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封餅
京果
餃子酥
檳榔
紅糖年糕 ■ 本報記者 徐珊珊
猴年春節的腳步越來越近,不少遊客陸陸續續上島,準備在海南過一個開心的春節,常言說「入鄉隨俗」,何不跟著海南人一起備些「海南味」的年貨呢?這個時候,海南的商場、超市、農貿市場、年貨一條街都已經是人山人海,擠滿了前來採購年貨的人們。在琳琅滿目的眾多年貨中,紅糖年糕、餃子酥、信封餅、京果等食品是許多海南家庭必備的傳統年貨。
紅糖年糕
在海南,許多地區都有做年糕過年的習俗。美味的紅糖年糕寓意「一年比一年高」,是許多海南居民春節期間必備的佳節小吃。香甜的年糕味道,是很多異鄉遊子心中真正的海南年味。
過年時,不少家庭早上都要用細線切上幾塊紅糖年糕,放進鐵鍋裡煎。煎過的年糕片外酥內軟,兼具香油味和紅糖的香甜。
傳統的紅糖年糕以糯米、紅糖為原材料,具體做法是:先將糯米泡在水中,第二天將泡軟的糯米用石磨磨成乾粉,後將搗碎的紅糖放入幹糯米粉裡,再用手反覆搓,最後裝進器皿放到鍋裡用大火蒸。一鍋熱氣騰騰美味可口的紅糖年糕就出爐了。
近年來,除了糯米年糕,各式各樣「改良」版年糕——「千層椰汁糕」「薑汁炒糖年糕」、「椰汁」「橙汁」「腊味」「花茶」等多口味的年糕也紛紛在海南面世。而不管年糕製作方式如何推陳出新,品種怎麼變化,不變的是蘊含在年糕中那濃鬱的「年味」和年糕中寄託的美好寓意。
餃子酥
在很多海南人的記憶裡,年的味道離不開各種糕點的香甜。餃子酥就是其中的美味之一。
餃子酥俗稱「海南炸餃」,是海南一種非常出名的特色小吃,也是許多家庭過年不可缺少的必備零食之一。
餃子酥形似餃子,因為擀出的麵皮是圓的,寓意「團團圓圓」,這種團圓也象徵著親人間血脈的融合。餃子酥的原料分為皮料和餡料。皮料由麵粉、適量雞蛋、熟豬油、白糖製成,餡料主要有炒花生仁、炒芝麻、白糖等。熱騰騰的餃子酥出爐後,一口咬下去就能咬到餡,餡料裡糖漿的甜、花生和芝麻的香讓人滿口留香,回味無窮。
京果
京果是許多海南家庭過年時,招待親朋好友的可口小吃。記者近日在海口博愛南路、西門市場等地看到,許多店鋪都在出售甜、鹹兩種口味的京果,有些店鋪每天能賣上幾百斤。資料記載,清朝時期,一些需要進貢給皇族的地方果品在當地就稱為京果,而隨著時代變遷,現代通常專指糯米炸制的形似花生的糖果點心。
在我國許多地區,京果是傳統的春節待客茶點美食。京果的主要成分是糯米粉、麵粉和糖,其製作方法是:將糯米粉、麵粉加水攪拌成團,然後將麵團擀成麵皮。將麵皮切成一個個5釐米左右長度的小段,然後挨個放進油鍋裡炸。等麵團浮起時,開小火,繼續炸,用濾勺不斷推動,炸到面段金黃即可撈起。
信封餅
磨米漿、攤面、用鏟子將麵餅折成信封狀,一個薄薄的清脆香甜的「信封餅」就出爐了。
信封餅是文昌市會文鎮有名的小吃,原料由椰奶、芝麻、白糖、雞蛋、糯米製成。信封餅形如一封家書,寄託親情寓意團圓,已經成為許多海南人家「做年」(過年)必備的糕點年貨。其製作方法是:用老椰子肉磨成椰奶,再將浸泡8小時的糯米磨成漿,陸續加入雞蛋、白糖、芝麻等材料。然後,將米漿鋪在燒燙的模具上燒烤。趁著模具裡攤好的薄餅尚未變硬時,將薄餅折成精緻的信封狀。一個個美味的信封餅後面承載的,不僅有傳統糕點的熟悉味道,還有華僑對家鄉眷戀和思念之情。
據介紹,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勤勞的文昌會文人跨過波濤洶湧的大海,赴南洋討生活,海峽的隔閡讓親情只能靠一封封家書維繫。但在那個交通並不發達的年代,加之戰火燒遍神州大地,即便能從書信中獲悉家中的情況,也要等上數月。思鄉心切的華僑們便將簡單的椰香薄餅,製作成信封的形狀,以寄託鄉愁。海南解放後,華僑回鄉,也將這蘊含濃濃鄉情的小吃帶回了家鄉。
小貼士
海南東西南北民俗相異
置辦的年貨也各不相同:
冰糖桔子甜中帶酸,名字「桔」祥如意,是海口人春節訪親探友時最愛帶的賀年禮品。在海口,每逢大年初一,吃「齋」是較為傳統的民間習俗。齋菜煲是海口民間的傳統菜,原料包括腐竹、粉絲、黃花菜、冬菇、黑木耳等素菜。海口齋菜煲的製作方法非常講究,先分別浸髮漂洗乾淨,在開水中過一下,濾幹,再分別用熱油炒勻,入味煨熟待用;把黑豆芽、甜菜、水芹等分別洗淨切好,煸炒入半味;黃豆腐乾切成長條狀,熱油略炸成黃色,再加味料至入半味。接著淨鍋燒熱,油熱後將全部菜料放入,下清水,調入適量生抽、味精、麻油,慢火煮透。然後將煮好的齋菜分別按其原料的顏色間隔擺放入砂鍋中,用中火煮開即可上席了。
在文昌過年,各家各戶總少不了一樣東西——糖貢。文昌的糖貢是過年待客佳品,又是拜年常帶的禮品。
在陵水過年,陵水人愛吃檳榔,檳榔在他們心中含義特殊,為此,陵水人家家戶戶都會準備許多檳榔。將其切成四瓣,然後再配蔞葉,而疍家人過年,除了殺雞喝酒,還少不了馬鮫魚,按疍家習俗,吃馬鮫魚,年年有餘;做馬鮫魚丸,圓圓滿滿。
部分地區過年必備領帶酥為年貨。領帶酥因造型似領帶而得名。製作時,先將麵粉、適量雞蛋、熟豬油、白糖、清水拌一起和好,再用擀麵杖擀成薄片,然後用刀切成約5cm長、2cm大的條塊狀,用刀從條塊中間切一道口,用手一塊一塊地從兩端朝相反方向扭串過去,就成為領帶扣扎的形狀,放在花生油裡文火炸成。(徐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