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一種疾病會讓你瞬間將絕望、死亡聯繫在一起?想必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癌!
近些年雖說醫療技術不斷進步,很多類型的早期癌變,都得到了有效控制,患者五年內生存率有所提升。但癌症的治療卻面臨著一大難題:早期發現難!
不單單是因為癌症的早期症狀不明顯,還與全民對癌症的警惕性過差有關!
很多普通家庭的人不僅沒有體檢習慣,即便是身體已經出現了不適,也盲目認為是患上了普通疾病,隨便買一些藥物進行治療這也給癌症留下了可乘之機,以至於80%的癌症患者,在確診時就已經到了中晚期、轉移擴散的階段,後期死亡率也因此大幅度升高!
其實,癌症也並非是毫無蹤跡可查,若近期有以下五個表現,就應警惕是癌細胞在體內作祟:
1、消瘦別忽視
在沒有減肥的前提下,近期體重卻開始迅速減輕,往往就是疾病到來的信號,比如甲亢、糖尿病等,都會有類似表現。除此外,當體內發生癌變之後,癌細胞需要大量的營養來進行分裂和發展,所以患者體內營養消耗會迅速增加;
而且,如果是出現在消化道內的癌變,比如胰腺癌、肝癌、腸癌等,本就會削弱患者的消化和吸收功能,所以癌症患者會逐漸消瘦,甚至是一年內,就消瘦十幾公斤以上。
2、糞便有異常
如果是大便顏色出現了改變,比如呈現出和「黑色柏油樣」,這往往是上消化道出血的症狀,比如肝癌合併胃底靜脈曲張、胃癌、食管癌、結腸癌等,在出血之後血液並不能及時排出,反而是在腸道內發生了氧化、結合,最終形成了硫化鐵,改變了大便顏色;
而如果大便中混有暗紅、鮮紅色血液,則可能腸癌有關。當腸癌發展到一定階段後,腫瘤表面就可能潰爛、出血,越是距離肛門較近的癌變,越容易出血。發展到晚期之後,患者甚至會排出黏液樣、膿液樣的血便,並伴隨劇烈的腥臭味。
3、不能解釋的疼痛
癌症早期一般沒有劇烈的疼痛感,即便是出現了疼痛,也以不定時輕微鈍痛、刺痛等為主,容易被患者忽視。而隨著腫瘤不斷增長,除了癌變部位疼痛會逐漸明顯外,癌腫還可對周圍的組織、神經系統造成牽拉和壓迫,進而誘發放射性疼痛;
比如胰腺癌可導致腰背部疼痛、肝癌容易誘發右肩疼痛、肺癌也會向著肩背放射等。如果近期出現了不能解釋、持續存在、無緩解的疼痛,無論是否有癌症,都需及時進行檢查。
4、低燒不退
當癌症發展到中晚期後,患者一般都會出現發熱症狀,以持續性的中低熱最為多見。這是因為癌細胞隨著血液、淋巴轉移時,免疫系統察覺到了異常信號,癌細胞不斷釋放出發熱因子,從而導致了發熱。
而且,當癌腫發展到一定階段後,就會有潰爛、壞死、出血等表現,可導致體內出現大面積感染,這也是癌性發熱的一大因素。
5、體表腫塊
距離體表較近的器官發生癌變後,隨著癌腫的生長,在患者體表就可觸摸到不規則、質地較硬、活動性差的無痛腫塊,比如甲狀腺癌、乳腺癌等。而發展到晚期後的肝癌、腸癌、卵巢癌等,也會在患處出現腫塊,且腫塊會逐漸生長、變大;
另外,當癌細胞隨著淋巴轉移時,還會造成淋巴結腫大。比如乳腺癌可出現腋下淋巴結腫大,生殖器官癌變又可導致腹股溝淋巴結腫大等。患者在這些部位,能觸摸到腫大的淋巴結。
總的來說,想要揪出體內的癌變,就不能忽視任何一個異常症狀。當然,隨著癌症的症狀越來越明顯,往往也意味著癌症進入了發展期。所以,對於高危人群(癌症家族史、慢性病患者)而言,等待並不是正確做法,積極定期進行體檢,才能儘早發現身體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