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曆|25年前美國首次提取出恐龍基因材料,恐龍復活真的可能嗎?

2020-12-15 手機鳳凰網

層出不窮的「史前世紀」電影、人氣爆棚的恐龍IP主題公園……人類對探索恐龍這種經歷了「大滅絕」的遠古生物似乎情有獨鍾,那個時代的場景被一次次加以還原。像《侏羅紀世界》這樣的電影,更是賦予了人類對「復活恐龍」的豐富想像。

在電影《侏羅紀公園》中,科學家利用琥珀裡的蚊子血,成功克隆復活了恐龍的那一幕相信讓不少人記憶猶新。因此就有人提問,如果能通過某種方式找到完整的恐龍DNA,我們人類就能利用克隆技術復活恐龍嗎?

1994年9月24日,25年前的今天,美國蒙大拿大學古生物學家傑克·霍納領導下的一個研究小組從一具6500萬年前的恐龍骨骼中首次提取出了遺傳基因材料。這成為一個轟動的事件,全球的恐龍研究愛好者和科學家們都興奮不已!

霍納的研究選取了一頭「霸王龍」的大腿骨,從中分離出的脫氧核糖核酸分子與現代鳥類的遺傳材料存在著相似之處,表明兩者之間有著某種形式的關聯。

然而,霍納和伍德沃德在公布他們的成果時都強調指出,DNA分子雖然可以「放大」和複製,但僅僅是生物基因材料的一小部分,不足以提供恐龍「再創造」的依據。

有了基因片段,就能復活恐龍嗎?

恐龍統治了地球大約1.6億年時間,但在6600萬年前突然滅絕。這一事件導致當時地球上大部分動物和植物消失,被稱為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

目前我們大多都是通過化石來了解6500萬年前的這種地球霸主的,但因為化石過於碎片化,所以提供的信息也非常碎片化,古生物學家對於恐龍的大多細節都是依靠猜測還未得到證實的。

而基因是儲存、記載生物遺傳信息功能的單位。現在,既然已從恐龍蛋化石中獲取了恐龍的基因片段,能否在此基礎上再複製出活蹦亂跳的小恐龍呢?

儘管科學家已經從數學上模擬了恐龍的遺傳密碼結構,但直到目前,他們還無法獲得復活一隻恐龍所需的全部DNA。

即使在機緣巧合之下真的獲取到了恐龍DNA,我們也無法克隆出恐龍。它與一般的克隆所利用的技術是不一樣的!而且按照當前的技術,克隆也還具有很大的不穩定性。

在恐龍滅絕後的6500萬年裡,經歷了漫長的年月,恐龍DNA已經嚴重退化了(DNA中每一個核苷酸在及其完善的情況下能保持680萬年),人類的基因技術也無能為力。

即使能將其復活,沒有環境條件支撐一樣會面臨二度滅絕。因此別說復活恐龍,那些離我們很近的瀕危動物,我們都沒有辦法保護。

但人類對史前生物的探索和還原是不會輕易停止的。即使經過了6500萬年,鳥類的DNA依然可以視為獸腳類恐龍的基因藍圖。於是有科學家開始研究「恐龍雞」。恐龍雞是利用一種「逆向基因工程」技術,復甦現代家雞體內沉睡的「恐龍基因」,從而讓雞「退化」成一半像恐龍、一半像雞的恐龍雞(chickenosaurus)。62歲的美國古生物學家傑克·霍納稱,第一隻恐龍雞有望在未來5-10年內誕生,而他的最終夢想是培育出一頭真正的史前恐龍。

「恐龍雞」的上半身仍和普通的家禽雞類似,但不同的是,它將有恐龍那樣的尖利牙齒和長長的尾巴,還有長著3-5根腳趾的利爪。「恐龍雞」的全身仍長滿羽毛,因為科學家近年來研究發現,事實上許多恐龍身上也覆蓋有羽毛。

恐龍化石

經由全球「恐龍獵人」和研究人員們的收藏和展示,恐龍基因的強大被一步步展現出來。

自從19世紀後期,在法國南部第一次發現恐龍蛋化石以來,在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及我國,陸續有恐龍蛋化石的出土。

恐龍蛋化石是恐龍類動物所生下的能傳宗接代的生殖產物,雖然沒有DNA片段來得直接,但它對於探索恐龍的繁殖行為、恐龍蛋殼的起源和演變,復原恐龍時代的生態環境等有著重要意義。

不少研究表示,恐龍或是現代鳥類的直系祖先。現代鳥類的很多特徵可以追溯到遠古時代的恐龍,兩者之間的聯繫遠比我們想像的要密切。去年國外一項新研究稱,恐龍的脫氧核糖核酸(DNA)與現代鳥類是一樣的。這種多樣性幫助它們在不斷變化的氣候中迅速演化,並統治了地球大約1.8億年的時間。

其實早在上世紀的90年代,我國科學家就成功地從一枚特殊的恐龍蛋化石中獲得了恐龍的基因片段,這是人類首次從恐龍蛋化石中獲得恐龍的遺傳物質!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在這顆蛋化石中居然還存在著6500多萬年前就已經滅絕的恐龍的活性物質!

