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潤發超越家樂福的秘訣 家樂福輸在定位

2020-12-19 聯商網linkshop

  大潤發之所以有更好的價格形象,是因為它們在很多分類中選擇了更加低端的產品。既然家樂福發現了這個問題,為何沒有馬上採取行動?因為家樂福顧慮到一個問題,即自身的定位。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的年度統計數據顯示:2008年,大潤發101家門店共實現銷售收入335.67億元,店均年銷售額3.32億元;家樂福134家店共銷售338.19億元,店均年銷售額2.52億元。大潤發以8000萬元的優勢,正式取代家樂福,成為單店銷售額老大。

  而據最新的數據表明,大潤發2009年第一季度營收115.6億元,上半年銷售收入同比增長兩成左右,兩項指標均超過了一直佔據外資大賣場第一名的家樂福。

  對中國零售業來說,大潤發超越家樂福無疑是一件大事。那麼,大潤發到底是如何戰勝家樂福的呢?這種成功給中國零售業帶來了什麼變化呢?

  價格形象:大賣場的殺手鐧

  毫無疑問,一家零售商之所以成功,必然是贏得了顧客的青睞。比如,提供比競爭對手更好的服務、更低的價格、更齊全的商品,或更加舒適的購物環境等等。那麼,大潤發到底是在哪些領域做得比家樂福更好呢?

  幾年前,家樂福曾在上海做過一次市場調查,比較家樂福與上海其他幾家主要大賣場在商品組合、價格形象、促銷形象、商品品質、時尚性、服務質量、購物環境等各個方面的顧客感覺。

  結果顯示,除了價格形象排在大潤發之後而屈居第二位之外,其他各項指標家樂福都排在第一位,這就說明大潤發在價格形象方面超越了家樂福。大多數顧客認為大潤發的商品價格普遍低於家樂福,這正是大潤發能夠吸引更多顧客的最關鍵因素。

  對於大賣場來說,價格形象往往是吸引顧客的最關鍵因素。大賣場賣的都是日常生活必需品和常用品,只要這些商品質量有一定保證,顧客是不願意花費更多的。

  低收入消費者就不用說了,而高收入者則希望將這方面節省下來的錢更多地用於自己的興趣愛好,比如,他們在購買牙膏時會仔細比較附近幾家超市的價格,但在出外旅遊方面卻不惜一擲千金。不管是西方發達國家,還是消費水平較為落後的發展中國家,在這一點上,具有某些相同點。

  大潤發是如何樹立低價格形象的?

  價格形象有兩個基本含義:第一,價格形象的載體是銷售的商品;第二,價格形象必然是與競爭對手相比較的一個概念。如果方圓10公裡只有你一家大賣場,自然不存在價格形象的問題。

  零售商在建立自己的價格形象時,主要考慮兩點:第一,如何使一般商品,即自己和對手都銷售的商品的價格低於競爭對手,如可口可樂;第二,如何選擇、採購與對手不同的商品,來獲得更好的價格形象。

  顯然,大潤發不可能通過第一點贏得更好的價格形象。因為在一般商品上獲得低價,除了類似於家樂福的商品價格敏感性分類這樣的技巧之外,必然通過兩個途徑:

  1.商品的採購價(包括促銷採購價)與對手相當,但內部整體成本控制得更好,因而可以在保持同樣毛利率的情況下標價更低,且這種低價優勢往往是對手在短期內難以超越的。沃爾瑪的天天低價就是這方面的典範。

  2.若內部成本控制與對手相當,那麼,可以通過更大的採購量和更高的談判技術從供應商那裡獲得更低的供價(包括促銷供價)。

  與家樂福或者沃爾瑪相比,大潤發在成本控制和採購量及談判技術方面,不可能做得更好,甚至差距甚大。同樣是銷售可口可樂和飄柔洗髮水,大潤發不可能總是比家樂福或沃爾瑪獲得更低的價格;而且隨著供應商的成熟,它們會加強對超市商品零售價的控制,保持產品在各個零售商之間的價格平衡,防止零售商大打價格戰。

  因此,大潤發非常聰明地避開了與家樂福正面競爭,而是選擇與家樂福不同的商品以獲得低價,那就是更加低端的產品。比如,同樣是銷售保暖內衣,假設家樂福在保暖內衣分類的價格帶中,核心價格點是200元/套,大潤發就可以選擇其他一些品牌的產品,保持核心價格點在120元/套。那麼,顧客會明顯地感受到大潤發的商品價格更低,而家樂福卻望塵莫及。

  家樂福輸在定位

  為什麼家樂福不選擇更加低端的產品呢?難道它們沒有能力採購這些低端產品?

