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香拜佛,有多位佛,該從左邊開始拜還是右邊?佛者說該從這開始

2020-12-19 巫小姐的信

文章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導語

佛說心誠則靈,其實我們拜佛也是如此,心誠自然靈驗。只是由於時代的變遷,佛家文化流傳在民間越來越為廣泛,信眾也越來越多,那麼這個時候就會出現許多自以為虔誠的信徒傳出來一些頗有幾分說法的拜佛禮佛的規矩。其實在佛家並沒有這些規矩,只是因為不了解所以敬畏,正是由於敬畏了才會衍生出這麼些麻煩的規矩。

但是佛家文化裡,佛教本身並沒有這些規矩,很多人拜佛甚至要問從哪邊開始拜佛,這其實是不知者無罪的感覺了。拜佛講究的是誠信二字,只要心誠,也就無所謂從哪邊開始了。那麼今天就來和小編一起看看為什麼拜佛不需要分左右為開始吧。

一、佛已超脫,左右只是表現方式

我們都知道佛其實是已經脫離眾生苦難並且能夠而願意幫助眾生一道脫離生活這個苦難的地方的,佛既然已經超脫那麼又如何會在意你是如何拜他的呢? 他自然是能夠看到聽清你的心意,通過你的誠心來保佑你而不是通過表面功夫來看一個人。要知道佛是已經超脫了的,我們作為人,作為他的信徒,又是何必需要去糾結如此多子虛烏有的繁文縟節?

雖然說我們做這些表面樣子只是因為心裡的敬畏和對未知事物的恐懼心理,我們是很怕冒犯了佛,但是要記住,佛家上向來慈悲為懷,佛更是如此。佛祖尚可割肉餵鷹,何況是對我們這些活生生的人呢? 所以心裡不需要感到畏懼,只需要誠心誠意地去拜佛求佛,佛自然就在你的心中看見你的行為庇佑著你。

何況佛家向來是講究心誠則靈的教派,哪怕你並不去寺廟拜佛也是可以的,只是說去寺廟內拜佛是表現你誠心的一種方式,只不過做被人看的罷了,記住,只要心中有佛,世界無處不可禮佛。

二、左右非選不可,那便是從右開始

雖說佛重心誠,不過還是會有許多的人非常重視這些表面功夫,其實硬要說從左開始還是從右開始,那麼就只能通過佛家裡的"左""右"代表的吉兇來做選擇。

我們知道"左"在佛家裡表的是兇,而"右"則是代表著吉,如果實在在意這些方面,那麼從右開始應當是更好一些,最起碼能讓你自己恐懼害怕的心得到安慰。

那麼為什麼吉是右呢? 其實你看佛家經典的卍就知道了,這就是一個順時針向右翻轉過去形成的。不過還是需要記清楚,佛是不分大小的,你從右開始並不代表著你先拜的就是大佛。這一點需要記清楚,同時心裡不能夠有一些雜念,否則會給佛當作你是在蔑視他,自然也就不會有好下場了。

三、心誠則靈,何須左右?

天天都有僧人勸誡我們說著心誠則靈,但是人總是這樣的奇怪,越是對你說心誠即可你越是想把表面功夫做足,以此來體現你的心誠。要知道心誠可不是這些表面功夫能夠體現的,佛也不是通過這些表面功夫來看你的心是否誠。畢竟作為已經超脫俗世的佛,還看表面功夫自然也是有點掉價了。

所謂左右無非是一群人敬畏佛而自然產生的一種形式上的讓自己安心的方式罷了,隨著信佛的人多了起來,那些信的早的也就這麼把所謂的規矩傳了下來,一代一代直到今天才形成了這麼一個規矩繁多的禮佛方式。

