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元旦假期前大約10天,老公問我小長假想去哪裡走走?我不假思索地說:要麼潮汕,要麼景德鎮!他瞪大眼睛問:去潮汕幹嘛?去景德鎮幹嘛?這兩個地方寧波出發都不方便,時間都花在路上了。我說:潮汕有美食,景德鎮有美器。他默默拿起手機,訂好了高鐵票和飛機票,還有兩個晚上的住宿旅館。這樣就有了我的2017年-2018年的跨年旅行——潮汕。
作為一個熱愛美食的人,蔡瀾先生和張新民先生的書看了非常多,這次潮汕之行,帶在身邊的就是張新民的《潮汕味道》,雖然不可能完全按圖索驥,但是我們還是儘可能多地嘗試了潮汕兩地的各種美食。30日那天,我們先到了潮州,坐了七八個小時的高鐵,到達時已經下午4點多,我們放下行李後,打算第一頓晚餐去吃著名的官塘原味魚生,可是一到那兒,才知道要等一個多小時。早上出門,只在高鐵上吃了點簡單的食物,我們已經餓得前心貼後背了。站在綠榕北路上,看到對面有一家大骨湯牛肉店,有賣牛肉粿條的,雖不在計劃中,我們也先去吃一碗潮州當地小吃墊墊肚子,打個前站嘍!
進到店裡,對著這些標價發呆,吃牛肉還是牛雜還是肉丸?吃粿條就不用選了,當然嘗嘗當地才有的粿條了。店主說15是小份,30是大份,我們兩個人選了20元的一碗,還要留著肚子吃魚生呢。
一開始我們選的是牛雜,但一看老闆正在為別人家切牛肉呢,這個寧波可沒有,我們的牛肉湯,牛雜湯都是事先燉好了,在麵條上加一勺,這裡的牛肉原來是生切牛肉啊,老闆告訴我,15元是這麼點,如果你們點20元,就可以再多點牛肉。於是,我們馬上棄牛雜改牛肉了。
我們的20元牛肉粿條裡,牛肉是這麼多。這牛肉很新鮮吧?
旁邊用超大鍋燉著牛肉湯底,除了牛肉之外,湯底應該是一碗牛肉粿條的靈魂,用牛骨熬製的鍋底清湯,一般要熬製8小時以上,而且最重要的是那湯要保持似滾不滾,火太大,那湯就混了。看著我好奇地張望拍照,老闆允許我進到裡面去。
潮汕的粿條,是以米粉為主料,這和我們江南地區的口味差不多,只不過我們做成年糕,廣東、福建、臺灣等省份做成粿條,而在北方,則以小麥做成的麵粉製品為多了。
我們一碗粿條的量。
入鍋裡湯幾秒就熟。
事先備好一隻碗,碗裡加了大鍋裡的牛肉湯。
各種調料,生菜,沙茶粉,南姜粉,等會它們統統會加到我的碗裡來。
近拍的牛肉清湯鍋。
豆芽也略燙以後加到碗裡。
最後是重點部分生牛肉了,在牛肉清湯裡燙10幾秒鐘,加到我的碗裡。
好心的店家不但不嫌我們兩個人拼吃一碗牛肉粿條,給我們兩雙筷子,一個小碗,居然還送了我們兩個牛肉丸嘗嘗!自家打的牛肉丸哦。
我們匆匆按了幾張照片,就一人一筷牛肉一個牛肉丸吃起來,最後連湯也喝乾淨了,邊吃邊誇潮州的牛肉粿條名不虛傳,牛肉嫩,肉丸Q彈,最關鍵的是,有湯有肉有菜,把我們飢腸轆轆的胃給撫慰了。接下去的潮汕之行,有了一個良好的開始。請大家關注我,與我一起開始潮汕美食之旅吧。
愛旅行愛美食,純屬個人體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