從埋藏千萬年的化石中尋找到存活的生物大分子,也是史無前例的。恐龍雖然不能復活,但藉助科技手段,我們將對那個久遠的史前世界有更深刻的了解。

相關焦點

  • 怪獸復活?美國古生物學家研究用雞DNA復活恐龍
    霍納希望利用從雞身上提取的DNA復活一隻小型恐龍。北京時間12月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2009年,世界知名的古生物學家傑克·霍納(Jack Horner)宣布了一項大膽的計劃,提出要從恐龍的後裔——雞的身上獲取源自恐龍的古老DNA(脫氧核糖核酸),然後重新復活一隻小型恐龍。他還在2011年做了一個TED演講,在網絡上引起了廣泛關注。
  • 美國古生物學家要把雞變恐龍 培育「雞龍」
    雖然科幻電影幻想出恐龍復活可能帶來的災難,但這不足以挫敗美國蒙大拿州立大學教授、古生物學家傑克·霍納把雞變成恐龍的雄心壯志。他在「谷歌演講」視頻中說,他要造一條「雞龍」。按他的說法,人類不可能像電影裡演的那樣提取恐龍的DNA讓恐龍復活,但是禽類攜帶有源自恐龍的DNA,是與恐龍關係最密切的近親,「把一隻禽類變成恐龍,我們要做的就是尋找禽類可能攜帶的已被關閉的祖先基因」。要讓一隻雞變成恐龍,需要讓雞長出牙齒、取代喙的口鼻、長尾巴,以及取代翅膀的上肢和爪子,其中,增加雞的椎骨從而延長尾巴是最難的部分。霍納眼下就在研究如何讓雞長出恐龍尾巴。
  • 恐龍大腳印兒何以保留數億年?需在河海湖濱處
    本期《科技之謎》繼續關注數億年前的恐龍生活,請科考隊成員、中國地質大學古生物專家張建平與恐龍足跡研究專家、北京自然博物館古生物專家李建軍研究員為讀者揭秘數億年前恐龍留下的「大腳印兒」。美國蒙大拿州立大學古生物學教授傑克霍納已經迫不及待了,他正計劃利用鳥類DNA讓曾經的地球霸主重返地球。  復活恐龍對於科學家而言非常富有挑戰性。早在1992年,便有科學家受電影《侏羅紀公園》的啟發,嘗試從與恐龍同時期生活的昆蟲琥珀中提取DNA代碼讓恐龍復活,但最終以失敗告終。
  • 科學家利用DNA將野山羊復活,為什麼不能復活恐龍?區別在哪兒?
    克隆技術在1996年初步取得成功之後,就受到了很大的爭議,這項技術的出現讓科學界分為了兩大陣營,一部分科學家認為克隆技術的出現,有助於人類復活地球上很多滅絕的物種,對瀕危動物可以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而一部分科學家認為,克隆技術的出現很有可能會導致如今社會的混亂,是有違倫理道德的一種表現。
  • 盤點擬復活24種已滅絕動物:恐龍不在其中/組圖
    日前,在美國華盛頓特區舉行的由美國國家地理學會發起的會議上,科學家就復活24種已滅絕動物的可能性展開討論。這24種已滅絕動物包括渡渡鳥、卡羅萊納長尾鸚鵡和斑驢。由於DNA在很久前就已降解,恐龍並不在名單之列。  最後一次發現卡羅萊納長尾鸚鵡是在1904年的佛羅裡達州。
  • 恐龍基因什麼樣?科學家:與雞鴨鴕鳥角鱉差不多
    參考消息網5月25日報導美媒稱,請不要打擾這些鱉,它們正在做重要的工作。這些可愛的鱉讓科學家了解史前史,也就是恐龍生活在地球上的時代。據美國石英財經網站5月23日報導,5月21日發表在《自然·通訊》上的一項研究描述了科研人員如何使用龜類和鳥類的DNA來重建它們已滅絕的親緣動物恐龍的DNA。由肯特大學生物科學學院的麗貝卡·奧康納帶領的科研團隊分析了鳥類和龜類的染色體,以發現一致的基因元素,然後找出時間推移帶來的演變——最早從2.55億年前的巨大蜥蜴開始——從而重建恐龍的DNA。
