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BYHEART主理人朱洪彬一直認為DOBYHEART是一個走心做滑板的品牌。站在產業角度上,他對如何創立並運營好一個原創品牌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
Q:請簡單介紹一下DOBYHEART這個品牌的來歷
A:最開始想做一個品牌是在上大學和好兄弟一起滑板的時候,因為那個時候我們找不到一個在價位、質量及其它各方面都很適合我們的品牌。畢業之後剛好有一些機會可以接觸一些很優秀的從事相關行業的朋友,他們在各方面給了我很多幫助和支持。DOBYHEART其實是DBH的全稱,最開始的時候我們是想主推DBH,現在我們覺得DOBYHEART概念更好,就想主推DOBYHEART,希望能一直用心做事,用心做滑板!
Q:請介紹一下最近幾年DOBYHEART的發展情況和目前的規模
A:滑板的圈子和其它的圈子不太一樣,這個圈子比較小而且集中。因為我們產品的質量一直還比較穩定,所以口碑尚佳。我們近幾年一直在推我們的板面和支架,經過這幾年各個方面細節的完善,整體上就板面和支架在國內這個價位的水平上佔比還是很不錯的。
Q:你覺得當下國內滑板市場是個什麼樣的基本狀況?(比如國產品牌,進口品牌,零售規模,市場人群特徵等)
A:近幾年國內滑板的發展越來越好,每年應該會有很多的新人參與進來。但是現在每年新加入的人和能留下的人比例是越來越低的,其實這是正常的。最開始滑板剛進入中國的時候,大家獲得信息和產品的渠道相對單一,都是有極高的熱情和要花很高的代價才能擁有一塊自己的滑板。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這項運動的普及,大家擁有一塊滑板並不是很難,所以最近這些年會越來越多的人加進來,同時又以比之前更高的比例流失,以後可能還會延續這個趨勢,不過總體上還是會越來越多的人滑板!而一直在這期間起到主要推動作用的還是那些一直在堅持滑板的人以及他們舉辦的活動。
最近今年有越來越多的國產品牌出現。其實就市場而言,品牌多一點會對市場有一些幫助,對消費者也是好事,也可以讓各個品牌之間相互學習促進。國內的一些品牌出現是因為對滑板的情結,他們滑板或者開店很久,想做一個自己的品牌,並不是為了有多少回報。還有一些品牌可能會主要往商業運作的方向傾斜。我們可能一直介於這兩種方式之間,給自己一個交代的同時又考慮市場上的一些因素。專業的滑板品牌可能很難全部做到商業化,但是這個趨勢是避免不了的。國內的冰紅茶,CX的比賽還有一些商場的活動,可能都要偏商業一些,但是他們對國內的滑板推廣也是有著很重要的意義。現在SLS的比賽可能也要比傳統的滑板比賽更商業,但這個就是趨勢避免不了。商業的運作可以讓運動員有更高的回報,更完善的保護機制,正如NBA一樣。
進口品牌市場最近幾年稍顯動蕩,大牌滑手換東家,滑板品牌被收購等各種新聞越來越多。這可能也是國際滑板市場趨於成熟的一種表現。隨著國內滑板品牌的發展,與進口滑板品牌各方面差距在不斷縮小,所以國產品牌對進口品牌這幾年佔比市場份額要比前幾年要大,零售規模國產品牌和進口品牌都應該一直在擴大,而國產品牌肯定市場份額要大一些。
市場人群應該有2個方向,第一個方向就是年輕化,即目標人群越來越小。現在的市場主力應該是大學生,而高中生滑板的人數比之前肯定要多很多。現在像
北京、
上海、
深圳滑板教學做的也不錯,主要應該針對的是小學生。接下來學齡前兒童也應該是趨勢,對接口應該是國際社區和一些國際學校的幼兒園以及國內對新鮮事物接受程度比較高的家長。這些人群肯定都是將來滑板的新生力量!
第二個方向就是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用滑板來代步,讓滑板更容易的融入大家的生活。不是每個玩滑板的身上都帶傷,相反滑板可能只是他們的一個裝飾品,代步工具,或者一種生活方式吧。這些人群就更容易把滑板推向更廣闊的市場!
Q:最開始你是如何解決設計環節的問題?
A:先期的設計十分波折。最開始第一批是之前一起滑板的一個朋友幫忙設計的,後面北京的設計師東可幫我們設計了很多板面,也有一些經典的,比如殭屍系列。後來大妞的那批也都很不錯。現在的設計師李雲龍是磨合時間最長的,也是交流最多的,之前的設計可能是一些作品,現在的設計可能放了我們更多對品牌的解讀和我們的寄托在裡面吧。我們設計一直在努力,不只是硬體的產品,包括其他的產品!