只是很多時候我們看到別人都這麼做自然心裡的從眾心理就出現並且發揮作用,讓我們不自覺的也就認為他們都在做我也應該和他們一樣這麼做才是對的。但無論是怎樣,要了解的其實還是要做到心中有佛,只要做到這一點,那麼無論從左還是從右都是沒有關係的。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更多內容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燒香拜佛,燒香上供品,是先上供品還是先燒香?寺廟僧人這樣說
    有個禪林的老和尚就告知我們答案了。有人進廟後,會隨大流逐個拜佛。僧人告訴我,其實沒有這個必要。佛像不同,表達的意義也不同,每個人來拜佛祈求的需求也不同。應當按照需要去拜認為自己需要什麼就去拜什麼。例如,觀音長相手無寸鐵,地藏神物表孝,文殊普賢表秀,普賢神明表大行,彌勒仙人表雅量,稀罕表大氣。
  • 去寺廟燒香拜佛有時間要求嗎,有什麼忌諱?
    燒香時間一般為初一、十五或者菩薩生日時,燒香完忌諱將未用完的香燭帶回家,燒香只能燒單數或一把。佛教十分重視燒香禮佛,燒香拜佛就是表達對佛的尊敬、感激,是民間普遍的信仰習俗。按照佛經上所說,香為信心之使,凡夫俗子與佛隔越,故須燒香遍請八方諸佛菩薩前來接受供奉。東晉以後,就有行香習俗,即燃香薰手或將香末撒在經行之處。東晉道安制定的僧尼規範裡就有行香之法。善男信女禮拜時須五體投地,頂禮膜拜。五體投地,即兩肘、兩膝和頭都要著地。先立正合掌,右手褰衣,屈兩膝,以手承足,然後頂禮。頂禮,即用頭頂尊者之足。
  • 「燒香拜佛」是什麼意思?
    而從真正的意義上來說,無論燒香、拜佛,還是「燒香拜佛」,都不是迷信。如下淺談。燒香傳統的香,香料取自植物,燃燒的時候能散發出植物的香氣,使人心曠神怡,有些還具有醫療的功效,有一定的驅疫避穢作用。不知大家留意到沒有,「燒香拜佛」的時候,燒的香總是三支或三柱香或總是3的倍數,但通常要麼是三支要麼是三柱(3×3)香,最簡單的是三支香,分別代表佛、法、僧三寶;不過後來六祖慧能大師認為佛、法、僧都不是很靠得住,因為佛(像)總有損壞的時候,經書容易出現人為的增刪,而僧人成就各有不同不能完全代表佛,所以他改用覺、正、淨三個字,三支香真正代表的是覺、正、淨這三個字。
  • 拜佛燒香時,該用左手上香還是右手?
    在民間對燒香拜佛這件事,有很多不同的聲音出現,有人認為燒香拜佛應該用左手,因為右手常造惡業,也有人認為應該用右手,更有人說,應該是男左女右。不僅燒香拜佛上香這一件事出現過分歧,甚至連進入寺廟該先邁哪只腳,也有不同的聲音。
  • 快過年啦,去寺院燒香拜佛的時候這幾尊佛菩薩一定要拜!
    從古至今,大年初一去寺院燒香拜佛,祈求平安健康,已經是非常普遍的民俗了。我們在寺院所祈求的美好願望既是我們的精神需求,也在側面表示了佛菩薩的慈悲精神。但是,雖然很多人大年初一都會去寺院燒香拜佛,卻仍舊不知道寺院很多尊佛菩薩到底要拜哪幾尊?
  • 燒香拜佛真的有用嗎?看完你就知道了!
    有些人不禁質疑,燒香拜佛真的有用嗎?佛菩薩會因為我們如此虔誠的心而加持護佑我們嗎?看完這篇文章,也許你就能明白許多。首先,佛菩薩覺性圓滿,視一切眾生平等,無二無分別,不會因為世俗之物的多寡優劣而區別對待誰。佛菩薩也從不缺世人任何的供養。我們燒香磕頭不是與佛菩薩做交易,不要以功利的賄賂之心視佛,否則是對三寶極大的不恭敬。
