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蘇網12月12日訊(通訊員 甄軒 記者 羅鵬)近日,2020社會治理與協同創新中國鎮長論壇在江蘇無錫舉行。逾百名城鎮「掌舵人」、國內外城市治理研究領域的知名學者和物業行業代表匯聚一堂,共話基層社會治理新路徑。
據了解,本次論壇以「鎮通人和美麗中國」為主題,共同探討基層社會治理的新方向和新趨勢,研討解讀社會治理的發展方針政策。這是繼2018、2019年成功舉辦兩屆之後,又一次交流基層社會治理經驗,論道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高峰盛會。
此次論壇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際合作中心、無錫市錫山區人民政府、上海財經大學、保利發展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聯合主辦,兩百多位專家學者、行業大咖、縣域鎮域政府領導參加了活動。
新型城鎮化要以人為核心,物業管理價值凸現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社會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給基層社會治理帶來了極大挑戰。面臨著疫情挑戰,新基建號角吹響,成為拉動中國經濟增長,驅動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全新引擎。在此背景下,鄉村振興、新型城鎮化、公共服務均等化等被擺到了更加重要而突出的位置。
「我國正在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強調的是高質量發展。」國家發改委國際合作中心副主任常皓在致辭中表示,加強新型城鎮化建設,必須把握時代發展脈搏,搶抓國家政策機遇,突出關鍵點,找準突破點,精準發力。
無錫市錫山區委副書記、區長任棟介紹說,近年來,錫山區以強化公共服務為手段、以網際網路信息平臺為載體,積極探索基層社會治理新模式。今年以無錫市爭創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城市為契機,全面推行「大數據+網格化+鐵腳板」 治理機制。
中國國際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大衛指出,中國社區建設的關鍵是如何做好由「管理」向「治理」的轉型。通過不斷提升社區公共服務能力,完善布局,優化配置,創新社會治理模式,吸收更多社會資本、社會力量參與到社區治理中來。
連續參與了三屆鎮長論壇的國家發改委原副秘書長範恆山,從「三新」背景和「三維」視角,講述了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應高度重視並深入推進鄉鎮治理,努力實現鄉鎮治理的現代化。根據不同規模城市的發展方向,範恆山提出了把小城鎮做「特」、把中小城市做「實」、把大城市做「強」、把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做「高」。
南京大學原黨委書記洪銀興發表了題為《以城鎮城市化推進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的演講,他指出要通過「城鎮城市化」模式賦能,在城鎮化3.0階段協調城鄉聯動,進一步縮小城鄉差距。
在談及社區治理的經驗和總結時,中國物業管理協會會長沈建忠肯定了物業管理行業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的作用和價值。他提到,「去年,保利物業率先提出『大物業』戰略,深化物業服務與社會治理的協同。不僅提升了鄉鎮的公共服務能力;把政府職能從繁雜瑣碎的事務中解脫,更有利於盤活鄉鎮的各種資源。像保利物業這樣的物業服務企業,正成為協助城鎮基層社會治理的重要力量。」
大物業是軟基建中的重要力量,擁有無限機遇
在鎮長論壇上,保利物業總經理吳蘭玉認為,物業的本質是對人的服務。在國家戰略的推進落地中,突破了物業管理圍牆邊界後的物業行業,應該進行第二次升位。
「到目前為止,物業行業經歷著兩次大的突破。第一次突破,是空間邊界的突破,從社區走向了城市。物業的第二次突破,是行業定位的突破,從硬空間走向軟基建。」吳蘭玉說,「空間的管理,實質仍然是產品思維,而行業的發展,應該站在更大的時代背景和國家戰略下去構思。只有時代下的企業,也只有國家戰略下的企業機遇。」
在國家戰略的背後,保利物業看到了城鎮對於現代化治理的迫切需求,看到了物業行業未來發展的無限機遇。吳蘭玉認為,城鎮,是城鄉二元結構的穩定器。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關鍵的出發點是城鎮。「但是在面積更大、分布更廣的城鎮中,還有更多美好生活的需求,沒有被滿足。」立足於國家戰略背景下的企業機遇,保利物業將以城鎮服務為核心產品,以近30個城鎮的管理經驗,推出了公共服務產品「鎮興中國」的5G+產品服務包。
活動現場還啟動了10大社會治理及公共服務戰略合作項目以及公共服務智庫揭牌儀式,通過政企合作,建立「政產學研用」模式,推動高能級公共服務在城市鄉鎮的落位深耕,讓軟基建融入基層社會治理和新型城鎮化建設。
保利物業服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黃海表示,物業行業在協同社會治理方面,將逐步實現「協同實現人民美好生活夢想」、「協同增進民生福祉」和「協同實現社會治理現代化」三步走,全方位助力國家經濟與民生福祉的新發展。
推進基層治理現代化,已有城鎮治理的樣本
論壇上,浙江省湖州市南潯鎮黨委副書記郭樓兒分享了「美麗鎮域」智慧治理模式的南潯實踐。南潯鎮專門集約化打造了「美麗鎮域」智慧治理中心,中心採取「政企協同、實體入駐、科技賦能、智慧運轉、全域管理」的模式,最大限度地集約有效資源、最快速度地回應社情民意、最大力度的推進前端執法保障,讓中心成為南潯鎮推進「美麗鎮域」的「鄉鎮智慧微腦」。
社會治理的重心在基層,基層正在從以前社會治理的末梢轉變為前哨。浙江工商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張丙宣在論壇指出,全域治理是基層治理現代化的新方案,需要在更高層級推動和統籌下,全面深化多領域協同治理的體制機制改革,打破邊界壁壘,強化跨邊界的合作治理,提升綜合治理能力。「當前的全域治理需要從單個領域單一主體的創新向「技術+體制」、「技術+社會」的雙輪驅動轉變,面向未來的全域治理則需要「體制+技術+社會」的多輪協同驅動創新。全域治理應該聚焦於將分散的創新平臺重組成互聯互通的綜合性創新平臺,把區域全要素轉化為全域綜合治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