Q:其次,對於生產環節,你是如何選擇自己的供應商的,生產過程中如何把控質量?
A:對於品牌初期的時候,談不上我們選擇自己的供應商,因為我們根本沒有條件選擇足夠優質的供應商,那就更談不到把控質量。因為我們當時的量很小,對工廠來講不對得到足夠的重視。這就是為什麼一些品牌初級的滑板質量會有很多問題,包括一些大一點的品牌,也會有不穩定的情況。而我們是幸運的,在品牌成立之初有一些業內的人士給了我們足夠多的支持,嚴格把控質量關,所以我們就不會有這方面的顧慮。
Q:在銷售環節,作為沒有任何背景的新品牌,你是如何打動零售店開始銷售你的品牌?
A:滑板這個行業比較小,隨便一個人可能都有幾個朋友是開滑板店的,隨便2個玩滑板的人,可能超不過5個人就能把他們聯繫起來。所以有人給我介紹了一些開店鋪的朋友,大部分的滑板店鋪在和我們有過充分的交流後還是願意給我們一個機會的。大家最開始也是幫忙試著推了一下,結果反響不錯,而且當時的滑板市場競爭也沒有現在激烈,所以熬過了最開始的一兩年。現在的新品牌要想立足,如果和我當時一樣沒資源沒背景會很難。不過當時我也做了一些推廣,我會找我認識的滑手給他們產品讓他們幫我拍些視頻,還有我會贊助任何一個找到我要辦比賽的店鋪或者團體,這點我會一直堅持的,因為我自己也辦過滑板比賽,我知道這個事的意義是產品本身的價值遠遠比不了的。在這裡也提醒各位主辦方,如果能拿到商家的贊助去辦比賽,那麼一定要及時的給商家回饋,有一些人拿贊助之前說的挺好,結果辦完比賽什麼回饋都沒有,這樣不對的,辦比賽也要用心。
Q:對於現在的網購與實體店之間的關係,你有沒有什麼獨特的看法?
A:現在網購的趨勢也是主流,而且這個方向應該是不可逆的。我們自己在生活中可能很多時候都會網購,所以我們不應該強制我們的消費者來店裡消費。我們做事儘量不能逆大勢而為。滑板行業網絡對實體的衝突還不算最嚴重的,因為大部分的滑板人還是對滑板店有很深的感情的,而且大家都喜歡集體活動的氛圍。
現在絕大數消費者都已經慢慢接受了,實體店鋪產品要比網際網路產品價錢稍高的事實,因為可能你在購買產品的同時會有更好的體驗和更完善的售後。但是滑板不像一些其他的高端電子產品,它幾乎不存在假貨,所以大家去網上買東西也沒什麼顧慮。有一些人是認為網上能便宜一些,選擇更多一些。還有很多人去網上買只是圖個方便,可能他當地的店鋪賣的也不貴,只是他不願意到店裡去買而已。網際網路會給買家更多的權利,對於傳統行業,我們去零售店購買,我們會受到諸多的限制,比如款式、價格、尺碼、退換貨服務。但是現在很多網店都是7天無理由退貨,你不想要的時候,不用怕和商家面紅耳赤的爭論,直接無理由就可以退了,現在還有運費險,可能你的成本比坐公交車都低。這個趨勢是改變不了的。如果我們花一點心思,這兩點並不存在絕對不可調和的矛盾,不能說處理得輕鬆愉快,最起碼可以找到一些新的方向和思路。
首先我覺得我們要端正態度,敞開胸懷,有一些地方之前的處理方式可能有一點極端,比如辦活動的時候可能不會讓不在店裡消費的人參加,或者平時不讓使用道具。這是因為有一些人愛貪一點小便宜,只會在有活動有獎品的時候才會出現,大家可能才會有這樣的想法,但是這樣的人絕對不是主流,而且這樣的人是到什麼時候都會存在的。我倒是覺得我們要胸懷寬廣一點,我們不相信他們是惡意的,即使他們就是來混的,人多對活動的成功進行也是有著促進意義的。現在很多活動都是靠免費的啤酒和食物來吸引大家參加,人氣真的很重要。我建議下次我們再有拋東西的時候,可以讓同時搶到板面的2個人或者3個人,或者一雙鞋子2個人,一對支架2個人,讓他們來一局GAMEOFSKATE遊戲,贏的再拿獎品,不知道是不是這樣會好一點。可能會有一些人是故意為了便宜去網上消費,但是也有一些人是他根本不知道有滑板店鋪的存在,我們要加大對店鋪的宣傳,以及對我們店鋪形象的維護。滑板本身是一個很積極陽光的運動,我們不要為了讓我們看起來有多屌而讓他們覺得難以融入,要給顧客留一個好印象,即使沒有第一次消費,還可能有二次三次以及帶朋友來一起玩的可能!