  • 燒香拜佛真的有用嗎?看完你就明白了!
    不明其義,只是覺得這樣做至少不會「得罪」佛菩薩。那麼燒香拜佛真的有用嗎?許多人燒了一輩子香、拜了一輩子佛,發現自己真正改變的屈指可數,會覺得燒香拜佛也沒有什麼大用。有些人平時不登三寶殿,一遇到事情了,就「臨時抱佛腳」,希望藉助佛菩薩慈悲佛力的加持,幫助自己渡過難關。以佛菩薩是否幫助自己滿願作為恆定佛菩薩是否靈驗的標準。
  • 最新最講究南嶽衡山燒香攻略進廟拜佛五大重要注意事項
    尤其是農曆八月初一為南嶽聖帝神誕,所以農曆八月初一這一天是香期的最高潮,這一天來南嶽進香朝拜聖帝的有達十萬人之多。來過南嶽衡山旅遊登山或者燒香拜佛應該知道,現在的南嶽衡山處處都有香請,甚至開車過來國道旁邊也有香請,可見南嶽衡山香火有多旺盛。南嶽衡山四座寺廟燒香步驟大致可以分為:首先請香寫香、進廟注意事項、燒香規矩、拜佛磕頭講究、進香流程這五大重要注意事項。
  • 燒香拜佛時,不懂這幾點,再拜也無用!
    燒香拜佛是佛教中結緣的一種方法,後來應用到俗世中來,有人聽說佛菩薩「有求必應」,或孤身前行,或拖家帶口,一起去做燒香拜佛的事情。特別是一些山區大廟,以及各大菩薩的道場,一到該菩薩聖誕,前來燒香拜佛的人,絡繹不絕。
  • 求神拜佛都要燒香,為什麼一定要燒香,燒香有什麼用?
    旅遊時,影視中,常會看到許多人去寺廟,先敬了香火,然後再拜佛。其中有顫顫巍巍的老太太,也有嘻嘻哈哈的小青年,還有些小孩,由大人引導著,蹣跚上山,入廟拜佛。他們不惜破費,大多是買了幾柱香火點燃後,再去拜佛的。不敬香火,空手拜佛的極為罕見。那麼,拜佛的時候為什麼要燒香呢?
  • 經常燒香拜佛的人,這三個拜佛「禁忌」,再忙也要看看
    每逢過年過節,很多人都喜歡去寺廟拜一拜佛,如果你也經常去拜佛,這三個拜佛「禁忌」,再忙也要看看,否則容易求福報不成反遭災禍。很多人去寺廟拜佛時,都把重點放在了拜佛時的禮節上,其實我們真正需要注意的地方,反而是這三件事。
  • 燒香拜佛時,心中默念這3句話,功德更圓滿!
    民間有這樣一句話,「窮人算命,富人燒香,顛顛倒倒問陰陽」,身處俗世,但凡心中有些善根的人,都懂得到寺院焚香禮佛。念佛一聲,增福無量,然而儘管信佛的人越來越多,實際上許多拜佛之人,卻並不懂禮佛的功德從何而來。
  • 拜佛上香,該用左手還是右手?
    對於很多善男信女來說,到寺院禮佛或者遊覽,上香拜佛是必不可少的環節,在很多人看來,能在佛前上一炷香,就不虛此行。燒香禮佛的真實意義,在於表達對諸佛如來的追思、感念之情。同時,縹緲的煙霧燻身,表徵去染成靜,覺悟人生。
  • 燒香拜佛有什麼講究?拜佛到底靈不靈?做到這2點就知道了
    燒香拜佛有什麼講究?拜佛到底靈不靈?做到這2點就知道了佛教在我們國家的影響還是比較大的。雖然說佛教發揚自印度,但自傳入我國以來,經過本土化的影響,很受普通百姓的歡迎。無論是信徒,還是普通民眾,甚至把寺廟當作一種文化和旅遊勝地,來陶冶情操。
  • 拜佛燒香,為什麼只上3根?正確上香方式,很有講究,少有人知