  • 在現代社會復活恐龍後:結局相當殘忍
    北京時間9月27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科幻電影《侏羅紀公園》對於復活數千萬年前滅絕的恐龍物種具有重要貢獻,然而,儘管這些科幻情節顯然不太現實,但要維持一個恐龍公園,復活恐龍僅是第一步……《侏羅紀公園》系列電影、以及《新侏羅紀世界:露營白堊紀》等影視作品清晰地表明運營恐龍主題的公園是件非常棘手的事情,但你要擔心的不僅僅是避免復活的恐龍吞食遊客
  • 《侏羅紀世界3》劇情曝光,竟然還有別的地區,在復活恐龍?
    對於《侏羅紀世界》前兩部電影,可以說是特別成功的,其特效精美,裡面很多恐龍看起來栩栩如生,使觀眾們在看電影的時候,就好像真的在那個充滿恐龍的奇異世界中,與這些史前霸主近距離接觸,想想還是挺激動的。可是兩部電影中都出現了一些意外,出現了兩隻變種恐龍,分別是暴虐霸王龍和暴虐迅猛龍,這兩隻恐龍的實力非常強,在突破了欄杆的防守後,殺死了不少人。最後在《侏羅紀世界2》電影結尾,恐龍完全走出了公園,不再是受人類觀賞的動物,人類即將迎來一個與恐龍共同相處的世界。
  • 侏羅紀世界2上映後,帶給人類一個反思,我們要與恐龍共存嗎?
    雖然是科幻電影,但是按照目前人類的技術,說不定在我們子孫後代身上會實現復活恐龍的現實。侏羅紀世界2 是一部商業片,也是一部情懷片。作為第二部,有延續到第一部的情懷以及更加逼真的特效和更多的恐龍造型。當然特效我們是看在眼裡的,確實非常逼真,也非常難過癮。主演的演技都在線,就連小女孩和恐龍布魯的演技也是很值得肯定的。本篇旨在討論一個問題,人類要與恐龍共存嗎?
  • 最後一頭白鱘宣布死亡,隕石殺死了恐龍,而人類滅絕了動物
    審核-小文你親眼見過恐龍化石嗎?在一些級別較高的博物館中,一具具巨大的恐龍化石站立在最顯眼的位置,受到重重保護,來觀看它的遊客來來往往,便觀看邊舉起手機拍照。恐龍化石巍然屹立,一動不動,它是無聲的,在訴說著屬於它的輝煌年代,這是一種悲哀!距今2億年前,是白堊紀,有專家將之劃分為地球第四個文明時期。那是一片蠻荒的世界,兇獸猛獸橫行,純屬生命原始之風。就在此時,恐龍種族橫空出世,它們是強大的,憑藉著天生的優勢,很快便徵服了很多生物,成為當時陸地霸主之一,順利地繁衍生息。
  • 化石恐龍?《云云MC》MOD介紹
    影片主要講述了哈蒙德博士召集大批科學家利用凝結在琥珀中的史前蚊子體內的恐龍血液提取出恐龍的遺傳基因,將已絕跡6500萬年的史前龐然大物復生,使整個努布拉島成為恐龍的樂園,即「侏羅紀公園」相信大家都應該看過或者聽說過這部經典的電影,那麼大家有沒有想過自己也可以去到侏羅紀公園中體驗一把將化石變為恐龍然後發展自己的侏羅紀公園呢?
  • 《侏羅紀世界2》:恐龍不可怕,可怕的是有恐龍基因的小姑娘!
    畢竟大家主要還是來看恐龍的,童年的記憶重新喚起。故事也不複雜。大意是侏羅紀世界主題樂園被廢棄了,恐龍們在納布拉爾島上自生自滅。但是納布拉爾島火山爆發了。女主克萊爾是一個恐龍熱愛者,想把恐龍救出來,轉移到其他無人島上。瞌睡碰上枕頭。於是洛克伍德就把她找來,說要拯救恐龍,並讓她帶上前男友,科學家歐文。
  • 1967年,有人在剛果目睹了恐龍,這是真的嗎?
    筆者-小文恐龍是曾經存在於世上的地球霸主,它們不僅體型龐大,而且還異常兇猛,即使是以人類目前的高科技,如果數十米的肉食類恐龍出現在人類的面前,人類的科技也不一定是恐龍的對手。所幸的是,於6500萬年前,一場天降橫禍讓恐龍永遠地從歷史舞臺中退場了,也正是因為恐龍的退出,才給靈長類動物騰出空位,人類才得以成為地球的主人。不過,也有人感到好奇,恐龍統治地球1.6億年前之久,無論是數量還是身體素質都遠遠超過了人類,為什麼僅僅是一顆隕石的襲擊,就讓恐龍這個龐大的家族完全銷聲匿跡了呢?