其次我覺得我們要把握住我們自己的優勢,因為現在已經有一些純培訓班方向的滑板店,我覺得這個方向是不是我們也可以嘗試一下。這個優勢是網絡不具備的,而且模式也是可以複製的。
第三我們在分析我們的消費人群之後,不難看出,我們的第一類消費人群,網絡實體的購買比例要相對難改變。但是第二個人群是可能是因為看到店鋪舉辦的活動,或者路過,或者什麼都不懂,就是挺喜歡滑板,可能還會成為店裡收入來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大家也可以多往這個方向上關注一下。
第四實體店和網絡店產品差異化的問題,我們要提供差異化的產品,包括設計定價以及全新的配置,來發揮實體店的平臺優勢,就像現在滑板鞋在實體店專區一樣。當然這個還需要大家一起努力。
第五網店不應該隨意地通過價錢惡性競爭。我一直說滑板這個行業的競爭不算激烈,但是行業的繁榮是建立在從業者正常生活的基礎之上的,如果大家沒有底線的打價格戰,包括消費者在內,沒有人收益。希望大家重視這個問題,多通過自己的服務,產品的質量,還有自己的口碑贏得客戶。大家一起努力,勁往一處使,才能讓行業更繁榮!
Q:對於一線城市和二三線城市的市場就你而言有哪些不同的特徵?
A:隨著滑板的普及,滑板店越來越多。一線城市有的地方一個城市有幾家店,二三線城市一家滑板店還在艱難支撐。一線城市的氛圍比較好,大型活動也比較多,在一些檔次比較高的服裝賣的也算不錯。其實現在中國的滑板市場還是處於初級階段,國外真正靠硬體盈利的公司並不多,多數硬體公司都有自己的服裝,帽子,包之類的附件。國內一線城市還稍微好一些,二三線城市還沒有那麼好的商業環境和那麼大的購買力。就單價和成交總價來講,如果純實體店肯定一線城市要好一些,不過一線城市的實體店壓力也大,稍微經營不善可能就扛不住,到是有一些二三線的城市滑板店,網絡銷售做得不錯。總之不管在哪裡,成績都不是用嘴說出來的,都是一邊學習,一邊努力,慢慢積累來的!
Q:對於保持純正的滑板文化與大眾普及這項運動之間的矛盾你有什麼想法?
A:首先我覺得這個不應該叫矛盾,滑板運動的普及是和滑板文化分不開的。滑板一直沒有像有一些其它的器材一樣,火一陣就沒了,一直在慢慢發展,我相信到什麼時候都還會有人在玩,就是因為這個運動本身是有文化積澱的,包括現在很多人喜歡滑板,也是因為這個原因,他不一定玩,可以拿回去裝飾,或者收藏,或者喜歡這種風格的衍生品。所以純正的滑板文化肯定對滑板的推廣有很重要的作用,但是市場也會對純正的文化給與回饋和支持。
Vans是做滑板鞋出身的,在中好國的市場,VANS的滑板鞋絕大多數都賣給了沒穿滑板的人,但是VANS並沒有因為有這麼多不玩滑板的人穿它而改變是它是一雙專業滑板鞋的初衷,而正是因為有那麼多的推廣和活動,即使VANS專業滑板鞋這一塊可能是負盈利的,但這可能從而帶動了公司整體業績的增長!所以一直專業和純粹的滑板文化可能也是需要市場的支撐才能更完善的發展!希望這個例子可以回答這個問題。
Q:你覺得創立一個滑板品牌最重要的是什麼?
A:我覺得最重要的就是負責吧,你要看看你做這個品牌的目的是什麼,如果你就是想自己玩得開心,那你就對自己負責,如果你就想著為消費者提供好的產品,那麼你就要對你的產品和消費者負責!別讓那些對你有期望的人傷心。
Q:你覺得現在最大的挑戰是什麼?
A:談不上挑戰的,應該是迷茫點,找不到一個可以通過滑板去輻射出更大市場的點,光靠傳統的方式去推廣和銷售滑板本身是遠遠不夠的。大家有好的建議可以跟我們交流!
Q:對DOBYHEART的遠期規劃是什麼?
A:遠期不談了,說說近期,首先要完善出一個優秀的團隊,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做事,然後要開發出更多更好的產品,包括豐富硬體的種類以及軟體的開發,還有一些跨界產品的合作,以及同時進行的國外市場的開發。希望DOBYHEART成為一種有品位的生活方式,一種有質量的生活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