  當然不是!在上海市場調查後,家樂福發現自己的價格形象排名低於大潤發,於是就選擇了更多的商品分類對大潤發做了進一步的對比調查。結果顯示,大潤發之所以有更好的價格形象,是因為它們在很多分類中選擇了更加低端的產品。

  家樂福發現了這個問題,但沒有馬上採取行動。家樂福顧慮到一個問題,即自身的定位。這也恰恰是國內很多本土零售商忽略的一個經營問題。

  家樂福一直是致力於服務那些有著較高收入的顧客群體,因此,在選擇商品時,無法選擇更加低端的產品,它們只能在保持中產階級能夠接受的產品品質的前提下,儘量降低商品的價格。

  這就是大潤發在銷售業績上勝出家樂福的真正原因,同時也看到家樂福在這方面的無奈和被動。

  當然,不可否認,大潤發更快、更好地學習了家樂福、沃爾瑪等跨國零售商的長處,並且在二、三級城市開店、供應鏈管理、農產品採購、集團採購等方面做得更加優秀,也是促使大潤發的銷售業績超越家樂福的重要因素。

  不過,如果說這些因素是大潤發超越家樂福的基礎的話,那麼,通過選擇更加低端的產品而建立了更好的價格形象,是大潤發勝出的直接因素。

  當我們找到了大潤發超越家樂福的關鍵原因之後,我們不禁會想:大潤發的優勢是曇花一現,還是可以持久保持呢?長期保持低端定位,對大潤發的未來經營會帶來一定的風險嗎?家樂福是否會根據中國市場的特殊情況而適當地改變定位呢?對於這些問題,我們需保持警醒的心,隨時關注、觀察和思考!

  連結:大潤發的查價小組

  為了吸引更多的消費者,大潤發每家門店都配備了6、7人的查價小組,每天抽出1000種顧客常購品項,針對門市方圓5公裡內的競爭對手做市場調查。產品一變價,計算機系統就會自動更新該產品的毛利率,而毛利率又與採購人員的績效掛鈎。通過這項制度,大潤發確保價格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
  (來源:銷售與市場 作者系上海輔迅諮詢公司董事長,家樂福冠軍亞洲首店店長 王濤)

