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姑蘇人,父親是官至蘭臺寺大夫,後任巡鹽御史的前科探花林如海。父系之祖上,襲過列候,封襲四世,至黛玉之父,便從科第出身。父系書香門第、鐘鼎之家自不必說。
林黛玉之母又是顯赫一時的榮國府榮國公孫女賈敏。父母可謂是門當戶對,而富n代林黛玉也極致聰穎慧敏。
但讀《紅樓夢》就知道,丫環小姐們都是體弱多病的,可能一個小感冒,曹雪芹就會把人寫消失。林黛玉也逃不了體弱多病的人設。
黛玉無兄長姊妹,有一個三歲的哥哥也是早逝的,所以父母視她如珍寶,請老師教她識字。
而黛玉的老師,不是別人,正是官至知府的賈雨村。
雖說林黛玉是絳珠仙子轉世,但她畢竟幻化人形,免不得學點陽間的東西。
賈雨村和林黛玉師徒二人,家世相似。賈雨村生於末世,雖也是詩書仕宦之家,但祖宗根基已盡,單剩他一人。和賈府是同宗同族的親戚關係。這又與林黛玉投奔賈府的經歷相似,況且這師徒二人也是同路而奔都中。
師徒二人,性格也像。賈雨村寄身於葫蘆苗,也吟詩「玉在匱中求善價,釵於奩內待時飛。」發表自己平生抱負。卻又在官至知府時,恃才傲物,得意非常,被小人嫉妒。
林黛玉委身賈府,雖終日思念故土,客居異鄉,在賈府行動謹慎,萬事小心,但在結社吟詩時又心氣兒高,孤標傲世。尤其在賈寶玉面前爭強好勝,使小性兒。其中自然有賈寶玉的偏愛,也不免兩人從小長大沒有防備心,露出本來面貌的緣由。當然也有長期待於賈府,勝負欲可以贏得安全感和青睞的自悟道理。
師徒二人人生經歷也頗為相似。師傅賈雨村,原為知府後被人參了一本,革職免官。不過不相同的是,賈雨村到底是長輩過來人,擔風袖月,被貶後也無非泰然自若,遊覽天下勝跡。
而後又遇皇帝隆恩,奏準起復舊員,再得以黛玉父親相助以及寶玉父親裡應外合,得以復職升官。
而黛玉原本衣食無憂,做著林家大小姐,又突然喪母,再離開親生父親,輾轉至賈府,寄人籬下,遭寶釵、湘雲、寶琴等女子碾壓。師徒二人皆受恩於賈府。
師徒二人更相似的是詩風。賈雨村中秋詩云「天上一輪才捧出,人間萬姓仰頭看。」,不知自己生前願望,而多出愁緒,只有隻顧月下影子的悲傷寂寥也不免是豁達清高之人。
而林黛玉則更是自命不凡,顧影自憐的女子。結社吟詩是當之無愧的花魁。她的詩風雖頹喪蕭索些「嬌羞默默同誰訴,倦依西風夜已昏。」卻不乏自由和灑脫,「一從陶令平章後,千古高風說到今。」用詞大度,立意高遠,孤芳自賞。
雖說黛玉師從賈化,但詩風上兩人不分伯仲。
當然師徒二人也因為環境而改變了很多。賈雨村因為畏於權勢而亂判的案件有違他受恩於主上的初衷。而林黛玉則更是因為自幼孤苦一人異居他鄉而學會看人眼色。
不過倒是賈雨村學會向權勢獻媚,而林黛玉則自怨自艾更多。
仙子畢竟是仙子,她也自不慕這塵世中的權勢富貴而來。