  • 不怕恐龍個頭大,就怕恐龍有文化,這部災難片簡直是恐怖片
    如果第一部《侏羅紀世界》討論的是人類能否扮演好造物主的角色,把已經滅絕的生物通過基因技術復活,比如最具挑戰性的恐龍。在影片中人類確實做到了,就像你不會懷疑,幾千百年或者更遙遠一些,人類文明科學技術能到走到哪一步一樣。那麼到了第二部,所討論的東西就是更為重要和殘酷的事情。對於這個人類一手創造出來的龐然大物,人類能控制嗎?
  • 美國科學家科學家培育出具有恐龍特徵鳥喙的雞胚胎
    ,改變了雞胚胎的DNA,導致它們長出了肖似它們祖先的、更寬也更結實的鳥喙。6.5億年前,在霸王龍、三角龍和迅猛龍受到小行星的影響而滅絕時,所謂的鳥恐龍卻成功地存活了下來,並進化成為了如今的鳥類。化石記錄顯示15億年前,恐龍就在逐漸向如今的鳥類進化。如今的鳥喙與恐龍的吻已經截然不同了,它們細長、鋒利且前端尖銳。科學家們認為這些特徵能讓早期鳥類擁有更好的抓取和除砂能力,代替它們原本手和腳提供的相似功能。
  • 復活滅絕動物引爭議
    長江商報消息 猛獁象等24種已滅絕動物或被復活;環保主義者憂會引來災難近日,在美國華盛頓由美國國家地理學會發起的TEDx會議上,科學家們就復活卡羅萊納長尾小鸚鵡、渡渡鳥、猛獁象等24種已滅絕動物的可能性及倫理道德方面的問題展開激烈的討論。
  • 非洲大陸的神秘恐龍,剛果恐龍真的存在嗎?真相又是如何
    早在6500萬年前,恐龍已經消失,可是,自從人類發現恐龍的化石以來,人們對恐龍的好奇和猜測也越來越多。有很多人認為世界上還存在恐龍,只是我們人類一直沒有找到而已。其中,關於剛果恐龍的猜測是最多、最神秘的。
  • 在看《侏羅紀世界2》之前,你需要知道恐龍並不是重點(下)
    3探索未知的代價恐龍滅絕了數千年,我也只能人幽深的證據,再次表現出了模擬它們的樣子。《侏羅紀公園》展示的一樣,不一定吧。真實的恐龍的可能性和想像的有所偏差。恐龍是什麼樣子,而是在電影《侏羅紀公園》的焦點中的恐龍本身的遺傳基因工程的產物,即使以後,人類沒辦法找到真實的恐龍的樣子,原來發現,古典音樂電影是「謊言」的電影的影響也沒有史的地位。電影的核心是科學和自然的思考。
  • 雞是由恐龍進化而來的?那是不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解決了?
    相信說起這個話題大家都會想到達爾文的進化論,我們人類是由猴子進化而來的,當然通過科學家研究,我們也知道所有的鳥類都是由恐龍進化而來了,那麼雞也是由恐龍進化而來的嗎?   我們都知道恐龍早在幾千萬年前就已經滅絕了,但是就在前一段時間美國的科學家從雞的體內提取了一些基因。而經過研究後。科學家發現這種基因和恐龍化石中提出來的十分相似。
  • 揭秘史前「恐龍天敵」,據說一口能吃掉一隻恐龍,專家:你想多了
    儘管如此,人類對恐龍滅絕的探索從未止步,然而,澳大利亞科學家研究發現,在遠古時代有種體型非常龐大的青蛙一口吃掉一隻恐龍,還是它的天敵。乍一看還真的覺得是無稽之談,在7000萬年前,哪有動物的體型能夠比恐龍還大,要知道有些恐龍的體型已經超過50米,許多動物在他們眼裡都是小螞蟻,即便它們能夠把恐龍吃掉,那也得一口口的啃,一口吞掉實在是太誇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