相關焦點

  • 大潤發打敗沃爾瑪家樂福的十個秘訣
    三四年前,大潤發和沃爾瑪、家樂福在類似區域的門店銷售額還旗鼓相當,但現在,沃爾瑪和家樂福單店大約只能達到大潤發的60-80%的銷售業績。如果大潤發在開店三年以上的沃爾瑪或家樂福門店2公裡內開設新店,現在大約可以搶走其一半的客流;而家樂福或沃爾瑪在大潤發的老店周圍2公裡範圍內開店,則只能帶走約1/4至1/3的客流量,彼此的競爭力差距由此可見一斑。
  • 大潤發有望趕超家樂福 加強與歐尚合作
    潤泰計劃與法國歐尚集團合資成立控股公司,申請在香港股市掛牌上市(IPO),若今年大潤發營收能順利超過家樂福,不排除今年就完成在港股掛牌。  潤泰集團旗下潤泰全與潤泰新兩家公司分別投資大潤發,持股比例為16.7%與10.85%。去年潤泰集團營收500多億元,但大潤發營收已達1,500億元,集團總裁尹衍梁看好量販事業前景。
  • 大潤發PK家樂福,誰家更便宜?
    喜歡購物的朋友肯定經常逛超市,本站之前也做過合肥各大超市之間的價格對比,看過的朋友都知道,家樂福的東西最便宜。而隨著各大超市的紛紛入駐合肥,能否改寫家樂福在合肥超市第一的位置呢?
  • 家樂福、沃爾瑪、大潤發的商業模式是這樣的!
    以沃爾瑪、大潤發、家樂福為主的國際國內連鎖更是遍地開花。各個賣場都有自己的活法,個個運作得風生水起,看上去很神秘。很多經銷商還不熟悉大賣場的盈利模式就貿然前行。本文,我們從賣場競爭力——商業模式即盈利模式出發做一個淺談,並通過家樂福、沃爾瑪、大潤發三大賣場商業模式分析,讓大家對賣場有一個較為系統的了解。
  • 毗鄰家樂福 大潤發正面殺入北京超市業
    正面交鋒引來家樂福「密探」  記者昨日在大潤發賣場看到,數千種特價促銷的商品前圍滿了消費者。一位消費者告訴記者,不少生鮮蔬菜的價格比菜市場還便宜,所以一大早就趕過來了。  記者留意到,大潤發首家賣場與家樂福健翔橋店僅相距一公裡左右,而在賣場內,幾名家樂福工作人員正在通過詢價方式了解這位新到的競爭對手。  行業黑馬有備而來  大潤發是臺灣潤泰集團旗下的大型連鎖超市,最初曾以倉儲店模式發展,但因不順利轉型大賣場模式。
  • 大潤發單店均業績達3.3億 狂甩家樂福、沃爾瑪幾條街
    1997年,大潤發進入內地首次行,1998年,大潤發在內地市場開始了第一家門店(位於上海)。   而此時,家樂福、沃爾瑪早已進入中國內地市場,家樂福1995年在中國內地開設了第一家門店,沃爾瑪1996年在中國內地開始了第一家門店。   而且家樂福和沃爾瑪都已在零售領域裡耕耘了多年,家樂福成立於1959年、沃爾瑪成立與1962年,都比大潤發早多了。
  • 別了,家樂福!
    營收、利潤也早已遠遠被大潤發甩在身後。而早在5年前,家樂福便開始考慮賣身,並成為行業公開的秘密。無數人紛紛感嘆,還是外來的和尚會念經,紛紛向家樂福學習。那時候,學習家樂福模式,挖角家樂福人才成為了本土零售企業家們最樂此不疲的事。而家樂福不僅帶來了先進的管理理念,還迎合中國人的生活習慣,把食品作為超市最重要的品類,獲得廣泛歡迎。
  • 【深度】賣掉家樂福
    二十多天前,2017年12月21日,據法國月刊《Capital》未註明的消息來源稱,家樂福執行長Alexandre Bompard已聘請三家投行研究剝離中國、阿根廷和波蘭業務的方案。對此,家樂福同樣給予直接否認的態度。「大潤發都賣了,家樂福憑啥不賣?」張宏兵聽到家樂福出售傳聞時說,「出售家樂福是遲早的事情,現在只是價格問題。」
  • 數讀濟南七大超市:大潤發最受歡迎 家樂福「失寵」
    小編選取的七家超市分別為華聯超市嘉華店、大潤發(需求面積:20000-22000平方米)歷城店、大潤發山水店、大潤發文化西路店、家樂福(需求面積:3000-15000平方米)歷山路店、銀座購物廣場華信店、銀座購物廣場花園店。
  • 一樣商品標出三種單價 家樂福大潤發涉嫌違法
    聽起來像是在講故事,但事實就發生在廈門的家樂福和大潤發超市,同一款產品會標有三種不同的價格。昨日,廈門市物價局根據市民舉報調查後初步認定,上述兩家超市的行為涉嫌違法。一樣商品三種單價在廈門家樂福超市,同樣一款康師傅茉莉蜜茶,甚至連條形碼都一樣,但竟然會有三種不一樣的價格。
  • 蘇寧收購家樂福中國的啟示
