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七一前夕,新聞網特推出《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8周年》專題,展示「李大釗獎」(北京大學黨務和思想政治工作最高獎)獲得者風採,匯集學校及院系部門紀念活動相關報導,以弘揚榜樣力量,展示北大師生精神風貌,助力「雙一流」建設,為黨的生日獻禮。
張漢平,女,漢族,1960年10月出生,中共黨員,現任北京大學口腔醫院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工會主席、特診科主任醫師。她從事黨務和思想政治工作20餘年,始終以強烈的責任心和使命感做好各項工作,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深入開展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狠抓「兩個責任」的落實,加強對醫院關鍵崗位和重點領域的監督檢查;根據新時期工會工作特點,創造性開展工會工作,贏得職工的肯定和信賴。
走進北京大學口腔醫院特診科診室,我們見到了在工作檯旁、身著白大褂的張漢平,她胸口佩戴著黨員徽章,金色的「為人民服務」五個字熠熠生輝。張漢平自1984年於北京醫學院口腔醫學系畢業後便留在口腔醫院工作,30多年間工作始終深入細緻,贏得了同志們的肯定,在特診科,「書記」成為了她名字的代稱。
擺正位置做好服務
「工會是為大家服務的,咱們要擺正位置,做好服務。」這是張漢平經常同工會辦公室工作人員說的一句話。
張漢平近照
有一次,一位處於哺乳期的女職工因工作中不能解決吸奶問題找到工會。張漢平帶領女工委員會工作人員了解職工的具體情況和訴求後,與職工、科室主任面對面溝通,使問題順利解決。「有些事情可能不符合醫院的規定,但是我們要講人文關懷,實際工作生活中總會有一些矛盾,這就需要我們做一些工作進行協調。」張漢平常把人文關懷系在心上,也正是因為這種關懷,職工有了不順心的事都會求助工會,口腔醫院成為一個職工之間其樂融融的大家庭。
張漢平主持北京大學口腔醫院體育文化節開幕式
張漢平在擔任工會主席期間,結合口腔醫院業務和職工實際需求,創造性地開展了多項工作,包括舉辦寓教於樂的書法比賽、情景劇表演、「文明服務講用」、專業技能比賽等活動,取得了顯著成績。院工會曾獲得北京市模範職工之家稱號、北京市教育工會綜合考評獎、北京市教育工會特色工作獎等獎勵。由於工作突出,張漢平本人也獲得了醫學部模範工會主席稱號。
創新學生思政工作
張漢平任口腔醫院黨委副書記後,分管學生工作,她積極開展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並在工作中不斷思考創新。
為了了解學生的思想和心理現狀,觀察學生的思想變化,張漢平曾在2017年和2019年先後通過學生黨總支對在院的口腔八年制、五年制、研究生進行全面調查。通過調查,她發現學生具有較高的思想覺悟,但行動力相對較低,缺乏學習主動性,忽視職業規劃,普遍處於焦慮狀態等。針對這些問題,張漢平在黨委領導下開展了一系列工作。第一,創造性地設立思創導師。口腔醫院黨委聘請院老領導、老教授、現職教師、優秀校友等作為「思創導師」,從事兼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充分發揮師德楷模、學術帶頭人等的示範引領作用。第二,首次在口腔醫院成立學生管理辦公室,設立專職班主任,加強專職輔導員隊伍的建設和學生管理。第三,與北醫六院研究生黨支部聯合舉辦心理講座和「一對一」個性化心理輔導。第四,加強社會實踐。第五,加強學生黨總支及各學生支部建設,通過黨建帶團建、班建,將思政與黨建、團建、班建有機地結合起來。
張漢平率研究生社會實踐團赴呼和浩特市基層兒童福利院開展口腔健康知識宣傳教育
通過這些工作的不斷開展,口腔醫院形成多個思政特色項目,包括思創導師、暑期社會實踐、學生科研周、學生醫德醫風演講比賽、醫學人文大講堂等。在暑期社會實踐中,張漢平從2012年開始,每年帶隊與院教育處和團委工作人員、班主任及研究生,跨越千山萬水奔赴黑龍江、貴州、寧夏、甘肅、江西、內蒙、山東等地基層開展暑期實踐。實踐團隊針對當地醫療情況,通過調研、義診、講座、座談會等多種方式,給予基層地區臨床指導和科研指導。張漢平表示:「實踐地區的單位特別希望我們過去,恨不得讓我們每年都去。」為此,口腔醫院與多個基層醫院籤署了對口幫扶協議。口腔醫院研究生暑期社會實踐團也多次獲得北京大學醫學部研究生暑期社會實踐優秀團隊一等獎。「我們想通過社會實踐增強學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在實踐中讓學生強化報效國家、回報社會、服務人民的意識。」張漢平如是說。
張漢平赴延安對口幫扶,與基層醫生共同會診
樹醫德師德
「我們常用職業道德來衡量執業者的道德操守,然而,唯有『醫德』和『師德』單獨列出,成為獨立的概念,因為醫生和教師兩個職業分別關乎健康和靈魂,」張漢平說,「因此我覺得醫學院老師這一職業神聖而崇高!」
張漢平為楊振寧院士診治
張漢平把醫德滲透到了日常工作中,常常與患者換位思考,盡力為患者提供幫助。曾有一位安徽患者按照正常預約,需要多次治療,但往返的車費和住宿費用很高,張漢平便主動提出利用自己的休息時間為患者進行治療。患者不禁感嘆:「北京的大夫就是不一樣!」
在培養學生的過程中,張漢平注重引導學生傳承醫德醫風。在傳授醫學專業技術的同時,她還組織醫德醫風演講比賽等活動,用生動活潑的方式,讓學生踴躍講述自己親身經歷的感人故事和對醫患溝通、醫德醫風的理解,培養學生的人文素質和高尚醫德。
在日常工作中,張漢平時刻惦記著學生,常為學生排憂解難。醫院黨委院長辦公室的於海淼回憶道:「有一次院內的工作會後,她向與會的各部門同事詢問是否有提供給學生的勤工助學工作,因為她了解到我們學院的一位學生家庭經濟困難,希望能幫她找到一個合適的勤工助學崗位。」
張漢平身兼數職,多項工作齊頭並進。在同事的眼中,她是一位親和力強、團結關心同事、工作中充分調動大家積極性的領導。「組織上信任你,就不能辜負,要把自己的工作踏踏實實做好,做到問心無愧。」這是張漢平工作多年的感悟和信條。
接受採訪時,張漢平一直謙虛地表示:「我們做的都是小事,不值得提。」而正是這些點點滴滴的小事,在張漢平從醫從政幾十年的歲月中慢慢匯聚,化作綿綿細雨潤物無聲,卻有著深入人心的力量。張漢平用實際工作向我們生動地詮釋了口腔醫院的院訓:厚德尚學,精醫濟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