾經。幫你,渡過困難的人。
  • 父母之恩重如山,大如天,深如海
    佛經上說:「如果兒女將父母扛在左右肩上,圍繞整個宇宙、整個大地,也無法報答父母的恩德。人生最不能等的事是孝敬父母——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父母的養育之恩重如山,大如天,深如海。趁父母還在,得行孝時且行孝,到父母不在時一切都晚了,後悔莫及。
  • 略說佛教上報四重恩之要義
    今以《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報恩品)》為主導,通過經中詳細的開示,明白利益眾生應知恩報恩,也明白何為四重恩及其緣起的道理。眾生之間互有因緣,恩恩怨怨常相伴。佛說上報四重恩,明確了何為四重恩,及知恩報恩的意義,和不報恩的過失,以及恩將仇報的可畏果報。佛教我們心無所得而修波羅密,即修真實波羅蜜,是則名為真實報恩。這樣修為才能真正使眾生都得到安樂。
  • 明朝雖然朱元璋稱帝,但常遇春才是真正的南徵北戰
    朱元璋建立明朝,令後世人人敬仰,但朱元璋一個莽夫,如何能建立明朝,主要是有一個人為他賣命,一生南徵北戰,立下很多功勞,他就是大將常遇春。要說貢獻,雖然是朱元璋稱王,但是常遇春才是最多的,可以說朱元璋有了這樣一個好兄弟才能稱王。
  • 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歷史上這位皇帝堪稱楷模
    有一次韓信無所事事在河邊釣魚玩,旁邊有幾位老大娘在那裡漂洗滌絲綿,其中一位老太太看見韓信餓了,就拿出自己的飯給韓信吃,幾十天都是如此,直到那位老大娘漂洗完畢。在這期間韓信很高興,就對那位大娘說,以後要好好的報答她。老人家聽後很生氣地說:「大丈夫不能養活自己,我是可憐你才給你吃的,我不需要你的報答」。
  • 淮北女貨車司機夜奔900公裡,報答武漢的「滴水之恩」!
    點擊觀看視頻▽報答武漢的「滴水之恩」選擇去武漢,除了一貫的熱心,還有一個特別的原因。2016年8月,謝琳從浙江去西藏送貨,經過阿里地區時,貨車的渦輪增壓機壞了,周邊荒涼無人,等了三天救援還沒來。車上吃的越來越少,飲用水也沒了。
  • 中國向83個國家提供援助:「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用英語怎麼說?
    當前,中國也在向遭受疫情的國家伸出援助之手——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這句中國古語用英文如何說?雖然在意思對了,但缺少點「畫面和意境感」.......那麼,「滴水」和「湧泉」該如何翻譯呢?水=water, 這個大家都知道,而泉水這裡則用 spring(fountain雖然也是泉,但是意象不如spring來得清雅可喜)。
  • 明知道二郎神殺屠殺花果山,為何猴子說「向蒙莫大之恩」?
    說起來您可能不信,孫悟空被壓五行山下後,他的猴子猴孫沒有好日子過。因為二郎神帶著梅山七兄弟,圍剿了花果山,而且用的手段很殘忍,是一把火燒了的。這一把火,導致花果山直接少了兩萬多隻猴子。而大火之後,還不斷有猴子死去。看電視劇裡,猴子被壓五行山,後來去取經,沒說到他的猴子猴孫啊,這是怎麼回事呢?
  • 朱元璋無力埋葬家人,劉繼祖好心贈給他墳地,日後得到怎樣的報答
    朱元璋手封的侯爵固然很多,但是對江山沒有半點功勞就被封為侯爵的只有兩個人,一個是朱元璋二姐曹國公主的丈夫李貞,一個就是劉繼祖了。但是李貞和劉繼祖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在朱元璋困難的時候幫助過他。先說說朱元璋是如何對待自己的姐夫李貞的。
  • 朱元璋和周顛仙人的恩恩怨怨
    後來,周顛投奔了朱元璋,每天看到朱元璋就說「告太平」。朱元璋惱了,把周顛放進大水缸裡,外面堆上柴火燒烤,等火滅了打開缸蓋一看,周顛在裡面睡著了,用一點水噴一下,醒了啥事也沒有。看這段描寫,和太上老君八卦爐煉孫悟空有一比。朱元璋又把周顛放到蔣山寺,告訴寺主持一個月不給周顛飯吃。
  • 英雄王二小的放牛同伴,為其守墓60多年,只為報答救命之恩
    其放牛同伴為了報答他的救命之恩,為他守墓六十餘年。在烈士陵園中,經常有一位年近古稀的老人會神色悲傷的站在一座墓前,他是墓主人的「搭檔」,墓裡躺著的正是以一己之力與百餘敵軍周旋的抗日小英雄「王二小」。儘管已經過去六十餘年,這位年近古稀的老人仍會想起當時那個硝煙四起的年代,以及自己的同伴王二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