    業內經營管理者以學習家樂福經驗為必修課,培訓業、諮詢業以解讀家樂福營銷秘訣為時尚,商家花高價挖角家樂福的管理人員。但是進入新世紀第二個十年,家樂福在中國的業績開始下滑。實際上2009年,家樂福的門店數量被大潤發超過。2010年,家樂福的銷售額被沃爾瑪超越。這時,家樂福中國在華大賣場領導者地位,被競爭對手沃爾瑪、大潤發奪走了。
  • 家樂福好又多市場份額流失 大潤發成大贏家
    ,沃爾瑪旗下好又多在華市場佔有率明顯下滑,而臺灣零售商大潤發成為去年中國零售市場的最大贏家,第四季度市場佔有率達到6.2%,全年市場佔有率達到6.1%。  其中,臺灣零售商大潤發,成為2010年中國零售市場的最大贏家。截止2010年報12月31日的40周內,大潤發在中國快速消費品零售市場(包括超大倉儲和超市)中的市場佔有率達到6.1%。作為獨立的零售品牌,大潤發繼續領跑快速消費品零售市場。
  • 家樂福中國強勁增長 大潤發謀上市、沃爾瑪上網
    家樂福公布第四季度銷售數據,去年四季度中國市場增幅12.5%。另外一家零售巨頭沃爾瑪(需求面積:8000-10000平方米)近期也表現出了對中國在線消費市場的濃厚興趣,參與投資中國最大在線電器銷售商京東商城。另外,消息顯示,大潤發(需求面積:20000-22000平方米)和歐尚也積極在向資本市場進軍,擬在港IPO募資超10億美元。
  • 數讀濟南七超市:外地人認家樂福 本地人鍾情大潤發
    記者選取的七家超市分別為華聯超市嘉華店、大潤發歷城店、大潤發山水店、大潤發文化西路店、家樂福歷山路店、銀座購物廣場華信店、銀座購物廣場花園店等單體建築超市。從5月1日當天早上8點到晚上9點的人流量來看,大潤發歷城店客流量最多,達到了11805人次;銀座購物廣場花園店人流量最少,僅1649人次。
  • 再見,家樂福
    這一時期的家樂福外來的和尚會念經,學習家樂福模式,挖角家樂福人才是中國本土零售行業的企業家們樂此不疲的事情。當時的中國本土零售行業還在新生發展期,像家樂福這樣已經成熟的零上賣場在中國基本是躺贏的狀態。廣闊的熱土,長期領先的狀態,讓家樂福感到非常舒適,漸漸地也不在熱衷於與改變和優化了。
  • 繼大潤發、沃爾瑪後 家樂福也宣布商品降價讓利
    繼大潤發、沃爾瑪後 家樂福也宣布商品降價讓利來源:聯商網2019-04-12 17:41聯商網消息:繼大潤發、歐尚、步步高、沃爾瑪後,家樂福也要實施稅改商品降價了。4月12日,家樂福中國宣布,為響應國家增值稅下調政策,公司大量商品降價讓利,同時家樂福還承諾買貴10倍補差價。2019年4月1日,增值稅減稅新政正式落地。
  • 聯商超市周報:林小海接手大潤發 家樂福開餐廳
    聯商超市周報:林小海接手大潤發 家樂福開餐廳來源:聯商網2020-06-22 12:10聯商網消息:過去一周(6.15-6.21),林小海接手大潤發,黃明端離場倒計時;家樂福開餐廳,人均20塊;生鮮傳奇第六代新店在合肥正式面世;華潤萬家旗下萬家LIFE,杭州三店齊開;永輝超市全國布局再提速,本月連開9家新店;
  • 永輝、家樂福、物美、大潤發等超市電商評測
    比如說,飛牛網在 2014 年剛推出時,給每個新用戶發送 20 元現金券,可以用於任何產品抵扣;家樂福在今年2~5月至少連續三個月給新用戶優惠,新帳號滿 99 減 50。i百聯在主推 3 小時內送達的「百聯到家」剛推出不久,也還在進行滿 88 減 15 的活動;物美起初和多點結盟的時候曾經有滿 80 返 40 的優惠。
  • 北侖大潤發、家樂福……
    目前,大潤發、家樂福、旺鼎鮮、老寧波土特產、洋洋海購、物美等本地商超配送企業先行推出菜籃子商品「無接觸配送」服務。現將服務的聯繫方式、下單方法予以公布,市民可根據自身需要選擇合適平臺下單購買。大潤發配送方式一:線上平臺下單平臺:淘鮮達、大潤發優鮮配送範圍:北侖區五公裡之內配送時間:8:00-21:00淘鮮達:打開手機淘寶首頁,點擊「淘鮮達」即可輕鬆採購。
  • 蘇寧收購家樂福中國一年 張近東:目標「超越沃爾瑪」
    來源:紅星新聞蘇寧收購家樂福中國一年 張近東:目標「超越沃爾瑪」去年9月27日,蘇寧易購正式將家樂福中國收入囊中。當天,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提出了「超越沃爾瑪」的目標。蘇寧供應鏈、蘇寧會員體系、蘇寧物流……越來越多的蘇寧系業務單元正在融入家樂福。如今家樂福改姓「蘇」即將一年,這場48億元的聯姻給家樂福帶來了哪些變化?接下來又有什麼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