    例如大家常見的酒文化,逢年過節必備的燒香拜佛。對於燒香拜佛這一個傳統習俗,那可是有許多講究。其中全國各地都應該有一個共同的習慣,那就是只插三根香。那為什麼上香的數量是三個呢,為什麼不是其他的數字呢?這就關乎許多民間習俗,而且現如今隨著科技發展,許多年輕人越來越忽略上香的方式。
  • 端午節去燒香許願不靈?因為90%的人不懂這些燒香禮儀
    環山有廟、庵、寺、觀200餘處,其中最主要的四座寺廟分別為南嶽大廟、財神廟、祝聖寺和祝融峰。南嶽菩薩可以說是有求必應,不管是專門來祈福許願,還是慕名而來參觀的,每年都有數不清的遊客到衡山。到南嶽衡山可以求事業、求學業、求平安、求姻緣,但是在燒香祈願過程中,有很多禮儀需要遵守,疏忽的話可能會導致祈願不會實現。
  • 燒香插三炷,拜佛拜三拜,「三」有何講究?
    無論是各種寺廟的聖壇,還是每家的小佛龕,都插著三炷香。燒香插三炷,拜佛拜三拜,早已約定成俗了。但為什麼一定是三呢?而不是二或是四呢?多一柱少一柱為什麼不可以為人正直接納?就如每個中華民族的神話故事都是有對大洪水的描繪,中華民族的創辦人全是姐弟,便是對真正的災禍和婚姻生活風俗習慣的體現。而對「三」的欽佩和鍾愛,從初始老百姓創字就開始了。就拿中國漢字而言,表明一二三,全是用相匹配的幾個水平線表明,而到四的情況下就擁有橫線。表明過去了三,針對古人而言就許多了,不可以一直用推導的造字方法以大量的水平線表明定義或是惡性事件。
  • 我們為什麼要燒香拜佛呢?這其中又有什麼意義?
    簡單地說學佛是為了找到生活中的一份快樂,自性佛不垢不淨本來自在,解脫掉內心繁重的負擔,尋找生命原本的模樣。 在紅塵中,我們經常被財、色、名、食、睡五欲所纏繞,無求有,有求多,不知知足,一生為五欲而爭,片刻不得安靜。吉祥如意,幸福安樂,誰人不求?那用什麼方法呢?佛法正是在指導我們如何從煩惱痛苦中解脫出來而得到吉祥如意、幸福安樂。
  • 燒香時有這兩種念頭,不用拜佛,佛也會保佑你
    佛家常說:欲知過去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將來果,今生作者是。如果你信佛、學佛,就一定要相信因果,如果你經常去寺廟燒香拜佛,一定要對菩薩說兩句話,福報自然來。我們去寺廟拜佛,一定要讓自己種下善因才行,只有善因才能感召到福報和好運,如果去寺廟拜佛,只是求一求菩薩保佑,自己卻沒有種下善因,這樣很難得到善果。經常去寺廟拜佛之人,首先要了解什麼是佛教?
  • 去寺廟燒香拜佛,這三點常識,一定要知道!
    我們在去寺廟燒香拜佛時,這三點關於拜佛時的常識一定要知道,否則就算你花了再多的錢,拜了再多的佛,也可能會白忙活一場,不僅很難得到菩薩的保佑,甚至還可能被人說成是迷信的行為。第一、燒香拜佛的時間。佛法認為,只要你心中有佛,每一天都是良辰吉日,只要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就算空手去拜佛,一樣可以獲得菩薩的保佑。第二、燒香拜佛的數量。有人認為,燒香拜佛時,燒的香越貴,香燭越高大,拜的佛越多就越好,這也是沒有依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